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紅頂中介還環評綠色生態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整治紅頂中介還環評綠色生態

  本報特約評論員劉白

  現在,環保部提出要徹底解決「紅頂中介」問題,進一步推進了環評機構的去行政化時間表。雖是微觀層面的舉措,卻折射了環境治理的法治化、市場化方向。

  如同對全國兩會環保議題的回應,環境執法正在持續發力:繼史上最嚴環保法在各地掀起強勢落地風潮之後,環保部又進行了對全國環評部門的執法抽查和整改。

  據了解,環保部已查處了63家環評機構及從業人員。下一步將著重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要求所有具有環保部門背景的環評單位全面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技術服務市場,徹底解決「紅頂中介」問題。並細化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規定,促進環評機構信息的透明化。

  「環評」對於環境保護的第一防線意義自不待言。這一道預防屏障如出現缺口和潰敗,不管之後如何補救,產生的生態成本、資金成本、人力成本和隱性的公共政策成本,都將難以估量。因此,環保部門此舉正是有意牽住「牛鼻子」:生態保護以完善環評制度為抓手,完善環評制度則以規範環評單位、整治紅頂中介為抓手。

  整治「紅頂中介」,雖是微觀層面的舉措,卻折射了環境治理的法治化、市場化方向。一者,這重申了政府和市場劃界,避免了政府部門尤其是政府部門中的一些利益相關人,通過一些二級單位向市場施加影響。二者,這有利於逐漸培養高效、科學、經過市場磨礪的第三方評估力量,在環評一事上形成多方質證、多方博弈效果,減少評價方(環評單位)、被評價方(建設項目)、監督方(政府)形成利益共同體的機會,由此自然推進環評公正化、透明化。從這個角度講,整改「紅頂中介」,才能迎來環評「綠色生態」。

  包括環評「紅頂中介」在內,一些事業單位或是政府部門隸屬的學會、協會、中心,常年遊走在市場與政府交界處,已經和今天嚴格劃定市場與政府邊界的改革方向相逆。這種一腳體制外、一腳體制內的身份,給了他們尋租的渠道,以及在體制內與市場之間搬運資源、勾連人脈、輸送利益的機會。在企業面前,它們以公益和政府代言人的面目出現,發獎、評審、授牌、拉贊助;在政府部門面前,它們又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經營實體和遊說者,搞審批、跑路條、組培訓、要項目,如魚得水、兩邊獲益,儼然已經坐實了中介的角色。

  早在2013年年末,環保部就發布通知,要求隸屬於環保系統的環評機構應在2015年前脫鉤,現有事業單位性質的環評機構都要轉企。現在,環保部提出要徹底解決「紅頂中介」問題,進一步推進了環評機構的去行政化時間表。這不僅對於環保事業本身是一個利好消息,其實也為其他行業的事業單位改革提供了一種參照。相關報導見16版

(來源:京華時報)

相關焦點

  • 【深度】去年初是掀翻紅頂中介 今年環評又要掀什麼風暴?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陳吉寧認為,當前規劃環評落地難已經成為環評源頭預防作用發揮的「攔路虎」,如果不儘快在制度設計和執行上實現大的突破,大範圍的區域和流域環境質量惡化的趨勢將難以遏制。春節剛過,一系列環評制度性文件密集出臺。
  • 剖析「紅頂中介」前世今生:與審批者聯繫千絲萬縷
    「紅頂中介」的根源在於部門行政權力和利益沒有完全切割清楚。整治「紅頂中介」的要害點不在於中介,而在於中介和審批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規範中介組織,制定行業協會商會法,將「紅頂中介」的治理納入法治軌道,使中介組織提供基於市場競爭基礎上的中介服務,走上民間化、市場化之路  「有的中介打著政府的旗號,服務亂,收費高,搞壟斷,被社會上稱為『二政府』、『紅頂中介』。」2月27日,新華社發布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講話引起社會關注。
  • 生態環境更美 綠色底蘊更厚
    原標題:生態環境更美 綠色底蘊更厚 ——「十三五」我區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創造全國典型  廣西良好生態的金字招牌內涵豐富,既有自然生態稟賦好的天然之意,又有生態環境保護好的實踐之功。「十三五」期間,廣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改革創新,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在「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生態保護和修復、環境監察執法、環評審批等方面,創造了一個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案例和數據。
  • 廈門環評審批改革創新 激活綠色發展動力
    【編者按】  在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中,一直在全國「領跑」的廈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的綠色發展道路,爭做「生態省」建設排頭兵。  「以前,如果我們要辦環評審批,大概要好幾個禮拜才會得到批文。這次,我們把材料遞交到窗口,批文馬上就拿到了!不僅節省了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還節約大量人力,這對企業發展來說,真是最給力的保障,難怪不少重大項目要選擇落戶廈門!」談到環評審批改革,柯達廈門數碼影像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豎起大拇指。
  • 中介機構環評及環境監測造假擬入刑,環境法大咖解讀刑法修正案...
    根據稍早前公布的草案二審稿,首次在刑法中明確中介機構環評及環境監測造假入刑,如何解讀這背後的深意?中國環境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孫佑海:刑法將中介機構提供環評和環境監測虛假證明文件列入懲治的對象,表明了黨和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強決心。當前,一些中介機構提供環評或者環境監測虛假證明文件的行為時有發生,危害後果嚴重,社會反應強烈。對於此類犯罪明確規定在刑法條款中,依法進行懲治,有助於更好地起到警示、教育和震懾作用,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開展。
  • 改頭換面、抄襲編造、槍手代勞……如何才能堵住環評造假「暗門」
    環評是約束項目和園區準入的法制保障,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而環評質量是環評制度效力的生命線。近年來,從「紅頂中介」到獨立法人,再到取消資質許可,環評機制正在經歷改革陣痛,環評亂象不時發生。
  • 一個「紅頂中介」的倒塌
    很長一個歷史時期,這些背靠國家部委的「紅頂中介」讓企業不堪其擾,電商協會破產清算更大的意義在於,政府正在給企業創造一個更好的營商環境。1 電商協會成立於2000年6月21日,屬於社團法人,在民政部註冊,由工信部主管。
  • 平湖召開內河碼頭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作協調會
    12月8日下午,平湖市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召開了平湖市內河碼頭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作協調會,研究部署平湖市「提升保留一批」碼頭整治提升工作。平湖市生態創建辦、交通運輸局、生態環境分局、應急管理局、水務集團及交通執法隊、港航中心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讓藍天碧水成為美麗仙居生態底色 
    環保連著民生,為了仙居51萬人民的民生福祉,2018年,縣環保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五個走在前列」、「十大攻堅行動」部署全年生態環保工作,重點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行動」任務落實,夯實「藍天、碧水、清廢、淨土」工作基礎,突出抓好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在促進全縣綠色產業發展、優化服務環境、踐行「兩山理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 2020年三民活動丨青島市生態環境局: 青島空氣品質優良率再提8.8個...
    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顏值」實現了持續提升,為本市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底色」。空氣品質優良率88.7%堅持生態惠民,多措並舉創優美生態環境。
  • 《人民日報》聚焦寧波:搭建生態環境議事廳 合力畫出環保"同心圓"
    10月26日,《人民日報》「綠色」版整版,以《浙江寧波為剛性執法增添柔性手段,求取環境治理「最大公約數」搭建生態環境議事廳合力畫出環保「同心圓」》為題,介紹了寧波奉化的「生態環境議事廳」:  「參加那期生態環境議事廳以後,我下定了決心:環保過不去,還開什麼企業?!要把企業做好,環保必須做好。」俞平國對記者說,「現在環保沒問題,我晚上睡覺也睡得安穩了!」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既要重拳出擊、剛性執法,也要優化服務、加強指導。」徐軍說,「過去,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以嚴查偷排漏排、『散亂汙』企業為主,強調的是執法的剛性。
  • 一線丨上海市金山區生態環境局全面啟動2020年重點工作
    會上,金山區生態環境局對環評制度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通報了環評單位環評編制質量問題,宣讀了重點項目專人跟蹤服務方案並進行了重點項目代表與項目提前服務人員對接儀式。金山第二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文忠及企業代表百嶽特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廠長助理馬書軍進行了交流發言。區投資促進辦秦緒南副主任對2020年項目推進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部署。
  • 搭建生態環境議事廳 合力畫出環保「同心圓」(深度觀察)
    寧波為什麼要下大力氣搭建生態環境議事廳平臺?這還得從2017年奉化區的探索說起。當時,奉化區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中,收到了督察組交辦的48個督察信訪件。核查時,市生態環境局奉化分局發現被投訴舉報的企業,有不少是「老面孔」。
  • 雲南金平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憑藉優良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
    近幾年來,金平縣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在多措並舉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立足現有條件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助推各族群眾脫貧致富成效顯著。今年5月16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 義安區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縱深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實施剩餘12182戶戶用廁所改造,3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和3個行政村生活垃圾試點,實現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完成8個特色自然村整治建設和39個示範村創建。推進農村面源汙染防治,組織實施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1個。
  • 通報| 生態環境部點名16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質量問題
    為強化環評文件編制事中事後監管和審批業務指導,嚴懲環評文件編制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環評工作質量和環評市場秩序,近日,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2019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環評文件常態化覆核工作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
  • 重慶南山 保護綠色「肺葉」築牢生態屏障
    拆違復綠 還原綠色本底  南山距離重慶主城僅10餘分鐘車程,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使南山成為市民居住和遊憩的理想之地。但由於歷史原因,南山區域私搭亂建的現象比較突出,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也影響了社會和諧。
  • 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
    近日,省生態環境保護百日大督察第七督察組(以下簡稱第七督察組)就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汙染加劇問題,對陵水縣政府進行公開約談,要求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督察組進駐陵水縣督察期間,新聞媒體曝光了陵水縣黎安潟湖環境汙染問題,指出該潟湖環境汙染長時間整治,卻越整治汙染越加劇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第七督察組有關負責人在約談通報中表示。經督察發現,潟湖沿岸生活汙水管網目前未按相關工作時間要求完成建設,潟湖周邊居民住所仍然存在私自搭設的排水管和明渠,以及生活汙水直排潟湖現象。
  • 文字實錄|生態環境部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北京市今年進入秋冬季以來還未發生過重汙染過程,持續優良天數已經超過40天,為歷史同期最優水平。預計2021年1-3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三個區域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均偏差。我部將會同中國氣象局及相關省市加強空氣品質形勢研判,爭取做到精準預測預報,對可能發生的重汙染過程採取有力措施開展應對。
  • 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從生態底色好,到綠色發展強,輝南縣既保持了綠水青山,又收穫了金山銀山,實現了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並駕齊驅的良好格局。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點燃綠色發展新引擎 近兩年,輝南縣不斷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結合地方發展優勢,努力打造「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探索出一條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綠色轉型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