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一丈紅」,麥子成熟時開花,花是美味野菜,但吃過的人不多

2021-01-19 禾木報告

導讀:俗稱「一丈紅」,麥子成熟時開花,花是美味野菜,但吃過的人不多

花是很多人都喜愛的,它們不僅好看,聞起來還特別香,因此現如今不管是在農村地區,還是在城裡,很多人都會在自家屋裡或者房前屋後種植一些,或是用於觀賞,或是用於美化室內環境,但花僅僅只能夠觀賞嗎?

並不是,很多花還有著食用及藥用價值,比如槐花、木槿花等,既是美味的野菜,又是藥用植物。當然,除了槐花、木槿花之外,還有很多花可以食用,只不過很多人見過,但並不知道它們能吃。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植物,它俗稱「一丈紅」,麥子成熟時開花,花是美味野菜,但吃過的人不多。

一丈紅是什麼?

可能除了四川、湖北一帶的朋友知道一丈紅這個名字之外,很多地區的朋友並沒有聽過,其實它並不是稀罕植物,反倒是在我國分布很廣,大概除了西北地區很少之外,其他地區都有,這種植物就是「蜀葵」。

蜀葵原產於我國四川地區,四川古稱「蜀地」,而蜀葵錦葵科植物,故而得名「蜀葵」。又因其生長高度可達丈許,花色多為紅色,故而在四川、湖北一帶又俗稱為「一丈紅」。

其實在北方地區,蜀葵還有個有意思的俗稱,叫做「大麥熟」,因為在蜀葵正好在麥子成熟開花,故而得名。

一丈紅的價值。

很多錦葵科的植物都具有食用價值,而且在我國的種植歷史十分悠久,比如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冬葵就是如此,它在我國古代的時候,還曾作為「百菜之王」被大量種植,只不過後來被白菜所取代了。

至於蜀葵,作為錦葵科的植物自然也十分出名,只不過它出名的年代和冬葵差不多,也都是在古代。在古代時,蜀葵也被大量種植過,其用處很多,除了作為蔬菜食用之外,最大的價值還是在於觀賞,在唐代是,就有詩曰:「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只緣多。」說的就是蜀葵的花色可以牡丹爭鋒。

當然,觀賞只是蜀葵附帶的價值,其最主要的還是經濟和食用價值。蜀葵的莖皮中富含纖維,是重要且優質的纖維植物,在以前可是可以代替麻用的。

蜀葵的嫩葉和花還是一種美味的野菜,說是野菜,主要是因為現如今的蜀葵基本不作為蔬菜食用了,除了在園林裡種植的之外,大多數可以食用的蜀葵都已淪為野生的了,自然就成了野菜。

蜀葵花的味道比嫩葉味道好不少,不論是用來炒雞蛋、煮湯、做餅,都十分的滑嫩鮮美,讓人食之滿口生香。因此在四川以及湖北部分農村地區,很多老一輩的人至今依舊有食用蜀葵花的習慣,每年一到蜀葵快開花時,就會把它的花苞採摘回來做成美味的菜餚。

除了以上說的這些用處之外,蜀葵還是有名的藥用植物。其全株均可入藥,其中全草有清熱止血、消腫解毒的作用,根有清熱解毒、排膿利尿的作用,花有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結的作用,果實有利尿通淋的作用。

不管是作為野菜食用,還是作為藥材,都可以將蜀葵花採摘下來曬乾保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用溫水將其泡發即可。

可以說蜀葵是一種全身是寶的植物,不過由於蜀葵花色多,有紫、粉、紅、白、黃等色,花期長,故而現如今主要作為觀賞植物種植於世界各地,至於它的食用價值及藥用價值卻曬有人知道,甚為可惜。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蜀葵嗎?你知道它的花可以吃嗎?歡迎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曾是兒時美味,如今少人識
    說到野菜,相信大家多多少少吃過一些,像薺菜、藜蒿、灰灰菜、鼠麴草,貌不驚人的野菜之所以成為我們飯桌上的美味,得益於野菜的營養和經濟價值。而有些價值不錯的野菜卻不為人所知,比如今天說到的「黃瓜菜」,如菠菜般鮮嫩,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曾是兒時美味,如今少人識。
  • 淮安人吃野菜
    野菜那些純淨、本真的鮮香,是自然的禮物,是我們綠色生活的氣息,是人與自然相互關愛的見證。有人曾戲言:「淮安人,不學好;春天到,吃野草。」此語雖說是戲言,但卻道出了淮安民眾的一個民間飲食習俗——春天吃野嘗鮮。那麼,淮安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野菜的?究竟吃哪些野菜?又是怎樣吃野菜的呢?
  • 開花就不能吃了,味道酷似生薑,國內吃它的不多,常出口日本
    導讀:開花就不能吃了,味道酷似生薑,國內吃它的不多,常出口日本用花來入菜,在咱們國家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像槐花、夜香花、金針花都能當菜,不過都是用的花蕾,綻放了之後就老了,所以吃花主要是吃花蕾。不過在咱們國家,都是把它當做野菜對待,國內吃它的人不多,倒是咱們的鄰居,日本,對于洋合筍愛到不行,日常做菜做湯都喜歡放點它,甚是喜愛它獨特的味道。反倒是在國內,城裡的人很多都沒聽過洋合筍的名字,也沒嘗過它的味道。洋合筍,又名陽荷姜,它的植物葉片和生薑很相似,說起來它也是姜科植物。但與生薑不同的是,人們主要吃它的花蕾。
  • 油菜田邊的一種野菜,俗稱「野臘菜」,醃酸菜堪稱一絕
    ,俗稱「野臘菜」,醃酸菜堪稱一絕在農村,很多人都會醃酸菜,雪裡蕻、芥菜等都是醃酸菜的好材料,但每年到了冬季油菜田綠油油一片的時候,人們就知道,最適合醃酸菜的那種野菜又到了採挖的季節。野臘菜在農村野外十分常見,它是一種不怕冷的野菜,冬季和初春季節長得尤其好。農民的油菜田邊最容易發現野臘菜,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很容易將它誤認為油菜,而且它開花的時候也和油菜花十分相似,實際上它是野生野長的草,還具有很強的侵略性,農民見到它最好是把它挖掉。
  • 農村常見的7種野菜,認出3種的證明你是農村人!
    相信很多小夥伴受疫情影響快要在家憋瘋了吧,可以趁著這個周末,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約上三五好友去野外挖點野菜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今天給大家介紹7種在農村隨處可見的美味野菜,你吃過幾種呢?2、麵條菜麵條菜在北方地區,我們小時候特別多,一般在麥子地裡,雜草叢中、田邊地頭就可以找到很多的。麵條菜的每一株都有50釐米高,葉子細長,是一種比較老成的綠色。它的吃法有很多樣,既可以用來涼拌、還能用來清蒸、爆炒等等。在小編的家鄉,這種菜常被用來炒蛋,美味又有營養。
  • 重慶土著:這些野菜野果,你還記得多少?
    地球生物基因庫金佛山的野菜野果 ~ 大家好,我是堃牆哥喜歡涉野探尋的懷舊人有過上山砍柴下河捉魚的經歷遍嘗深山能吃的各種野菜野果這些美味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如從未經歷或一樣也不認識就當是一次自然科普閱讀~野菜篇01竹筍▲攝影@許鵬分為春筍和秋筍
  • 龍口人春天最喜歡的9大野菜美食,你都吃過嗎?
    立春已過,到野外走一遭會發現,不少野菜已經悄悄發芽,將田野裝扮得春意盎然。看到這番場景,吃貨們怕是已經純純欲動了吧。春天鮮嫩的野菜,是大自然在春天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吃膩了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野菜帶著田園的清新,化身尋常餐桌上可人的一抹綠,叫人心動!
  • 「食春味第一鮮」春天野菜大全.
    喜歡的人愛死這味道,還有人專門種在家裡聞,不喜歡的人卻覺得刺鼻。蘇軾就曾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採香椿可是技術活,因為它不像其他野菜俯手可得,而是長在樹上的。香椿樹上的嫩芽,葉厚芽嫩,綠色紅邊,香味濃鬱,就是可以食用的香椿了。而臭椿可就不行,它生來矮小不說,還七扭八歪,質地疏鬆粗糙不成材。濁臭刺鼻,就像藥肥皂味兒。
  • 打野正當時,這些野菜,大港人你都吃過了嗎?
    作為有品位的吃貨,當然要嘗嘗這時令的野菜,趁機咬一口這屬於春天的鮮美。一起來看一看,這些鎮江常見的野菜,你都吃過了嗎?有一種野菜,在萬物凋零的冬季還頑強地生長著,那就是薺菜。「撥雪挑來葉轉青,自刪自煮作杯羹。」這是詩人許應龍描述的在雪地裡挖葉子剛剛轉青的薺菜,自己動手做薺菜羹的情景。眼下是吃薺菜的最好時節,一場春雨讓薺菜長得翠生生、水靈靈,散發出撩人的清香。
  • 第611期【漫浪天下】面麵條(麥瓶草)◎王不留行(麥藍草)◎毛妮菜(麥家公)——幾種與小麥有說不清關係的野菜
    文/漫浪清明前回家祭祖,收穫最大的是帶回了幾種兒時喜歡的野菜,過足了積攢多時的野菜癮,但也有一樁心願未了,就是沒有挖到掂記多日的麵條菜,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我仔細一看,我的野菜與姐姐拽的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我的葉厚色重、根呈紅色,面麵條根部泛白。"鬧米子″三個字只是讀音,究意如何寫到現在我也沒弄清,但記住了有一種與面麵條形狀差不多的野菜有毒是不能多吃的。這件事得到的教訓是,幹什麼事要注重細節,粗葉大葉往往會出現紕漏的。一晃半個世紀過去了。這些年面麵條也不時吃過,基本上是在市場買來嘗嘗鮮。
  • 它被稱為土人參,常被人忽視,不知道的拿來當野菜吃
    在鄉間地裡,生長著一種植物,以前被人偶爾拿來當野菜吃,後來被人忽視,用它來當豬草,現在它的價值飛升,變成了傳說中的土人參,你再不了解和認識它的價值,就真的太可惜了。櫨蘭別名:紅參、紫人參、煮飯花、力參,馬齒莧科植物,為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植珠高約30cm~100cm。主根粗大呈圓錐形,皮為褐黑色,斷面乳白色,分布於中國中部和南部。
  • 常見的觀賞植物,沒想到花瓣是美味山珍經典野菜,過年待客之佳品
    路邊,常見一種植物,常綠喬木,其葉扇形,樹幹圓柱形,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成熟期開花且結果。其外形酷似椰子樹而非椰子樹。作為贛南農村地區常見的農作物,常被摘栽種於路邊上,田邊上,山坡底下,河邊等地方。
  • 寧縣人春天喜歡吃的野菜
    當春風吹來第一縷綠色,金黃的榆錢就一串串地綴滿了枝頭,人們會趁鮮嫩採摘下來,做成各種美味佳餚。據測定,每100克榆錢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質3.8克,脂肪1克,膳食纖維1.3克,礦物質3.5克,鈣280毫克,磷100毫克,鐵22毫克,維生素B1、B2各0.1毫克,煙酸1.4毫克等。榆錢的含鐵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紅柿的50倍。 榆錢也是防病保健的良藥。
  • 警惕 吃了親手挖的野菜,老夫婦雙雙中毒……野菜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醫生說,蒲公英雖好,也不是啥體質的人都能吃的。「一些脾胃比較差還有陽虛外寒的患者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管是蒲公英還是其它野菜,體弱的老年人都不應過量食用。」醫生提醒道。當然小編說這個事兒~不是不讓大家吃野菜,野菜咋吃安全,千萬別吃哪種野菜,下面小編就來普及一下。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和利尿。
  • 這50種雲南土貨,沒吃過一半就不算是地道雲南人!
    這些代表童年記憶的野果子,作為地道雲南人,你還記得多少?老一輩家裡屋邊椿樹很多,發的芽可以採下來,炒著吃,經典的就是炒雞蛋啦!不過有的人不太接受這個味道,和榴槤一樣,愛的人超級愛,不愛的人遠遠避開。野地瓜十分香甜,只要是田間地邊都有。
  • 在春天吃野菜才是正經事
    這幾十種名兒,南方北方四季的野菜都囊括了,有些更是聞所未聞,能吃遍的也就是唐僧師徒吧。然而在江南,也只在春天才常常去採擷野菜來吃。且讓我介紹最常吃的幾種野菜,和《烏乾菜白米飯》提到的幾種野花野草,一併配了圖。圖文來自   《烏乾菜 白米飯》薺菜花
  • 麥子成熟的時候,會情不自禁想起早年母親做的麥食
    這幾年也一直想找個時間去看看家鄉浙江台州溫嶺的麥子,可一直不能如願,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在家鄉已多年找不到麥子了。最近,我又給大哥打了電話,問老家周邊有無麥子。大哥說,老家附近是沒有人種麥子的,田裡都種了西瓜、葡萄,遠的地方不知道有沒有。麥子雖然找不到了,但麥子成熟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早年母親做的香噴噴的各式各樣的麥食。
  • 飯桌上不常見的野菜,吃過的人是少數,農村人才認識!
    野菜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野菜都是我們春天給大家介紹的薺菜、莧菜、婆婆丁什麼的,今天花花給大家介紹幾種不常吃的野菜,看看你認識幾種吧!之所以叫蟄麻子,是因為在採摘時如果不小心被它蟄一下,那感覺跟被蜜蜂蟄了一樣疼,但不會腫起來。
  • 好管家丨吃了親手挖的野菜,瀋陽老夫婦雙雙中毒…這些野菜不能吃!
    「一些脾胃比較差還有陽虛外寒的患者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管是蒲公英還是其它野菜,體弱的老年人都不應過量食用。」醫生提醒道。 一些野菜生長在路邊或不潔地區,很容易遭到汙染,沾染上農藥、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這樣的野菜被食用後,極容易引發疾病。
  • 白楊||家鄉的野菜
    一說起野菜,我就想把家鄉我知道的、吃過的野菜挑幾樣簡單地說道說道。薺薺菜生長很快,可食用的時間不長,最長應不超過一個月。通常在三、四月份的兩頭最嫩,過了這階段,就起苔開花,食之無味如乾柴。平時薺菜的食用方法不外乎涼拌、素炒,但最被人們樂見的還是剁碎了拌上雞蛋或肉包成餃子。每到春季薺菜上市的時候,到處都可能飄著薺菜香:農村人變著花樣做,天天吃都不膩;城裡的飯館都有打出特供薺菜餡餃子招牌的,以吸引顧客,可見大家對其有多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