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前交叉韌帶(ACL)損傷斷裂是個什麼病?

2020-12-22 騰訊網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投身於體育運動,隨之而來的是受傷概率的連年增長和各種各樣的受傷形式。今天就來跟隨瀋陽市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專家來一起解讀,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斷裂是如何造成的。

前交叉韌帶損傷除了造成短期的殘疾,那些遭受ACL斷裂的人,同樣存在提前10年患骨關節炎的高風險。此外,研究表明前交叉韌帶重建後,仍有很高的風險再次受傷。受傷可能使人們體力活動減少、學習退步、出現心理問題,同時有可能威脅到人們整體的健康狀態,導致肥胖。

預防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糾正人們神經肌肉的危險因素,是人們從娛樂活動中收穫健康的前提。

本文的目的是回顧的風險因素,從而可以更有效率的創造出一種預防的模式,以減少ACL損傷的風險。

風險因素:

1.體力虧空

疲勞!意味著體能不足,一直以來就與受傷的風險關係密切。身體質量指數(BMI)高的人遭受運動損傷的風險明顯高於正常體重的同伴。高BMI指數可能會影響姿勢控制能力,影響身體的平衡和協調性,不佳的體力伴隨著肌肉疲勞和繼發的損傷;同時,較低的活動參與度與削弱的神經肌肉系統和運動學習能力息息相關。

那些本不適合,卻要像天生運動員一樣透支自己「太多太快」的人,有很高的受傷風險。因此,根據適當的年齡,逐漸增加訓練負荷,提升柔韌性、肌肉力量和做功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2. 基本運動技能

身體成熟、力線的影響和神經肌肉的控制易受傷程度與不佳的運動技巧有關,如果一個人缺乏足以滿足活動要求的基本運動技能,受傷將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更注重基本身體能和技術的發展,而不是某種專項訓練,那麼過勞損傷是可以預防的。

3.注意男女真的有別!

女性ACL的損傷風險是男性的2-8倍。因此,很多研究已經發表,針對高危人群闡明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自身的過度虧空、延遲和神經肌肉功能的退化,包括性別差異,都與ACL斷裂相關。可改善的危險因素包括肌肉的力量和協調能力,髖、膝關節的動態控制能力,下肢關節僵硬程度和軟著陸技巧。

女性呈現出明顯的神經肌肉失衡,比如大腿前後肌力不平衡,韌帶受力過大,雙腿力量不均衡和軀幹失穩,都會增加受傷的風險。韌帶受力過大就是在肌肉激活以吸收地面反作用力(GRFs)前,韌帶緊張的趨勢。這可能因缺乏動態肌肉的控制而導致,從而增多膝外翻動作與膝蓋和ACL的強應力。大腿前後肌力不平衡是由於在專項運動中,大腿伸肌群比大腿屈肌群更容易募集。報導稱,女性在停止動作時,用來維持股四頭肌的激活時間較長,他們的膕繩肌與大腿股四頭肌的激活率較低。雙腿力量不均衡意味著雙下肢的肌肉力量和協調能力的失衡,這可能使雙腿都容易受傷。較弱的肢體是一種拖累,無法化解應力;因此,強壯的一側肢體就會被依賴,從而受到更高的應力,落地也會偏向一側。軀幹失穩是由於在單腿落地,旋轉或減速時,身體重心的移動幅度過大造成。額狀面上的軀幹過度失穩、強地面反作用力和膝關節外展落地,都會使膝關節容易受到傷害。

【科普之】——ACL前交叉韌帶

前交叉韌帶(ACL)是膝關節重要的前向穩定結構,斷裂後可以產生明顯的膝關節不穩,嚴重影響膝關節功能,如果不及時治療,由於關節的不穩定,不但容易反覆扭傷,而且還會引起關節軟骨、半月板等重要結構的繼發性損傷,導致膝關節過早退變和骨關節病的發生。

ACL損傷後怎麼辦?

膝關節冰敷以便消腫止痛;關節制動,必要時加壓包紮,減少再出血;在腫痛減輕後,進行膝關節活動度練習和下肢肌力練習。

ACL損傷後為什麼還能行走?

ACL只是膝關節4條主要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中的1條,損傷2周左右,膝關節腫痛減輕,可以逐漸恢復行走功能,但急停、急轉及單腿跳等動作不能完成,而且極其容易再次扭傷。

ACL損傷是否一定需要手術?

ACL損傷的最佳治療方案是手術重建ACL,但並非所有的ACL損傷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骨質疏鬆且關節退變的老年患者以及活動量小、無症狀的女性患者沒必要採取手術治療,其餘患者一般都需要進行手術以恢復膝關節的穩定性。

我院運動醫學科自開展關節鏡診療技術以來,通過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在膝關節髁間棘骨折、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及囊腫治療等方面卓有成效,特別在拓展骨科複雜、高難度手術領域上取得進一步突破,更好地為骨科病患帶來健康福音。

相關焦點

  • 膝關節韌帶損傷
    2、外側副韌帶損傷 主要為膝內翻暴力所致,因外側方髂脛束比較強大,單獨外側副韌帶損傷少見,容易合併半月板及後交叉韌帶損傷,如果暴力強大,髂脛束和腓總神經都難免受損傷。 3、前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伸直位下內翻損傷和膝關節屈曲位下外翻損傷都可以使前交叉韌帶斷裂。
  • 前交叉韌帶損傷的預防和治療
    哪些運動可能導致前交叉韌帶損傷   前交叉韌帶斷裂的主要原因是運動損傷,約佔70%以上。患病人數最多的項目是籃球和足球,此外在從事柔道、摔跤和田徑的專業運動員中,和在愛好滑雪、羽毛球、排球運動的普通人中,前交叉韌帶斷裂比較多見。
  • 前交叉韌帶斷裂,該怎麼治療?
    前交叉韌帶斷裂其實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因為現在全民健身運動以及中小學生體育運動的一個加強和普及,都使得運動損傷的機會增加了很多,所以目前來講運動損傷,及其對應的運動醫學科已經蓬勃發展,成為目前骨科發展勢頭最強勁的一個學科。
  • 為什麼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如此常見?一文讀懂它的損傷機制與治療
    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是相當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但許多人平時還不清楚這條韌帶的來龍去脈。愛好運動的朋友一定要多看看這方面的科普,做到心中有「叉」,預防損傷,因為前交叉韌帶一旦損傷之後,康復的過程實在是漫長與坎坷。
  • 北亞健康科普 | 前交叉韌帶損傷的那些事!
    什麼是前交叉韌帶?有什麼作用?每個人的膝關節裡面有兩根重要的韌帶結構,連接股骨和脛骨,那就是前交叉韌帶(ACL)和後交叉韌帶(PCL)。兩個韌帶協同合作保證了膝關節的穩定性。其中前交叉韌帶(又叫前十字韌帶)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脛骨過度向前移位。
  • 摔傷後骨頭沒有問題,但覺得膝關節不穩?不要忽視前交叉韌帶損傷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這麼嚴重的病一聽就是需要高強度、高對抗項目訓練的運動員才會得的,跟我們普通人沒有什麼關係吧?」「其實不然,造成前交叉韌帶損傷的原因有很多,而且程度不同。
  • 哪些運動可能導致「前交叉韌帶斷裂」,又該如何防治?
    哪些運動可能導致「前交叉韌帶斷裂」,又該如何防治?三、前交叉韌帶哪些情況下會發生斷裂?在實際情況中,內旋、過伸、外旋和外翻等扭轉動作均可導致前交叉韌帶斷裂。損傷常發生於跳躍落地時、動態方向改變時、切入或減速時。
  • 前十字交叉韌帶斷裂手術後如何復建?(ACL)
    前交叉韌帶斷裂是一種運動時會出現的傷害,如果斷裂要可以根據年齡等需求選擇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我們今天主要分析手術治療後如何進行復檢。    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只有短暫的幾個小時,但是術後的康復卻是持久而枯燥的,我們將前人經驗進行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骨科專家解讀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就跟隨瀋陽市骨科醫院渾南分院運動醫學科專家來一起解讀一下: 前交叉韌帶手術說起來總共分為以下幾步: 關節鏡檢查膝關節內部,看下前交叉韌帶是否完全斷裂,是否鬆弛,以及除了前交叉韌帶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損傷的需要修復的組織如半月板等。
  • 前交叉韌帶為什麼會斷裂?後果嚴重嗎?怎麼治療?
    其中前交叉韌帶斷裂便是常見的一種損傷,在膝關節損傷人數中排名第一。 由於大家對交叉韌帶特別是前交叉韌帶的認識不足,許多患者朋友傷後沒有馬上意識到並且及時就醫,導致隨之而來的關節軟骨損傷等一系列問題。
  • 19歲大學生交叉韌帶斷裂 黑龍江省醫院「全內」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助...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19歲大學生小嶽酷愛籃球運動,三個月前打籃球時落地後,感覺膝關節劇痛,隨後出現腫脹、無法活動,到當地醫院就診後診斷為「前交叉韌帶斷裂」,需要行手術治療。三個月期間,小嶽及家人輾轉多家醫院看病,了解到常規的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不僅要取自己多根韌帶,並且會導致膝關節骨質大量流失,這讓喜愛籃球的他非常不安,生怕手術併發症會讓自己無法再打籃球。
  • 樸成右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 或將缺陣8-10個月
    微博截圖中新網8月7日電 6日晚,中超北京國安俱樂部發布公告,宣布在與泰達比賽中受傷的隊內中場樸成,經檢測為右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這一突如其來的傷病,或將導致樸成直接賽季報銷。在昨晚國安對陣泰達的比賽中,樸成首發出場。
  • 羅雲熙拍戲致韌帶斷裂,膝關節韌帶重建後多久能伸直分兩種情況
    近日,有報導稱演員羅雲熙在拍攝電視劇時,因不慎踩空致左腳韌帶斷裂和骨折。韌帶是維持關節穩定,使關節骨骼在限定的範圍內運動,避免受到損傷。但如果運動不當,或者受到較大的力量衝擊時,可能會導致韌帶受損甚至發生斷裂,嚴重影響正常的活動。
  • 膝關節韌帶損傷是怎麼回事?這兩點為主要原因
    膝關節韌帶損傷是比較容易發生的。韌帶損傷是運動損傷中的一種。很多原因是會導致韌帶損傷的。對於這種比較容易發生的運動損傷,需要了解其原因,儘可能的避免。那麼,膝關節韌帶損傷是怎麼回事?在膝關節處於屈曲位外旋外展時,若是受到外側的暴力外側的暴力的影響,就可能會導致內側關節囊韌帶和內側副韌帶損傷。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傷到前交叉韌帶和內側半月板。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是運動系統常見損傷之一,傷後關節疼痛、穩定性差、自然修復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功能活動,並且使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增加。圖片來源:Pixabay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關節不穩,通常依賴外科手術重建前交叉韌帶才能根本解決。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已是非常成熟的手術治療方法,被公認為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手段。
  • 前交叉韌帶損傷,我還能運動嗎?
    前叉韌帶損傷是常見的運動損傷,損傷後還能再運動嗎?也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ACL重建術後能夠重返跑步(RTR)是運動員重返運動關鍵。如何對於RTR的準確把握需單單關注股四頭肌肌力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們聊一聊前叉韌帶損傷後,重返運動的契機。
  • 科普:前交叉韌帶到底是怎麼撕裂的?你不想知道麼?
    1.膝關節因為被動或者主動地內扣!上一期我們講到了前交叉韌帶是我們膝關節內部重要的穩定結構,由於前交叉韌帶解剖的特殊性,不論是在伸直還是在彎曲的情況下都有部分的纖維處於拉緊的狀態。而本身負責側向穩定的內側副韌帶在膝關節內扣的時候反而可能處於放鬆狀態。
  • 【科普】膝關節穩定,前十字韌帶傷不起
    而3年前,郭富城已因此病花了8個月時間休養,如今舊患復發,都無法公布何時能補辦演唱會。記者從我院骨科了解到,前十字韌帶損傷不可小覷,必要時需做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因為它在膝關節穩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院關節外科顧三軍主任表示,膝關節內有前、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止於股骨外髁的內面。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
  • 科普:前交叉韌帶是什麼?它為什麼如此重要?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開始前交叉韌帶運動損傷以及損傷後康復相關內容的文章,如果大家自身或者身邊的朋友有相關問題的可以多多關注我們這一階段的文章嘍!前交叉韌帶到底是什麼??「快來看看這篇文章吧!一、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前交叉韌帶具體的位置吧!
  • 菏澤市二院:成功開展關節鏡下膝關節前後交叉韌帶同時重建手術
    魯網6月28日訊近日,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科完成了一例複雜而細緻的手術——關節鏡下前後交叉韌帶同時重建術+內側副韌帶及半月板修復術,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病人萬分感謝。患者蔣女士,33歲,因「車禍致左膝腫痛、活動受限2小時入院」,查體:左膝腫脹明顯,內側皮下淤血,膝關節壓痛明顯,抽屜試驗陽性,側方擠壓試驗陽性;經磁共振檢查診斷為「左膝關節前後韌帶斷裂,左膝內副韌帶斷裂,左膝內側半月板撕裂脫位,左膝外側半月板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