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之下,沒有人可以倖免,尤其是全球化的巨頭更是首當其衝。以全球快餐的"扛把子"麥當勞為例,其財報顯示,麥當勞第二季度營收為37.615億美元,同比下降30%;淨利潤4.838億美元,同比下降68%。但這並沒有讓巨頭喪失鬥志,尤其是對於中國市場。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首個進入中國內地的洋快餐品牌,麥當勞在中國的發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面臨著疫情的衝擊,麥當勞依然保持了高效的中國效率。截止今年9月,麥當勞在中國市場新開近300家餐廳,並對外宣布計劃在2021年繼續落地中國市場475家新餐廳布局。而這一數字也意味著,無論疫情如何發展,麥當勞在中國市場依然是持續提速。
此外,針對中國咖啡市場的崛起,麥當勞更是大舉「免費」大旗,在全國17個城市豪橫送出1000萬杯免費拿鐵,並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麥咖啡的市場布局,最終實現「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有麥咖啡」的消費效應。綜上所述,可見麥當勞對於中國市場的態度,很明確,就是幹!
而筆者今天想聊的並不是麥當勞破局膽色的市場策略,而是這個全球快餐品牌不太被人熟悉的一面,那就是麥當勞的「溫度」。
或許麥當勞對於很多人而言是一個以「薯條、漢堡、炸雞」而聞名,一個讓我們可以快速飽腹的快餐店,而實際麥當勞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夜店」,一個過夜族眼中的天堂。在日本甚至形成了「麥當勞難民」現象。而更驚奇的是這些在麥當勞過夜的人,並非全然都是無家可歸。有超過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其實有其它地方可以入睡,例如公屋或郊區老家,而大多數人有全職或兼職工作。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們有睡覺的地方,但他們不想回家,就喜歡在麥當勞過夜,這就是麥當勞24營業的認知魅力與消費歸屬感。
此外,2016年麥當勞就在長沙建立了第一家「麥當勞叔叔之家」,以此讓異地就醫的患兒家庭從此多了一個家以外的「家」。截止2021年11月底,湖南麥當勞叔叔之家累計為超過550戶患兒家庭,提供超過23300晚免費住宿和關愛服務。而在今年12月,上海「麥當勞叔叔之家」即將正式投入服務,從而幫助更多異地就醫的患兒和家庭。
在上海「麥當勞叔叔」之家,消費者在麥當勞購買的每一份開心樂園餐,麥當勞都會捐出5毛錢用於麥當勞叔叔之家的建設和運營。而消費者也會得到了一張特別的感謝卡。
這看似只是麥當勞的品牌公益活動,但背後卻折射了這個全球快餐巨頭對於中國市場的深度洞察,在這個醫療資源集中的國度,相信沒有人不會為這樣的公益點讚,不僅真正的結合了麥當勞的品牌屬性,也真正為這個社會現實痛點貢獻了力量。如果是熊爪咖啡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絲冬日的溫暖,那「麥當勞叔叔之家」則稱得上是冬日的暖陽。
在傳記電影《大創業家》中,我們看到了麥當勞是如何從一家汽車餐廳成為了一個享譽全球的餐飲帝國。其中有一段對白,「那些被美麗拱門所環繞的建築,或多或少代表同樣的事情,麥當勞不僅僅是有漢堡美食,它代表了家庭,代表了社區,麥當勞會成為新一代美國教堂」。而在全球化的今天,這個金色拱門依然保留著那份溫暖。在我們不斷模仿,學習這個快餐老師之餘,也寄望本土的快餐品牌在商業之外可以習得這種的溫度,這也是麥當勞真正的「美味」所在。
不聊了,期待「麥當勞叔叔之家」下一站可以落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