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經朋友介紹,在網上看了一部1959年出品的國產故事片《萬紫千紅總是春》(沈浮導演、朱靜攝影、張瑞芳等主演、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出品)。片中的幾個上海街景(外景)引起我極大興趣,因為1950年代上海街景的影像不多見,這幾個鏡頭尤顯珍貴。現將片中一掃而過的幾個上海街景鏡頭截屏如下,並略加解說,分享各位同好:
▲圖1、2、3:老西門街景。鏡頭機位在復興東路方斜路口,從南嚮往東向逆時針搖過去,可見老同盛南貨店(圖1)、西門鐘錶商店(圖1、2)、大富貴酒樓、全泰服裝商店(圖2)、隆興昌百貨商店(圖3),這些老字號前皆冠於「公私合營」字樣,也是那個時代的標籤。另,圖3中掛在電線木頭上的廢物箱,你見過嗎?如今,除了「全泰」、「大富貴」少數幾家老字號殘存於此,老西門街景早已面目全非了。
▲圖4:四川路廣東路口東北望外灘市府大樓(原滙豐銀行)、海關大樓等;圖5:外灘市府大樓(滙豐銀行)、海關大樓近處東眺浦東陸家嘴。1955年,滙豐大樓由市府接管,隨後市委市府機關由原工部局大樓遷出,入駐此樓辦公。
▲圖6、7、8:國際飯店背面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叫鳳陽路。這組鏡頭拍的就是鳳陽路近新昌路口露天花市和菜市場,居民買花買魚(圖7、8),很是熱鬧。
▲圖9、10:弄堂口(地點不詳,待查)。弄堂口有一阿姨正在傳呼電話亭打電話,其身後一輛無軌電車剛好開過(圖9),另一側有皮匠攤等,馬路對面有爿陞昌皮鞋商店(圖10)。
▲圖11:弄堂裡廂(地點不詳)。彈街路,還有可以醃鹹菜的大水缸,令我想起小辰光在彈街路上白相打彈子,還有見彈街路上有鬆動的卵石塊就順手拿回家拔阿拉姆媽醃鹹菜當壓石用。
▲圖12、13:大觀園浴室,1924年9月25日,由常玉清創辦,坐落於西藏路北泥城橋(今北京西路2號)。常玉清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時,曾充漢奸,後遭官廳緝捕,滬地不能立足,逃往大連,而浴室由其弟常玉亭代管(詳見《申報》1933年12月16日11版報導)。另據《上海地方志》「黃金榮」條目下記載,大觀園由黃開設。但無從查考。1947年7月中旬,西門浴室工人要求提高拆帳,遭老闆拒絕,工人隨罷工遊行20多天不上班。同年8月21日下午,有浴業工人300~400人蜂擁闖入大觀園浴室,搗毀生財器皿,並毆傷該園經理楊少雲(浴室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當場有44名工人被新成警察局逮捕,後因楊少雲不欲追究,勞資雙方達成協議,業已全體交保釋放(詳見《申報》1947年8月28日4版報導)。大觀園浴室坐落鬧市中心,在布局和裝潢上,仿《紅樓夢》描寫的古典園林,使「大觀園」名副其實,並因其格調的獨特和古色古香,在全市浴室行業中別具一格。1956年公私合營時仍沿用舊名,後改名為滬中浴室。文革中曾名「紅衛」浴室,後又恢復「滬中」。1983年,浴室恢復原名。浴室底層以大眾化為主,樓上設有男女桑拿、衝浪大池、按摩浴缸及減肥、挺胸、拔毛等服務特色項目,成為上海高檔多功能浴室之一。1980年代末,大觀園、上海芬蘭浴、金門浴室等20多家裝空調開夜市,在大熱天提供消暑納涼的場所,吸引了大批顧客。有的還全天候24小時服務,方便消費。大觀園由於充分發揮了經營優勢,1992年經營實績達325.6萬元,居全業之首,通宵服務收入38萬元,也居同業第一。
▲圖14、15:清晨,常德路(舊稱赫德路)街景,一輛有軌電車由南向北緩緩駛來,片右側是常德公寓。據1956年《上海指南》記載,由靜安寺始發的1路和3路有軌電車,前者開往虹口公園,後者終點站為十六鋪,都途經常德路,並設有常德路北京西路站。
▲圖16:北京西路近西藏中路口東望,片後方地標建築是中法大樓,舊時開過中法大藥房(今北京東路851號芝罘路口),解放後上海五金機械公司入駐,1990年代曾開過裝潢總匯。
近期文章: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四)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三)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二)
老上海城區已消失的街角(一)
臺灣攝影師張才之上海影痕
探訪武進路453號扆虹園遺蹟
《申報》所記跑馬廳畔石翁仲
上海內環線內遺存碉堡尋覓記
文徵明答陳汝玉書(鋼筆書法)
虹口「長興園」老虎灶探訪記(視頻)
圖說下海廟及其他
子欲養親健在時
這些老照片你見過嗎?魯迅逛街....
腳步何必太匆忙
無田街拍日誌之四十五
老上海公交圖史卷三
海上滄洲書場憶舊錄
梵皇渡路323號,誰曾住過?
老上海公交圖史卷二
顧水如與陳祖德師徒情
---
歡迎光臨!本號文字及部分近照均為原創。轉載本號文章,請註明來源!對老上海、老照片、老地圖、老建築感興趣的朋友可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我:
1、搜索微信公眾號:wt1957sina;
2、掃描下面本號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再點「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