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EC發力集成電路前沿技術,打造國家級創新平臺

2020-12-24 光纖在線

4/10/2020,光纖在線訊    在一間約70平米的實驗室內,來自海內外的科研人員利用自主建設的8吋矽基光電子工藝線製造的集成電路產品完成晶片封裝、測試等環節,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電微系統先導工藝平臺。見下圖:

聯合微電子中心實驗室(圖片來源:新華網)

該實驗室即位於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園的聯合微電子中心實驗室,目前,聯合微電子中心(以下簡稱:CUMEC)正通過發力集成電路前沿技術,打造可以賦能電子信息產業和智能產業的國家級創新平臺。

CUMEC由重慶市政府聯合中國電科共同打造的集成電路新型研發機構。成立一年多來,該機構已順利實現8吋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建設通線的階段目標,創造了業界8吋特色工藝平臺建設速度的全新記錄,並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光成套工藝。

當前,光電融合正在成為世界集成電路發展主流趨勢。與電傳輸相比,光傳輸具有帶寬大、功耗小、體積小等明顯優勢。「聯合微電子中心聚焦的矽基光電子技術,是推動集成電路光電融合的重要途徑。」 聯合微電子中心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郭進說。

「通過前期研發,公司相關技術已可以助力100G/400G高速光收發晶片、雷射雷達晶片以及微波光子混合晶片等產品批量生產。」 郭進說,這些產品可以廣泛用於5G和數據中心、無人駕駛和機器人、光學相控陣系統等領域。

據悉,CUMEC將力爭用3-5年時間建設成為光電融合高科技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為我國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目前,CUMEC已經匯聚了一支由經驗豐富的集成電路工藝人才、高水平研發人才、精幹高效管理人才等200餘人組成的人才骨幹隊伍,其中行業領軍人才8名,博士近70名,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技術骨幹近60名。

「一批像CUMEC這樣的集成電路項目陸續落戶或投產,使西永再次成為推動重慶電子信息產業蝶變的主戰場。」 西永微電園副總經理陳昱陽表示,「強優勢」、「抓創新」是西永夯實智能終端產業的重要抓手,也是重慶電子產業通過「補鏈成群」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為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西永微電園大規模布局研發機構,積極營造創新生態,大力攻堅研發軟肋,逐步構建面向未來的優勢。中國電科、華潤微電子、英業達、SK海力士等製造企業先後成立研發中心,並成功引進航天科工移動通信研究院、中國普天西部研究院、與展微電子物聯網晶片及與德通訊「萬物工場」、汐睿科技MEMS研發中心等國內知名研發機構;並與全球五百強企業合作,共同建立了博世工業4.0創新技術中心、德國西門子工業物聯網創新中心、德國SAP重慶創新中心等國際化合作的研發機構,不斷加速推動創新要素聚集。

「下一步,西永微電園將加速建設國際化一流水平的科技研發平臺,全力推動人才集聚、創新加速,五年內形成一支超10000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陳昱陽說。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CUMEC公司布局矽基光電子晶片前沿技術
    其定位是國家級國際化集成電路新型研發機構,致力在集成電路領域實現突破,建設成光電融合高科技領域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創新平臺。以前沿技術助推建設產業高地「CUMEC公司研發的是集成電路領域的前沿技術,它所帶來的將是一個產業鏈條。」西永微電園副總經理陳昱陽說,隨著矽基光電子技術在西永、在重慶逐步成熟,這裡將聚集更多配套企業。比如,矽基光電子晶片設計企業,矽基光電子晶片封測企業等,這種全產業鏈條的聚集,才是助推重慶打造集成電路高地,撬動整個國內集成電路格局的重要方式。
  • 蘇州:讓創新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最硬內核」
    據介紹,在自主、安全、可控要求下,國內電子、裝備等產業對自主晶片需求持續增強,進一步抵消了疫情的不利影響,蘇州全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集成電路產業前景廣闊,要積極搶抓機遇,引進培育高端要素,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全力打造國內最具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鏈。蘇州市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將為蘇州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蘇州市工信局局長蔡劍峰說。
  • 「芯未來 創無界」 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滬舉行
    圖說: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論壇舉行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日前,創新型產業投孵服務集成商雲部落攜手國內頂尖創投機構峰瑞資本在張江科學城國際創新港舉辦「芯未來 創無界」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論壇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立足科技創新,在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領域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產出系列重要創新成果,儲備大量優秀人才團隊,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奠定堅實基礎。孫自法 攝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展科研布局中科院微電子所副所長曹立強近日在該所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地無錫接受採訪介紹說,緊密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重大需求,微電子所進行了系統性的科研布局,建設了2個從事前沿基礎研究的重點實驗室,13個從事核心產品研發、行業應用和行業服務的研發中心,涵蓋微電子學研究各個主要領域,並與中外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與交流。
  • 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打造改革轉型典範
    為深入貫徹中發展集團「輕資產、強服務、活機制」轉型發展要求,按照「整體運營中關村前沿院,聚產業、搭平臺、做生態」的思路,前沿技術公司與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管委會(以下簡稱「基地管委會」)籤署了中關村前沿院一期輕資產運營方案,由此,房山區正式將中關村前沿院一期資產委託前沿技術公司運營,成為中發展集團京內第一個輕資產運營的園區項目。
  • 湖南省集成電路聯盟在長召開2020年度聯盟大會
    12月25日,湖南省/長沙市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長沙召開2020年度聯盟大會。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記者 何青 通訊員 張雅婷 粟海斌)12月25日,湖南省/長沙市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長沙召開2020年度聯盟大會。會上,湖南省集成電路聯盟秘書長周迪平作2019-2020年度聯盟工作總結匯報。截至目前,聯盟共有成員單位80家。
  • 「十四五芯藍圖」安徽:聚焦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打好關鍵核心技術...
    《規劃建議》提出,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擴容升級科技創新「攻尖」計劃,聚焦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先進結構材料等重點領域,瞄準工業「四基」瓶頸制約,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省重大創新工程攻關等計劃,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依託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採取「定向委託」「揭榜掛帥」「競爭賽馬」等方式,打造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試驗田」。
  • 中國電子4家企業新設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5個,主要研究信息安全、大數據、集成電路、通信、電子元器件、新材料等高精尖方向,累計進站博士後逾50名,獲得近10項國家級基金資助、5項省部級科技成果、數百項論文專利等,輸出了一批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的青年人才。
  • 聯合中科院微電子所、電子科大等單位,成都打造集成電路工藝研發...
    集微網消息,近日,成都高新區與電子科技大學、成都高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籤署項目協議,推動共建成都集成電路工藝研發創新中心。圖片來源:成都高新中心將打造高水平集成電路工藝研發創新平臺,助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與創新能力提升,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紹興越城:緊扣「產業鏈」 打造「人才鏈」
    去年,越城區集成電路產業被列入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00億元;紹興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被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芯、豪威、長電等一批國內集成電路龍頭企業相繼落戶、開工、投產。
  • 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啟動儀式舉行
    12月7日,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簡稱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啟動儀式在深圳市光明科技城舉行。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是市場監管總局和深圳市政府建立戰略合作的事業型研發機構。深圳計量技術創新院將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託深圳在技術、人才、市場和資本方面的優勢,加快建立量子計量支撐體系,推進計量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技術擴散應用,著力打造國際融合開放的量子計量前沿科技應用平臺、國家級計量科技創新產業孵化平臺,打造量子時代精密測量技術、裝備和標準的全球技術創新中心。
  • 珠澳「牽手」發力現代金融創新
    近年來,珠海以發展跨境金融為核心,以發展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為兩翼,打造區域特色金融創新發展的「一核兩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這為深化珠澳合作、發力現代金融提供了新的重大機遇。
  • 國際創新協同區集成電路企業代表——瞻芯電子,半導體初創公司的臨港奮鬥史
    隨著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不斷集聚,臨港新片區正朝著打造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承載區、新增長極的目標加速邁進。國際創新協同區內聚集著寒武紀、憶芯科技、瞻芯電子、橙科微電子、鯤遊光電等一批優秀晶片企業,他們蓄力待發,邁向未來。
  • 2020中關村科學城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前沿技術創新大賽圓滿收官
    12月8日,由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中關村管委會共同指導,由實創股份、翠湖網聯公司聯合奧迪中國、中關村科學城創新服務平臺公司等單位主辦,2020中關村科學城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前沿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在中關村環保園眾展空間成功舉辦。
  • 開課吧創立後廠理工學院:一所專注前沿網際網路技術領域的創新實戰...
    通過吸納產業、學術頂級專家組成導師團隊,融合全球頂尖IT和網際網路企業實戰案例打磨課程,後廠理工學院旨在成為一所專注前沿網際網路技術領域的創新實戰大學。;創新工場CTO王詠剛)  當前,各個產業進入智能互聯時代,技術架構的更新導致大量軟硬體基礎和平臺結構升級,新技術催生出了新的人才需求。
  • 國家級科研平臺上海應用數學中心啟動建設 將服務多領域問題攻關
    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是由科技部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科研平臺。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由《科技部辦公廳關於支持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的函》(國科辦函基〔2020〕19號)公布。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的建設是國家科技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和《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國科辦基〔2019〕61號)文件精神設立的國家級科研平臺。
  • 比較華南理工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級科研平臺!
    華南理工大學國家級科研平臺華南理工大學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文科國家級平臺、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9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69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7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重慶將打造感染性疾病創新技術轉化中心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文 受訪者供圖國家級病毒檢測平臺有望在渝落地!12月17日,一場關於創新分子感染檢測技術的產學研合作研討會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舉行。
  • 【天津@你】天津集成電路產業又有好消息!|這片區域要打造溼地田園...
    1月6日,天津市「芯火」雙創基地(平臺)成立大會在濱海高新區成功舉辦。大會舉行了戰略協議和共建協議籤約儀式,通過市區攜手高校,著力構建集成電路共性技術研發、科技創新、產業孵化、高端人才集聚的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優化天津市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壯大產業規模,打造天津市集成電路領域新型雙創基地和聚集高地,支撐天津市信創產業和人工智慧產業跨越發展。
  • 成渝高新區開啟對話:如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鄧敏軍說,重慶高新區聚集了重慶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高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高端研發機構等市級及以上研發平臺285個,重慶2家A類評價國家級孵化器均在重慶高新區。並且初步構建起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先進位造、高技術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形成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西永綜合保稅區、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等多個新型產業園區,獲批建設西部首個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納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重慶高新區在引領全市創新、領航全市發展作用更加凸顯。目前,重慶高新區正聚焦科學主題「鑄魂」,布局大裝置、建設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