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南京由此全面開啟生活垃圾分類時代。12月7日,南京市城管局發布「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綜合排名」,引入小黃狗環保科技的鼓樓區以86.51分的綜合得分,獲得南京市城區組第一名。
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鼓樓區引入了小黃狗環保科技的物聯網設備助力。鼓樓區城管部門人員透露,僅11月,鼓樓區聯合小黃狗旗下的唐寧環保科技,在全區鋪設了349組智能垃圾分類亭。
百年老街區迎來了智能物聯網設備
整個鼓樓區覆蓋了南京主城中心的核心區。其中,頤和路的民國公館區有近300處民國院落,是國內首批歷史文化街區。這一歷史文化街區最近新增了不少高科技設備:多組智能垃圾分類亭在11月陸續落地,和傳統民國院落相映成趣,成了百年老街區一道新的風景線。
傍晚時分,附近居民陸陸續續聚集到智能垃圾分類亭前。70多歲的王奶奶一到,用IC卡一刷,熟練的打開分類亭的艙門,把飲料瓶、紙皮、舊衣物準確無誤的投遞到不同回收箱裡。「國家推動垃圾分類,我們老人也要配合,把高科技用起來!」王奶奶笑道。
在一旁督導垃圾分類的政府人員介紹,為了推進垃圾分類政策落地,鼓樓區政府都在發動小區樓棟長和志願者上門宣傳。後深入調研發現,國內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的龍頭——小黃狗環保科技通過物聯網設備和環保積分等模式,可以更好的激勵用戶參與垃圾分類,決定引入,與小黃狗旗下的唐寧環保科技籤約合作。
據了解,單單在鼓樓區的寧海街道,就鋪設了57組智能垃圾分類亭。在另一核心街區中央門街道,也鋪設了70組設備。
鼓樓區中央門街道城管科科長張虎說,在南京垃圾分類的首月考核中,垃圾分類設備的安裝調試、按時落地是重要的考核指標。在小黃狗環保科技旗下唐寧環保科技的協助下,中央門街道快速完成智能設備的鋪設。
個性化訂製 讓不會玩手機的人也能玩轉物聯網
「在整個鼓樓區,我們在11月就鋪設了349組設備。」小黃狗環保科技副總裁宋蝶介紹,為了協助南京政府快速落地垃圾分類政策,小黃狗環保科技總公司還加派人力支援唐寧,24小時加班加點,推進鼓樓區項目。
據悉,所有設備根據本地居民的投遞習慣進行了個性化定製。比如,此前是用智慧型手機掃碼,打開智能垃圾分類亭的艙門,但南京很多老人都不會用手機。小黃狗環保科技為此添加了新的投遞方式:按鈕或是刷IC磁卡,即可開門。
在垃圾清運方面,考慮到大齡的清運人員或網絡不穩定等因素,新增按鈕開門和刷卡開門模式,採用了傳統的方型門鎖,加快清運效率。
「越是高科技,越要以人為本,讓不同人群都接入到我們的物聯網中,這樣我們覆蓋人群更廣泛,收集的用戶行為數據才能真正輔助政府的垃圾分類決策。」宋蝶介紹,截至目前,小黃狗環保科技已經進駐了全國41個城市,覆蓋超過9000多個社區,大數據平臺上積累的信息都同步分享到各地方政府部門,為實施垃圾分類政策提供參考。
自2018年7月31日入駐南京以來,小黃狗在南京市六合區、棲霞區、秦淮區、鼓樓區等九個轄區累計進駐625臺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細節設計 減少廚餘垃圾分類管理成本
廚餘垃圾在我國的生活垃圾中佔比較高,多達40%到60%。如何提高廚餘垃圾分出量,成為南京推進垃圾分類的工作重點。
南京每日目前就以A、B、C來評估廚餘垃圾分類的質量,並在全區通報評定結果。南京鼓樓區城管局副局長陳濤向媒體介紹:從12月6日的統計數據來看,全區912個小區,C類的之後有五六個。「區裡的目標是儘量消除C類、減少B類、增加A類,提升每個小區廚餘垃圾分出量。」
廚餘垃圾分類任務繁重,小黃狗環保科技也為此做了設計優化:比如,增加了廚餘垃圾投口的鋼化槽。因為居民投放時經常會拋灑滴漏,導致廚餘垃圾灑漏四周清理困難。這一設計優化,就能減少政府後期的管理成本,讓設備更加乾淨好用。
另外,也因地制宜地增加了廚餘垃圾回收箱的時控開關:根據各個街道的要求定時開放、關閉垃圾投放設備。
小黃狗環保科技副總裁宋蝶介紹:「個性化定製可以結合市民的投遞習慣和政府需求,不斷優化迭代,真正幫助政府降低垃圾分類的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