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爾·吉根,愛爾蘭短篇小說作家,1968年生於威克洛郡。1994年開始創作,1999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南極》,獲得好評。2007年她出版了第二部短篇小說集《走在藍色的田野上》,並獲得邊山短篇小說獎。她的小說語言簡潔、筆調冷峻,多寫普通人之間的情感和日常生活戲劇衝突,被稱為具有雷德蒙·卡佛、威廉·特雷弗等短篇小說作品的神韻。
克萊爾·吉根的童年在愛爾蘭威克洛的一個農場度過。她看雲,趕鴨子,在鄉間瞎逛,她還有匹小馬,「我叫它花斑馬,棕色與白色混合,我沒馬鞍,它很棒,夏天我常騎著它跑。」純粹的一個鄉間野女孩的形象。然而,她很小就學會了閱讀,「我還記得自己是怎樣學會讀書的,就像學會自行車的時候一樣感覺很自由。你會意識到自己可以去任何地方,有了開始就不會結束,你隨時可以上路。所以,學會讀書就有了自由。」
17歲,好動的吉根離開家鄉,赴美求學。她在美國南方沉潛於深沉而詭異的美國南方文學。威廉·福克納、弗蘭納裡·奧康納、尤朵拉·韋爾蒂,這些文學先師的影子至今仍幽伏、遊動于吉根的作品中。1994年,吉根開始寫短篇故事的時候,欣喜地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她說:「因為我發現文學令人愉快,也因為寫出某些美麗的東西幾乎是可以做到的,不去做它是一個恥辱。」
年輕的吉根躊躇滿志又耐心淡定地開始了創作生涯,她很安靜,寫得很慢。她經常搬家,常常住在寧靜的鄉鎮,一間小房子,裡面放滿了書,窗邊有一張小桌子,「我喜歡餵鳥,喜歡寫作的時候知道它們在外面,我在窗臺下面放了餵鳥的容器。」她有著獨特的寫作癖性。「早上我煮咖啡的時候會把昨天寫的東西都列印出來,花一個小時左右看一遍,然後繼續寫。我寫每一篇東西都是堅持到寫完再寫別的,這很花時間。我寫得很慢。我相信在一篇作品厭倦你之前,你早就已經對它厭倦了。但在某個時候,作品的文本在求你不要離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所以我儘量耐心點。」
吉根總是反覆地掂量、斟酌、擺布細節,直至安穩,成為故事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譬如,在《南極》這篇小說中出現了一隻貓,「開始,對我來說,它只是一隻貓,後來,它才發展成為一個危險的信號,就如契訶夫所說,如果故事中出現了一支槍,那它一定要發射。細節似乎看上去很隨意,但它會直接影響故事的發展。這就是我為什麼寫得這麼慢的原因。」吉根希望,讀者也讀得慢一點。
在《南極》與《走過藍色田野》兩部集子中,吉根用冷峻的語調鋪陳著人生的殘酷與苦難,驚心動魄。她告訴記者:「我不會說我對生命悲觀,我描述的只是現實。幾乎每個人的生命都在受苦,無處可逃。生活是艱辛的。」
不過,吉根自認是幸運的:「我從來沒有想過,只出了兩本短篇小說集,就能過得很好。我非常幸運,我的作品落到了好的編輯手中。」
這麼多年過去,吉根只有兩部短篇小說集問世,她似乎只寫短篇小說。她說:「短篇小說很緊湊,你必須把大多數可說可不說的話刪掉,這是一種減法原則。就如聊天,似乎說得很多,其實真正說的內容很少。我認為短篇小說可以很好地探索人與人之間的沉默、孤獨以及愛。」眾所周知,出版商並不青睞短篇小說,因為公眾很少會去買短篇小說集。不過,吉根卻不悲觀,她認為這反而是好事,有了一道過濾網,只有真正熱愛者才會堅持不輟。事實上,《南極》在愛爾蘭就發行了2.5萬冊。
「再離奇的想像也來自生活」
時代周報:你受美國南方文學的影響很深,你最希望自己和誰的名字放在一起?
克萊爾·吉根:我不想跟誰的名字放在一起,我只想成為自己。一些作家我很欣賞,但我不想模仿,如果什麼東西是好的,它應該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特的。關於寫作的一件事是,別人並不能寫你想寫的故事。
時代周報:你的故事的情節具有來自於日常生活的普遍性,但又出人意料,經常有一個震撼的、富有想像空間的結尾,這是你想創造的風格嗎?或者想以此表達什麼?
克萊爾·吉根:我並不想讓讀者驚訝。我願意認為我的故事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有時候讓人感覺突然,但它是必然的,順著主人公的情感邏輯發展的。如果讀者覺得結尾突然,他們一定犯了一些錯誤,漏掉了一些信息。
時代周報:故事有沒有可能有另外的走向?
克萊爾·吉根:我認為在某個特定的時刻,有很多種可能性,不過故事有自身的邏輯。主人公會覺得他們有很多選擇,但他們自身性格的局限決定了到底做什麼。
時代周報:你在美國南方很長時間,除了文學之外,你在那裡還學到了什麼?
克萊爾·吉根:美國南方有很多富人,這給我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在20歲的時候就能夠明白哪些是錢可以買到的,哪些是錢買不到的。生活在富人周圍,你看到有錢去看牙醫、去影院、買車和沒錢去做這些事之間的區別,看到富人和窮人的不同。你開始深深地焦慮你擁有什麼樣的物質,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你的生活方式,於是你開始思考,是否讓物質支配你的生活?但我在20歲就學到錢不能買到一些東西,然後就想,現在你該怎麼辦?
時代周報:你滿意自己的生活狀態嗎?
克萊爾·吉根:我對自己的生活遠遠不止滿意。我經常覺得我非常幸運,我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情,有出版任何東西的自由,人們翻譯我的作品,讓不懂英語的人也能閱讀,我以此為生,不必為錢擔心。這是很不一般的。
時代周報:你現在不用為錢擔心了?
克萊爾·吉根:不是,但我很容易對付。我所需不多,我在鄉下租了一間房子,租金500歐元一個月,我沒有車,我也並不真的需要。我的愛好是散步和遊泳,這都很便宜。
時代周報:能否描述一下你創作的過程?
克萊爾·吉根:我在早上寫作,寫作很困難。我不知道怎麼開頭,從哪兒開頭,要好好考慮。我要斟酌語言,語言比人的生活更古老,更豐富,通過語言,我試著去明白人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我喜歡想像,我認為我們很多人的生活中有想像的成分。有時候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徹底想像另一個人的生活,就不會去傷害他們。如果我要想像一個孩子的被打的感受,只有把自己變成那個孩子。所有的細節都是來自生活,再離奇的想像,也要回到生活中,從中產生細節。生活不需要讓人相信,但小說的場景、人物都必須是可信的,讓人感覺不是虛幻的,是來自生活的。
時代周報:作為一個作家,最重要的是什麼素質?
克萊爾·吉根:儘可能地做到最好。寫作是很花時間的事情,你只有多花時間去思考,才能把想表達的東西深入挖掘下去。
(原報導刊於時代周報,此文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