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創新協同區集成電路企業代表——瞻芯電子,半導體初創公司的臨港奮鬥史

2021-02-24 臨港科技城

日前,集成電路行業領軍企業CEO臨港峰會在滴水湖畔舉行,眾多集成電路「芯級」大咖集聚臨港共謀「芯」圖,「臨港新片區集成電路產業聯盟」揭牌,新片區集成電路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
隨著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不斷集聚,臨港新片區正朝著打造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承載區、新增長極的目標加速邁進。國際創新協同區內聚集著寒武紀、憶芯科技、瞻芯電子、橙科微電子、鯤遊光電等一批優秀晶片企業,他們蓄力待發,邁向未來。

今天,我們走進國際創新協同區集成電路企業代表瞻芯電子,了解這家致力於碳化矽功率器件與配套晶片的產業化的高科技公司。

臨港新片區誕生了一批世界之最、全國第一的技術和產品,其中就包括瞻芯電子的第一片國產6英寸 SiC MOSFET 晶圓以及基於6英寸晶圓的SiC MOSFET和SBD工藝平臺開發。

2017年7月,這家由海歸博士領銜的碳化矽(SiC)半導體初創公司——瞻芯電子在國際創新協同區成立。

三年來,瞻芯電子不斷成長,逐步搭建起瞻芯的碳化矽器件專用測試、高端功率模塊研發,以及高性能模擬IC研發等國家急需的高端晶片產業化研發平臺。

2018年5月,第一片國產6英寸碳化矽(SiC)MOSFET晶圓誕生於瞻芯電子;2019年9月,瞻芯電子推出已經通過JEDEC認證的碳化矽MOSFET柵極驅動晶片系列產品;2020年7月,瞻芯電子推出超越工規級的碳化矽二極體產品系列;預計在9月份,瞻芯電子還將有一款碳化矽MOSFET器件通過工業級可靠性認證,填補國內產品空白。

瞻芯電子以虛擬IDM模式與國內一線半導體行業的合作夥伴完成晶圓製造、晶片封裝、模塊封裝、性能測試和可靠性測試等工作環節,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提供整套SiC功率器件及驅動晶片解決方案,同時打造我國獨立自主的碳化矽電力電子產業鏈關鍵環節。

在臨港新片區一周年之際,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赴臨港新片區調研並召開座談會,瞻芯電子公司總經理張永熙博士受邀參加座談會,並作為臨港企業代表發言。

張永熙博士表示,「臨港新片區擁有一流的產業、金融和人才政策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面向未來世界一流的城市規劃對海外留學人員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希望臨港新片區可以培育出一個晶片、人工智慧、軟體企業扎堆聚集的新片區『矽谷』。」

臨港新片區成立一年以來,格科微12寸生產線、新微半導體以及山東天嶽碳化矽半導體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紛紛落地,對集成電路產業集聚起到了非常明顯的帶動效應。張永熙提出建議,表示臨港新片區還應加速布局模擬、功率、化合物等特色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今年,新片區集成電路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當年度籤約落地重大集成電路項目30餘個,涉及總投資達千億元。已引進華大、新昇、聞泰、格科、國科、中微、盛美、寒武紀、地平線等一批領軍企業,更有一大批優質項目正在洽談過程中,初步形成了覆蓋晶片設計、特色工藝製造、新型存儲、第三代半導體、封裝測試以及裝備、材料等環節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產業集聚帶來的更大益處,是可以在產業內部形成合作發展的效應,讓企業雙方實現更快成長。

臨港新片區聚集了像上海電氣、上汽新能源、特斯拉等一系列高端功率晶片客戶端的產業鏈資源,還有華大積塔半導體在建的碳化矽和特色工藝生產線,整個臨港正在形成一個完整的晶片產業鏈生態,為上海瞻芯的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產業環境。比如,瞻芯電子的目標客戶之一——特斯拉,Model3汽車的電機驅動中的核心元器件就是碳化矽MOSFET器件

在臨港新片區的產業布局中,集成電路產業上接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等研究領域,下啟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製造領域,已成為產業布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逐步承擔起「填補國家空白」、「解決卡脖子技術」的戰略任務。計劃到2025年,新片區要基本形成集成電路綜合性產業創新基地的基礎框架,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力爭突破1000億元,佔到全市20%;到2030年,構建起高水平產業生態,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東方芯港」

瞻芯電子將依託臨港新片區優異的產業發展政策和環境,紮根臨港新片區,未來還將入駐國際創新協同區首發地塊創新晶體,和萬千科技企業共同成長,共譜未來絢爛篇章!

國際創新協同區,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內,由上海臨港科技創新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開發。

國際創新協同區由科技創新城社區、頂尖科學家社區、科創總部灣和未來城等區域組成,科技創新城社區佔地面積3.2平方公裡,已集聚六大功能平臺和六大核心產業,致力於打造國際創新策源地和產業孵化地;頂尖科學家社區佔地面積2.5平方公裡,以全球頂尖科學家為核心,聚集科技界、學術界、產業界的科技創新合作機構,促進基礎科學研發與創新成果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科創總部灣佔地面積1.1平方公裡,致力於打造科創總部、頭部企業聚集之地;未來城佔地面積1平方公裡,致力於為陸、海、空無人系統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上海臨港科技創新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是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臨港集團落實「將臨港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體承載區」戰略、推動臨港打造「國際智能製造中心」的核心載體。

聯繫方式:

上海臨港科技創新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海洋一路399號5樓

電話:021-38298818(總機)

微信公眾號:臨港科技城


相關焦點

  • 國際創新協同區科技綠洲二期今日開工!
    臨港新片區10個產業項目參加集中開工儀式,涉及總投資超300億元。包括國際創新協同區A0702地塊臨港科技綠洲二期項目、和元智造精準醫療產業基地項目、新昇半導體新增30萬片集成電路用300mm高端矽片研發與先進位造項目等。這些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推動新片區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產業發展。
  • 外媒:中國十大最值得關注的半導體初創公司
    半導體產業是全球信息產業的核心,近年來,中國本土的半導體企業頻頻出現,也引起了眾多海外媒體的關注,其中包括kr-asia。kr-asi這樣寫道:「中國優先發展計算晶片技術,以減少對國外進口產品的依賴,從而引發了本地半導體初創公司的浪潮。」
  • 【落地】山東首家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臺芯科技大功率半導體...
    5.具備多條產線流片經驗,功率半導體研發商森未科技獲數千萬元融資6.聚焦碳化矽半導體領域,碳化矽晶片企業瞻芯電子完成過億元融資1.山東首家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臺芯科技大功率半導體IGBT模塊項目落地煙臺集微網消息,10月20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10月份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八角灣教育科技產業園開工活動在煙臺開發區舉行
  • 【落戶】中微艾為等項目落戶上海臨港;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等入股芯...
    1.覆蓋晶片製造、設備製造等產業,中微半導體、艾為、概倫電子等企業項目落戶上海臨港;2.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等入股芯鏈,領投北方創新中心助力產業生態;3.國家智能裝備聯盟高端晶片專委會落戶重慶涪陵;4.上海: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探索給予人才住房、戶籍等支持;5.涉及半導體、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富士康
  • 北緯集團與宜確半導體將在臨港設立辰晨宸微電子公司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8月23日,臨港松江科技城與北緯集團、宜確半導體(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確半導體」)籤署戰略合作及落戶協議。根據協議,北緯集團與宜確半導體將合作在臨港松江科技城投資設立辰晨宸微電子公司。
  •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參展2020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組團參展 2020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舉辦, 協會曾成功組織外資企業組團參加 2018 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本屆 CIIE 協會將繼續組織 2 家外資會員企業參加協會展團。
  • 搶抓臨港新片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機遇,這家企業增資3.5億……
    位於臨港新片區內的上海旻艾半導體有限公司收到一筆「巨款」,母公司大港股份一次性增資3.5個億!據了解,目前增資已完成,上海旻艾也領到了新的營業執照。為了響應臨港新片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升上海旻艾的戰略地位,大港股份將全資孫公司上海旻艾變更為全資子公司。大港股份表示,本次增資有利於保證內部整合和優化集成電路測試業務的資金需求,有利於公司集成電路測試業務重心和資源向上海匯集。本次增資將用於固定資產的投入,購買高端設備,上海旻艾將作為大港未來高端集成電路測試業務的主要平臺。
  • 電子行業:政策文件落地 半導體自主化提上日程
    行業動態:1、集成電路重磅文件落地,國產化進程再加速。四部委發布《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首次推出十年免徵所得稅政策,重點支持28nm以下先進位程企業發展;扶持集成電路設計、裝備、材料、封裝、測試企業和軟體企業。
  • 「芯視野」新增2萬家半導體初創企業背後的「冰與火之歌」
    付然認為,首先,產業資本和風險資本會進入這些初創企業,資本的盲目、分散投資勢必造成一些企業在中低端產品上的惡性競爭,這種重複投資不利於國內企業競爭環境的良性發展,也造成了資本的浪費;其次,國內製造業、封測業的產能目前還不夠,一些重複性的低端產品勢必佔用產能,不利於整個行業高端產品的推廣和發展;再者,我國從事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大概在40萬左右,新的初創企業的湧入,勢必分散半導體人才,並抬高整個產業的人力成本
  • 「大珠小珠」落臨港: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發布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楊歡 攝「大珠小珠」落臨港記者看到,在剛剛「出爐」的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上,包括了前沿產業功能區、戰略協同功能區、高端服務功能區等分布圖、定位圖,還針對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航天航空等重點產業布局有了詳細的規劃,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盤」,讓人一目了然。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陳杰介紹,突出產業發展、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是臨港新片區建設任務的重中之重。
  •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親歷者講述:為什麼我們能做成兩彈一星,半導體...
    我們談話地點所在的酒仙橋,曾是早期中國半導體產業重要力量的匯聚地,上世紀60年代亞洲最大電子管廠——北京電子管廠就位於此。談話期間,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疫情蔓延之下發生變革,半導體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戰場之一,國內半導體正在迎來黃金時期,大陸規模最大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回歸A股科創板,在6月19日首發上會。
  • CUMEC公司布局矽基光電子晶片前沿技術
    布局矽基光電子獲初步成效「矽基光電子晶片是未來信息產業發展的前沿技術,也是未來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馮俊波說,目前,英特爾、IBM、華為等知名公司都在這一領域布局。早在2018年10月,中國電科即在渝成立CUMEC公司。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我國又一項半導體核心裝備取得突破!
    目前世界範圍內以集成電路領域離子注入機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只有6家。山西將打造太原—忻州半導體產業集群6月30日公布的《山西省電子信息製造業2020年行動計劃》顯示,山西將推動中國電科(山西)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太原—忻州半導體產業集群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2期:90億美元!英特爾快閃記憶體業務「賣身...
    武漢:鼓勵集成電路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建設集成電路核心技術攻關載體武漢市發布《武漢市加快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鼓勵集成電路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建設集成電路核心技術攻關載體。對集成電路領域新獲批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次性資助500萬元。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美國晶片禁令即將生效!三星、SK...
    總投資10億元的半導體項目落地上海臨港近日,中芯盛半導體晶片數位化生產線項目在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舉行籤約儀式,上海中芯盛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閔聯臨港公司籤訂了三方投資協議,標誌著該項目正式落地上海臨港新片區。
  • 蘇州:讓創新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最硬內核」
    據介紹,在自主、安全、可控要求下,國內電子、裝備等產業對自主晶片需求持續增強,進一步抵消了疫情的不利影響,蘇州全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集成電路產業前景廣闊,要積極搶抓機遇,引進培育高端要素,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全力打造國內最具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鏈。蘇州市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將為蘇州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蘇州市工信局局長蔡劍峰說。
  • 半導體被寫入「十四五」!中國先進半導體材料及輔助材料發展戰略...
    最後,為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從堅持政策推動,企業和機構主導,整合國內優勢資源;把握「超越摩爾」的歷史機遇,布局下一代集成電路技術;構建創新鏈,進行創新生態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
  • 2018國內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十大企業
    5.華大半導體  華大半導體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專業子集團。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超過100億。2014年5月8日在上海成立,專業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及相關解決方案。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多家半導體企業上榜2020《財富...
    2020《財富》中國500強 近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半導體產業鏈相關公司有長電科技、中芯國際等知名企業上榜。江蘇亞電科技有限公司是集成電路晶圓行業高端裝備服務商,專注於晶圓前道溼法刻蝕清洗技術,是國內首批推進半導體高端設備國產化的企業之一。
  • 臨芯投資:國內集成電路領域知名投資管理機構
    獎項的結果將在2021年1月份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年會暨中國IC 風雲榜頒獎典禮上揭曉。 本期候選機構:上海臨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芯投資」) 臨芯投資於2015年5月在上海臨港註冊成立,是國內最早開展集成電路領域海外併購的投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