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在外出視察途中閱讀書籍

2020-12-28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好讀書的鄧小平不喜歡「掉書袋」,他說話平實、易懂,卻往往四兩撥千斤或一針見血直擊要害。他很少引經據典,但是讀過的書也會在他平時的言行中偶爾引用。

《史記》記載了徐福奉秦始皇之命東渡尋求長生不老藥的故事。1978年10月,鄧小平訪問日本,就把訪問日本、學習日本發展科技的經驗比作尋求「長生不老藥」,既幽默又貼切巧妙。

對一些外國名著鄧小平也信手拈來。1986年10月28日,鄧小平會見來訪的冰島總理斯坦格裡米爾·赫爾曼松。會談中,鄧小平說起自己早年看過的一本書,他說:「歐洲一個著名的文學家寫了一部小說叫《冰島漁夫》,我在20年代時就看過,了解到冰島人民當時的生活條件相當艱苦。」隨後他感嘆:「現在你們幹得很好,發達起來了。」鄧小平廣博的知識讓客人很是吃驚和佩服。

圖為鄧小平在外出視察途中閱讀書籍。

廣安日報記者 武娟 據《鄧小平年譜》等整理

來源:《廣安日報》

相關焦點

  • 歷史轉折關頭鄧小平的 "一聲炮"、"三把火"
    由此,鄧小平的這「一聲炮」拉開了一場思想大解放的序幕。二、在廣州、成都點了 「兩把火」,談經濟政策問題點了「三把火」也是鄧小平自己的說法。1978年9月,他在東北視察時說:我是到處點火,在這裡點了一把火,在廣州點了一把火,在成都也點了一把火。
  • 鄧小平生平大事年表
    1978年12月鄧小平和陳雲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1978年12月鄧小平參加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出席證。1981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閱兵臺上。1984年1月24日—2月10日鄧小平視察深圳、珠海、廈門3個經濟特區。1984年10月1日視頻:鄧小平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
  • 鄧小平對深圳經濟特區的三次關鍵支持
    1984年鄧小平首次踏足深圳經濟特區 1984年1月22日晚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與政治局委員王震、楊尚昆等一同乘專列離開北京,前往深圳、珠海、廈門經濟特區和上海視察。24日上午,鄧小平抵達廣州火車站,稍作停留。
  • 【緬懷小平】鄧小平在河南的珍貴老照片
    2014年8月20日,習近平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在將近1萬字的講話中回顧了鄧小平同志一生的豐功偉績,總結了鄧小平同志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作出的卓越貢獻。更為精彩的是,習近平用了5000多字的篇幅,講了6點「我們要紀念鄧小平什麼」的問題。
  • 鄧小平浦東吟詩
    20世紀80年代後期,鄧小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上海。這是他實行開放大戰略的第二步。 1988年1月23日,鄧小平在一份關於加快沿海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報告上批示:「完全贊成。特別是放膽地幹,加速步伐,千萬別貽誤時機。」鄧小平認為,現在就是加速上海發展的時機,不能錯失了。他要到上海去!1988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在上海過春節。
  • 真相揭秘 金維映和鄧小平原來是這樣分開的
    閱讀人生,閱讀社會,閱讀中國。手機上網,就看東思曉評!一段留下疑團的戀情在金維映的一生中,與鄧小平的那段婚姻也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同時也留下了不小的疑團。1931年7月,金維映與鄧小平以夫妻身份為掩護,從上海轉移到蘇區。也正是這段旅程,使兩位同齡人走到了一起。隨後,金維映被調到了於都任縣委書記。而鄧小平緊接著也到了會昌,任中心縣委書記。
  • 日本天皇外出視察,警察護衛隊帶錯路會是啥下場?
    日本國民非常崇拜天皇,他二戰時期很少外出視察,因為他是象徵權威的半神人,神是不能輕易出宮的。既然是神,他偶爾的一次出行巡幸,就要以神的標準要求了。他在出遊考察民情時,當局對接待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的。多嚴?近乎變態!日本天皇裕仁官方規定:裕仁經過的道路,要清潔整齊,這是自然。但日本人要求的標準是「無菌化」。
  • 鄧小平弟弟鄧墾去世,身後事與哥哥契合
    身後事,與哥哥鄧小平契合。全文1218字,閱讀約需3分鐘據湖北日報30日晚報導,鄧小平弟弟、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鄧墾,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10月15日17時01分在深圳逝世,享年106歲。 鄧小平是鄧紹昌的長子,鄧紹昌按字輩為他取名鄧先聖,後改名「希賢」,再改名「小平」。鄧墾出生於1911年,比鄧小平小7歲,排行老三。 1920年夏,鄧小平赴法留學,1931年,鄧墾到上海求學,此時他與大哥失去聯繫已有9年,家裡再沒有小平的消息。後鄧墾通過報紙「尋人啟事」,找到了鄧小平。
  • 這個蘇州小夥接待了鄧小平,知道了小康...
    今天下午重大革命題材電影《鄧小平小道》講述了1969年鄧小平被下放江西勞動期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偉人溫暖溫情的一面作為2021年建黨百年的重要主旋律題材獻禮電影,中宣部2019年專資扶持電影之一,《鄧小平小道
  • 下班後外出聚餐,返回公司宿舍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死亡 是否構成工傷?
    一審判決:王雨英外出就餐屬於日常工作生活所需的活動,在返回單位宿舍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屬往返於工作地與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應認定為工傷一審法院認為,關於王雨英所受傷害是否發生在「上下班途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規定「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
  • 小平同志在湛江:不顧腳扭傷視察堵海大堤,為青年運河題字
    一代偉人鄧小平同志離開我們二十多年了,他對湛江的關愛和支持,永遠銘記在湛江人民心中。1960年2月2日,鄧小平率領中央檢查團到湛江視察和指導工作。檢查團由中央各方面的主要領導組成,也就是日後所說的中央13家聯合視察湛江。來湛前的幾天,小平同志在人民大會堂的臺階扭傷了右腳,尚未痊癒,拄著拐杖來到湛江。
  • 李鵬:鄧小平永遠是我最尊敬的前輩和師長
    事實上,早在2004年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時,《求是》雜誌就曾刊載李鵬的《紀念鄧小平同志》一文,文中提到,「鄧小平同志永遠是我最尊敬的前輩和師長。」在兩人橫跨約50年的交往中,鄧小平既是李鵬父親的熟人,也和李鵬長期共事。在他的眼中,鄧小平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 《世紀偉人——鄧小平》丨光輝的一生
    1926年初,鄧小平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夏,鄧小平作為中央代表前往廣西開展工作,化名鄧斌,同張雲逸等於12月和次年2月,先後發動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八軍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據地,任紅七軍、紅八軍政治委員和前敵委員會書記。
  • 鄧小平時代那些可以「通天」的智囊們 智谷趨勢
    》(以下簡稱「《鄧小平》」),在劇中設置了兩個戲份頗重的虛擬人物,分別是田志遠和夏默。《鄧小平》第二集交代,田志遠的工作單位是「國務院政治研究室」。雖然「田志遠」的名字是假的,但「田志遠」的這個單位卻真實存在過。1973年,鄧小平復出。1975年他主持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日常工作,於7月成立了「國務院政治研究室」,協助他工作。政研室沒有設立主任,只有胡喬木、吳冷西等七人集體負責。
  • 【思客】張維為:我眼中的鄧小平——從來沒見過這麼精彩的人
    《鄧小平》這個連續劇中有一點是準確的,在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鄧小平都反覆說這句話「要結合中國的實際」,這是鄧小平的風格。最後一點是大氣,鄧小平非常大氣,畢竟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的,講話非常大氣。有一次我給他做翻譯,講到打仗,當時外賓問他,你們和越南打自衛反擊戰,你們沒有擔心蘇聯介入嗎?當時的蘇聯是個超級大國,軍事比中國強大很多。
  • 尊重心中的感動——專訪電影《鄧小平在黃山》導演陳國星
    由於拍攝時間緊,天氣變化大,加之演員的檔期問題,一般拍電影1天1場或2天1場戲,而在黃山要達到1天3場甚至4場。每天拍戲結束後,他總要思考是否拍攝到位、自己是否滿意,是不是比原來構想的更好。 「在《鄧小平在黃山》這部電影中,居然有好多戲遠遠超過了我的構想。」
  • 1988年極左勢力暗殺鄧小平 與武警駁火被斃
    核心提示:1988年2月,鄧小平、陳雲、楊尚昆等人,在上海西郊賓館過春節。
  • 電視劇《鄧小平》央視熱播 平視偉人重溫一個時代
    不僅有人們記憶之中的「粉碎四人幫」「鄧小平出山」「全國範圍恢復高考」「鄧小平首次訪美」「知識青年返鄉」「農村包產到戶」等,也有鄧小平在粉碎「四人幫」不久、復出前的突然患病、在葉帥的關心下順利手術,及時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在真理標準討論中對鄧小平的鼎力支持的細節。
  • 【思客】張頤武:鄧小平的追念與中國的道路
    而他所面對的轉型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其間充滿了各種不同選擇的博弈,充滿了各種不確定的因素,但鄧小平的工作讓一切得以清晰。我們今天所討論的「中國道路」、「中國模式」都是由鄧小平所開闢的。時勢造英雄,中國在那個歷史時刻選擇了鄧小平;英雄造時勢,鄧小平無愧於中國和時代的選擇。
  • 貼身翻譯談鄧小平:從未見過這麼精彩的人
    他寫完長徵之後,還想寫一本講中國改革開放的,他想寫鄧小平。當時中央軍委的楊尚昆支持他的寫作,他想見的領導人幾乎都見到了,包括胡耀邦和趙紫陽,但就是沒見到鄧小平,所以索爾茲伯裡見到人就問鄧小平。他見到萬裡副總理也問鄧小平,萬裡先講了鄧小平1974年讓他抓鐵路,當時造反派在徐州打派仗,鐵路無法正常運行,鄧小平下令說你去把鬧事都抓起來,一天抓一個,一年抓365個,必須確保京滬線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