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達郎的《Christmas Eve》

2021-02-20 聯洋藝術空間

每年聖誕節來臨前,日本的大街小巷就飄蕩著山下達郎的《Christmas Eve》(クリスマス・イブ)。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時,就喜歡上了那一種明朗歡快,有一種莫名心動的感覺,結果山下的歌只記得這一首,當後來查看到JR東海廣告視頻時,更是連放了N 遍,至今百聽不厭。

山下達郎,男,日本創作歌手,《Christmas Eve》是他第9張個人單曲和代表作之一。1983年12月14日首次發行,之後多次發行。這首歌是日本最經典的聖誕歌曲。

《Christmas Eve》原是山下達郎1983年的原創專輯《MELODIES》的收錄歌曲,同年年底聖誕節前夕發行單曲,限定發售3萬張。此後每年聖誕節前後,單曲的銷量就會飆升……是日本歷代單曲銷量第37位。

這首歌曲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於1988年至1992年期間被用作JR東海的「X'mas EXPRESS」系列形象廣告歌曲,當時成立的JR東海,經營由東京到大阪之間的鐵道路線,推出了以遠距離異地戀為主題的「EXPRESS SERIES」,《Christmas Eve》首先被用作1988年「HOME-TOWN EXPRESS」(X'mas編)的廣告形象歌曲,然後從1989年開始,「HOME-TOWN EXPRESS」的X'mas編發展出「X'mas EXPRESS」,並繼續使用這首歌。

這一系列的廣告幾乎都是同一個模式盛裝打扮的女生在車站焦急地等待異地的戀人,他出現了,她則悄悄地躲起來,然後給他一個驚喜,配合著山下的歌聲,營造出甜蜜濃鬱的聖誕氣氛。當時正是泡沫景氣的頂峰時期,日本人開始普遍重視聖誕節,形成了一種「聖誕節想和戀人一起度過」的意識,因此廣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X'mas EXPRESS」系列廣告被譽為日本史上最成功的電視廣告系列,不僅捧紅了廣告女主角的眾多女星——如深津繪裡、牧瀨裡穗、吉本多香美等,更成功推動了JR東海「X'mas EXPRESS」的品牌化,也使山下這首《Christmas Eve》成為日本的國民聖誕歌曲。

文:鮑米花 編譯

相關焦點

  • 山下達郎 -《Christmas Eve》:讓每顆等待的心都得到安慰!
    這首歌雖然是聖誕歌曲,但up主覺得也同樣無比合適今天這個日子,通過這首歌,up主祝那些相戀的、奔跑的、等待的人最終都能找到自己憧憬的那份答案。 ChristmasEve介紹:《Christmas Eve》是山下達郎1983年原創的歌曲,同年在聖誕節前夕發行單曲,之後多次發行再售盤,是日本最經典的聖誕歌曲。
  • SKE48組合新碟奪冠 山下達郎創新紀錄
    另外上榜的有實力音樂人山下達郎的聖誕單曲碟《Chirstmas eve》,久違的新碟雖然只是排名第十,但是口碑十分不錯。另外上周的冠軍的Kis My Ft2本周跌至第八位,實力不俗。 山下達郎新碟封面
  • 松島菜菜子新劇《營業部長吉良奈津子》主題曲居然是山下達郎演唱誒~<山下達郎 & JR東海CM集>
    對這劇有好感除了因為菜菜子之外,憑山下達郎的名字我也得刷完整集啊...就跟堅決不快進《悠長假期》OP「LA LA LA LOVE SONG」一樣- -提起山下達郎的名字就不得不提傳說中的聖誕定番名曲《Christmas eve》。
  • 如果沒聽山下達郎的「Christmas Eve」,就等於沒有過聖誕.
    說到每年聖誕節,都要聽的歌曲,一定是這首山下達郎的「Christmas Eve」,每到聖誕節,日本大街小巷,都會被這首歌包圍,配上街頭閃爍的霓虹燈,更是增添了聖誕節的氛圍。1973年出道的山下達郎,是日本 city pop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獨特的音樂性,以及一個人包辦所有音樂創作、演奏、和聲、錄音的音樂職人般的態度,也被傳為佳話。
  • 昭和的山下達郎
    提到山下達郎,就一定要介紹他的神仙伴侶——竹內瑪莉亞(Mariya Takeuchi),竹內瑪莉亞與山下達郎在1982年結婚,至今已經有38年的光景了。二人在音樂創作上都頗有造詣,妻子有著超強唱功和作詞能力,而丈夫又在作曲編排方面天賦異稟,兩人結婚後兩人更是比翼雙飛。
  • 山下達郎為電影《解憂雜貨鋪》創作主題曲
    山下達郎為電影創作主題曲網易娛樂7月9日報導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音樂歌手山下達郎宣布為人氣組合Hey!Say!Jump的成員山田涼介主演的電影《解憂雜貨鋪》製作主題曲《Reborn》。山下達郎專門為電影創作的歌曲《Reborn》是以再生為主題的歌曲,對於這次的作品,監督對這首歌曲讚不絕口。山下達郎表示,這次的作品與以往風格迥異,花費了大概一個半月時間完成。歌詞中會提及生死觀的問題,人是從哪裡來哪裡去等根源也有所觸及。
  • 走馬觀花,從山下達郎到陳淑樺的一路風光
    名曲【That Lady】中的電吉他蜂鳴聲,綿延飛翔,動聽到能聞出甘美的蜂蜜味,除了有演奏一技旁身外,The Isley Brothers也是出了名的芭拉歌妙手,他們的芭拉歌集是同行緊緊盯梢的曲庫,一代代音樂人繞不開的山路,山下達郎年輕時也曾經路過。
  • 日本國民聖誕曲~山下達郎 Christmas Eve
    但是在日本一定會播放這首「國民聖誕歌」1983年12月14日發表的這首單曲收錄在山下達郎的原創專輯裡。當年發行了12寸黑膠單曲唱片。而在後面的年份裡,每到聖誕節都被播放。特別是1988~1992年一度成為JR東海大阪東京快線的聖誕季促銷主題曲。在歌曲問世的30周年,特別發行了紀念專輯。還包含了幾首其他的經典聖誕曲目。
  • 溫暖又好聽的《Promise for Christmas》,開口跪!
    eve我們在去年平安夜作出的約定No matter the distance無論你我相隔多遠You always be here with me你都會永遠和我在一起So when the winter is cold所以當冬天變得寒冷We warm it up with love
  • 山下達郎和嵐推出《復活Love》 嵐轉型之作
    山下達郎網易娛樂2月26日報導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天團嵐的第48張單曲碟《復活Love》即將推出,其中因為由著名音樂人山下達郎作詞作曲迄今為止,山下達郎為傑尼斯的偶像提供非常多的歌曲。其中最出名的有Kinki Kids的成名歌曲《硝子的少年》和《雲霄飛車羅曼史》,少年隊的《灣岸滑雪》還有近藤真彥的《Highteen Boogie》。與傑尼斯事務所長達30年以上的合作關係,雖然嵐的成員與山下達郎很久以前就有來往,不過為嵐提供樂曲卻是第一次。
  • 山下達郎和松島菜菜子合作 為其新劇唱主題曲
    山下達郎為該日劇編寫的新曲是《Cheer up!The Summer》,該曲計劃在9月以單曲碟的形式發售。上張作品《陽光和給你的安魂曲》後是山下達郎相隔三年的新作。而且同電視臺合作則是相隔8年之久,上次的合作作品是2008年開播的《沒有玫瑰的花店》的主題曲《一直在一起》。  對於這次的合作,山下達郎表示:「從松島菜菜子出道作品後,再次有機會合作,覺得很高興。」
  • 山下達郎出道35年 為松雪泰子新片創作主題歌
    山下達郎出道35年 為松雪泰子新片創作主題歌 時間:2010.01.30 來源: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木村拓哉山下達郎時隔16年合作 打造新劇主題曲
    木村拓哉主演的TBS日劇《東京大酒店》將於10月20日開播,主題曲選定山下達郎的《RECIPE》,這是他繼2003年為TBS日劇《GOOD LUCK!》演唱片尾曲《RIDE ON TIME》後時隔16年再為木村拓哉主演日劇獻唱。
  • 山下達郎推出夏日作品 延續《Come Along 3》
    該作被譽為隱藏的名作,備受業界讚賞,而且這也是山下相隔33年推出的音樂作品。
  • 山下達郎夫婦合作歌曲被選為日劇歌曲
    山下達郎據悉,《Let It Be Me》收錄在2008年竹內瑪利亞推出的完整精選專輯《Expressions》中,是山下達郎和竹內瑪利亞兩人合作的歌曲。《Let It Be Me》翻唱自上世紀50年代美國搖滾組合艾佛利兄弟的同名歌曲,是一首情歌。這首歌曲以極致愛的感覺成為經典名曲,曾經被多位歌手翻唱。
  • 日本音樂人推薦之山下達郎
  • 竹內まりや和山下達郎給諸位的新年甜點
    在藍光花絮中收錄了竹內まりや的多首MV,包括山下達郎以戴帽遮面狀登場的「シンクロニシティ(素敵な偶然)」,由天海佑希出演的「幸せのものさし」,由上野樹裡出演的「返信」,2019年日本華納響應蒸汽波熱潮而重製的「塑料愛」 等等。
  • |city pop|hosono house|山下達郎|大...
    而細野晴臣與鈴木茂、林立夫、松任谷正隆組的Tin Pan Alley樂隊,邀請松任谷由實、吉田美奈子、矢野顯子、南佳孝、山下達郎、大貫妙子共同創作,以融合、巴西音樂為City Pop選定未來方向,也決定了如今City Pop演出,極強的互動性,成為亞洲獨享的跳舞音樂。
  • 平安夜「クリスマスイブ/Christmas Eve」
    在日本,每年一到聖誕節前後,各大商超都會反覆播放山下達郎的「Christmas Eve"這一支歌。非常好聽的。請點擊收聽!
  • Christmas Eve 平安夜習俗介紹(中英雙語)
    平安夜的習俗英文介紹  The custom of Christmas eve  1, Christmas Eve is also regarded as a short day  In the UK, as in the days of work, and sometimes by banks and trading compan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