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EC公司布局矽基光電子晶片前沿技術

2020-12-24 光纖在線

導讀:與重慶合作,CUMEC公司布局矽基光電子晶片等前沿技術,集成電路產業高地在渝崛起。

4/10/2020,光纖在線訊     4月7日下午,西永微電子產業園(以下簡稱「西永微電園」)內,幾名科研人員正在一個不足70平方米的實驗室裡,對一堆晶片進行測試封裝。

實驗室面積雖小,來頭卻不小。「它名為矽光實驗室,是全國首個能夠實現矽基光電子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的實驗室。」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CUMEC公司)矽光中心總監馮俊波說,預計在今年10月,這個實驗室將搬遷擴大,屆時CUMEC公司的矽基光電子晶片封裝測試能力將進一步擴大。


布局矽基光電子獲初步成效

「矽基光電子晶片是未來信息產業發展的前沿技術,也是未來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馮俊波說,目前,英特爾、IBM、華為等知名公司都在這一領域布局。

早在2018年10月,中國電科即在渝成立CUMEC公司。其定位是國家級國際化集成電路新型研發機構,致力在集成電路領域實現突破,建設成光電融合高科技領域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創新平臺。

目前來看,CUMEC公司在矽基光電子技術上,已取得初步成績:一期建設的8吋先導特色工藝平臺,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完整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電微系統先導工藝平臺;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光成套工藝,5項核心工藝技術1項國際領先、2項國際先進水平、2項國內領先;首創性提出了矽光器件的緊湊模型描述方法,涵蓋常用矽光無源與有源器件,推動了矽光工藝線與設計平臺的軟硬結合,促進矽光設計自動化的發展;在業內率先發布《矽基光電子晶片封裝規則》,並已對多家產業鏈中的企業提供封裝測試服務,推動了矽基光電子晶片封裝技術標準化的建立;開發出了128路雷射雷達光學相控陣OPA晶片,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與機器人領域……


以人才推動技術發展

成立僅一年多,為何能取得如此成績?CUMEC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韓建忠的回答是:人才。

他舉例說,在CUMEC公司團隊裡,擁有知名8-12吋半導體工廠工作經歷、且有10年以上經驗的工程師佔比超過40%。

一直以來,CUMEC公司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初創企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來抓,堅持全球範圍招賢納士,拓展引才渠道,加快形成一支有規模、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引進人才不能僅靠「條件」,還得靠自身實力。鑑於此,CUMEC公司決定「築巢引鳳」。

目前,該公司已布局建設12吋高端特色工藝平臺。該平臺一旦建設完成,其工藝技術將躍居世界一流水平。這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

「高端先進的研發與製造平臺,能夠吸引更多有技術、有理想,敢於創新的一流人才。這種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優惠條件能比的。」公司副總經理劉勁說。

CUMEC智能傳感中心總監、海歸博士曾懷望認同這一說法。他表示,高階的傳感系統的開發離不開自主可控的工藝平臺,只有設計和工藝相結合才能及時開發出高價值和高技術屏障的智能傳感產品。

劉勁透露,計劃到2025年,公司將形成一支600人左右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其中領軍人才30人,博士超過200人、研發人員中具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佔50%。


以前沿技術助推建設產業高地

「CUMEC公司研發的是集成電路領域的前沿技術,它所帶來的將是一個產業鏈條。」西永微電園副總經理陳昱陽說,隨著矽基光電子技術在西永、在重慶逐步成熟,這裡將聚集更多配套企業。比如,矽基光電子晶片設計企業,矽基光電子晶片封測企業等,這種全產業鏈條的聚集,才是助推重慶打造集成電路高地,撬動整個國內集成電路格局的重要方式。

事實上,矽基光電子技術只是西永微電園在集成電路產業上布局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永微電園已布局了多個行業前沿技術。

2018年12月,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落戶西永微電園,推動FPGA在人工智慧、智能製造、5G通信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前沿創新。

2019年1月,華潤微電子(重慶)有限公司功率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在西永微電園揭牌,打造高性能計算與仿真設計平臺,建設國內領先的技術團隊。

2019年8月,智博會期間,華為宣布將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落戶西永微電園,雙方攜手打造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體系。

目前,西永微電園正大規模布局研發機構,營造創新生態,旨在攻堅研發軟肋,掌握前沿技術,集產學研為一體,推動該區域,乃至整個重慶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高地。

接下來,西永微電園將聚焦重點領域精準發力,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加速技術成果轉化,讓創新成為重慶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原則,以事業引人才,以環境留人才,讓重慶成為各類人才嚮往之地、集聚之地。


來源:重慶日報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CUMEC公司首批MPW矽光晶片成功交付
    近日,CUMEC公司舉行「首批CSiP180Al MPW矽光晶片」交付儀式。儀式現場,公司副總經理、工藝廠長劉嶸侃將晶片交付到合肥矽臻晶片技術有限公司CEO丁禹陽先生手中。公司副總經理、高級總監郭進,首席工藝師朱繼光、矽基光電子中心總監馮俊波、工藝中心總監王學毅、科技質量部部長上官偉、項目經理曹國威及科技質量部相關人員參加交付儀式。
  • CUMEC發力集成電路前沿技術,打造國家級創新平臺
    4/10/2020,光纖在線訊    在一間約70平米的實驗室內,來自海內外的科研人員利用自主建設的8吋矽基光電子工藝線製造的集成電路產品完成晶片封裝、測試等環節,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電微系統先導工藝平臺。見下圖:
  • 重慶聲光電擬控股ST電能 上市公司主業變為矽基模擬半導體晶片
    12月12日,ST電能(600877原中國嘉陵)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實施重大資產置換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事項,控股股東將由中電力神集團有限公司(中電力神),變為中電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重慶聲光電),主業將由特種鋰離子電源,變為矽基模擬半導體晶片及其應用,間接控股股東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科)。
  • 聯合微電子CUMEC發展歷程的一個裡程碑: 180nm 成套矽光工藝PDK發布
    6/01/2020,光纖在線訊,5月30日,重慶聯合微電子中心CUMEC借舉辦第二屆中歐國際矽光技術研討會之際正式向國內外發布「180nm成套矽光工藝PDK」。這一PDK的發布標誌著CUMEC具備矽基光電子領域全流程自主工藝製造能力,開始向全球正式提供矽光晶片流片服務和EPDA設計服務,是CUMEC發展歷程上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
  • 不用5nm光刻機也能造?石墨烯晶片技術突破,性能超矽基晶片10倍
    設備的投入就比較固定,最貴的就是光刻機。荷蘭阿斯麥的高端光刻機,一年只生產26臺左右,售價是在1.5億美元左右,加上後期的調試和維護,至少要2億美元。光刻機的主要作用就是「顯影」,像華為這種晶片設計公司設計好晶片好,將「底片」拿給臺積電等公司。
  • 矽基晶片頂到天花板?臺積電正式宣布,國產晶片機會來了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5G、AI、自動駕駛、物聯網等千千萬萬種行業,然而,領域雖然不同,但有一點卻相同,都需要晶片作為驅動!在晶片領域,設計企業有許多,像華為、聯發科、蘋果、高通等,但在製造環節,能完成高端晶片製造的只有兩家,臺積電和三星。
  • 碳基晶片在物聯網性能超群 擴展為三維結構
    中國碳基晶片在物聯網性能超群,荷蘭ASML光刻機拖延無用 隨著美國對於華為的打壓力度一再加大,不僅華為與臺積電的晶片供給合作已然破滅,我國相關晶片生產企業與荷蘭ASML公司的光刻機供應合作也受到了影響,沒有先進的光刻機,是我國晶片長遠發展的制約因素,同時也是我國當前晶片生產難以滿足需求的原因所在。
  • 國內矽光OPA雷射雷達LiDAR新突破,LuminWave新品或將改變行業格局
    雷射雷達晶片和模組企業洛微科技(LuminWave)在本月舉辦的CIOE上展示了國內首款基於矽光OPA的200線純固態成像級雷射雷達(LiDAR)。據了解,此次洛微科技展示的雷射雷達(LiDAR)原型機是採用自研的矽光OPA晶片不含任何移動組件的純固態方案,解析度高達200線,遠高於目前市場上16/32/64線的機械式掃描LiDAR的解析度。在實現高線數解析度的同時,洛微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矽光OPA晶片和光學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成像級LiDAR的成本,可以為自動駕駛廠商提供極具性價比的LiDAR方案。
  • 長沙如何造出了我國第一條金屬基壓敏晶片量產線?
    時不我待,王國秋及時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創立了一家叫「中芯」的數位技術公司。2003年,公司研製出我國第一片具有完全原創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圖像與視頻壓縮編碼解碼晶片,為解決當時DVD解碼晶片進口的高昂專利費作出了貢獻。 2006年,在晶片研究領域頗具前瞻眼光的王國秋又瞄準了工業應用領域的金屬基壓敏晶片,投資200萬元成立了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
  • 媒體視角 | 重塑高速傳輸與AI計算時代的矽光子
    考慮到光信號在被氧化矽包裹的矽中傳播時幾乎不會發生衰減,而且矽材料本身價格低廉且在半導體工藝中已實現成熟應用,於是半導體巨頭紛紛把目光轉向矽光子,探討光子和電子結合的可能性,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矽基光電集成(OEIC)技術應運而生。
  • 晶片領域半導體材料獲大突破,概念股全梳理,龍頭已出爐...
    本次彭練矛團隊在《科學》雜誌發表的成果,標誌著碳管電子學領域、以及碳基半導體工業化的共同難題被攻克。這將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世界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我們的碳基半導體研究是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彭練矛院士表示。
  • 實話實說,碳基晶片還只是理論,要助中國芯崛起還差很多步
    眾所周知,近日很多人都被一則消息刷屏了,那就是北大團隊在碳基晶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我們知道現在的晶片都是矽基晶片,就是利用矽晶圓來製作晶片,而碳基晶片就指不再利用矽,而是用碳作為材料了。我們在矽基晶片上相對於世界水平來講,是落後的,並且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晶片的設計、製造水平落後,材料、製造設備也落後。而碳基晶片將有可能革新晶片的設計、製造等關鍵技術,甚至在材料、設備上也會進行革新。再加上北大團隊的研究成果領先世界。
  • 矽光子學:矽波導的設計和原型製作
    舞臺上的表演者是約翰·丁達爾,他是嘗試控制光這種最明顯能量形式的眾多科學家之一。進入光子時代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找到一種控制光的方法,並將其用於信息的傳輸和處理,這一研究領域稱為光子學。與此同時,電子承擔了這個角色。近年來,由於光刻法、分子束外延和化學氣相沉積等技術的全面發展,科學家已經能夠製造出納米結構器件並控制光的流動。
  • 「作為晶片從業者,不希望被人卡脖子」
    據了解,啟泰傳感的生產線,是一條高起點的微機械微電子系統產線,從材料、設備、工藝技術、製程、測試到封裝,都可以自主完成,避免了對國外技術、企業或者設備及材料的依賴。  如今,啟泰傳感的技術100%自主研發,工藝100%自主研發,光刻機等核心設備與國內廠家聯合研製,基材、靶材和光刻膠等輔材均是與國內廠家聯合研發。
  • 在石墨烯晶片領域,國產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晶片製造依然是以矽為主要材料,要想製造出高端晶片,必須用到光刻機,這就需要從擁有最先進光刻技術的荷蘭AMSL公司手中購買,但由於多種原因,導致我國購買高端光刻機非常困難。普通晶片是指矽基晶片,該領域被歐美國家主導。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中國的晶片是技術短板,長期受制於人,每年進口晶片要花3000多億美元,超過石油進口的花費。而現在是有錢也買不到了,美國開始限制晶片了。小小的晶片涉及到民族復興的大業,其中原因非常簡單:中國自己製造不出好晶片,技術戰略轉型就不能實現,整個製造業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這何談民族復興?  如果說小小晶片關乎國運一點不為過。現在機會來了,據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更多實用的股票知識就在本網。
  • 矽基巨匠英特爾:用創新雕刻幻夢 把數據匯成星河
    英特爾在半導體晶片基礎之上,不斷探索前沿領域,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首先,在現階段的晶片業務上,英特爾在六大技術支柱基礎上將持續推動摩爾定律演進,並且在新一輪的10nm創新產品上回歸到每兩年一次的製程&架構更新節奏上來。目前,英特爾在10nm製程節點上的良品率和產能大幅提升,在獲得大規模算力的同時能夠大幅降低功耗。
  • 時代半導體周報|紫光展銳彰顯開發實力,工業數字光場晶片實現「零...
    (嘉興日報)3.我國首顆工業數字光場晶片亮相:從技術追隨者到技術引領者9月5日,五邑大學參與研發的4800萬像素矽基液晶數字光場晶片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首發,被評為「科技創新服務示範案例」。
  • 光電子晶片技術的原理和優勢是什麼?如何取代傳統的 I/O 形式?
    據外媒報導,光晶片互連技術初創企業Ayar Labs再獲B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3500萬美元。Ayar Labs 是一家旨在利用新穎的矽處理技術,來開發基於光學互聯的高速、高密度、低功耗「小晶片」的初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