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錢更不禁花的是時間,五招教你如何讓時間走得慢一點

2021-02-08 毒雞湯

2019年的時間餘額,已經不足20天,無法充值,還「強制消費」,餘額每天都在減少。

元旦設定年度計劃的場景,還宛如昨日,感覺自己還開始沒做什麼,年終的總結大會,都要開始了。

一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我們常常感嘆:為什麼小時候覺得日子很漫長,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時間越來越快了呢?

其實,這並不是你的錯覺,時間真的「有快有慢」。

物理時間,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但是人的感官時間,確有巨大差異。

對於1歲的嬰兒,一年時間,是他人生的100%;

對於5歲的小孩,一年時間,是他人生的20%;

對於25歲的青年,一年時間,是他人生的4%;

對於50歲的老年,一年時間,是他人生的2%。

隨著年齡的增長,同樣的物理時間,對你來說佔比變得越來越少,你自然也就有時間走得越來越快的感官。

也許你還有疑問:同齡人間呢?感覺只有我的時間走得快,其他人就要慢得多?

我想說:這一次,你的感受還是對的。

作家許淵衝有句話說得好: 「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

就拿25歲的青年來說,一年時間都是人生的4%,這是客觀事實。但是,你有印象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如果你每天花很多時間在打王者榮耀、逛淘寶、看網劇、刷抖音上,哪怕一周時間過去了,你也就能記住其中的幾小時,因為他們沒有為你帶來收穫,過眼雲煙,看過也就忘了。

如果你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讀書上,哪怕一年過去了,你也能記住這些時間。因為你讀過的每一本書,不止在你腦海裡,更在你的桌面上。它們清楚的向你展示著,時間的消費額度。

感官時間,與我們吸收、處理、存儲的信息量緊密相關。你吸收的內容越多,那麼時間對你來說就越長,走得也就越慢。

而在相同時間內,如果你並沒有吸收有用的信息,那麼你的大腦就可能「宕機」了。時間已經走過,你的大腦卻「不記得」,時間仿佛被偷走了一樣,自然就快了很多。

這一研究發現,出自心理學家哈蒙德。

知道了時間的秘密,也就能解釋為什麼你會覺得時間走得太快了。

有句話說得好,有的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你的成長停止了,剩下的時間就變成了「對過去的重複」。

只有做對這4件事的人,才能讓時間真的「慢下來」:

1、減少垃圾快樂

所有不能帶來成長,只提供短期愉悅的事情,都是垃圾快樂。

其中,尤其以電子遊戲、短視頻為首,它們佔據著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幾乎沒有正面影響。

出於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壓力,很多年輕人都傾向於選擇這種方式,緩解壓力。

可在獲得短暫的快樂過後,該面對的問題,一樣都沒有少,反而是解決問題的時間,因為被娛樂消耗,變得更少了。

適當的娛樂,的確有利於放鬆身心,但如果你用它當作逃避現實的手段,就不要怪時間跑得太快,明明是你自己放走的。

2、拒絕無效社交

社交,是每一個人都必備的能力,畢竟都聽過「朋友多了路好走」的道理。

尤其當今火熱的網際網路氛圍下,除了線下的飯局外,線上的微信群、QQ群以及各種熟人、陌生人、匿名、實名社交平臺,更是層出不窮。

每個人都忙於混各個圈子,可一陣熱鬧之後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得到。

《請停止無效社交》的作者指出:「你忙於交際、疲於應付,雞同鴨講的尷尬無處不在。你為了別人的歡笑而奔波,又為了別人的肯定而犧牲自我,你的人生仿佛都不是你的。其實,你根本不是在社交,而是無謂地蹉跎光陰。」

很多時候,不是「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是「路好走了朋友多」。

當你把花在無效社交上的時間都騰出來,去學習,去提升自己,你會發現時間不僅變慢了,而且每天都多出很多時間。

3、告別重複工作

為什麼很多職場老兵,工作5年依然只能做底層,而工作3年的新人,卻成了自己的上司?

不是老闆歧視你,而是你把1年的工作經驗,重複用了5年;而別人,卻有3年的有效工作經驗。

上班「摸魚」,這是很多底層員工的通病。他們自以為賺到了,殊不知長遠看是害了自己。

馬上就年底了,又到了每個公司的年終總結述職時間。

這一年你都做了什麼?KPI完成情況怎樣?

寫述職PPT的時候,看著同事一項項的成果展示,經驗總結復盤,是不是發現自己沒內容可寫?

正如前文心理學家哈蒙德研究所說:重複的工作,沒有讓你吸收新的內容,你的大腦並沒有在運轉,在它「宕機」的期間,時間都悄悄溜走了。

4、主動擁抱挑戰

相同時間內,你吸收的內容越多,你的時間就走得越慢,收穫就越大。

先定個小目標,並嘗試實現它。

不要學王健林的「一個億」,而是定一件切實可執行的任務,比如讀一本書,聽一次講座,寫一篇遊記。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完成一件任務,再定下一件。每一次成果的刺激,大腦都會高速運轉,吸收、存儲並記錄它。

而所謂的成長,就是一個個小目標完成後的「成果展示」。

一年下來,看似更加忙碌,但時間反而顯得比以前更多了。

2019年已行將結束,有些遺憾已註定無法彌補。

我們能做的,就是總結經驗不足,儘早為2020年做準備,不要讓今年的遺憾,來年再重複上演。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把它花在哪裡,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要渾渾噩噩的又耗過一年,把本該在2019年實現的2018年願望,變成你2020年許下的2021年的諾言,然後再感嘆:時間都去哪了?

相關焦點

  • 時間正在悄悄溜走,如何讓時間慢一點
    小學練習寫作文時,常常有這樣的句子,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如白駒過隙」,那時候,寫也就寫過去了,並不知道時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看看現在的生活,什麼都要追求快,唯獨奢求時間流逝慢一點。這算是奢求,還是最後的掙扎。
  • 說走就走的旅行,你也可以!除了錢和時間,你更缺的是這兩樣
    圖源:燃新聞儘管上了歲數,依舊引領合照的新風潮!不難看出,比起現下一些年輕人,很多中年人雖快過半百,生活卻能夠更豐富,更有活力,更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對於許多人的旅行而言,錢、時間和健康就像是一個很難共存的命題。青年時,有時間,無奈沒錢啊;壯年時,有錢了,可惜抽不出時間;等到中老年,時間和錢都有了,可是行動力不夠,走不動了。所以,別人的旅行是「說走就走」,你的旅行永遠只是說說而已。
  • 時間膨脹:為什麼重力能夠使時間變慢?
    越接近地表,時空的曲度就越大,引力也會越強,那麼一個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在地表某一點B的速度,要比在高空某一點A的速度快。根據狹義相對論,下落的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就越慢,所以經過點B的時間相對於經過點A的時間要慢一些。時間是什麼呢?什麼又是準確的時間呢?答案是,沒有準確的時間。
  • 你覺得時間過得快還是慢呢
    小馬過河的道理,應該大家都知道,你問別人水的深淺其實並不準確,只能經過自身的感官等實際經歷後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這就讓我想起最近大家會討論的問題,就是你覺得一天一天的過得快嗎?有人回答過得很快有人回答過得很慢,其實不管你在幹什麼事情做什麼工作,其實時間都是不緊不慢的很有規律的在走著。現在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說一天天過得很快的人,也許他們低頭不停地在忙碌著,甚至吃飯和睡覺的時間用的都很少。也有可能這人比較清閒整天比較舒服,可能覺得時間蠻快的,一會就午飯一會就晚飯睡一覺就是一天。
  • 為何傷心時總是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遇到自己傷心難過的時候總是感覺時間過得很慢,相反如果自己遇到開心的時候總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有沒有人想過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人悲傷的時候會不自覺地陷入一種痛苦中,這種痛苦的感覺會一直刺激自己的各種器官,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痛苦的感覺,相反如果人開心的時候,由於開心的作用會讓自己身體的器官得到一種愉悅放鬆的狀態,正因為可以重複的放鬆才會感知時間過得很快,其實相對自己而言,開心與不開心時間都是一樣的。
  • 時間會一直走下去,人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陪不了你一世。 時間變遷,有的情,處著處著就淡了!甜蜜的愛情,時間久了也會變心;深厚的友情,變故多了也會減淡;無私的親情,距離遠了也會陌生。人心本就很難猜,感情更不穩定,沒有什麼感情會一直不變!人生有笑有淚,再濃烈的事情在時間的磨合下都會慢慢的變淡,歲月流逝,會帶你看更好的風景,讓你遇見更好的人,更好的事。一隻杯子,只有倒空了,才可以重新容納水;生活,刪繁就簡才能更好地前行,我們沒必要一味的停留在從前。生命走得再遠也要回歸原點。往事是用來回味的,今天是用來珍惜的,明天是用來期許的,人生路上,或交集,或擦肩,不曾改變的是曾經牽過手的溫暖。
  • 為什麼孩子寫作業又慢又磨蹭,時間拖得很長,怎麼辦
    媽媽對著樂樂的爸爸大吼到,你的兒子你來管,我實在受不了了。同樣的作業量,別人家的孩子9點鐘就寫完了,你們家的孩子每天要寫到晚上12點,整整比別人家的孩子慢3個小時。面對這種情況,樂樂的爸爸也是愁眉苦臉,拿樂樂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天晚上,樂樂的舅舅來家裡吃飯。吃好飯之後,又到了樂樂寫作業的時間,每天不斷重演的寫作業大戲總算讓舅舅給碰上了。
  • 憑什麼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關於廣義相對論的一個結論,就是「引力越大時間越慢」,科幻作品裡經常出現,比如《星際穿越》裡的「穿越」,靠的就是這個,那麼這個結論對於普通人該怎麼理解呢,為什麼引力越大時間就會越慢,當然真正在廣義相對論單期。
  • 學遊泳,花了我一年的時間,那學騎自行車呢?會花多長時間?
    如果說,學遊泳,花了我一年的時間,才可以漂浮一點,那麼,我很想知道,學騎自行車,會花我多長時間?我:「你可以教我騎自行車嗎?」D:「可以。但是我們得找一個可以租自行車的地方。」我:「謝謝,不用,我有一輛自行車,不過,我學得比較慢,你要有耐心喔。」D:「你有自行車,你卻不會騎?」我:「我昨天才收到的禮物,我同事考慮到我不會開車,所以送了我一輛自行車,這樣至少我可以在周邊轉轉。可惜的是我不會騎自行車。」
  • 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賺更多的錢
    十一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股市漲了,你家的問題解決了嗎?》這是十一年前的文章,這篇文章寫得2007年奔向6100點的牛市裡,那個時候每個人都很happy,每個人都在賺錢,我們就提出這個問題 —— 股市漲了,你家的問題解決了嗎?
  • 天津的秋,請你走得慢一點
    ,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沒有隆冬駭人的冷,沒有酷夏發蔫的熱,更沒有春天的柳絮紛飛。這是葉子和日子一起金燦燦起來的秋天,是天津最可愛的一段時光。 而如今已經到了秋天的尾巴,天氣日漸寒冷,樹葉日漸凋零,秋天的餘額已明顯不足。
  • 婚姻題材的自我進階,《幸福三重奏3》如何創新書寫「慢時間」?
    一起看雨、一起唱歌、一起做飯……《幸福三重奏3》花了更多鏡頭呈現這些感情中更值得考驗的慢時間片段,啟發觀眾更直面地想像以後在婚姻中將要面對的人,以及將要經歷的生活。傍晚的雨還沒有停,于謙和白慧明端個小板凳,坐在屋外的臺階上。「應該搞點小音樂聽。」白慧明建議道,「而且這邊光線有點暗,要不然坐在這裡看看書。」于謙輕聲地應和著妻子的低語,仿佛時間都慢了下來。
  • 克萊爾·吉根:你只有多花時間思考,才能把表達的東西深入挖掘下去
    年輕的吉根躊躇滿志又耐心淡定地開始了創作生涯,她很安靜,寫得很慢。她經常搬家,常常住在寧靜的鄉鎮,一間小房子,裡面放滿了書,窗邊有一張小桌子,「我喜歡餵鳥,喜歡寫作的時候知道它們在外面,我在窗臺下面放了餵鳥的容器。」她有著獨特的寫作癖性。「早上我煮咖啡的時候會把昨天寫的東西都列印出來,花一個小時左右看一遍,然後繼續寫。我寫每一篇東西都是堅持到寫完再寫別的,這很花時間。我寫得很慢。
  • 有錢沒時間,花錢買時間。如果你有時間但沒有錢,你可以用時間換錢
    有錢沒時間的,花錢買時間。有時間沒錢的,用時間換錢。道理就這麼簡單。當你有錢時,你為了節省時間,可以坐飛機,做高鐵,打計程車。因為比用慢速交通工具,節省時間。而你用節省的時間,掙的錢,要比你節省的交通費,要多得多。
  • 俞敏洪:提升自己,不只是花時間那麼簡單
    提問:我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上都花了大量的時間,卻感覺沒有明顯的進步,我怎樣才能把學習學好,並且把工作做好
  • 不不不,慢一點慢一點
    ,那是中國的大地上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都在追求快快快,當時的口號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但是他父親卻跟他說:「做啥事都得慢,做大事的人都是這樣的。」是的,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慢工出細活」。
  • 請再給我多一點時間
    很多人對我的評價是性格很好,我不確定性格好不好,脾氣確實很急的,風風火火的,甚至走路帶風的那種,哈哈,不能容忍等待,不能讓客戶就等,不想浪費時間,雖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有意義的工作,卻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的。直到一紙診斷證明擺到面前,直到術後各種併發症,無法工作的時候,忽然覺得時間都慢下來了,已經沒有了著急的事要做。
  • 時間根本就不是物質,更沒有質量,為什麼引力會讓時間變慢呢?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指出,引力可以讓時間變慢,對於同一個物體而言,它所受到的引力越大,其感受到的時間就越慢,對此他還給出以下公式用以計算(公式中的t代表被觀測者的時間,T代表靜止參考系的時間,G代表引力常數,M代表產生引力場的天體質量,r代表引力場中心與被觀測者之間的距離,c代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 慢一點,等一下
    走慢一點,坐下來陪陪自己,讓心靜下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心不靜,幸福就來不了;氣不和,生命就鮮活不起來。我也曾經到西班牙的馬德裡和巴塞隆納,觀察到有些街上的鐵窗做得非常漂亮,幾乎變成藝術品,以粗重的鑄鐵或是銅條設計出非常美的花樣,有的是藤蔓,有的是百合花。巴黎沒有鐵窗,巴塞隆納有鐵窗,可是做成了藝術品。所以我會希望當我坐在窗口眺望河水的時候,能夠有一個不同的景觀和視野出來。剛搬去時還沒有關渡大橋,回家還需要坐一艘小小的渡船,過河大概要三分鐘到五分鐘,不定期地開船。
  • 《櫻桃小丸子2》時間慢些吧
    至於老媽,從我一出生就十分疼愛我,我還有一個出生時的牌子,現在還在,上面清楚的記錄了出生的日期和時間。當然,還有媽媽抱著我的照片。白天的我,黑黑的,媽媽就這樣看著我。之後,媽媽也一直非常疼愛我,無微不至,但是很多時候又很粗線條。大姨說見過她抱著抱著就把我掉地上了,老爸也告狀說,一回家看見她安然無恙在床上待著,而我睡在她床邊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