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農的逆襲——一把外骨骼美工刀的誕生

2020-12-23 萬有引力匠心社

周強曾經是一名碼農,喜歡傳統武術,善用刀,制刀歷史25年以上。愛好機械設計,喜歡琢磨的他,設計出一款具有外骨骼結構的嶄新美工刀,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刀的設計體現了「戰術」概念:每個細節都只為切、割、刺、削等動作更舒適,更給力,更快進入工作狀態而存在。任何單純為了美觀而做的設計都被認為是多餘的,統統沒有。

什麼是外骨骼

外骨骼,顧名思義,是放在人體外面的骨架,這個骨架能夠幫助人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外骨骼可以分擔70%以上的重量和壓力,穿上外骨骼,骨瘦如柴的人,能輕鬆地抬起上百公斤的物品。

我也可以換另一個表述,你看過鋼鐵俠嗎,那個炫酷的機械戰甲就是外骨骼。那麼周強做的外骨骼刀是怎麼回事呢?和人的戰甲類似,他給刀片設計一套好用的戰甲,刀片受力位置是在刀柄外側,並且通過一個軸使上下柄轉動。這個結構使刀刃傳遞到刀柄的力能夠均勻分布在刀柄上,完全杜絕了折刀意外解鎖回折的隱憂。

越簡單就越可靠——有重力還要什麼彈簧?

為什麼要設計一款刀,來源一次體驗,一年前,他揮動一把劣質折刀時,意外解鎖,導致刀片回折,意外受傷。愛好手工的周強就生出了一個想法, 能不能做一個不會回折的小刀呢?

首先他從德國重力刀上找到了靈感。德國重力刀曾經是德國傘兵的標配,它秉承了德國人一貫的嚴謹設計思路。 這種傘兵刀其實非常簡單,總體設計類似彈簧刀,但卻沒有彈簧系統。因為德國人堅信越簡單越不容易出故障,既然有地球這個重力場,何必安什麼彈簧。因為刀身依靠重力滑出刀柄,所以這種傘兵刀又被稱為「德國重力刀(German gravity knife)」、「空軍重力刀(Luftwaffe gravity knife)」、「傘兵重力刀(Paratrooper gravity knife)」。

到了90年代,隨著華裔刀匠馬國森的崛起,世界上軍用折刀開始大行其道。在德國,終於折刀取代了重力刀作為傘兵的標配。

外骨骼美工刀吸取了德國重力刀的設計思想,又進行了突破創新。完全去掉重力傘兵刀卡榫結構按鈕,用更簡單的上柄實現鎖定和解鎖。只要有力氣握住刀柄,這把刀就不會解鎖。當刀刃在受力時,力傳導分布在刀柄外側,因此被稱作外骨骼刀。

「當你有了一些想法,千萬別想想就放下了,也許它非常牛,也許它很傻,都沒有關係,你如果在理論上邏輯上直覺上覺得它沒有毛病那就值得你實現一下。」

他通過大量的計算,在某寶和某多上篩選,購買材料,上柄用的u型鋁材,下柄則加工了5片結構。

東西一出來,他就做了大量的實用驗證,發現它不但可以很安全可靠使用,能通過甩動快速出刀。「

說實話,這時我就有點膨脹了。因為這個出刀速度超出我的預料的快。這就可以跟微技術來比較一下了。畢竟微技術出刀只能正手,反手出刀就很彆扭,需要練習。反手收刀就更加困難。而正手出刀後需要變換手型才能準確劈砍,而外骨骼刀則能夠在將出刀與劈砍作為一個動作應用。」他在小築上說。

再下一步就是做好外觀設計,這需要cad製圖。他過去是沒有任何基礎的。下載了一個cad,摸索了一下就開搞。加工廠需要3D圖的,這個他不會,花錢從某寶找了個人完成了圖紙。

產品出來後,他在小築上展示了圖片和測試視頻,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很多人都想親自體驗一下這個另類的設計,於是周強啟動設計批量試製程序,計劃精精工細作,製作少量與支持他的朋友們分享。

解鎖更多玩法

2020,周強獲得了外骨骼美工刀的結構設計專利。設計體現了「戰術」核心概念:每個細節都只為切、割、刺、削更舒適,更給力,更快進入工作狀態而存在。任何單純為了美觀而做的設計都被認為是多餘的,統統沒有。

「作為你的最後依仗的工具,我相信結構越簡單越可靠。」周強說,外骨骼刀追求極致簡單和極致可靠。簡單並不是簡陋。高強度鈦合金TC21柄材保證高強度,高精密數控工具機,慢走絲加工成型,使其擁有了高顏值的外觀。

周強希望大家能感受到他設計的這款刀,一起解鎖更快更便捷的開刀方法和更炫酷的法。

相關焦點

  • 12種最佳實用型EDC美工刀
    前幾天知乎給我推送了一個問題,有人提問,「外骨骼刀具能否代替折刀?」,外骨骼刀具?!什麼時候出了這麼高大上的新品種?進問題裡一看,這不就是美工刀嗎,雖然這屬於商家的自問自答,一種推銷手段,但我還是仔細考慮了一下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美工刀是無法代替折刀的。 美工刀的伸縮刀刃,盛放在刀柄裡的空腔中,刀片上固定滑塊可以在刀柄裡滑動,在使用時,受力分散在刀片周圍的刀柄上,握住刀柄使用時,意外解鎖的風險會非常小。當時遇到極大的外力時,刀片可能會折斷。
  • 寧海企業一把「聰明」的美工刀,賣十年不老
    美工刀開箱後,忘記回收刀鋒便隨手一扔,其實很不安全,但這事「小迷糊」們肯定很有共鳴。這時,你就需要一把「聰明」的美工刀。
  • 英國女子受夠了自己的假胸,一把美工刀,對著鏡子取出了填充物
    近日,49歲的英國女子Tonia Rossington因為受夠了自己的F杯假胸,趁著丈夫上班不在家,對著臥室鏡子就給自己做了手術,取出填充物,而一把美工刀和一瓶滴露消毒水就是她的全部工具。當天,Rossington去超市買了一把99便士的美工刀,一瓶2.5英鎊的滴露消毒水,外加一副手套,就算備齊了所有工具。當然在動手之前,Rossington還上網Google了一下做做功課,結果只找到一條相關信息:曾經有一名美國女子自己動手取填充物,結果只完成一邊就被送進了醫院。
  • 動漫手辦模型製作基礎工具篇:必備工具之折刃式美工刀
    而這一次從動漫手辦模型的製作基礎角度,咱們就來深入的了解一下,我們在做好準備,面對親自動手去製作一件模型作品的時候,到底需要一把什麼樣的美工刀。首先,我們要了解,在動漫手辦模型製作過程中,美工刀主要都應用在什麼樣的環境氛圍,它的主要用途又有哪些?美工刀的三大用途:切、刻、削。
  • 從史塔克的鋼鐵戰衣說起,漫談外骨骼裝甲
    美國作為鋼鐵俠系列的本家,也是最早研發當兵作戰系統的國家,在外骨骼裝甲系統的投入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美國有著雷神公司、波音公司和洛馬公司的多種外骨骼骨架系統。所謂的外骨骼,是指的覆蓋在人體外的一層機械結構,這層機械結構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人體承重,放大人體力量。穿著外骨骼的士兵將顯著地提高其負重能力,然而現在的研發過程中最大的難點也恰恰就是裝甲的極為笨重,已至於開發至今,外骨骼裝甲研究一直沒有突破,但卻陰差陽錯的給影視和遊戲行業帶來了無限的想像和發揮的空間。
  • SoldierStory外骨骼裝甲:真正的1/6單兵作戰「鋼鐵俠」!
    淘寶搜店鋪「就是玩具」可以直接購買哦( ੭ ・ᴗ・ )੭老牌12寸廠商SoldierStory開訂了一款單兵外骨骼裝甲服 「原型機-01」新品,帶有硬核科幻元素的1/6外骨骼裝甲造型非常帥氣,並且在頭盔、風鏡和背包等多處內置了LED發光效果這款新品分為人偶主體和外骨骼裝甲兩部分,人物頭雕有點神似湯姆克魯斯,應該是SoldierStory
  • 垃圾分類|美工刀刀片是什麼垃圾?
    美工刀也俗稱為刻刀或壁紙刀。美工刀正常使用時通常只使用刀尖部分來進行切割、雕飾、打點等,美工刀的刀身很脆,在使用時不能伸出過長的刀身,否則很容易折斷,同時美工刀長時間不用的話也很容易生鏽,那麼大家知道美工刀刀片是什麼垃圾嗎?
  • 社畜碼農
    這說的不就是碼農嗎?像剛過去的雙11節,是不少社畜碼農加班熬來的。社畜碼農,是沒有節日的。情人節晚上十點,有對象的彪哥仍在公司加班。問他怎麼不回家過節,他說同是碼農的女朋友比他加班還狠。社畜碼農在去吃飯的路上被叫回去看問題;部門聚餐菜都涼了還在公司聯調提測的;在凌晨睡得正香的時候被系統報警簡訊驚醒;還有的碼農在跟女生相親的時候來了報警簡訊,不得不冷落人家去處理線上問題……工作和生活的邊界模糊,社畜碼農像困獸似的被叫做「工作」的籠子困住。
  • 外骨骼:讓你成為「鋼鐵俠」
    》中,主人公託尼·斯塔克研製了一種力大無窮、且能自由飛行的動力裝甲,人們通常會認為那是很遠的未來才能實現的技術。  外骨骼來源於生物學,實質上是一種可穿戴的「人工智慧型」裝置。它不僅為人提供保護,還能夠根據肢體活動來感應、伺服、驅動機械關節重現動作,用以提供額外動力,使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擔得更多。
  • 從影視作品看動力外骨骼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動力外骨骼以每秒數千次的速度調整全身每一個關節,讓使用者幾乎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動力外骨骼也不同於《阿凡達》中頻頻出鏡的AMP外骨骼機甲。理想狀態下,動力外骨骼足夠輕便,不僅能夠用於軍事,還可以幫助殘疾人起身行走。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可穿戴設備領域最特別,也是最有望軍民兩用化的品類。
  • 【萬花筒】軍用動力外骨骼編年史
    在《明日邊緣》一片中,人類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伴隨著湯姆克魯斯完成了從菜鳥到戰神的驚天大升級,令很多軍事愛好者津津樂道。觀影結束後,這裡按時間年代順序收集整理了軍用動力外骨骼的相關介紹資料。在1986年電影《異形2》中的決戰場景中,裡普利中尉藉助「動力裝載機」的獨特裝置與異形女王殊死搏鬥。
  • 得力工具︱美工刀的購買指南了解一下!
    紙板切割、布料裁剪、創意雕飾……在我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中,少不了一把耐用的美工刀。美工刀俗稱刻刀或壁紙刀,主要用來切割質地較軟的東西,那我們在購買時該怎麼挑選呢?  美工刀主要由刀柄和刀片兩部分組成,今天小編和大家分別說一說刀柄和刀身的選購技巧。
  • 從「外骨骼」到「人造人」|到底什麼算機甲?
    動力外骨骼「Powered Suit」,又被叫作「動力服」、「動力外骨骼」,是一種能將人類力量增強數倍的「戰鬥強化服」。然而,「MOBILE SUIT」並不等同於「動力外骨骼」,《機動戰士敢達》也毋庸置疑地一直被劃入「機器人動畫」範疇,這是因為「MOBILE SUIT」其實是受原生於美國科幻作品中的「動力外骨骼」靈感啟發,而衍生出的日本獨有機械概念
  • 外骨骼機器人出現,「超人時代」來臨了嗎?
    我國科研團隊研發單兵外骨骼系統正式列裝邊防一線!外骨骼裝置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影視裡的「鋼鐵俠」、《明日邊緣》的超級戰士、《流浪地球》中的全身外骨骼。其出現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初英國插畫師Robert Seymour的手繪畫:《Walking By Steam》。
  • 能夠讓你變為超人的十款機械外骨骼
    還有一些機械外骨骼能夠避免患者遭受各種傷害,甚至使癱瘓者直立行走。如圖所示,這是一款被命名為「哈莫尼」的雙臂機械外骨骼,它使用機械反饋和傳感器數據為脊柱患者提供治療。  如圖所示,這是美軍正在研製的一款機械外骨骼——MAXFAS,也被稱為「火槍瞄準穩定性移動手臂外骨骼」,能夠自動使士兵射擊手臂保持平衡,該技術能夠消除射擊者手臂發抖現象。
  • 「外骨骼」披掛上身 負重立馬減一半
    「外骨骼」通常是由鋼鐵框架構成、供人穿著的機器裝置,可有效減輕人體負重。圖為在瑞士洛桑,截癱患者、殘疾人運動員茜爾克·帕恩使用「外骨骼」裝置登上樓梯。重慶市創新型金融研究會會長鄧濤是本次路演活動的評委之一,他比較看好普力負重外骨骼項目,因為該項目具備落地性,可以很好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化產品,並實現量產。「我們的項目主要通過『機械外骨骼』技術,幫助負重者減輕重量。」普力負重外骨骼項目負責人袁博說,人穿上「外骨骼」產品後,可以達到「減重」50%—70%的效果。
  •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動力裝甲真的存在嗎?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裝甲軍用領域由於外骨骼具有提高人體極限的能力,最早也是被美國軍方所看重。直至2001年,一項旨在提高地面士兵作戰能力的人類外骨骼性能增強項目被公布,外骨骼機器人概念由此被提出,其軍事用途也被持續挖掘。
  • 機械外骨骼?汽車製造商用來保護工人的「鋼鐵俠」裝備
    在汽車領域,機械外骨骼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比如寶馬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工人們就會穿戴上機械外骨骼,旨在保護工人,防止工人受傷並且減輕疲勞。在工人使用機械外骨骼的過程中,外骨骼能夠限制工人身上特定部位的壓力,以此來保護工人。
  • 電子科大外骨骼機器人,讓截癱小夥走出別樣人生
    同年八月,電子科大機器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洪教授,帶領團隊來到林寒所在的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招募外骨骼機器人穿戴試驗員。林寒成為該項目的首批志願者試驗員,參與到了第一代及後續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的試驗開發中。△外骨骼機器人幫助林寒站立行走當時,國外已開始使用醫用康復外骨骼機器人,但價格昂貴,動輒幾十萬美元,對於截癱病人來說就是遙不可及的夢。
  • 傲鯊智能創始人徐振華:外骨骼機器人領域的連續創業者 | 九合分享
    遊戲中的外骨骼有三種,分別為速度骨架、力量骨架和全地形骨架。從功能上來看,外賣小哥穿的外骨骼與力量骨架功能相似。  這個80後創建的、僅僅成立不到3年的外骨骼團隊,憑藉餓了麼的項目在網上意外「火」了一把。  這個讓外賣小哥變身「機甲戰士」的產品並不是「花拳繡腿」,它已經商用落地,但其面向的領域主要是工業搬運。由此看來,網友想擁有外骨骼「搬磚」,似乎「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