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 City Pop 音樂嗎?|city pop|hosono house|山下達郎|大...

2021-01-10 騰訊網

一輛復古飛車,駛向熱帶綠植、湛藍海浪的夏日沙灘。紅藍粉色的天空,被點亮的高樓,衣著光鮮的男女,湧入城市的夜幕,憧憬一場浪漫的邂逅。無論是輕鬆寫意的假日風,還是落入霓虹斑駁的未來城市,都是City Pop的夢幻世界。屬於城市生活方式的BGM,從興起到再興起的City Pop,我們盯著後視鏡看現在,倒退著走向未來。

插畫:永井博

City Pop被稱為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產物,它始於的20世紀70年代,其時代背景正值戰後日本受到美式文化和生活方式影響,新代年輕人的成長軌跡中,所感受到的流行與音樂,已幾乎完全與西方社會獲得對等的進步。因此如同梁山聚義,大批年輕音樂家將外來的流行音樂向內生長,他們彼此成就,開創屬於自己的音樂:新的音樂、新的時代。

保持住律動,便是最大的樂趣

樂隊Happy End

以細野晴臣為核心,加上松本隆、大瀧詠一和鈴木茂組建的樂隊Happy End橫空出世,《風街ろまん》是首張以日語創作的搖滾樂專輯,成為日語搖滾公認的基石之作。而21世紀伴隨City Pop復興,人們重新審視,認為Happy End《風街ろまん》正是City Pop起點。

樂隊Tin Pan Alley

Happy End以樂隊化編排形式,歌詞寫實描述生活,成為日後City Pop歌曲寫作的主導思想。而細野晴臣與鈴木茂、林立夫、松任谷正隆組的Tin Pan Alley樂隊,邀請松任谷由實、吉田美奈子、矢野顯子、南佳孝、山下達郎、大貫妙子共同創作,以融合、巴西音樂為City Pop選定未來方向,也決定了如今City Pop演出,極強的互動性,成為亞洲獨享的跳舞音樂。

專輯《HOSONO HOUSE》

細野晴臣個人專輯《HOSONO HOUSE》,繼續為City Pop拓寬創作思路,找到了更平民的階級身份,同時引導樂迷開始怪誕、反諷的思考。至此,以細野代表的音樂家們,為City Pop搭好基架:情景是悠閒、散漫、夏日;語境是寫實、幽默感;音樂是樂隊化:注演奏、重律動。細野曾評價貝斯這項樂器:「保持住律動,便是最大的樂趣」,這話剛好也概括了聽City Pop的樂趣。

City Pop的音樂性與文藝化

山下達郎的專輯

細野的20世紀70年代,為City Pop音樂鋪墊了許多可能性,20世紀80年代的山下達郎則正式將City Pop蓋章,推向日本社會主流。該時期山下達郎的音樂,帶著城市的摩登和熱情,給人正向感染力。他將日本流行樂的優美旋律,與美式流行的靈魂、藍調、福音和放克曲風合理融合,推出《RIDE ON TIME》、《Your Eyes》和《さよなら夏の日》眾多名曲。其專輯,從製作、編曲、合聲到演唱都是City Pop的教科書。

大瀧詠一的專輯

山下達郎以音樂性拓寬City Pop,大瀧詠一的專輯則追求文藝化City Pop。雖然大瀧詠一的20世紀80年代側重做幕後,他為許多動漫和偶像創作歌曲,個人專輯並不多,但他的每一張都是名盤,像詩歌般悠揚而充滿情懷。說到山下達郎與大瀧詠一的唱片,必須要提到封面插畫,主要來自鈴木英人和永井博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海灘、跑車和椰子樹等元素,他們的繪畫風格定義了City Pop,也讓聽City Pop成為日式海灘、度假文化的重要部分。

City Pop女伶

City Pop到了20世紀80年代,City Pop累積出更豐富的可聽性,誕生大量名盤,崛起了大批音樂家,佐藤博、林哲司、芳野藤丸、松下誠、角松敏生等,他們對於City Pop歌曲的作曲、節奏及樂器音色的精進都煞費苦心。例如佐藤博將電子樂的邏輯,運用到製作《覺醒》專輯,讓人驚嘆他學習和掌控新事物的能力。還有風格絕不重樣的City Pop女伶,包括竹內瑪利亞、大貫妙子、EPO、間宮貴子、阿川泰子等。她們傳唱至今的City Pop熱單,對潮流的回溯功不可沒。

當代City Pop的文藝復興

如今日本音樂告別了巨匠時代,越來越多年輕樂隊成為活力來源。在東京的地標涉谷淘兒唱片行,與整片City Pop名盤牆對應的另一面,是當代最活躍樂隊們的唱片牆。其中包括了「當代City Pop」的代表人物Never Young Beach、Yogee New Waves和Nulbarich等,貨架上方還保留了Suchmos歷年唱片的籤名海報。

Never Young Beach:細野欽點的接班人

樂隊Never Young Beach

NYB是當代City Pop樂隊裡,傳統日式搖滾風格的代表。首張宅錄專輯《YASHINOKI HOUSE》,就有致敬細野晴臣《HOSONO HOUSE》之意。細野50周年的致敬演出,主唱安部勇磨也受邀參演。NYB與攝影師奧山由之合作,成為視覺包裝的成功案例。《SURELY》攝影集,由攝影師相澤有紀跟拍樂隊全年演出,是NYB誕生全紀錄。

Yogee New Waves:城市的逃離情緒

樂隊Yogee New Waves

Yogee旋律的感染力很強,能跨越語言給人感動。作品貫徹度假、海灘和夏日氛圍,這些都是City Pop的精髓。Yogee New Waves被比喻是一座島。其實,《BLUEHARLEM》專輯思想,就滲透了對城市壓力的逃離情緒。筆者是因2017年在靜岡「頂」音樂節,被Yogee《Ride On Wave》和《Fantasic Show》代表作吸引,才開始想弄清楚,這種清新的吉他音牆、鼓點具有行進感,適合戶外的音樂到底是什麼。而2017年因小沢健二復出,小山田圭吾、Sunny Day Service推新作,團團轉樂隊回歸,讓音樂的城市文藝復興全面開啟。

Suchmos:時代之選的音樂潮牌

樂隊Suchmos

當代City Pop樂隊以Suchmos為表率,普遍都不認為自己的音樂是City Pop,或許這正是「當代City Pop」的音樂屬性。Suchmos前兩張專輯時期,主打「搖滾+爵士+靈魂」混種新曲風,歌詞是對年輕人的精神喊話。Suchmos以獨立之姿稱霸涉谷的巨型廣告,每款出街海報和雜誌,都能點燃消費欲。購物網與之最多關聯,是Suchmos同款運動服。Suchmos的演唱會,從6歲到60歲全民參與,觀眾戴著不同顏色的應援毛巾,就像參加搖滾樂的節日。

Lucky Tapes:情侶最愛

樂隊Lucky Tapes

日本當代最深入研究黑人音樂的樂隊,MJ的《Love Never Felt So Good》正是Lucky Tapes的組隊起點。復古又浪漫的曲風,讓Lucky Tapes在亞洲各地收穫大批樂迷,演出現場是約會聖地。主唱高橋海極強的編曲才能,讓Lucky Tapes與管樂組合作,成為樂隊現場演出的標誌風格。Lucky Tapes演出成員默契配合、各司其職,讓他們的表演有類似《多啦A夢》等日式動漫的效果,而主唱正好讀的是鎌倉高中。

Mitsume:生活方式樂隊

樂隊Mitsume

當代City Pop來中國巡演次數最多的樂隊,Mitsume《Ghosts》專輯靈動的聽感,媲美王菲與張亞東、竇唯合作的作品。Mitsume始終保持獨立樂隊的姿態進行活動,習慣演出結束後,拿著啤酒跟觀眾聊天,跟行家樂迷聊樂器。和NYB、Yogee一樣,Mitsume也有隨唱片的攝影書,緊扣生活的意識形態,圍繞音樂傳遞日常的安逸感,像是用生活不斷治癒生活。Mitsume是生活方式的樂隊,衍生商品包括:四季衣物、襪子、背包、錢包、杯子等,甚至還有存錢罐。喜歡Mitsume可以去Coconuts Disk池袋店打卡。

當City Pop成為全球的潮流,日本媒體不再滿足盤點過往與當代的名盤,開始研究City Pop的文化輸出。泰國歌手Phum Viphurit創造了世界名曲《Lover Boy》;韓國樂隊ADOY、英國組合PREP、美國男歌手Toro Y Moi,也都因City Pop嘗到甜頭;法國樂隊Tahiti 80沒有扎堆做City Pop,但日版專輯加贈改編的《Down Town》;ikkubaru是熱愛City Pop文化,專門到日本發展的印尼樂隊。

李行亮中文City Pop專輯《悠長假期》

就華人音樂而言,範曉萱《數字戀愛》和Why Not《無法度按耐》都被認定是City Pop成功輸出案例。2018年,落日飛車《Cassa Nova》是由華人創造的當代City Pop名盤,全球發行多種版本的CD、磁帶和黑膠。2020年,中國大陸歌手李行亮推出中文City Pop專輯《悠長假期》,封面插畫獲永井博親授,設計師趙宏韜讓永井畫作,首次呈現漢字標題,且保留畫幅完整性,並採用夜光印刷工藝。各路音樂人都從City Pop受啟發,為傳承的經典,賦予新意思。

編輯—Giselle

撰文— 昂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原創City Pop | 這裡有你喜歡的復古&輕薄感音樂
    先前,一直在推薦西方的音樂,這次開始開始推薦的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一定要鍾情於西方呢?可是也感覺,眼下的國內音樂市場、J-POP或者是韓式流行實在是沒有什麼推薦的必要。還好,歌單裡面的山下達郎給了這一次的靈感。
  • 都2017年了,為什麼City-Pop又流行了?
    一種新的音樂風格悄然誕生於這個時代,city-pop,這種充滿80年代氣息的音樂風格,也成為的那一時代的印證。city-pop,顧名思義,它所代表的音樂風格自然是充滿都市感。city-pop產生於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之前,與60年代風靡日本的民謠截然不同,它歌唱的內容脫離了沉重的人生或對社會的批判,音樂中所描述的一切,不管是生活、人生還是戀愛,都呈現出一片歡樂氣氛。
  • 你真的了解City Pop音樂嗎?
    原創 city pop iWeekly周末畫報一輛復古飛車,駛向熱帶綠植、湛藍海浪的夏日沙灘。紅藍粉色的天空,被點亮的高樓,衣著光鮮的男女,湧入城市的夜幕,憧憬一場浪漫的邂逅。無論是輕鬆寫意的假日風,還是落入霓虹斑駁的未來城市,都是City Pop的夢幻世界。
  • 昭和的山下達郎
    ,而山下達郎——殿堂級citypop創作者——成為了我最喜歡的歌手。竹內瑪莉亞的單曲《Plastic Love》是蒸汽波音樂興起和citypop音樂回潮的重要元素,蒸汽波創作者採樣這首單曲後,藉助蒸汽波興起的潮流,讓citypop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citypop歌手如山下達郎、竹內瑪莉亞、細野晴臣、角松敏生等再次被聽眾挖掘。
  • 忽如一夜春風來,神州大地City Pop
    Happy End解散後,獨立出來的大瀧詠一和山下達郎、大貫妙子等曾一度合作,隨後幾人都開始了獨立音樂人的道路,並分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一向拒絕上電視,所以要看到會動的達叔可不容易山下達郎在1976年推出了《CIRCUS TOWN》,成為了他夢幻又慢熱的音樂風格的一種標誌。
  • 啥是City-pop?
    city-pop,是一種充滿著80年代氣息的音樂風格,源自於日本音樂風格充滿著都市感,內容脫離了沉重的人生或對社會的批判,不管是生活、人生還是戀愛,都呈現出一片歡快的氣氛。聽到這樣的音樂很容易讓人感受到美好的生活,給人一種純淨而清爽的感覺。
  • City Pop;迷人的都市氣息,恣意暢然
    在那片祥和的年代,壓抑的民謠被拋諸腦後,這一時期的年輕人已不再熱衷於談論越南戰爭與學生運動,他們開始了對屬於自己時代音樂的探索。在吸收了大量黑人音樂、以及當時正在浪頭的New-Wave 風潮後,取而代之的便是旋律輕鬆愉悅,體現年輕人真實生活狀態的音樂-City pop。
  • 音樂 | 開箱!City Pop風格的黑膠唱片
    City Pop,J-pop(日本流行音樂)的重要分支之一,20世紀70年代末出現,到20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City Pop音樂融合了搖滾、流行、R&B、Funk和電子音樂等等不同的音樂風格,曲風舒緩而休閒。City Pop直譯過來是城市流行音樂,也可以說是「適合那些具有城市生活方式的人的音樂」或者「城市人為城市人創作的音樂」。
  • 你真的了解 City Pop 音樂嗎?
    而細野晴臣與鈴木茂、林立夫、松任谷正隆組的Tin Pan Alley樂隊,邀請松任谷由實、吉田美奈子、矢野顯子、南佳孝、山下達郎、大貫妙子共同創作,以融合、巴西音樂為City Pop選定未來方向,也決定了如今City Pop演出,極強的互動性,成為亞洲獨享的跳舞音樂。
  • 關於音樂關於City pop
    一種新的音樂風格悄然誕生於這個時代,City pop,這種充滿80年代氣息的音樂風格,也成為的那一時代的印證。City pop,顧名思義,它所代表的音樂風格自然是充滿都市感。City pop產生於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之前,與60年代風靡日本的民謠截然不同,它歌唱的內容脫離了沉重的人生或對社會的批判,音樂中所描述的一切,不管是生活、人生還是戀愛,都呈現出一片歡樂氣氛。
  • 夏日律動,還靠City-pop來「搖晃」
    時間到了8月,沒幾天就是立秋,雖說秋老虎熱度不減夏日,但心理上總會覺得夏天就這樣過去了嗎?或許一張好的City-pop歌單,是陪伴最後夏日時光律動的好伴侶。雖然去年已經推薦過一些,今年就再來些不一樣的吧!在我的list裡,City-pop還有更多可能性,但都代表著夏天和陽光。以下部分內容參考自微信公眾號:「笙色曼波」,感謝陳e心老師的大力協助。
  • 踏上City Pop時光機,和我們重溫昭和時代的意亂情迷
    我們無形中受到了City Pop音樂的啟蒙,不自覺的對動畫場景中那些摩登繁榮的日本都市充滿了憧憬與嚮往。當你初次聽到City pop時,回憶會淹沒你的腦海。他們是你的回憶嗎?他們是誰的記憶?為什麼感覺你以前聽過這些歌?這些問題的回答都很模糊,但那些生活在City Pop蓬勃發展時代的人們並不急於講述整個故事。
  • 童年記憶裡的音樂——日本動畫與city pop
    City pop的聽起來就如同它的名稱一樣,歡樂,輕佻,充滿了城市中的紙醉金迷。不過要說它的歷史,還是要從二戰開始說起。自二戰以後,無論是駐日美軍還是旅美日本人,都在日本傳播了大量的美國流行音樂。當時的年輕人比起傳統的日式民謠(邦樂),更樂於接受情感上更為積極向上西方流行歌曲。在經濟發展帶來的幸福感中,他們開始積極地擁抱享樂主義。
  • 這種音樂聽了真的很放鬆,City-pop的無情幸福
    這些並不是大眾所知的Beach Boys專輯的曲目,而是來自一種鮮為人知的日本聲音,稱為City-pop音樂。隨著時髦的爵士樂長號和薩克斯的製作,和陽光明媚的節拍,City-pop音樂讓1980年代的日本陷入一種迷幻的休閒狀態,輕鬆,自上而下的生活方式帶入大眾視野。但是在80年代後期達到頂峰之後,這種眩目的聲音幾乎和它上升一樣迅速消失,在日本之外變得幾乎不為人知。
  • 拾 Cultrure | 迷上聽CITY POP,是我老了嗎?
    以Sugar Babe的這張專輯作為開始,此之後活躍在City Pop這個領域被稱為代表的音樂人大瀧英一、山下達郎、吉田美奈子、新井由美、竹內瑪麗亞、大貫泰子、南佳孝等,開創了City Pop的流行之路。
  • 不再是City pop,這次的cero變得曖昧不明
    Lamp即將帶著新專來大陸讓大家吹一吹夏夜晚風,而距離cero除了上次混凝草音樂節的演出已經快一年,因為大編制(沒錯就是人數太多)來大陸巡演一直遙遙無期,不過有期待總是好事,就像這次的cero的全新回歸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 音樂百科|擊潰「油管」算法的city-pop
    「油管」的算法其實是今日頭條旗下包括抖音在內產品們的老師,它通過對內容特徵的採集,包括視頻大類(音樂、視頻博客等)、語言等大大小小的特徵,通過聚類等方式將其與用戶的點擊行為所呈現出來的相應特徵進行匹配,從而完成「千人千面」的內容推薦,這是「油管」保持用戶黏性的頭號武器。如果你也用過這個平臺,你也會深深感慨,有時候感覺它比自己還了解自己,仔細品味著實有些後怕。
  • 奇蹟世代所屬的音樂——CITYPOP
    除了角松敏生,在那個年代,不得不提一對神仙眷侶——【竹內瑪利亞和山下達郎】;IDOL出道的竹內瑪利亞,在自己事業上升期選擇嫁給了當時極具才華的音樂人山下達郎。而那首經典單曲《Plastic Love》在雙方結婚後的兩年,由竹內瑪利亞創作,山下達郎編曲完成了這首CITYPOP的流芳之作。
  • CITY POP為何在全世界引發風潮?
    關於被稱為「CITY POP」的音樂之誕生,有很多說法,但一般多認為SUGARBABE是元祖。SUGARBABE以山下達郎和大貫妙子所屬的搖滾樂團而為人所知。納入了懷念老歌、創作歌手的流行音樂、靈魂樂等的要素,作出融合性音樂,和所謂的重搖滾、藍調搖滾之類的搖滾樂團有所區隔。也因此,在1973年出道的當時,算是另類的存在,1976年解散之後,才獲得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