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1971年,周總理接見伊文思夫婦
1972年-1975年間,尤裡斯·伊文思(1898~1989,荷蘭電影導演)偕夫人羅麗丹(法籍電影人)在中國拍攝了長達12個小時大型系列紀錄片《愚公移山》,攝製組的足跡遍及大慶、上海、南京、青島、新疆等地。當時,伊文思等人是極少數幾位得到官方認可在國內採訪、拍攝的境外攝影師(圖1),這給他深入基層(工廠、街道等),廣泛接觸群眾帶來方便。在片中,你可見到工人、農民、漁民、教授、學生、解放軍戰士、售貨員、演員、手工藝人等,還有他們工作、生活的場景。本文截取伊文思在上海拍攝的《對一座城市的印象》、《上海第三醫藥商店》等片一些鏡頭,再現1970年代上海街景,並將這些珍貴的影像分享各位同好。
圖2:外灘,黃浦江邊
上海街頭常有「軋鬧猛」現象,只要有人往上湊熱鬧,不管三七廿一馬上有人跟進。儂看,一對夫妻在外灘拍照留影,也會像圍觀外賓一樣裡三層外三層,場面邪氣壯觀(圖2)。有辰光,某人走在街頭,感覺頭頸不適而仰面觀天舒展下,旁人見狀也會好奇地朝天觀望,想曉得他在看啥,開始一二個看,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一大群人都朝天看,還相互詢問」啥事體?「,結果,啥事體也沒發生過,只是第一個人他活動了下頭頸而已。
圖3:清晨,上海街頭大餅油條攤
圖4:清晨,上海街頭大餅油條攤
在上海排隊買東西是常有的事,就是一大早去買個早點也會排成長龍(圖3、4)。上海早點有」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漿),大餅、油條最受喜愛。油條剛出鍋時,先不急於拿走,會燙手,讓它冷一會,然後用短草繩(攤主提供)扎或筷子(自帶)串起拿走。
圖5:南京西路人民公園門口,烏龜車
圖6:北站,烏龜車
1970年代,上海街頭跑的差頭(計程車)大多是小烏龜車,上海人習稱」小烏龜「(圖5、6,音xiaowuju)。
圖7:南京西路新昌路口,郵局
南京西路新昌路口東北轉角的這家郵政支局在當年也可算地標(圖7)。1990年以降,在城區建設大變局中,它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無跡可尋了。
圖8:延安東路輪渡站
過去,黃浦江兩岸過江來往交通極為不便,擺渡船是主要交通工具(圖8),若遇大霧天輪渡就停運,急煞去對岸上班人。所以,住了浦東的自喻鄉下人,難得到浦西去玩,還說:「伲到上海去白相。」
圖9:安義路常德路口,靜安區41糧油店
靜安區安義路的老照片稀缺,這是我至今見到的它的唯一影像(圖9),多虧伊文思大師用鏡頭記下其瞬間。
圖10:乍浦路橋
老底子,人力運輸車蠻多的。人力車平地走還比較省力易行,一旦遇到上橋就非常吃力,需要有人推一把,俗稱」推橋頭「(圖10)。不過,大多人力車夫會相互推車,很是默契。筆者讀小學時,為寫篇周記《記一件好事》,特意去橋堍相幫推人力貨車。
圖11:南京西路,立豐廣東土產食品商店
1938年9月,公誠南貨店創立。1967年8月,公成南貨店與立豐供銷合作社公私合營,改名為「上海立豐廣東土產食品商店」。1990年10月,改名為上海立豐食品有限公司(圖11)。
圖12:南京西路華山路口東望靜安寺
圖13:南京西路華山路口東北角
圖14:華山路南京西路口北望,前方愚園路
此組截屏影像(圖12、13、14)再現了當年靜安寺及其周邊風貌。如今,靜安寺片區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的,影像中的沿街建築已無跡可尋。
圖15:南京西路805號,王家沙點心店
圖16:南京西路805號,王家沙點心店門口買青團
王家沙點心店的素菜饅頭、蘿蔔絲饅頭做得蠻好,常常要排長隊才能買到。蟹殼黃更是品種多,吃口好!以前還有老虎腳爪供應,吃的人少了,也就不做了,有點可惜。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這裡就不一一列舉,有機會你自己去品嘗(圖15、16)。
圖17:小菜場魚攤頭
圖18:刮魚鱗攤
圖19:小菜場,盆頭菜
過去,小菜場魚攤頭旁邊還有專門刮魚鱗的小攤頭,大多是中老年婦女擔當(圖18)。現在這種事體只有賣魚攤主自家做了。小菜場裡還有賣葷素搭配的小菜,且用盆裝,習稱」盆頭菜「(圖19),價鈿比各種單買稍微貴點,但免肉票。
圖20:徐家匯廣場,衡山路華山路口,衡山食品商店
圖21:徐家匯廣場,交警用喇叭指揮交通
那時,馬路上沒有交通協管員或輔警,交警指揮交通還是蠻辛苦的,有時會用喇叭提醒來往車輛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圖21)。
近期文章:
靜安區六十三油醬店原來在這街角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六)
讀《圍爐夜話》心得之二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五)
1959年,電影中的上海街景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四)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三)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二)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一)
臺灣攝影師張才之上海影痕
探訪武進路453號扆虹園遺蹟
《申報》所記跑馬廳畔石翁仲
上海內環線內遺存碉堡尋覓記
文徵明答陳汝玉書(鋼筆書法)
虹口「長興園」老虎灶探訪記(視頻)
圖說下海廟及其他
子欲養親健在時
這些老照片你見過嗎?魯迅逛街....
腳步何必太匆忙
無田街拍日誌之四十五
---
歡迎光臨!本號文字及部分近照均為原創。轉載本號文章,請註明來源!對老上海、老照片、老地圖、老建築感興趣的朋友可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我:
1、搜索微信公眾號:wt1957sina;
2、掃描下面本號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再點「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