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稱帝時才42歲,後宮佳麗三千,怎麼就沒能生下一男半女呢?

2021-02-08 玉簪輕綰融於石

朱元璋67歲得了小女兒,康熙帝玄燁64歲得了幼子。

不得不說,古代有些皇帝的最晚生育年齡還是挺驚人的。

不過明成祖朱棣,他在32歲之後就沒有子嗣降生了,同年他的小兒子出生後夭折。

此後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天下,他後宮嬪御極多,卻始終沒能生育子嗣。

或許是朱棣自身的原因,也或許有其他的隱情。

朱棣膝下共有四子五女,其中三子四女都是他的髮妻徐氏所生,也就是後來的徐皇后。

徐氏出身名門,父親乃中山王徐達,算得上是明朝出身最高的皇后,當年也是太祖朱元璋欽定的燕王正妃,朱元璋夫婦都很喜歡這個兒媳。

朱棣與徐氏之間感情極佳,在做燕王的歲月,徐氏接連生育,肚子幾乎沒有閒下來的時候。

包括長子朱高熾在內,徐氏生育了朱棣九個兒女中的七個,剩下的一子一女到底是誰生的,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

尤其是朱棣的幼子朱高燨,他是朱棣最小的孩子,不過還沒來得及長大就夭折了,因此朱棣剩下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與朱高燧,都是徐皇后所出。

朱高燨夭折的時候,朱棣才32歲,正值壯年,可在此之後朱棣膝下就再也沒有子女,更別說等到他登基繼位的時候了。

相較於年近七旬還寶刀未老的朱元璋,朱棣為什麼如此年輕就不再生孩子了呢?歷史上並沒有對此的相關解釋,只能通過猜測來分析。

主要有這麼幾個可能:

一,朱棣忙著奪位與經營社稷,沒空去生孩子;

二,朱棣獨寵徐皇后,對其他嬪御沒太多的興趣;

三,朱棣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以至於無法生養。

可能一:朱棣忙於保命忙於事業,根本沒有生孩子的空閒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關於其生母到底是誰一直爭論不斷,其初封燕王鎮守北平,朱棣所有的兒女都是他在做燕王的時候出生的。

明洪武二十四年臘月,朱棣幼子朱高燨出生未久夭折,結果次年就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太子朱標意外離世,諸王覬覦皇位,朱元璋冊封朱允炆,仍未斷絕諸王的念頭。

在秦王與晉王離世後,燕王朱棣成為諸王中最年長者,此時的朱棣已經羽翼豐滿,其權柄早就超過了明朝「列爵不臨民」的規制,而朱元璋也大限將至,即將龍馭賓天。

由於朱棣實力強悍,朱元璋既將其作為朱家天下的頂梁柱,卻也非常擔心他會威脅到年輕的朱允炆,臨終告誡朱允炆:「燕王不可不慮。」

同時,朱元璋留下遺詔,禁止諸王無詔入京。

朱允炆登基之後,就聽從齊泰、黃子澄等人的意見進行削藩,不到一年的時間,周王、岷王、齊王、湘王等先後被廢被除,朱棣感覺危機深重。

由於建文帝削藩,朱棣加緊謀劃,表面上裝瘋賣傻,甚至住進了豬圈裡,這個時候的朱棣以此保全自身性命實力,為之後發動靖難之變奪位奠定了基礎。

靖難之變後,朱棣成功奪位,但由於他是奪了侄兒的皇位,說來說去都是謀逆,名份上存在極大的不足,因此朱棣只能儘可能用各種功績來彌補。

登基後的朱棣一直都沒有閒著,常年南徵北戰,僅僅是親率大軍遠徵漠北就進行了五次,又進行下西洋活動、編纂《永樂大典》、遷都北京等等。

直到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徵回朝的途中駕崩。

整體來看,朱高燨夭折之後碰巧朱標離世,朱棣先是籌謀皇位,又因為朱允炆削藩,他需要隱藏鋒芒保全實力,奪位之後又想要勵精圖治正名分,忙個不停。

朱棣後半生的光陰,是真的全都在忙事業,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在這種情況下,若是說沒什麼心情往後宮裡去,也是可以說得過去的。

可能二:朱棣對於徐皇后的獨寵

如果說徐皇后的存在,影響到了朱棣子嗣的狀況,其實是比較矛盾的。

朱棣膝下九個子女,七個是徐皇后所生,而朱棣宮裡的嬪御其實並不少,尤其是高位階的一抓一大把,可這些人都沒有生養。

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皇嗣幾乎都出自皇后,而皇帝身邊並非只有皇后,這種情況不是太奇怪了麼,縱觀歷朝歷代也極其少見。

若說朱棣獨寵徐皇后,那麼朱高燨與常寧公主是如何誕生的,而且朱高燨與常寧公主的生母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詳細記載,朱高燨還一早夭折。

若說朱棣並非獨寵徐皇后,那為何朱棣的子嗣幾乎都是徐皇后所出,而且徐皇后離世時,朱棣悲痛欲絕,之後不再立後,很難說他倆的感情是假的。

無論是朱棣的日常表現,還是從直接的記載描述,朱棣對於徐氏都是情深一片的,兩人鶼鰈情深感情極好,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獨寵,導致了朱棣的子嗣幾齣徐氏。

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還有個例證或許能夠進行解釋,那就是隋文帝與獨孤皇后。

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之間非常恩愛,但獨孤皇后無法容忍楊堅的身邊還有別的女人,因此獨孤皇后在世的時候,楊堅的後宮形同虛設。

而楊堅的子嗣,也都是獨孤皇后所生,其他嬪御沒有這個機會,若是被楊堅忍不住臨幸了的女子,就會被獨孤皇后除掉,比如尉遲氏。

雖然明朝后妃出身幾乎都很低,也嚴禁幹政,但徐皇后是個例外。

徐氏是父親是中山王徐達,而她做了燕王妃之後,不僅是個賢妻,也是賢內助,在靖難之變中還親自守城,是個頗受見識頭腦與手段的女子,不遜於當年的獨孤皇后。

她與獨孤皇后最大的不同是,她做燕王妃是時候,朱元璋還在世,總不可能明擺著讓朱棣身邊只有她一人,但她要真想獨佔朱棣,有別的辦法。

或許與當年獨孤皇后殺尉遲女一般,徐皇后與朱棣是真愛,但她也無法容忍其他人為朱棣生兒育女,因此用了些手段,而在去世後朱棣忙個不停,也沒空生孩子了。

可能三:朱棣的身體出了問題,以至於無法生養子嗣

其實,不管朱棣到底有多忙,總不至於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朱棣要是完全不知道勞逸結合與節制,也不會成為明朝第二長壽的皇帝。

所以這裡也有第三種的可能性,那就是朱棣的身體出現了異常,導致其無法生養。

在《李朝實錄》中記載著這麼一件事,那就是朱棣有一位來自高麗的寵妃權氏,後因權妃意外暴斃,有一名賈的妃子構陷是宮人呂氏害的,朱棣大肆誅戮。

但此後賈妃與宮人魚氏私下與內監交好被朱棣得知,朱棣清算內宮,結果卻發現很多類似的事情牽連三千多名宮女,此事就是「魚呂之亂」。

而行刑的時候,有宮女詬曰: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

翻譯過來就是:自從皇上陽衰之後,我們想爭寵出頭就沒有指望了,所以才跟宮裡的內侍們相好,這能怪我們咯?

說白了就是因為朱棣登基之後,他的身體有的方面就不行了,所以宮內的女子紛紛與寺人也就是內侍通好,而這也是朱棣後來無法生育的真正原因。

不過,關於朱棣「陽衰」這件事,只見記載於《李朝實錄》,明代沒有任何相關記載,就算是向來愛潑黑的清朝,也沒有關於此事的任何描述。

但換個角度來說,朱棣的身子骨未必真的沒有問題。

朱棣身為燕王,常年鎮守在北疆之地,當地的風土與江南相去甚遠,而軍中生活非常辛苦,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操勞,的確容易傷身。

再則,建文帝削藩的時候,朱棣為打消朱允炆的疑惑,什麼稀奇古怪的行為都做出來了,盛夏時節裹著被子燒炭取暖,冬天又衣衫單薄在雪地裡跑。

甚至於還在豬圈裡吃喝休息,如此情境之中,朱棣難免不折損了自己的身體,儘管最終獲得了皇位,但朱棣也傷了根本,無法再有子嗣。

事實上,朱棣身邊除了徐皇后外,得寵的嬪御也不算少,尤其是有一批來自於李朝的佳麗,朱棣很是喜歡,但那時徐皇后已不在人世,而這些女子也一無所成。

無論如何,朱棣有徐皇后所留的三個兒子就已經夠麻煩了,後來有沒有子嗣,對於已經後繼有人了的朱棣而言,不再重要,至於原因那就更不重要了。

相關焦點

  • 朱棣稱帝時才42歲,後宮佳麗三千,為什麼沒能生下一男半女呢?
    明成祖朱棣從他侄兒建文帝手裡奪取了江山,在1402年登基稱帝,當年的他已經42歲了。正是男人一枝共的年齡,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於北徵的回師的途中。永樂皇帝共在位22年,他在位期間卻沒有生下一兒半的,全是登基之前,生下的4子5女。
  • 常言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但為何清朝最後三位皇帝均無子嗣呢?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皇帝那都是後宮佳麗三千,妻妾成群,兒女成行。比如說李隆基59個子女,康熙55個。知道的這是生孩子,不知道的以為甩籽。但是清朝的最後三個皇帝卻都沒有一個子嗣。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五保戶。對此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清朝近親結婚惹的禍。
  • 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真正的「情人」卻是她?
    一句「後宮佳麗三千」,勾起了無數男人對皇帝泡在胭脂堆的豔羨和嚮往。在很多文學創作中,「後宮三千」也是常見的形容詞之一。面對這些文學作品時,很多人在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後宮佳麗三千這個概念,究竟是真是假,這個詞又是怎麼形成的?● 後宮佳麗三千,這一批量「緋聞」是怎麼來的?
  • 朱棣活剮三千宮女,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如此殘忍?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為燕王,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後,進行「削藩」,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造反,經過四年徵戰,攻進南京,推翻了建文朝廷,朱棣稱帝,年號「永樂」,廟號「明成祖」。
  • 劉備與孫尚香成親2年,為何沒生下一男半女?原是孫尚香太過分
    然而,年輕貌美的孫尚香跟了劉備後,卻沒能生下一男半女,這是為何?劉備身為一方諸侯,對子嗣還是比較看重的。在娶孫尚香之前,劉備也曾有一段時間,四處尋找偏方求子。許久未果,劉備只好自暴自棄地認了一個乾兒子,即劉封。劉備認了一個乾兒子,總算沒那麼心急了。就在這時,甘夫人那裡傳來了好消息,沒過多久生下了劉禪。之後,再沒有哪位夫人傳來懷孕的消息。
  • 後宮佳麗三千人,一千佳麗有肌瘤
    近流行宮廷劇,就想起了白居易的《長恨歌》:縱是那「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也不免「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其實,作為一個婦產科大夫
  •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 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後,後宮佳麗三千怎麼處置?說了你可能不信
    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後,後宮佳麗三千怎麼處置?說了你可能不信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位女皇帝,雖然她是一個女人,但是也是為國家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有人曾說要是沒有武則天,估計唐朝消亡得更快吧!不過今天我們就不說她的功過,只要說她的感情吧!武則天大家都知道是女人,但一般的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那麼她當上皇帝後,這些佳麗該怎麼處置呢?
  • 甄嬛傳:後宮佳麗三千,皇帝愛過的不過三人罷了
    甄嬛傳:後宮佳麗三千,皇帝愛過的不過三人罷了"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是多少進宮女子的畢生所願,只可惜很多人註定是要失望而歸的,後宮佳麗三千,帝王怎會寵愛每一個女子呢?能讓皇帝記住的都不過寥寥數人,在《甄嬛傳》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帝王后宮中形形色色的女人不少,嬪妃、貴人一抓一大把,從表面來看後宮妃子的確是挺多的,但實際上真正讓皇帝愛過的只有三人。皇帝第一個喜歡的人是純元,純元皇后是皇帝一生的白月光,她沒有福氣,沒等到皇帝繼位便去世了。
  • 後宮佳麗三千,朱見深卻鍾情大他17歲的萬貞兒,是堅貞還是病態?
    後宮佳麗三千,朱見深卻鍾情於大17歲的萬貞兒,是堅貞還是病態?苦難中衍生的愛情萌芽朱見深作為一代帝王,要啥美女沒有,為何偏偏對一個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貴妃情有獨鍾?這恐怕已經不是「御姐控」了,而是妥妥的「阿姨控」。
  • 後宮佳麗三千咋整?歷代皇帝奇葩侍寢法大公開!
    譬如西晉的晉武帝司馬炎,他老兄的後宮據說粉黛上萬,身在花中挑花了眼,於是就發明了「羊車望幸」的辦法,這具體操作如下:在前往臨幸的路上,司馬炎坐在羊車上,一路溜達,那羊停在哪個妃子的宮門前,當晚就由這個妃子陪侍。按說呢,由羊選妃的方法因為比較隨機,所以有一定的公平性,但很快就有狡黠的妃子想出了對應的辦法。
  • 【後宮佳麗三千人!】你最相當哪朝皇帝?
    每次看穿越劇,都說後宮佳麗三千,可能還不止。可擦亮眼睛一看!三千多人裡有幾個是美女啊,苦逼的帝王。怪不得後宮三千都鎖不住皇上的心 原來都是這貨色以前 我以為宮裡的妃子都長這樣感覺不會再愛了,怪不得後宮三千漂亮的皇后涼涼~
  • 乾隆後宮三千佳麗,唯獨她的綠頭牌被翻到掉漆,原因竟然是這樣
    乾隆後宮三千佳麗,唯獨她的綠頭牌被翻到掉漆,原因竟然是這樣原創 | 王老哥說歷史,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嬪妃眾多。清朝的乾隆皇帝我們都是有印象的,因為這位帝王經常出現在清宮劇裡面,因為大家都熟知。
  • 後宮佳麗去哪兒? 揭清代後宮下場
    近年來古裝宮廷戲劇相當紅火,不少更以妃嬪為主角,但觀眾在戲劇中,通常只能看到她們光鮮亮麗的一面,是否有想過,在皇帝過世後,「後宮三千佳麗」該何去何從呢?《禮記》中的《昏義》指出,「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從此判斷,皇帝有名份的妃嬪應為121人;後來,這套制度又有其他變化,但無論如何,「三千」這個數字實在過於誇張,應是將宮女也算入。
  • 朱棣當了22年皇帝,為何沒能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說出了答案
    我們知道,明成祖朱棣自1402年登基稱帝之後,一直到公元1424年去世,在這22年裡,他沒有生下一兒半女。按理來說,做皇帝這麼久,不應該連一個子女都沒有。當然了,我們這裡所強調的是他當皇帝以後,並不是說在之前也沒有,事實上在他登基之前,已經育有4子5女了。但是小兒子朱高爔於1392年出生之後,他再也沒有生育過其他子女。
  • 皇帝後宮帝後宮佳麗三千,真正的生活卻悲慘無比,不如現代社畜
    皇帝後宮帝後宮佳麗三千,真正的生活卻悲慘無比,不如現代社畜皇帝不管是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個讓人嚮往無比的位置,因為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不僅僅可以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還可以吃穿不愁過上高端生活,最重要的還是可以明目張胆地坐擁後宮三千佳麗,這種生活誰不羨慕呢
  • 後宮佳麗三千,空瓶才知我心!
    面對自己的無數化妝品「後宮佳麗」,經常覺得自己活得像個皇帝。每天需要思考的是,今晚翻誰的牌子!當然,至於哪位愛妃才能真正入我心,還得看空瓶! 最近的空瓶有點多,挑些印象深刻的來說,當然有吐槽,也有真愛!記得前陣子剛誇過這抗初老必備的香奈兒智慧緊膚提拉精華,沒想到每天喜滋滋地早晚用著歡快得不行的時候,TA猝不及防地就空瓶了?!好吧!
  • 古代後宮三千佳麗真實面目,我們被騙多少年?
    而且據說後宮佳麗三千,可能不止。三千多人裡有幾個是美女啊,苦逼的帝王。這不是殭屍...怪不得後宮三千都鎖不住皇上的心,原來都是這貨色電視裡是這樣的▼感覺不會再愛了,怪不得後宮三千。。這是電視裡孩子他娘▼
  • 皇上駕崩後,後宮三千佳麗何去何從?
    古代皇帝一人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人今天給大家盤點下三千後宮佳麗的幾種人生出路。①升級為太后或太妃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這應該是最好的結局了。如果碰上新皇帝比較年幼,甚至有獨攬大權的可能。北齊有位婁昭君甚是厲害,他生了六子二女,其中的四個兒子都相繼做了皇帝,另有兩個女兒做了皇后,被稱為「九龍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