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文賞析 《廣陵散考》之一(附徐君躍演奏)

2021-02-22 西湖琴社

予少好雅琴,因頗留心其故實。昔年謁楊時百先生,見案上有稿說嵇叔夜廣陵散者,叩以此曲之情致,先生曰:「此殺伐之聲也。」時已入夜,遂未竟談,即聽漁歌一曲而別。其後先生忽歸道山,不能請益矣。迨先生書出,始獲觀其全文,與予意略有不合;乃更詳考之,作此篇,區以十目。首章論叔夜所作之曲,則以考廣陵散之便而附及者。戴明揚識。

目錄

一、嵇康所作之曲

二、嵇康所習之曲

三、嵇康之受廣陵散

四、韓皋之廣陵散解

五、韓皋之謬誤

六、晉後廣陵散之流傳

七、廣陵散譜

八、臞仙譜之時代

九、廣陵散之寓意

十、慢商調之取義

一、嵇康所作之曲

叔夜(嵇康)所作之曲,相傳有《嵇氏四弄》及《風入松》。宋僧居月《琴曲譜錄》云:「長青、短青、登高引望、長側;此四曲謂之嵇氏四弄。多貼蔡邕五弦,通為九弄。」明鈔本《琴苑要錄》引《琴書》云:「秋聲、淥水、幽居、秋思、坐愁;以上蔡邕五弄。長青、短青、長側、短側;嵇氏四弄。通為九弄。」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五十九「蔡氏五弄」下引《琴議》云:「隋煬帝以嵇氏四弄蔡氏五弄通謂九弄。」宋陳暘《樂書》卷一百二十《琴操》云:「漢末太師五曲,魏初中散四弄,期間聲含清側文質殊流。」又卷一百四十一《琴曲》下云:「昔人論琴弄吟引,有以嵇康為之者:長清、短清、長側、短側之類是也。」又卷一百四十一《琴調》云:「嵇氏四弄,會附正聲,可類尚書。」元袁桷《聽徐天民草書》云:「蔡氏四弄,嵇中散補之,其聲無有雷同。」長清、短清或作長青短青。明臞仙《神奇秘譜》載其曲,注云:「漢蔡邕所作也,取興於雪。」清唐彝銘《天聞閣琴譜》紀事云:「長沮、桀溺二隱士作大遊、小遊、長側、短側。」舊鈔本《操縵指訣》云:「長側、短側、大遊、小遊:以上四曲,長沮、桀溺作。」(古雜操)《文獻通考·經籍考》引《崇文總目》列沈氏《琴書》一卷,原釋云:「沈氏撰,不著名,首於嵇中散四弄,題趙師法撰。蓋諸家琴譜,沈氏集之。」元袁桷《示羅道士》云:「楊司農纘諱其所自譜,首於嵇康四弄。」據此則長清、短清或謂蔡邕作。長側、短側或謂長沮、桀溺作。此曲久佚,故後世補撰之。楊纘,宋初人。趙師法所撰不知與楊氏之譜孰先,及有無淵源也。《琴苑要錄》引《琴書》云:「風入松,雍門周作。」《樂府詩集》卷六十「風入松歌」下引《琴集》云:「風入松,晉嵇康所作也。」《操縵指訣》云:「晉嵇康作詞,存對音。」(花木名操)明楊西風《琴譜大全》載《風入松》一曲,商意一段。注云:「歌也,晉嵇康所作。」此謂歌詞亦叔夜作,想當然耳。長清、短清、長側、短側、風入松,皆見與《琴歷》(初學記十六,《太平御覽》五百七十八引。)皆三十六雜曲之一(見《通志樂略》)。而作者,則說各不同。凡著名之曲,說者多隨意歸之古人。此如《三峽流泉操》或謂商陵穆子作,或謂伯牙作,或謂阮籍作,或謂阮鹹作,實皆未必然也。

二、嵇康所習之曲

叔夜善撫《廣陵散》,人盡知之。此外尚有《楚明光》、《太平引》。《藝文類聚》四十四引蔡邕《琴賦》云:「飲馬長城,楚曲明光。」《琴操》云:「楚明光者,楚王大夫也。昭王得和氏璧,欲以貢趙王,於是遣明光奉璧之趙郡小。羊由甫知趙無反意,乃讒之於王曰:『明光常背楚用趙;今使奉璧,何能述功德?』及明光還,怒之,乃作歌,曰《楚明光》。」太平御覽五百七十九引吳均《續齊諧志》記云:「王彥伯,會稽餘姚人也。赴告還都,行至吳郵亭,維舟中渚,秉燭理琴。見一女子披幃而進,取琴調之,似琴而聲甚哀,雅類今之登歌。女子曰:『子識此聲否?』彥伯曰:『所未曾聞。』女曰:『此曲所謂《楚明光》者也。唯嵇叔夜能為此聲;自此以外,傳習留數人而巳。』彥伯欲受之。女曰:『此非豔俗所宜,唯巖棲谷隱可以自娛耳。』」《樂府詩集》卷六十《宛轉歌》下引《續齊諧記》,《楚明光》作《楚明君》,王彥伯作王敬伯.《琴曲譜錄》云:「楚光明操,楚光白制。」《續通志·樂略·楚明妃曲》注云:「湯惠休作。或云:『惟嵇康能為此曲,以後傳習數人而已。』」案《琴歷》所列琴曲,兼有《楚妃歌》《楚明光》。《文選·琴賦》注引石崇曰:「《楚妃歌》,莫知其所由。」《琴曲譜錄》云:「《楚妃歌》,息媯制。」《續通志》之《楚明妃》,乃誤合二名為一也。《天聞閣琴譜》引《通禮纂義》云:「堯使無句作琴五弦,作太平引,神人暢。」(案《太平御覽》五百七十七引《通禮纂義》云:「堯使無句作五弦。」無「作太平引」句。不知《天聞閣譜》何所據也。)《操縵指訣》云:「『太平引』,堯作。嵇康曾神授此引。」(《廟堂雅頌·名操》)《文選》向子期《思舊賦》云:「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李善註:「《文士傳》曰:『嵇康臨死,顏色不變,謂兄曰:向以琴來不?兄曰:已來。康取調之,為《太平引》。曲成,嘆息曰:《太平引》絕於今日邪!』《康別傳》:『臨終曰: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世說新語·雅量篇》注引《文士傳》略同。)《文選》六臣本《思舊賦》李善注引幹寶曰:「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平御覽》五百七十九引《竹林七賢傳》曰:「嵇康臨死,顧視曰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惜固不與。《廣陵散》於是絕矣。』」《晉書》本傳所紀略同。《魏志·王粲傳》注引《魏氏春秋》曰:「康臨刑自若,援琴而鼓。既而嘆曰:『雅音於是絕矣。』」又引《康別傳》臨終之言,而云:「與盛所記不同。」《別傳》未言彈琴,《魏氏春秋》未言所彈何曲。除《文士傳》外,各書稱叔夜臨刑彈琴,皆指《廣陵散》而言。徐昂《畏壘筆記》云:「臨命而作《太平引》,恐無是理,當以幹令升《晉紀》作《廣陵散》為正。」洪亮吉《北江詩話》云:「李善注《思舊賦》引《文士傳》云:『《太平引》絕於今日耶!』又引《嵇康別傳》曰:『廣陵散於今絕矣。』據二書,則《太平引》、《廣陵散》當系二曲。康臨刑所彈者《太平引》,而又憶及《廣陵散》也。」案洪氏分二曲為所彈所憶,固未必得之;而二曲之非一事,則似可無疑。張雲璈《選學膠言》據《文士傳》之說,因疑《廣陵散》別名《太平引》,則更屬臆度矣。

三、嵇康之受廣陵散

《晉書》本傳云:「康嘗遊乎洛西,暮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清辯。因索琴彈之,而為《廣陵散》,聲調絕倫,遂以授康,仍誓不傳人,亦不言其姓字。」《水經洧水注》引司馬彪云:「華陽,亭名,在密縣。嵇叔夜嘗採藥於山澤,學琴於古人,即此亭也。」《太平御覽》五百七十九引《靈異志》云:「嵇中散嘗行西南出。去洛數十裡,有亭名華陽,投宿。至一更中,操琴;聞空中稱善聲。中散撫琴而呼之曰:『君何以不來?』此人便答云:『身是古人,幽沒於此,數千年矣。聞君彈琴,音曲清和,故來聽耳。而就終殘毀,不宜以接侍君子。』向夜仿佛漸見,以手持其頭。遂與中散共論聲音,其辭清辯。謂中散:『君試過琴。』於是中散以琴授之。既彈,唯《廣陵散》絕倫。中散從受之,半夕悉得。與中散誓,不得教他人,又不言其姓也。」《太平廣記》三百十七引《靈鬼志》與此同,而辭更繁。《太平御覽》又引《大周正樂》云:「嵇康宿王伯通館。忽有八人云:『吾有兄弟為樂人,不勝羈旅,今授君《廣陵散》。』甚妙,今代莫測。」餘書紀授《廣陵散》者,《如異苑》謂為黃帝伶人。《廣博物志》引《真仙通鑑》謂為堯時掌樂官,兄弟八人,號曰伶倫。(明郎瑛《七修續稿》《廣陵散》條,即誤用此說。)皆附會鬼神之說,而益加鄙俗,茲不具錄。

《廣陵散》徐君躍演奏

=========================================

地址: 杭州市上城區四宜路西湖捌號公館1-3-101

網址: http://www.xihuqinshe.com/

電話: 0571-87066189

公眾號: xihuqinshe

QQ群: 86589747

=========================================

相關焦點

  • 失傳的《廣陵散》被復原,真的很好聽!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廣陵散》世間只有兩個人能完整地彈奏,一個是《廣陵散》的創作者,另一個便是嵇康。 對,就是那個美男子,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 嵇康為其命名:《廣陵散》。那麼,那個創作《廣陵散》的神秘隱士到底是誰呢?無解。
  • 嵇康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 嵇康傳的主要內容
    嵇康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 嵇康傳的主要內容嵇康撫琴圖在整個魏晉文藝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極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他精通音律,「廣陵散絕」體現的是嵇康作為一個偉大音樂家的悲劇。嵇康廣陵散《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
  • 千古絕唱《廣陵散》真失傳了嗎?
    不過嵇康上刑場時從容淡然,要了把琴彈廣陵散,樂聲慷慨激昂,攝人心魄。曲終,長嘆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晉書》」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有人以前請他教廣陵散,他沒教,所以廣陵散從今就要斷絕了。重點來了(敲黑板)請出門百度《廣陵散》。
  • 有一種失傳,叫《廣陵散》
    有學者和民俗學家考證過,《廣陵散》可以用琴、箏、笙、築等樂器演奏,現僅存琴曲。宋代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時把它歸為楚調曲(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清商樂系列其一)。晚於嵇康的潘嶽還在他的《笙賦》中這樣寫:「輟《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可能有陣子流行過。唐代李良輔編有《廣陵止息譜》,共23段;唐代呂渭的《廣陵止息譜》有36段,對這兩種譜的敘述可見於史書記載。
  • 「廣陵散」:此曲天上來,終不留人間
    「廣陵散」是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現在所聽到的「廣陵散」並不是最擅長演奏此曲的大師留下來的。最擅長演奏「廣陵散」是誰呢?而嵇康最著名的「廣陵散」卻沒有傳下來,這可能是因為「廣陵散」本來就是來自天上的吧。這一曲就是「廣陵散」。聽後,嵇康覺得此曲非人間普曲而是天上妙樂。嵇康特別喜歡這支曲子,那個人就把這首「廣陵散」傳給了嵇康,同時和嵇康彼此約定「廣陵散」只能自己彈,而不要傳給別人。
  • 音樂漫筆:不羈的嵇康,絕唱之《廣陵散》
    同時,他彈得一手好琴,尤其善於演奏《廣陵散》,倍受人們關注。當時與他齊名的還有比他大十三歲的阮籍,音樂史上常有"嵇琴阮嘯"的說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籌。然而,他與其他文人所不同的是,他喜歡打鐵,常常站在燒的通紅的爐火邊,從爐火中取出燒得通紅的鐵,放在磴上另一隻手舉著鐵錘敲打著鐵塊,讓它變成刀劍,變成鋤梨。
  • 曲之師長——敘說《廣陵散》
    古琴曲《廣陵散》正是這種文化的代表。韓王聽說後把他召進宮演奏琴曲,聶政把匕首藏在琴箱內,利用韓王專心聽琴之際,突然取出匕首將韓王刺死。按當時規定,殺君之罪,當誅九族。聶政恐禍及母親,便拿刀自毀容貌,自刎而死,所以無人知道刺客是誰。後來統治者將聶政的屍體曝於街頭,其母聽聞此事,確信是自己的兒子是為了不連累自己才這樣做的。
  • 稽康與廣陵散
    (@唐人默客)由於他的社會影響力,被司馬氏家族認為篡權的障礙之一,故此,在其40歲時,被司馬昭斬殺。稽康的才華及慷慨悲歌的故事被後世廣為頌揚。現今更有人說《廣陵散》之所以名聲大振,應歸功於嵇康臨刑索琴彈奏所致。話說嵇康年輕時,一次夜宿洛西華陽亭。夜晚無眠,就彈起琴來,不知不覺夜深了。
  • 故事:廣陵散
    嵇康知道古代有一部琴曲,叫做《廣陵散》。這部古琴曲曾是黃帝時代的作品,作者名叫伶倫,傳說曾擔任黃帝的樂官,離嵇康那時的魏晉時代已經有兩千多年了,而且民間傳說這部樂譜也早已失傳,世上無人能彈奏了。嵇康對伶倫的《廣陵散》很是神往,只恨無緣見到這部曲譜,遺憾之際,便常常思忖,想如果把這部《廣陵散》彈奏出來,到底是什麼聲調呢?
  • 樂|《廣陵散》,穿越千年,追尋古音
    編者按: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據《晉書》記載,此曲乃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為司馬昭所害。
  •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長老曲洋為什麼能在蔡邕的墓中挖出廣陵散
    在這個設問之前,我先交待一下,《廣陵散》的版本問題。因為,根據《笑》的交代,嵇康之後,《廣陵散》失傳了。事實上呢?歷史學家也說廣陵散在嵇康之後失傳了的。《廣陵散》其實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不是香港的黃沾譜寫的嗎?)這兩種互相矛盾的說法,到底誰是誰非?對廣陵散的考證,有人做過比較仔細的功課,就是明朝的皇室。
  • 聽琴丨管平湖、李祥霆《廣陵散》
    《廣陵散》是一首曲調較為激昂的古琴曲。根據劉東升的《中國音樂史略》,《廣陵散》大約產生於東漢後期。據說,《廣陵散》這一曠世名曲,因聶政刺韓相而緣起,因嵇康受大闢刑而絕世。因而古曲《廣陵散》的背後,實際上包含了聶政和嵇康的兩個典故。
  • 《廣陵散》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知道嗎?
    作者:大生來源:「明精舍」微信公眾號廣陵散,是最著名的古琴曲之一公元263 年的一個中午,嵇康臨刑東市,刑場早被圍得水洩不通。而嵇康,將刑東市,平靜如常,「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嵇康說:「袁孝尼曾想學這個曲子,我沒有教給他。《廣陵散》,從此絕矣!」嵇康,讓死亡變得悽美而絢麗。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卻讓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
  • 第三屆平湖杯 喬珊《廣陵散》
    古琴中國聽琴·交流·請加鹿七弦:luqixian007古琴演奏:喬珊相關琴曲推薦琴譜查詢離騷、酒狂、長相思、貝加爾湖、小草、心經、寒山僧蹤、斯卡布羅集市、一聲所愛、雲水禪心、煙花易冷、小城故事、涼涼、良宵引、高山、流水、風居住的街道
  • 中國十首古典音樂,第五名是《廣陵散》,你知道前四名嗎?
    ,不過若論其中之最,當屬這十首:《高山流水》《夕陽簫鼓》《梅花三弄》《漢宮秋月》《十面埋伏》《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微風徐徐,江面上波痕淺淺,天際邊,雁群忽明忽近的嬉笑著,打鬧著,演奏出美妙的樂章。
  • 【琴曲示範】全本《廣陵散》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
  • 全球華語金曲獎|熊雲韻《琴氣 • 廣陵散》榮獲 「年度最佳民樂專輯」 獎
    著名古琴家熊雲韻受邀參加此次頒獎典禮,熊雲韻憑出色作品《琴氣•廣陵散》獲得專業評審團的肯定,榮獲「年度最佳民樂專輯」獎。熊雲韻老師的代表曲目「廣陵散」獲頒世界金獅獎 「演奏最高金獎」、全球華語金曲獎最佳民樂專輯《琴氣•廣陵散》。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專業。現為香港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榮譽主席、熊雲韻瀟湘古琴院院長、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琴會理事、國際古琴學會常務理事、廈門大學古琴社高級顧問。自幼受家父影響薰陶喜愛古琴並學習古琴,至今習琴 24年,古琴教學15年。
  • 鐵匠音樂家的廣陵絕響
    嵇康和曹魏算是姻親關係,他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孫女,他曾經官居中散大夫,後來司馬氏開始在曹魏橫行他就不再做官。首先,「忠貞不二」是士大夫階層的信仰,雖不能在朝代交替時殺身以成仁,但不與有心篡權之人苟合也是堅守自我信仰的方式之一,即使曹魏取代漢室的手段不會比司馬氏拉曹氏下馬高明多少,但以嵇康的角度來看,這種陰謀或者陽謀奪取政權的方式是令人不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