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新明:邊走邊嚼

2021-02-12 圪梁梁上

廣場上拉來了一三輪車麥子,才猛然想起,節令已是麥收季節了。

現在的麥收,都交給了聯合收割機。決定收了,去街道上一招手,等活的機手樂不可支地迎上來,只需三言兩語說好畝數大小、收割價格,兜裡揣上錢,三輪車前頭開路,不消一會兒工夫,麥收便宣告結束。

冷冷清清,不留一點痕跡。沒有大張旗鼓的全家動員,沒有熱火朝天的龍口奪食。存在於70年代以前的人頭腦中,隆重程度僅次於過年的「麥收」活動,逐漸消失了。

麥田一點點消失,繼之以碾麥場的消失。聯合收割機的參與,讓一件件和麥收有關的農具,從鏽跡斑斑,黯然失色,直至拆解成一堆柴禾,魂斷爐灶。

三輪車屁股一撅,麥粒撲簌簌傾洩而下。帶著嬰兒皮膚色飽滿的麥粒,分外惹人注目。在廣場散坐的人們不斷圍攏過來,上了年紀的人不忘彎下腰抓一把在手心裡,捻幾粒在嘴裡嚼嚼,嗯,今年麥子成了,看這面兒多飽呀!

記得小時候一到麥收時節,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呀呀學語的幼童,即使幹不了啥都也要親臨現場,坐在場邊或指導,或觀陣,一塊兒頂烈日,一塊兒淋雨,總之不能閒坐在家裡。

麥子從收割到攤場、碾場、起場、揚場,要經歷諸多工序。作為重要農事活動,雖說不是什麼秘傳技藝,但都是靠一輩輩口授身教傳下來的。

莊稼長得再好,裝不到糧囤裡都不算豐收。成熟的麥子最怕冰雹和連陰雨,收割碾打更是時刻要抬頭看天。

觀察預測天氣,是麥收的關鍵。夜裡觀星,白天觀雲,老人們有著豐富的經驗,有時甚至準過了天氣預報。有他們在一旁壓陣,年輕人幹起活來,都輕鬆了許多。

但如今,這些都派不上了用場,科技的飛速發展,讓老人們挫敗和迷茫。

大家七手八腳開始幫忙把麥子攤開晾曬,推板靶子不夠,竟找來了寬板钁頭。三兩下,攤得又薄又勻。

遠遠望去,宛若一潭綠色的湖水漾起細小的波紋。

小孩子們很稀奇的樣子,把麥子當沙子一樣玩耍、嬉鬧,在攤開的麥子裡跑來跑去,留下自己的腳印,立刻被大人呵止。

他們這代人,甚至比他們更大的哥哥姐姐,對糧食沒有概念,「粒粒皆辛苦」只是需要背誦的一首詩,並不會在他們的生命裡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記。

麥子攤開了,人們各自散開,廣場恢復了平靜,就像剛剛什麼也沒發生一樣,麥粒們像剛出生的嬰兒,在陽光燦燦的撫摸下沉沉睡去,美得讓人不忍打擾。

不記得哪裡還有塊麥地呀!東逛西逛,在路邊竟發現一棵完整的麥穗,靜靜地躺在地上。

擱在以前,即使手裡攥著牛韁繩,也會毫不猶豫地揀起來,等走到地頭,就是一小把,揪根蒿草像女孩子扎小辮一樣紮起來,很有成就感呢!

但今天,我沒有撿它,我斷定,不會超過三根。

果然,都快走出村子了,才在路邊又發現了一棵,而且明顯發育不良,顏色灰暗,瘦小乾癟

                                       ↓

                                       ↓

                                       ↓

繼續找,才發現是割草機的傑作。可這躺倒的雜草,多像刈麥杆子刈過後的麥茬地呀!別看橫七豎八的,要是有個麥靶子輕輕一拉,瞬間就規整了。

                                    ▼

                                    ▼

路邊幹掉的雜草,多像收麥時遺落在路邊的麥杆呀!恍惚間,好像又回到了拉著牛去地裡拉麥子的年代,「咣當咣當」,牛不緊不慢,還要趁機在路邊扯草吃。拉牛的人雙腿酸麻,但又不能偷懶,去得遲了,會遭到大人訓斥。要是再遇上烏雲滾滾,電閃雷鳴,牛會更加賴著不肯走,氣急敗壞下,折根樹條子使勁抽,牛跟頭亂成一團。

收一料麥子,蛻一層皮。那時候,一心只盼著早早收完麥子,早早坐進清涼的教室,顧不上欣賞路邊的風景。

這麼好看的花,說不定邊走就用趕牛的鞭子「啪」的一聲打落。

臭蒿的氣味兒很大,特別是在大中午,老遠就能聞到,不管天怎麼旱,它總是很茂盛,莖幹脆綠脆綠的,能掐出水來。

時光給人留下的印記,刻在臉上的,是滄桑,留在心裡的,便是那些熟悉的味道。經過它時,就仿佛經過了一片青草地。

這傢伙叫「羊肚梢」,總是長得沒心沒肺,隨心所欲,收麥顧不上給牛割其它好的青草,就割些這東西回去,幾下就是一捆,省時省力。

密集恐懼症者,慎觀!

不過這傢伙的莖葉裡,都有這樣像牛奶一樣白的分泌物,那時候沒有牛奶喝,很好奇,就用鐮刀削一節來,等到乳白色的分泌物積聚到最大的時候,用舌頭去舔,卻是苦的!

小夥伴們都說,壞了,你中毒了,活不了了,不信你看,那乳白色的汁液抹在手上,一會兒就變成黑的了,而且黏糊糊的,一時半會兒洗不掉。

我才不會信他們說的呢!牛吃那麼多,不活得好好的嗎?

這個有說頭了,那時候沒有瓶裝水,幹活也沒有拿水的習慣,整個麥收季節就一個印象最深:渴!

不過地畔上要是能長出一窩「蛇蜜」,就有福了。

熟了的蛇蜜是這個樣子的,「迷你版」的草莓有沒有?摘一捧在手裡一口吞下,解饞,消渴!

這個東西叫什麼我忘了,開白花,也流「奶水」,花和葉子都能吃,沒有異味兒。

野苜蓿,牛愛吃。牛愛吃的我都嘗過,澀澀的,費舌頭。

見到這樣的,我都會忍不住順手一捋,光光滑滑的,手感很好,幾下就捋一把,常常想麥子要是長這樣該多好啊!始終不明白麥子長那麼長的麥芒有什麼用處,扎得人生疼,要是不小心弄到嘴裡,你越著急它越往裡鑽。

車前草,都長在路上,在兩個車轍中間頑強地活著。葉子非常牢固,使勁扯才能扯斷,斷茬處有筋,形似預製板裡的冷拔絲,難怪那麼頑強。

車前草清熱解毒,利尿,是很好的中藥。適應性很強,有一年我把一株帶籽兒的車前草帶到院子裡,結果第二年滿院子長得都是,除也除不淨。

這東西的葉子像「鏟鍋刀」,嘗過,辣的。

蒿子,和臭蒿同屬一丘之貉,但沒有臭蒿味兒濃,很柔軟,我喜歡掐它的頭含在嘴裡聞那個味兒。拾麥的時候不用帶繩子,拔兩根一纏,牢得很。

這是鐵桿蒿,幾乎沒什麼用,牛不吃,也不能用來綑紮麥子,一折就斷。

喲!哥幾個,站那麼高不嫌曬嗎?你下來,我不打你,也不摘你頭上的花。

馬蓮,也長在路上,牛吃它特別費勁,舌頭卷幾根使勁扯,能聽得見「咯吱咯吱」聲,扯斷的時候「騰」的一聲,所以牛往往不是很喜歡在它身上花時間磨牙,這也是它之所以那麼招搖地長在路中間的原因吧!金剛護體,鬼神不避!

曬到半乾不幹,用來綁黃瓜架比麻繩還結實。

比山桃大,比油桃小,不打農藥一身膠,葉子蜷曲著像被猥褻了一樣,還長那麼高,誰稀罕吃你!

蒲公英老得頭髮都白了。

蒲公英的花莖也流白色的汁液,花莖初咬時微甜,再嚼就成苦的了,先甜後苦的滋味兒,像極了悲催的人生。

冰草,葉子上老像蒙著一層霜,兩個手指頭掐住葉子一抹,底下的綠立馬就出來了,難怪牛不喜歡吃,會偽裝,賤貨!

我喜歡提著它的腦袋一抽,芯子就出來了,然後把最嫩的那頭噙在嘴裡,一咬一截,然後「噗」一聲吐掉,剩下的那截老的,一直嚼到滿嘴綠水,然後才吐掉。

小蒜這時候已經很老了,根莖纖維化,吃一口滿嘴渣。但也不能放過,吃它的花,這傢伙哪哪都是辣的。

沒有見到一塊麥地,我很失望,折返回來,剛才看見的那棵麥穗在來往的車輪碾壓下,變成了這個樣子。

養活了這塊土地上不知多少輩人的麥子,就這麼被人遺忘了嗎?

下了一場雨,沙堆上長出幾顆玉米苗,生命就是這樣,只要給我機會,就會伸枝展葉。只要有身段,哪兒都是舞臺。

天一旱,等待它的便是死亡,便是夢的破裂。我心裡有這樣的聲音。

但快要過去的時候,一回頭,猛然間,卻感覺到了這幾棵玉米苗的倔強,還有傲慢。

杜梨樹,杵在草叢裡的它,讓我想起了一個人,她不止一次寫過杜梨。

我該不該拍張圖片發給她看?

想想還是算了,這棵杜梨幼苗離公路那麼近,還能不能長大?萬一被毀了,又惹她一通傷感,這大於帶給她的歡喜,不值!

轉了一圈回來,主家已經把麥子拾掇乾淨,碎麥殼麥稈清除在一邊,穿「皮夾克」的劣麥在一邊。

這種帶殼的麥子在那時候,除了餵雞,也用來換瓜吃。

相關焦點

  • 節目回顧 | 邊走邊吃 ——一起去「塞上江南」
    今天的【邊走邊吃】就和莫大師、譚大師一起,去看看寧夏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吧~寧夏,指的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很多即使去過西北的朋友,對寧夏也是相對比較陌生的,但是提起一部電影,大家應該就有感覺了,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這部電影就是在寧夏的鎮北堡影視城拍攝的(具體的我們後面再展開細說)。
  • 牛排新吃法,邊走邊吃的外帶隨行杯試過嗎,真是太方便啦
    走進一看怎麼有些許不同,獨有的露天小院裡有個外賣窗口,販售牛排隨手杯、刈包、水果杯、酸奶,什麼~牛排還可以做成隨手杯邊走邊吃?真是厲害了。牛排隨行杯星型的造型很獨特,分上下兩層下面是經典飲品臺式麼麼紅茶,上面是切塊的牛排、炸薯角和沙拉等,如果趕時間沒空堂食來一杯邊走邊吃隨性又隨意,29元的價格可以說很平價了,而且拿來拍照也很吸睛呢。除此之外還有刈(gua)包,這是寶島夜市裡很常見的一種小吃,因為外形和內餡的原因,還有「虎咬豬」的別稱,是不是形象可愛呢?
  • 邊走邊看——臺灣的心跳聲
    臺灣有好山好水,但是去臺灣,帶回來最多的評語不是阿里山、日月潭有多美
  • 日本旅遊小貼士:吃貨不要邊吃邊走
    日本旅遊小貼士:吃貨不要邊吃邊走文/心心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民選擇在節假日出國遊玩。在各種條件的對比之下,我們周邊鄰居的優勢就顯現了出來。日本以它獨特的文化環境和自然美景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前去遊玩。但是到了那裡,如果我們選擇的是跟團旅遊,那麼一路上導遊都會時不時地提醒我們:買了美食不要邊走邊吃,最好是在店裡或者其他找個地方吃完了再走。這其中的原因和當地的環境以及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雖然整國的面積不大,但是當地的經濟發展卻是一直居高不下。早在百年之前,我們國家很多地區的人民吃不飽飯甚至是吃不上飯的時候,日本就一直處在較為繁榮的經濟發展中。
  • 邊走邊畫:迷樣徽州
    史志方手繪、水彩愛好者、長期從事研究古徽州文化藝術表現景程設計培訓創始人,十年間培養多名優秀的設計師和環境藝術專業研究生出版數部高校教材作品《村外》2015年被《人民日報》收錄未來,將繼續前行,漫行繪畫,漫行人生引自:邊走邊畫
  • 潘曉婷粉色上衣現身機場,邊走邊打電話
    近日,潘曉婷穿粉色上衣現身機場,邊走邊打電話
  • 黃聖依現身機場,邊走邊發語音,很是繁忙
    近日,黃聖依現身機場,邊走邊發語音,很是繁忙
  • 邊走邊吃這個特殊技能,只有武漢人才會?
    有次早晨上班路上,碰到倆個同事一起走,我津津有味的啃著煎餅果子,他們瞄了我幾眼,還是忍不住說道:「你怎麼邊走路邊吃東西啊?」回來後,有天跟閨蜜一起逛happy站臺,我矜持地拎著我的烤翅王,閨蜜端著碗餵了我一口藕,然後嫌棄的跟我說,「你是不是武漢人撒夥計(jie),都不邊走路邊吃東西!"
  • 全世界十個最適合邊走邊逛的城市就在這了!
    不是登山徒步那種,而是在城市裡漫步,走過一條條街道,走到下個十字路口,繞著住的酒店走一圈,沿著湖畔小路或是海濱步道邊走邊讓大腦放空……可以更真切地感受道路的轉彎起伏,可以聞到咖啡香麵包香或是小吃攤的濃鬱味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擦肩而過的人的表情...全世界最適合邊走邊逛的城市都在這了...
  • 《邊走邊唱》、《西搖記》EM7放映會,導演到場
    由於在曲江太平洋影城的放映時間非節假日,肯定有一些朋友遺憾地錯過了,所以在本周日(10月26日),EM7將針對這兩部電影進行一場加映。
  • 皮特父母領孫子逛街 希洛兄妹邊走邊吃(圖)
    上周末,布拉德·皮特的父母領著孫子Pax(6歲)和希洛(3歲)漫步義大利威尼斯的街頭,兄妹倆邊走邊吃著冰淇淋
  • 臺北10間超夯街頭小吃,讓你邊走邊吃太過癮!
    「邊走邊吃」大概可說是臺灣街頭特殊的景象之一,但這實在也不能怪臺人愛吃,而是臺灣的街頭小吃實在太吸引人了!酥脆的外皮撒上甜甜的糖粉,香濃的鮮奶麵團軟Q有嚼勁,除了招牌原味外還有巧克力、咖哩和紅豆等口味可選,吃過都愛上!圖/ipeen
  • 臺北10間超罪惡街頭小吃,讓你邊走邊吃太過癮!
    「邊走邊吃」大概可說是臺灣街頭特殊的景象之一,但這實在也不能怪臺人愛吃,而是臺灣的街頭小吃實在太吸引人了!
  • 邊走邊舞|周日晚20:00抖音直播間,看邊走邊舞2020舞蹈影像作品回顧!
    邊走邊舞藝術平臺 ,即使是在艱難的2020也沒有放棄讓活動繼續在山西發生。
  • 邊走邊畫線上課堂:說好的七月,不見不散喲!
    ★ 轉發微信積攢可進群打卡★一、前言「邊走邊畫
  • 毛尖:「這套書就是中國孩子的《一千零一夜》」——《邊走邊看的...
    8月17日上午,由中信出版集團聯合嘉閱文化推出的《邊走邊看的中國史》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舉辦。這是一套中國首部實地踏訪歷史書,也是中國家庭的回「家」之旅。8月初上市後,隨即獲得專家學者和語文教育研究家的關注。發布會上,作者薛舟、作家毛尖、吳中博物館館長曾路等為讀者帶來有關歷史與閱讀的有趣分享,暢言讀好歷史的現實意義,以及如何給孩子挑選優質的歷史讀物。
  • 組圖:張子萱戴小紅帽又美又萌 拿相機邊走邊拍心情大好
    她戴小紅帽甜笑又美又萌,拿相機邊走邊拍心情大好。新浪娛樂訊 2020年12月25日,上海,張子萱現身機場。她戴小紅帽甜笑又美又萌,拿相機邊走邊拍心情大好。新浪娛樂訊 2020年12月25日,上海,張子萱現身機場。她戴小紅帽甜笑又美又萌,拿相機邊走邊拍心情大好。新浪娛樂訊 2020年12月25日,上海,張子萱現身機場。
  •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人,只能邊走邊忘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人,只能邊走邊忘碰到她一個人在超市挑特價菜,就像很久之前那次大著肚子,二、 感謝你贈我一場空歡喜,我們有過的美好回憶,讓淚水染得模糊不清了。
  • 劉品言遭渣男欺騙:「前女友上門竟讓我從後門走」真的是邊走邊哭
    「邊走邊哭超崩潰」劉品言遭渣男欺騙:前女友上門我從後門走!據《聯合》報導,劉品言分享某次交往的經驗,當時她在前男友家看電視,突然門鈴狂響,前男友卻無動於衷,後來門外的人越按越厲害,前男友這才表示,是前女友找上門來,並要求劉品言從後門離開,「我一時意會不過來、當場愣住了」,於是劉品言一路從士林走回天母住家
  • 邊走邊學-第六季之河邊撒歡排練英文小短劇
    風和日麗又是出去放風的好日子孩子們天天網課眼睛疲憊和老齊一商量走哪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