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聲光電擬控股ST電能 上市公司主業變為矽基模擬半導體晶片

2020-12-20 上遊新聞

時隔一年多,代碼為600877的重慶上市公司又將改變主業。

12月12日,ST電能(600877原中國嘉陵)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實施重大資產置換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事項,控股股東將由中電力神集團有限公司(中電力神),變為中電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重慶聲光電),主業將由特種鋰離子電源,變為矽基模擬半導體晶片及其應用,間接控股股東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科)。公司股票將於2020年12月14日復牌,11月27日,ST電能報收5.91元。

為央企中國電科整合內部資源

根據預案,本次交易為央企中國電科合理整合集團內部的資產資源,推進資產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央企自主創新能力和國有資本的做強做優。

ST電能控股股東中電力神將其持有的ST電能約31.87%股權,全部無償劃轉至重慶聲光電;同時,ST電能擬將其持有的空間電源100%股權、力神特電85%股份,與重慶聲光電、中電科集團第24研究所、中電科集團第9研究所及中電科投資控股持有的重慶西南集成電路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西南設計)45.39%股權、重慶中科芯億達電子有限公司(芯億達)51%股權和深圳市瑞晶實業有限公司(瑞晶實業)49%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差額部分由公司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補足。

如上述交易實施完成,ST電能還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西南設計剩餘54.61%股權、芯億達剩餘49%股權、瑞晶實業剩餘51%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

本次交易後,上市公司將特種鋰離子電源資產全部置出,置入矽基模擬半導體晶片及其應用產品等相關資產,主營業務將變為矽基模擬半導體晶片及其應用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測試、銷售。

公司控股股東將將由中電力神集團有限公司(中電力神),變更為重慶聲光電,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國務院國資委。

需提交ST電能股東大會審議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 本次交易構成規定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行為。本次交易不涉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不需提交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審核,但需提交 ST電能股東大會審議。

上市公司 ST電能最近 36 個月的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控股股東於 2019 年 由兵裝集團變更為中電力神,當時上市公司剝離出摩託車資產,注入特種鋰離子電源資產,中國嘉陵也更名為 ST電能,而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由中電力神變更為重慶聲光電。

本次交易完成後,中國電科下屬矽基模擬半導體晶片及其應用領域的優質資產——西南設計、芯億達、瑞晶實業的股權將注入上市公司。

在此次擬注入資產中,西南設計致力矽基半導體模擬元器件及模組設計與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物聯網、綠色能源和安全電子等領域,可為客戶提供核心晶片、模塊、組件、系統解決方案等多種產品形態和服務。芯億達主要從事功率驅動晶片及方案的設計、開發和銷售,建立了功率驅動晶片相關的設計平臺,可為客戶提供整體技術解決方案。瑞晶實業主營家用電源、快銷型消費電子類電源、工業電源、專用設備電源等應用集成電路技術產品。

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的資產、業務結構得到優化調整,實現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轉型,進一步拓展未來發展空間,為國家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科技創新和產業基礎支撐,進而提

升上市公司價值,有利於提高公眾股東的投資回報水平,符合上市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重組對ST電能影響還在於未來註冊地的歸屬,現ST電能的經營場所和辦公地點均在天津市,僅註冊地在重慶市璧山區,如果重慶聲光電控股,並注入重慶相關資產,那麼就不必擔心未來註冊地是否會遷移到天津,重慶會少一家上市公司的可能。

新東家董事長為重慶英才

天眼查數據顯示,重慶聲光電成立於2007年12月28日,為中國電科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歐黎,註冊資本5.7億元,註冊地在重慶市沙坪垻區西永大道 23 號。

企業網站顯示,重慶聲光電是中國電科(中央直管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世界500強企業)下屬直接管理的子集團,擁有4個國家1類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9/24/26/44研究所。重慶聲光電公司作為中國電科「大國重器」核心基石和軍工電子「國家隊」,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第一核心競爭力,致力於國家「網信事業」發展,以實現聲、光、電、磁微系統領域核心元器件技術和產品自主可控為使命。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探月等國家重大工程領域,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4個省部級聯合創新中心,聲光電磁及其微系統技術實力均位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公司總部位於重慶,下屬4個研究所,20個產業公司,擁有重慶、綿陽兩個生產基地,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設有研發中心。截至2020年,員工人數達到8000餘人,研發團隊碩士及以上佔比50%,營收和利潤水平均位於中國電科前列。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 2020重慶英才大會於今年11月21日-22日舉行,重慶聲光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歐黎獲首屆「重慶市傑出英才獎」,為29名獲獎者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歐黎 (1967-),男,重慶人,工學碩士,研究員,正高級工程師。1989年起就職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主要從事聲表面波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歷任計劃處副處長、生產處處長等職;2004年任副所長,分管市場開發與管理工作,後任該所所長,現為重慶聲光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首席記者 劉勇 實習生 孫丹

相關焦點

  • 時代點金(1214):復星醫藥新冠疫苗籤單,ST電能擬借晶片重生
    通過交易,重慶啤酒核心市場將從重慶、四川和湖南擴展到新疆、寧夏、雲南、廣東、華東和全國各地,實現全國布局。基於備考報告,雙方合併後,重慶啤酒資產總額將自36.39億元增加至108.98億元(截至2020年4月30日)。點評:歷史7年的籌劃,嘉士伯終於兌現自己給重慶啤酒許下的承諾,將分布於新疆、寧夏、廣東、雲南等6省份約11家酒廠資產注入到這家上市公司。
  • CUMEC公司布局矽基光電子晶片前沿技術
    導讀:與重慶合作,CUMEC公司布局矽基光電子晶片等前沿技術,集成電路產業高地在渝崛起。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CUMEC公司)矽光中心總監馮俊波說,預計在今年10月,這個實驗室將搬遷擴大,屆時CUMEC公司的矽基光電子晶片封裝測試能力將進一步擴大。布局矽基光電子獲初步成效「矽基光電子晶片是未來信息產業發展的前沿技術,也是未來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馮俊波說,目前,英特爾、IBM、華為等知名公司都在這一領域布局。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美國晶片禁令即將生效!三星、SK...
    南大光電擬購買美國杜邦19項專利資產組 涉及新型矽前驅體南大光電發布公告,公司擬購買美國杜邦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美國DDP特種電子材料公司名下新型矽前驅體系列的19項專利資產組。公司本次擬購買的19項專利資產組,涵蓋近10個新型矽前驅體的化學成分、合成/生產工藝和應用,在全球主要晶片製造國家和地區適用。
  • 英唐智控擬收購日本先鋒微技術,切入晶片設計領域!
    公告顯示,公司控股的重孫公司——科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擬與日本的先鋒集團籤署《股權收購協議》,雙方同意以基準價格30億日元現金(以2019年12月31日匯率折算人民幣約1.92億元),收購先鋒微技術100%股權。rYyesmc據悉,這一收購案是為了實現英唐智控向上遊半導體領域縱向衍生的戰略布局,從而構建出包括晶片設計、生產、製造、銷售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
  • 【困境】南大光電的困境與出路;矽產業集團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郭臺銘宣布參選前購進7800萬美元鴻海股票
    矽產業集團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集微網消息 4月24日,上海監管局發布了矽產業集團的輔導工作總結報告,海通證券認為,矽產業集團已具備了輔導驗收及向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報送首次公開發行 A 股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條件。
  • 上市公司名字一改,股價馬上翻倍!
    晶片和新能源無疑是兩大熱門。如果一家看名字根本不知道主業是什麼的上市公司,把名字一改,變成與晶片和新能源高度相關的名字,那麼它的股價會怎樣?答案自然是:漲!大漲特漲!這家公司,之前叫澳洋順昌,現在叫蔚藍鋰芯。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麒麟晶片將絕版!華為手機被熱炒,最...
    紫光股份擬引入屹唐同舟、大家資產兩大股東9月2日,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控股股東擬通過公開徵集轉讓方式協議轉讓公司部分股份的進展公告。聯想控股加碼晶片領域 斥資近10億元入股富瀚微9月3日,富瀚微發布公告稱,公司5%以上股東、控股股東楊小奇先生的一致行動人傑智控股有限公司與西藏東方企慧投資有限公司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傑智控股擬將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792.01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9.90%)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東方企慧,轉讓價格為124.87元/股,股份轉讓價款總額為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頭一份!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
    重慶與清華籤約 兩江產業集團與紫光集團等籤署合作框架協議6月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重慶兩江產業集團還與清華控股、健坤投資、紫光集團籤署合作框架協議,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信息顯示,在此次工商信息變更後,紫光展銳的註冊資本從此前的42億元增加至46.2億元,股東數量也從7家變為11家。傳長江存儲64層消費級固態硬碟將於三季度上市傳長江存儲64層固態硬碟預計將於今年三季度上市。
  • 聚飛光電6000萬增資熹聯光芯 布局高端半導體封裝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本次對熹聯光芯的增資,是為了熹聯光芯及其控股子公司順利實施對德國公司SicoyaGmbH控股權的收購。公開資料顯示,SicoyaGmbH是一家位於德國柏林卡爾舍勒街16號(Carl-Scheele-Str.16,D-123489Berlin)的公司,主要業務為:研發、製造和銷售矽光子晶片、光電子晶片及光電子器件。
  • 從「芯」啟航,晶方科技中國的半導體晶片來了
    半導體工藝從上世紀70-80年代的3-10微米,發展至目前最先進的7nm製程,設備的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石作用。集成電路製造工藝複雜,所需設備種類廣泛,設備精密度要求高。集成電路的製作是將在EDA軟體上設計好電路圖製作成掩模(Mask),然後通過眾多複雜的工藝,像搭積木一般,一層一層構建在矽晶圓之上,形成裸晶片,然後進行封裝測試,成為成品。
  • 第三代半導體再次被推至聚光燈下 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其中,第三代半導體上市公司漲幅居前,露笑科技一字板漲停,乾照光電午後拉升封板,臺基股份、揚傑科技、華燦光電、三安光電、斯達半導等漲幅居前,截至收盤分別漲16.28%、10.41%、9.99%、8.03%、7.52%。
  • 半導體雷射器晶片廠商長光華芯擬A股IPO 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
    集微網消息 近日,江蘇監管局披露了蘇州長光華芯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華芯)上市輔導備案信息,其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已於2020年12月25日開啟上市輔導備案。資料顯示,長光華芯主要致力於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高效率半導體雷射雷達3D傳感晶片、高速光通信半導體雷射晶片及相關光電器件和應用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工業雷射器泵浦、雷射先進位造裝備、生物醫學及美容、高速光通信、機器視覺與傳感等。
  • 三安光電控股股東三安電子質押660萬股 用於生產經營
    挖貝網 12月23日消息,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703)控股股東廈門三安電子有限公司向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行質押股份660萬股,用於生產經營。本次質押股份660萬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0.54%。
  • 炸了,又一晶片龍頭即將上市
    雖然不能單從上漲幅度去評價公司的好壞,還需要結合行業景氣度、財務狀況等等一起分析。其實除了聖邦,還有一家模擬晶片龍頭即將上市,有一種說法是模擬晶片國產格局:北聖邦、南思瑞浦。國內涉及模擬IC企業包括以下企業:A 股上市公司模擬晶片設計公司較少,主要有聖邦股份、卓勝微、韋爾股份、華潤微、晶豐明源、瑞芯微、聞泰科技等傳統模擬公司,還有即將上市的
  • 12月15日異動股點評:仁東控股上演地天板盤點四牛與四熊
    公司專業從事工業計算機數控技術和電機驅動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研製的電控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工業縫製機械、針織機械等行業領域。其中,公司刺繡機電控產品及其配套驅動器的市場佔有率位居世界第一。2019年5月,公司公告斥資3000萬元對興感半導體增資擴股。最新消息,公司擬收購紅星二鍋頭100%股份。二級市場上,該股「豪飲白酒」後六連板,但停牌前異動被質疑內幕交易,予以關注。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多家半導體企業上榜2020《財富...
    該項目於今年6月5日籤署投資協議,由香港中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和臺灣新光國際集團聯合投資建設,主要建設晶圓廠、封裝測試廠以及IC設計中心,產品包括OLED顯示面板驅動晶片、矽基OLED顯示晶片和圖像傳感CIS晶片等。
  • 芯耘光電夏曉亮:開闢國產晶片未來的追光者
    成立於2017年1月的杭州芯耘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耘光電),致力於超高速模擬晶片、光電集成晶片和器件、新一代矽光子技術、高速模擬信號連結集成電路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目前公司已經完成100Gps速率核心光器件(PIN ROSA/APD ROSA/EML TOSA/DML TOSA)和電晶片(TIA/DRV/MZM/CDR/PMU)的研發與量產,並具備全套自主智慧財產權,可滿足同類產品進口替代的要求
  • 入股縱慧芯光 華為控股哈勃投資布局產業鏈
    從近期東微總經理龔軼的公開發聲來看,登陸資本市場也是公司目標之一。下一步,公司要做工業級功率半導體領域技術的領軍者,在2-3年內,在高端應用領域做到10個億的營收,並在A股上市。除了投資東微半導體之外,華為哈勃動作頻頻。6月底,入股了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後者註冊資本由2000萬元變更為2117.33萬元。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我國又一項半導體核心裝備取得突破!
    紫光在重慶建12寸DRAM廠2022年量產半導體製造商清華紫光將於今年開始建設重慶DRAM工廠,預計2022年將大規模量產用於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設備的內存晶片。本目前DRAM領域呈現寡頭壟斷格局,三星、海力士、鎂美光3家佔比高達95%,此次在重慶建設DRAM工廠,將完成DRAM晶片自主研發和製造,實現國產化存儲器晶片的批量生產,打破國外三大廠商壟斷,加速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晶片巨無霸回歸!
    根據公告,中芯國際擬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按照中芯國際港股5日收盤價15.26港元計算,至少能夠融資234億人民幣,其中約40%募集資金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公司表示,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擬約40%用於投資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約20%用作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約40%用作為補充流動資金。消息發布後,資本市場率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