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有一發明被人取笑,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後來大家爭相仿造,你...

2020-12-20 騰訊網

閻錫山有一發明被人取笑,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後來大家爭相仿造,你一定見過

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時期,抗日部隊武器裝備極其匱乏,一般都是扛著小米長槍,去對抗日本鬼子的飛機大炮。中國各地的抗日部隊面對武器裝備先進的日本軍,被打的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於是乎國人們便想到用手榴彈對其進行攻擊,阻擋日寇對我們的侵略步伐。但是,雖然手榴彈價格低廉製作簡單且便於攜帶和投擲,但是它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很多手榴彈都是啞彈,根本起不到殺傷敵人的效果。很多時候手榴彈除了能嚇唬嚇唬日軍,其他的沒什麼用。

追其原因,是因為國內兵工廠的手榴彈製造生產技術良莠不齊,只會一味盲目地模仿,致使很多兵工廠造出的手榴彈都不一樣,放在一起就千差萬別的。但是在國內並不是所有的地方的手榴彈都只能嚇唬嚇唬日軍的,在山西,兵工廠生產出來的手榴彈,不僅沒有啞彈,而且威力巨大,曾多次在戰場上,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閻錫山在山西盤踞期間,大力推進改革,使本地兵工廠的生產設備都較為先進,生產製造技術也遠遠領先於國內其他地區。另外,提起閻錫山,大家都想到了無惡不作,佔山為王,獨裁軍閥等等字眼。其實不然,閻錫山在山西的數年間,興辦教育,引進國外先進產業,改善了山西一代人的生活。不僅如此,他平常還喜歡弄一些小發明,很多發明都用來方便人們的生活,很有意思。 而在他眾多發明當中,有一個發明特別厲害。

在全國進行「手榴彈」抗日的熱潮下,為增強手榴彈的殺傷力,他下令將手榴彈的輕裝便捷的優點拋棄,多裝彈藥,提高殺傷力。而其他地區的抗日將領,在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紛紛嘲笑道:手榴彈都沒法投擲了,那還叫什麼手榴彈,這玩意有什麼用?畢竟大家說的都是實話,閻錫山「改良後」的手榴彈重量有的能達到十斤,僅靠單個士兵是無法投擲出去的,雖然彈藥量比較足,殺傷力比較大,但是,不能隨身攜帶,更沒法扔到日軍身邊,依然無法對日軍造成殺傷。閻錫山不管別人的嘲笑和阻攔,力排眾議,堅持生產改革手榴彈。後來手榴彈生產出來後,在與日寇的交鋒中,晉軍正是這種手榴彈阻敵於太行山外。日軍面對這些大號手榴彈毫不在意,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相信中國人能生產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結果卻被手榴彈炸得粉身碎骨。從此,日軍聽到閻錫山的名字,都要被嚇破了膽。

消息傳開後,原先嘲笑過閻錫山的各地區抗日將領無不是面紅耳赤,紛紛效仿。然而閻錫山也沒有在意之前的嘲笑,反而傾囊相授,將改良版的手榴彈的製造工藝全部分享出來。後來,各地抗日戰場就出現了大量改良版手榴彈,給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上萬日軍受閻錫山「招安」幫蔣介石打內戰
    時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的閻錫山在蔣介石的授意下,以接受日軍投降為名,將3萬晉軍集結在平遙一帶,一邊接收日軍的物資裝備,一邊準備對解放區發動進攻。 當時,山西的日軍第一軍有5.9萬人,閻錫山既想把這支部隊的武器裝備據為己有,又想將日軍殘部收編,以對抗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1946年6月後,逐步改稱為「人民解放軍」)。
  • 抗戰後1萬餘名日軍隱姓埋名在山西,伺機東山再起,最後結局慘澹
    但是,卻有1萬餘名日軍沒有跟隨大部隊回去,而是隱姓埋名在山西。這是為何呢?結局又會是什麼樣的場景呢?1萬多日軍,這可是一個甲種師的編制,這些日軍留下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伺機東山再起。他們長年在中國打仗,地形熟、有經驗,所以他們打起仗來得心應手。所以他們不願回國,希望再度打擊中國,企圖再為他們的天皇拼一回。
  • 閻錫山的軍工
    向外國購買軍火,在進口和運輸途中都有被截去的危險,加之耗費太大,山西地瘠人窮,擔負不起。所以,閻錫山必然要自己建立軍火工業,以免命運操於他人之手。 民國初年,閻錫山曾躊躇滿志地對秦紹觀等人說:「我在日本留學時,親眼看到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後能自己設工廠製造槍炮,逐步強大起來。我當時就想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自己製造槍炮呢?我看我的這一想法是會實現的。」
  • 閻錫山修窄軌鐵路並非出於軍事目的,同蒲路反而淪為日軍罪惡工具
    扯,基本便宜了日本人。(閻錫山)山西大同的煤炭產量和質量,在全國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在清末民初,受限於交通不夠發達,這裡的產煤無法大規模運往其他省區,必然也制約了經濟發展。老蔣和宋子文對此均不太積極,一方面是南京政府本來就財政緊張,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這麼一大筆錢來給山西一省,另一方面,同蒲鐵路的最大受益者僅僅是閻錫山的晉系,對南京政府來說意義不大。幾經交涉後,閻錫山發現從老蔣那邊請款已無可能,遂決心依靠晉省自己的財力,單方面修建同蒲鐵路。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日本間諜偷拍的蔣介石閻錫山,日軍請出防空洞...
    在太原機場降落後,與前來接機的閻錫山握手交談。那個光頭背朝外的就是閻錫山,至於他們談了些什麼,沒有打聽清楚。這張照片是太原的一個日本間諜偷拍的! 為了證明日軍對戰領地百姓的友好,日軍特意邀請了許多媒體到現場,在眾媒體的見證下,日軍友好地把這些女子請了出來。面對那些笑臉相迎的日軍,率先走出來的幾個女子笑得極不自然。真不知道等待她們的是什麼樣的結果。
  • 29軍大刀隊讓日軍聞風喪膽
  • 忻口會戰中的閻錫山有多拼?打光晉綏軍家底,5位將軍為國捐軀!令人...
    忻口會戰中的閻錫山有多拼?打光晉綏軍家底,5位將軍為國捐軀! 袁世凱死後,全國也陷入了混亂之中,閻錫山也意識到,若想在亂世中存活下來,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隨後閻錫山也是不斷的擴充部隊,晉綏軍在這一階段實力大增。
  • 我軍發明一件冷兵器,抗日戰爭中9分鐘砍倒300日軍,如今卻已失傳
    不過,在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的近代戰爭裡。 基於這一劣勢,我軍在1941年發明了一款神秘的冷兵器,這件冷兵器一問世,便徹底扭轉了我軍和日軍的冷兵器差距,甚至還創下了9分鐘砍翻300名日軍的紀錄。
  • 被埋沒的英雄——"雙槍黃八妹" 一曾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傳奇人物
    被埋沒的英雄——雙槍黃八妹 一曾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傳奇人物
  • 抗戰時期打了勝仗,我軍都會撿裝備,為何閻錫山部要先撿地圖呢?
    抗戰時期打了勝仗,我軍都會撿裝備,為何閻錫山部要先撿地圖呢? 九一八事變發生了之後,我們的抗戰也就開始了,直到1945年,我們一直都在抵抗外來侵略者,但這場戰爭的殘酷,一開始誰都沒有想像到,很多軍閥為此出錢出力,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其中一位軍閥,他就是山西王閻錫山。
  • 抗戰勝利後,閻錫山組建了一支秘密部隊,徐向前出馬都打不贏
    在很多人看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戰爭就已經宣告結束,日軍官兵被遣返的遣返,被審判的審判,總而言之,沒有理由繼續留在中國了。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比如駐晉日軍。
  • 擔任閻錫山英文秘書、山西省國大代表的中英混血美女王懷義
    王懷義的父親王夢令是山西平魯人,晚清舉人,電氣專家,公派前往英國留學期間,愛上了一位英國女子,也就是後來王懷義的母親。王夢令當年做為成年人與什麼人交往也是她們的自由,沒有必要因為她們服務、交往的對象是外國人就上綱上線。
  • 閻錫山跑路最高境界:給弟兄們研製五百盒毒劑,一百多人自殺身亡
    閻錫山戰後的經驗總結認為,一是太原市地理位置獨特,三面環山環水,易守難攻,他以留用技術人員為名,收編三千日軍戰俘,讓這些工程技術人員負責修建了5000多座碉堡,美國記者看後說「任何人到了太原閻錫山能忽悠一大部分人,卻不能忽悠所有人,知道內情的部下和朋友輪番勸他趕緊離開太原,而閻錫山卻回復他們」山自以為老而無用,任一事結一局以了此生「,」我決死戰太原「,為了怕人不信,他在自己的辦公室掛了一幅橫批」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才是真正的革命「。
  • 閻錫山兵工廠的美式衝鋒鎗有何特別, 《亮劍》李雲龍憑什麼一眼認出來?
    《亮劍》的第二集中,孔捷的隊伍遭到了山本特戰隊的突襲,經過一番激戰,轉移的日軍特戰隊在戰場留下了幾個彈殼。後來,在視察現場的時候,細心的李雲龍將這些彈殼收集起來,並告訴孔捷這是美國衝鋒鎗的子彈,孔捷不覺一愣。
  • 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大家都知道,虎符是自先秦至漢朝之間用來調動軍隊的信物,那麼,虎符既然能給人帶來這麼大的權利,信陵君為何還要「竊符」而不是之間仿製一個呢?據說,虎符乃是姜子牙發明的,其形狀大多為虎形並且一分為二,後來形制又越來越複雜,虎符的形制是國家最高機密,要做到真正的「符合」只能是擁有真正的虎符。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 「匪中異類」喬日成:上軍校、搶洋人,日軍一萬多人愣是抓不住他
    但民國時期的喬日成是一個異類,他不僅有文化,更是上過軍校接受過正規軍事教育,人稱「雁北巨匪」,被列為民國十大匪首。1924年,14歲的喬日成考入閻錫山政府創辦的省立七中,這在當時文盲成堆的舊社會是十分不容易的。但從小強悍刁頑的他並沒有好好讀書,第二年就因為打架被學校開除了。
  • 29軍血戰喜峰口威震天下,大刀隊主動出擊,日軍聞風喪膽
    在國難當頭之際,29軍官兵在喜峰口戰役和盧溝橋事變中,以大刀勇猛砍殺日軍,讓日軍聞風喪膽、膽戰心寒。從此,二十九軍的名字威震全國。此後,大刀一次次出現在抗日戰場上,成為中國抗日軍人血性和勇氣的象徵。29軍原屬西北軍,當年馮玉祥創建西北軍的時候,武器十分落後。時任29軍軍長宋哲元鑑於該軍士兵身材高大、體力強,為此,他給每位士兵配備了一把大刀,以彌補槍械之不足。
  • 《亮劍》裡的李雲龍為什麼一眼就認出閻錫山兵工廠製造的美式裝備
    《亮劍》的第二集中,孔捷的隊伍遭到了山本特戰隊的突襲,經過一番激戰,轉移的日軍特戰隊在戰場留下了幾個彈殼。後來,在視察現場的時候,細心的李雲龍將這些彈殼收集起來,並告訴孔捷這是美國衝鋒鎗的子彈,孔捷不覺一愣。替換高清大圖
  • 閻錫山為何可以長期執掌,第二戰區司令官的位子,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混亂的年代,那些表面上光彩奪目的軍閥們,一不留神,就會變成別人的階下囚。像馮玉祥、張學良、龍雲、吳佩孚等人,過去都是風光一時,但現在都是落伍了。我怕民國軍閥中也只有閻錫山一人,能長久不倒,政治上能長久不倒。
  • 二戰時期,日軍自豪的擲彈筒到底有多厲害?老兵:遠比機槍可怕
    二戰時期,日軍的大多數士兵,會攜帶一種裝備,這種裝備的名字叫做擲彈筒。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憑藉著擲彈筒,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即便是實力強橫的美軍都吃了虧,可見擲彈筒的作用有多大了。實際上這種武器,也是日軍引以為傲的一件裝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二戰日軍所使用的擲彈筒到底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