​LITEX王碩斌:發力去中心化領域 技術與產品創新共推支付生態...

2021-01-17 極客網FromGeek

LITEX 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支付生態。LITEX團隊設計了LTXN(LITEX Network),實現了三方支付的流程。這一流程由智能合約保障,且不需要中心化運營組織參與。王碩斌表示,LITEX的目標是讓「支付方案真正實現去中心化,讓全球各地的用戶都能隨時隨地加入LITEX支付生態系統」。

(LITEX王碩斌)

王碩斌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本科(2003-2007),碩士(2007-2010),是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支付產品——易寶「非銀行卡支付」產品運營負責人,連續創業者,北京大學CEO俱樂部執行理事,區塊鏈技術信仰者和實踐者。

北京大學畢業後,王碩斌去到了網際網路金融圈內名氣很高的易寶公司供職,負責「非銀行卡支付」的產品研發。從零起步,用了四年時間成長為年支付額達到20億元的成熟商業化產品,成為公司名副其實的明星產品。

有了第一份工作的成功經驗,王碩斌在離開易寶後,曾成立了一家遊戲支付公司,服務於三星和華為等巨頭的在線應用商店,為他們提供支付和營銷的創新性解決方案。2012年前後的整個遊戲產業正處於快速的上升期,王碩斌的公司很快實現了盈利,但到了2017年,遊戲產業進入深水期,格局初定,遊戲支付領域開始觸碰到了發展的天花板。

另一方面,加密貨幣的痛點遲遲沒有解決,王碩斌在用加密貨幣購買商品時,還是覺得「不夠快,不夠方便」。同年,隔離見證的激活,也激活了他打造去中心化支付生態的心,通過對閃電網絡的深入研究和優化,LITEX應運而生。

一路走來,經過10年在支付行業的沉澱,王碩斌依舊堅持去中心化的理念。「只有節點足夠多,相互之間平衡發展才能繼續深化去中心的道路,支付才足夠安全」。王碩斌說,LITEX團隊曾做過很多嘗試,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王碩斌團隊對閃電網絡進行了優化和改進,從「一對一」的支付通道,升級為「N對N」。

「項目在閃電網絡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改進,所以LITEX節選了Lighting Network(閃電網絡)的前綴作為項目名稱,它選擇的是一個更快捷的輕錢包的概念,我們也寄予它光明(light)的意願,期望可以在加密貨幣支付行業,真正解決一些問題。把加密貨幣支付帶到現實生活中,支持在各種各樣的場景中便捷轉換。」

王碩斌希望能解決加密貨幣在支付場景中的痛點。他舉例說,比特幣或是以太坊,本身在貨幣的應用過程中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手續費過高,支付確認時間緩慢等。在線下的大量商業場景下,並不是所有商家都能夠接受這樣屬性的貨幣,而且由於幣值波動的情況,也限制了加密貨幣的普及。

之所以堅持在支付場景中使用加密貨幣,是由於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流轉和不隨意增發的特點,在跨境支付和小額支付等細分場景中非常有優勢。但受限於加密貨幣的流通性和波動性,大部分國家並沒有將加密貨幣納入支付體系,LITEX的存在就是為了疏導加密貨幣流動性問題。

加密貨幣在支付場景中的解決方案出現的較早,相較其他行業也更成熟。但王碩斌並不認為其中大部分的解決方案能真正解決加密貨幣的痛點。他進一步解釋說,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支付方案仍是沿用了中心化支付的思想,離不開資金池的操控。「相當於支付商收購了用戶支付的比特幣,再用法幣結算給商戶。支付商實際上就是一個第三方,提供流動性的一個角色」。

由於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很強,更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因此中心化的機構進行資金池的管理時,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作為存儲在中心機構的加密貨幣,如果資金池被黑客攻擊,用戶沒有花費的餘額也都有損失的風險。

而LITEX倡導的「N對N支付」的產品模型中,不需要依賴一個中心化的資金池,而是通過對閃電網絡的優化實現了去中心化的支付。

總結來說,LITEX從智能匹配層和網絡層對閃電網絡進行了優化。閃電網絡協議通過博弈論保證鏈下交易的安全性,但它考慮的還是一對一的交易。在LITEX中,為了支持大規模的商業支付需求,N對N交易才是更現實的場景。

因此,在N對N的支付網絡中,最重要的就是智能匹配層的設計開發,完成智能匹配和智能路由,這也是閃電網絡中完全缺失的一環。王碩斌說,在智能路由上,不能單方面的用經濟最優化方案解決,而是比較綜合性的去度量。例如,在節點的網速,節點通過的流量大小等各個因素做一個綜合性的判斷。

其次在網絡層,閃電網絡選擇的是效率最高的路徑,也就是一個中心化的大節點,連通所有節點。這就引發了閃電網絡的中心化問題,如果大節點失效了,整個網絡是否也會隨之崩塌?LITEX的做法是,布置了很多中型節點,但它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節點,有點像比特幣礦工。

王碩斌說,在研發LITEX的過程中也克服過諸多挑戰。例如在解決撮合雙方地位不對等問題時,LITEX的原則是遵從過量流動性和多層次流動性。

過量的流動性代表系統中有更多充值需求的人,而有較少支付需求的人,它並不是一對一的;多層次的流動性代表充值的人有不同的訴求,通過提交不同額度的手續費,等待時間可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系統中就會出現多種不同的等待時間的充值請求,就會更容易進行匹配。

「技術創新配合產品創新才能成就一個支付的生態系統,而不是說只是一個支付公司或者組織。」在王碩斌眼中,LITEX並不是單純的一個支付工具,而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支付生態系統,而為了維繫生態系統的自治性和秩序,就不能繞過token。

LITEX發行的token叫做LXT,是一種實用型的代幣。生態系統中的所有人都可以治理社區,但真正完成底層搭建的還是LITEX的節點。LXT主要是用於搭建這些節點,同時驅動著它們完成底層去中心化支付清算體系的搭建。

每一個節點都要質押一定的LXT,質押的token越多,每天可以結算的金額越大。當出現服務宕機或其他節點責任時,就會用質押的token補償用戶的損失。

同時,每一筆交易路過該節點時,都要消耗一定的token,就像以太坊中的Gas一樣,平衡著生態系統中的支付成本,以防某些節點通過先發優勢成長為一個中心化的大節點。成為LITEX節點的技術要求和準入金額並不高,目的是吸引大量的人成為節點,當節點遍布全球各地時,王碩斌相信LITEX的去中心化程度會讓很多人驚訝。

「節點可以從手續費中獲利,當1個BTC在支付過程中,經過了兩個節點,那麼每個節點可能會獲得0.01個BTC的獎勵,節點為了不斷獲利,會從國外二級市場中回購token」,這也是LITEX的盈利渠道之一。

王碩斌團隊目前的工作重點仍是放在技術研發上,項目第一階段進行了LITEX網絡的設計實踐,現在正在與合作方做支付的對接,同時還在進行閃電網絡節點的測試,將在3-6個月後發布測試版本。

從概念驗證到組建團隊,再到項目落地。LITEX的行業優勢逐漸顯現出來。團隊大部分成員都有支付從業經驗,其中Guanghong Xu曾參與過VISA在美國IPO時的支付信息加密合規認證。同時,王碩斌非常重視科研領域的資源。他透露,LITEX目前已經與北大、中科院和芝加哥大學等科研院校的達成了技術和研發方面的合作。

雖然近兩年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口號喊得很響,但王碩斌認為目前的區塊鏈應用還處於基礎設施建設的元年,尚不具備大規模應用成熟落地的階段。在加密貨幣支付領域有太多的痛點和基礎設施缺失難題,需求推動落地,LITEX所在的支付行業落地性很高,商業空間也非常廣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LITEX攜Jeffrey Wernick及眾位大咖 共探未來海外小微支付發展
    LITEX創始人王碩斌在現場發表了主題為《decentralized Crypto Payment Ecosystem》的演講,為大家詳細的闡述了LITEX項目的意義以及前景。LITEX作為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支付生態系統,它的目的之一也是能夠解決現在數字貨幣小微支付的瓶頸。
  • 華交所CRex,巨擘之作,技術創新去中心化可信生態
    無論是去中心化的火爆還是中心化交易平臺的角逐,始終堅持守護投資者核心權益,才是一個交易平臺長久發展的根本,而這,也正是華交所CRex的立身之本。  一、華交所CRex,巨擘之作,華潤資產巨資打造全球數字生態。  華交所CRex,是由華潤資產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
  • 高斯生態:全球首個公鏈、+去中心化交易+挖礦生態體系誕生
    GAUSS打造金融大數據平臺GAUSS提供了一個為全球中小微企業及商業賦能的高效、安全、可信的數字經濟區塊鏈生態應用大數據平臺,打造無邊界流通、整合共享、協同創新的全球社區自治聯盟,在數字溯源、數字錢包、數字銀行、數字支付、數字借貸、數字金融、數字實體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NGK公鏈:去中心化交易+挖礦生態體系共舞
    NGK生態公鏈是一個安全、透明、專業的去中心化商業應用平臺。作為一條具有技術信任甚至是公眾信任的公鏈,NGK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利用區塊鏈透明、公正、公開、數據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儲、可追溯等技術優勢,提高流通效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 支付類DApp PlasmaPay:讓去中心化的普惠金融成為可能
    去中心化金融(DeFi)作為近兩年最具革命性的新興金融體系,其背後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讓傳統金融系統因中心化帶來的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匹配效率低以及無法人人都擁有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利等問題不再成疾,除此之外,也讓人看到基於DeFi潛力巨大的金融創新價值。2020年,伴隨著去中心化借貸平臺Compound等項目的崛起,DeFi市場終於迎來高光時刻。
  • 以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綠色技術創新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十三五」以來,湖南全面落實《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布局推進綠色產業、生態環保、現代農業和新能源等領域綠色技術創新,有力助推了洞庭湖生態環境改善。
  • 新加坡IEX上線波卡生態專區 助力去中心化區塊鏈網絡
    新時代要以國家力量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提升中國在區塊鏈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比特幣作為第一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數字黃金的傳奇故事;以太坊作為第二代區塊鏈技術,開創了智能合約,實現影響廣泛、規模龐大的一系列場景應用。波卡(Polkadot)則是第三代區塊鏈技術,通過實現跨鏈數據交換和交易處理,將各個獨立的公鏈和聯盟鏈互聯成大一統的網際網路世界,打破區塊鏈世界的信息孤島。
  • 結算類區塊鏈支付企業獲資本市場看好 行業或迎機遇
    相較中心化系統,區塊鏈以分布式架構提高了支付系統的穩定性,每個參與節點都可以記帳、存儲數據,部分節點數據丟失或損壞,對整個系統的運轉、資料庫的完整和信息更新沒有任何影響。比特幣的貨幣職能有限 零售場景下發展受阻2008年比特幣問世,2012年開始出現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公司,發展之初大都聚焦於數字貨幣,尤其是比特幣的支付業務。
  • AVTR可能成為影響世界的超級跨鏈去中心化支付系統
    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不應該是為一般投資者所難以理解的複雜程序代碼,更不應該是為資金所推動的token價格漲跌起伏,而應該致力於解決目前存在的如何將傳統金融和 區塊鏈去中心化理念相結合的痛點和困局。
  • CUMEC發力集成電路前沿技術,打造國家級創新平臺
    聯合微電子中心實驗室(圖片來源:新華網)該實驗室即位於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園的聯合微電子中心實驗室,目前,聯合微電子中心(以下簡稱:CUMEC)正通過發力集成電路前沿技術,打造可以賦能電子信息產業和智能產業的國家級創新平臺
  • 數字貨幣未來已來 諾爾去中心化交易所(NOEL)開啟新浪潮
    丨諾爾交易平臺 打造優質鏈上交易平臺       諾爾去中心化交易所 運用區塊鏈技術做到完全去中心化,上幣, 交易,資產接入,無中心化市值,所有交易記錄全部記錄在區塊鏈上,數據公開、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聚能鏈上金融生態。
  • 包頭:技術創新破解「固廢圍城」
    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我市不斷強化技術創新和科技引領作用,在構建產學研用平臺、實現智慧化管理、開展基礎實驗等方面持續發力,從根本上破解「固廢圍城」的難題,使我市無廢城市建設實現了新飛越開放引智 構建產學研用平臺內蒙古大宗工業固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北京大學包頭創新研究院為依託,聯合內蒙古科技大學等62家科研單位,目前已建成國家和自治區級固體廢物研究中心6個,吸引落地企業研發中心5個,現已促成高爐渣生產纖維、粉煤灰多功能綠色板材、碳金樹池蓋板等多個合作項目。
  • Smallshell小貝殼去中心化交易所——生而不凡
    針對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極其緩慢、成本高昂,流動性非常低,高級功能缺失這些缺點,小貝殼去中心化交易所採用世界級金融級別的交易架構,其於先進的內存撮合算法、異步非阻塞讀寫、分布式實時消框架等先進技術實現系統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強安全性、可擴展性以及易維護性。
  • YFBB-通往去中心化金融的彼岸
    而推動加密貨幣上漲的主要原因,最強勁的原因就是(DeFi),即所謂的去中心化金融。自從今年6月Compound發行治理代幣COMP,開啟流動性挖礦(Yield Farming)的風潮後,去中心化金融(DeFi)便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 WFS與希爾頓家族基金強強聯合,共建百倍生態
    近日,實時金融支付公鏈WFS與多領域投資國際機構希爾頓家族基金WBFex達成折合超1億美金的戰略合作協議,並圍繞區塊鏈領域生態建設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攜手開拓數字資產市場。WFS秉承著區塊鏈自由、開放、創新的理念,用去中心化、可信賴的技術和最先進的ASBFT異步可擴展拜佔庭共識機制,徹底實現區塊鏈綜合生態建設應用服務落地,實現資產的高效傳遞。在WFS的衝擊下,諸如SWIFT和Ripple等前輩黯然失色,完全不見往日的光彩,而WFS因其卓越的實力和雄厚的背景,受到了不少投資機構的注意和青睞,其中就包括希爾頓家族基金。
  • 觀點| 去中心化的優勢
    知識自由積累在信息經濟的去中心化生態中,沒有中心化權力壟斷信息,思想、邏輯、代碼、商業模式等可以自由複製、繼承、改進……。去中心化密碼貨幣從比特幣開始,衍生出千萬種幣和鏈,去中心化交易市場從bts到bancor,再到uniswap,都得益於知識的自由積累,得益於沒有專利對知識的阻斷。 4.
  • 芯科技 新生態 共飛騰——2020飛騰生態夥伴大會在天津隆重舉行!
    2020年12月29日,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騰公司」)在天津舉辦了2020飛騰生態夥伴大會。大會以「芯科技 新生態 共飛騰」為主題,吸引了包括兩院院士、政府領導、業內專家、行業協會、用戶單位、軟硬體廠商、系統集成商、媒體等1500餘人參會,參會單位和企業超過200家。
  • 優酷土豆簡政放權 組建6個事業部9個內容中心
    3月5日,優酷土豆集團公布新的組織架構,其中,正式成立合一文化BU(事業部)和創新營銷BU,形成優酷、土豆、合一影業、雲娛樂、合一文化、創新營銷六大BU,同時成立電影、遊戲、動漫、音樂、教育以及電視劇、綜藝、娛樂、資訊共9個內容中心。
  • 安全立身 安邁雲核心技術引領去中心化雲計算新趨勢
    除開傳統的中心化雲,近年來,一種開放式的去中心化的雲概念也悄然興起,那這就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新理念呢?會比所謂中心化雲服務廠商更有優勢嗎?在數字經濟時代會帶來哪些變化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專訪了去中心化雲服務領域的代表企業,XnMatrix去中心化雲計算平臺境內運營主體——海南安邁雲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邁雲),希望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 智慧科技賦能應用生態 中國人壽財險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協同發展
    作為大型國有保險企業,中國人壽財險不斷發力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客戶體驗數位化、運營管理智能化、商業模式生態化,推動線上化、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深化和融合,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保險創新範式。如今,中國人壽財險浙江省分公司立足創新能力建設,以總公司網銷中心掛牌為契機,利用相對成熟的項目運營管理經驗以及產品和技術開發經驗,為全國15家省分公司提供運營管理、產品開發、技術對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