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高志剛暢想未來:培養「有技術 會服務 懂生活」的職業人才

2020-12-24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何懿)9月28日,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舉行了「在康橋 鑑未來」——康橋校區啟用暨創辦職業教育41周年典禮。中策全體師生,各級校友與社會各界人士於全新的康橋校區共襄盛舉,看康橋校區之新貌,觀獨具匠心之技能,憶綿綿悠長之師生情,話不變初心之崢嶸歲月,創中策職教之歷史新元。

  今年,中策職校順利移交莫幹校區、重新規劃優化霞灣校區、全面啟用康橋校區、全力加快建設大江東分校。如今,康橋新校區正式啟動,中策全體師生、各級校友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高光時刻。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孫青峰在致辭中表示,康橋校區的啟用是中策職校教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素質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業之本。作為國內職業教育的領頭雁,中策職校始終秉持著工匠精神,積極探索教育改革,為中等職業教育走出了一條中策道路,形成了一種中策模式,提供了一份中策經驗。」孫青峰對中策職校的未來發展給予厚望,他希望學校能夠繼續發揮杭州市屬中職學校排頭兵的作用,為杭州職業教育的發展努力奮鬥。

  典禮上,葉高炎、段峰、高志剛三代校長共聚一堂,與大家共憶中策往事。一直以來,中策職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多元化辦學格局。

  1979年,紅星職業中學率先開辦職業教育,開創職業教育先河,發展成如今中國職業教育的標杆學校,凝結了幾代人的努力與心血。據介紹,創辦至今41載,中策職校為浙江省、杭州市的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職業教育的一片熱土。

  學校被譽為「新型勞動者的搖籃」、職業學校的「領頭雁」,中策學子在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亦掌握了令人讚不絕口的一流技藝。41年裡,中策職校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他們投身到各行各業中,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今天,他們重回母校,共同為母校慶生。優秀畢業生朱光耀代表所有中策學子感謝母校的教育和培養,並深情祝福母校更進一步,開創職教新紀元。

  名校名企,立德立才。中策職校作為一架橋梁,連接著企業和人才,校企合作成為學校改革中的重要旗幟,為學校注入新的活力。典禮上,國際烹飪藝術大師、中國烹飪大師胡忠英來到現場,他高度肯定了中策學子的專業素質和學校的育人成果,鼓勵中策職校培育更多行業領軍人才。

  記者了解到,中策職校與百年老店杭州知味觀聯手打造的「杭幫菜傳承人班」正是校企合作的優秀案例。首屆「杭幫菜傳承人班」學生李儀,在校時就拜入鼎鼎大名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知味觀杭幫點心傳統製作工藝項目的傳承人趙杏雲大師門下,還獲得過全國總決賽中式麵點師個人賽全國第二名、「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現場,李儀帶來了學徒制非遺技能展示——《龍井問茶》。

  能夠收穫好的育人成果,離不開辛勤付出的中策教師。41年來,中策職校培養了一支高素質、有水平的教師隊伍,特別是8位特級教師,引領青年教師的成長,培育著學生成才。典禮上,青年教師為8位特級教師獻上花束,表達感恩與尊敬之意。

  育大國工匠,創職教價值。41年來,中策職校始終懷抱著「辦一所『世界水平、中國特色、浙江一流、杭州情懷』的中職名校」的辦學願景,戮力同心,攜手同行。一所學校的發展,需要領舵人牢牢把準方向,中策職校黨委書記、校長高志剛校長表示,「選中策是上策」,這是老百姓對中策的肯定,中策發展到今天,滿足了老百姓對優質職校教育的更高需求。

  「杭州好,才有職教好。我們將努力辦好康橋校區,堅守初心,匯聚社會各界優質資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讓學生感興趣、有選擇。同時,還將優化升學路徑,實現學生的人人出彩,繼續推進多元辦學,實施校企深度融合、產教融合,激發職業教育的更大熱情,讓杭城擁有更多幸福的普通人。」

  在康橋,鑑未來。康橋校區地域更大、校舍更好、設備更新,這裡不僅是學生學習的樂園、美麗的花園,還是溫馨的家園。「未來,我們將以智能技術作為引領,培養更多的跨界融通職業人才。」高校長說。

  總之,培養出「有技術 會服務 懂生活」的職業人才是中策職校的不懈追求。「人生在世,除了工作還有生活。中策將在校園生活中創設琴棋書畫、音體美勞各類平臺,希望中策學子在未來能夠有時間遛狗遛娃、照顧家庭,有愛心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能夠享受人生的平凡與快樂。」高校長說。

相關焦點

  • 深化產教融合 精準培養技能型人才——市醫藥學校舉行人才培養基地...
    大洋網訊 為深化產教融合,縱深校企合作,促進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9月28日,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與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國際醫藥港有限公司、廣東省參茸協會、廣州養老服務產業協會、越秀集團深圳市銀幸現代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廣州三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共六家企業籤訂「人才培養基地」協議並進行掛牌儀式。
  • 達內集團與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共建人工智慧學院,聯袂培養AI人才
    達內教育集團院校大客戶部謝遠慶總經理介紹了集團的發展歷程和主要業務,在近些年與高校合作過程中,達內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和經驗,在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專業群建設、實驗實訓設備開發、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同時達內與百度、華為等高科技公司合作,在智能汽車無人駕駛的算法優化、行業案例等領域進行業務拓展,可以服務於學校新能源汽車的專業群建設。
  • 立德樹人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著眼未來,培養新時代人才  「未來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人?2050年,我們要建成繁榮、民主、富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的現代化,需要依靠教育的現代化。第二個100年的中國夢,需要教育人承擔責任和使命。」北京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朱建民說。
  • 重慶信息技術職業教育集團年會今日舉行 圍繞「合作 提質 服務...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8日20時50分訊(趙桂凱)1月8日,重慶市信息職教集團年會暨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啟動儀式在重慶南岸區舉行。與會成員單位圍繞「合作 提質 服務」主題,探討服務國家戰略及區域經濟發展、促進集團成員間優質資源開放與共享建設思路。
  • ...楊森:聚焦職業本科教育改革 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把職業教育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其落腳點是培養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因此,在學院職業教育改革中,重點側重於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以此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而「三教」改革,我認為一定要以課程建設為統領,課程建設是「三教」改革的集成點。必須認識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如果在課程上沒有得到體現,職業教育的類型就不可能體現出來。
  • 敢立潮頭的中職好校長——記五大連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校長趙憲利
    五年來,學校為當地培養各類技能型人才5600人,學生初次就業率98%。其中訂單培養被大連、山海關等地錄用學員256人,大部分學員成為企業骨幹和技術能手,最高年薪20萬元。學校向高校輸送新新生650人,升學率名列黑河市前茅,學生參加黑河市級以上職業技能大賽獲獎30個,其中,國家級8個,省級10個,黑河市級12個。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召開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研製工作推進會
    在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研製的關鍵時刻,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校長彭壽清4月24日下午聽取教務處工作情況匯報,召開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參加的工作推進會,為人才培養方案研製出主意、支招數。會議由該校常務副校長程可拉主持。
  • 董盟君:助力高校融媒體建設和全媒體人才培養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人民網深圳12月19日電 今日,主題為「奮進『十四五』 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在深圳舉辦。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執行主任、人民在線總經理董盟君出席論壇並發言。董盟君分享了在助力教育融媒體高質量建設和全媒體人才培養方面的思路和做法,即「1 5 N」,助力融媒體中心建設。
  • 培養未來CEO!尚美生活霍格沃茲魔法學院今日開學
    12月12日,尚美生活集團員工學習成長平臺——尚美大學開學典禮在青島舉行,尚美生活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霍格沃茲魔法學院校長馬英堯,尚美生活集團CEO馬博,尚美大學霍格沃茲魔法學院的8位首期學員,以及尚美大學斯巴達勇士學院與德魯克管理學院學員出席了本次開學典禮。
  •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吳德星 最優師資培養領軍人才
    中國海洋大學始終堅持開放辦學,深入推進人才培養的國際化,開創了在國際對接平臺上以聯合培養研究生帶動科研長期穩定合作的新格局,促進了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我認為,一所大學要想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首先得把自己放入國際坐標體系中,將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置於國際環境中,獲取新的教育資源和發展動力。
  • 訪梁小燕博士:培養婚姻與家庭服務型女性人才的執著者
    培養婚姻與家庭服務型女性人才的執著者 ——訪湖南女子學院梁小燕博士 9月底,人社部發布通知,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將於明年取消。一石激起千層浪,已經拿證的百萬心理諮詢師出路在哪裡?未來社會對此類專業人才需求如何解決?
  • 盤點2020年,緊跟科技進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做了20件事
    9月22日,學會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聯合主辦了「高端引領,鑄造中國職教新未來」農業科技專題圓桌論壇。論壇上,魯昕會長作了《對接智慧農業,鑄造中國職教新未來》專題報告。匡廷雲院士、李錦濤書記、謝俐副司長、全國農業院校書記校長等圍繞智慧農業主題,解讀我國智慧農業發展趨勢及核心技術,探討「科教產」融合發展新模式,引領農業職業教育與科技發展同步前行,培養智慧農業所需技術技能人才。
  •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探索人職匹配的「3+1」人才培養模式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結合水利行業優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水文化教育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建立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3+1」培養模式(「3」包含了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培養內容、培養過程和評價方法,「1」是針對人才培養的環境變量),在實踐中充分發掘水利行業的特色和優勢,構建高職特色
  •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西華師範大學培養應用電子技術教育職教師資...
    近日,西華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元君一行到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考察交流職教師資本科層次人才培養工作,看望慰問由兩校聯合培養的2020級應用電子技術教育職教師資本科班學生。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大凱,黨委副書記等相關領導陪同。
  • 人民在線:支撐全媒體人才培養的職業技能體系
    此次人民在線成功申報的三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從內容審核、媒體融合運營和內容評價等方面,支撐全媒體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職業技能體系。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民在線將充分依託黨報黨網的品牌和資源優勢,聚焦全媒體職業技能體系參與國家1+X制度建設,在「媒體」和「技術」兩大方向持續發力,構建行業人才標準,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
  •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馬廣:爭做新時代有志青年
    該校校長馬廣對4000餘名新生提出三點要求。一是韶華不負,做胸懷家國的奮進者。他希望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主動投入到時代大潮中去,在奮鬥中追逐理想,在奮鬥中建功立業,努力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做胸懷家國的奮進者。二是勤學不輟,做精技篤行的實幹家。
  • 網際網路時代之下,大數據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大數據技術迅速發展,快速融入到社會的各行業之中,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在大學的大數據專業以及職業培訓方面,大數據也才剛剛起步。大數據專業的人才數量與大數據快速發展之中存在不匹配的問題,從而使得社會對於大數據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
  • 新華社《新華視談》欄目對話北影校長胡智鋒:電影人才如何培養
    好電影就是有比較好的思想性、比較好的藝術性和比較好的觀賞性。或者還有一個說法叫「三精」,就是「思想精神、藝術精湛、製作精良」,大概是作為好電影的標準。當然從藝術家的角度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回答,這個就五花八門了。那從整體上講我們一般會說「三精」或者「三性」,這是我們評價好電影大家比較一致的一個標準。
  • 廣西科技職業學院醫學院訂單式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有特色
    香港科技大學深華醫療集團委託科職院醫學院每年培養300名高端月子中心婦嬰護理人員。該集團在培養方案中明確要求,護理人員要懂護理學、營養學、心理學專業知識,有良好的溝通技巧,經過專業的禮儀培養。該項目已經明顯要求培養複合型高技能護理人才,與傳統護理專業培養模式有較大的差異,但該項目工作薪酬也較高,平均月薪在8000元以上。
  • 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滕宏偉在調研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發展情況時強調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記者 陳科儒 攝11月24日,區委書記滕宏偉帶隊深入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暨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就該校建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他強調,要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創新實訓方式,不斷提升辦學能力水平,全力建設具有人工智慧特色的高水平民辦大學,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