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2020-11-25 上遊新聞

滕宏偉在調研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發展情況時強調

優化教學模式 創新實訓方式 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圖為區委書記滕宏偉在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暨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智慧展廳就該校建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記者 陳科儒 攝

11月24日,區委書記滕宏偉帶隊深入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暨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就該校建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他強調,要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創新實訓方式,不斷提升辦學能力水平,全力建設具有人工智慧特色的高水平民辦大學,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作為華為5G新型智慧校園示範項目,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規劃用地500畝、校舍面積30萬平方米,依託華為技術優勢立足打造「大學校園 科研機構 產業園區」融合發展共同體,將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作為華為新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廣的科研平臺,華為參與學院辦學的多功能平臺,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實習實踐基地、教師的培訓基地、學院的科研成果轉化基地,並以此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助力地方經濟建設。此外,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還是華為ICT人才培養基地、華為ICT師資培訓基地、華為ICT技能大賽賽場、華為「1 X」證書培訓認證中心、華為人工智慧聯合技術創新中心。

目前,該學校一期工程10餘萬平方米主體基本完工,借鑑了華為深圳總部建築風格,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園林與書院交融,格調高雅,景觀優美。首批開設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首屆招生1300多人,預計明年在校學生人數將突破4000人。

走進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滕宏偉先後參觀了人工智慧科技館、移動通信5G實訓室和物聯網實訓室,了解當前智能科技的創新文化、創新產品、創新趨勢,聽取了基礎設施建設、軟體、課程設計和教學安排進展情況。他希望學校充分藉助和發揮華為在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的能力,始終致力於融技術產品推廣、科學普及、專業教學、創新教育,重點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開展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廣,將中心打造為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和國內人工智慧化人才培養基地。

來到智慧醫療實訓室,滕宏偉詢問了該系籌建情況。得知智慧健康系依託「華為智慧醫療」「華為全聯接醫療服務大健康」,初步設置了醫學檢驗技術、醫學營養、衛生信息管理等專業,並與10餘家醫院、醫療機構企業籤訂了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合作培養人才的協議,滕宏偉給予肯定。他希望學校專注於「網際網路 醫藥衛生」教學研,充分融合虛擬實境技術,積極探索遠程診療模式,為全民健康、智慧醫療等大健康產業培養所需的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滕宏偉在調研中指出,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堅持一手抓產業、一手抓職教,全面落實「職教發展24條」,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有力推動了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當前,永川對高質量職業教育的需要更加迫切,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渴求更加強烈。希望學院、華為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大力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積極開展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把職業學院和創新中心打造成為培育優秀技能人才的「搖籃」、孕育前沿科技的「藍海」。各相關單位要秉承「做的比說的好,幹的比籤的好」的理念,為職業學院和創新中心的發展提供最優的服務、打造最佳的環境、營造最好的氛圍,推動建成具有人工智慧特色的高水平民辦大學。

區領導宋文、任伯平一同調研。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楊森:聚焦職業本科教育改革 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MBA地點:你家小區門外,路邊攤預估人均:看你喜好,吃多錢多楊森 副教授 院長助理地點:你家小區門外,路邊攤預估人均:看你喜好,吃多錢多信息中心主任 教務處副處長聚焦職業本科教育改革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 四川華新職院與醫院共建教學醫院,培養高素質助產技術技能人才
    座談會上,劉斌指出,醫護類專業群的建設離不開教學醫院的大力支撐,院校雙方通過在教學、醫療及科研方面的合作,深化產教融合,使教學醫院的建設既有利於醫院臨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發展,同時也利於學校教學工作的發展。
  • 杭州職達電商學校:「高技能+就業」模式,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杭州職達電商學校是一家致力於全日制職業教育與專業技能培訓的學校,走學歷加技能的培養模式,它歸屬杭州職達雲澤學院。為了響應號召,做好職業技能教育,學校採取「高技能+就業」的創新辦學模式,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杭州職達電商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開設了多個就業熱門專業,為社會輸送大批優秀高技能人才!
  • 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校企對接「多方位」 人才培養「高標準」
    建院以來,學院圍繞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評價模式,完善內部管理,加強隊伍建設,改革和創新教育內容,堅持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完善,教學設備、信息程度、管理手段得到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間,學院通過自籌資金、企業投資、政府支持等方式,不斷加強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逐漸走向深入,服務社會能力大幅提升,社會聲譽日益提高。
  • 湖南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又出新招 憑一技之長免試讀本科
    他們憑一技之長免試讀本科湖南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又出新招憑藉一技之長,可以免試讀本科,湖南這群技能高手有點牛!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7月12日從湖南省教育廳獲悉,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今年我省在「專升本」過程中首次推出新政——高職專科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獲得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技能大賽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和全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一等獎的,具有「專升本」推薦免試資格。據統計,今年來自全省44所高職院校的540名學生,以這種方式邁入了本科院校大門。
  • 華理攜手巔思智能共建產教融合數位技術創新實踐基地
    12月23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巔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巔思智能」)共建的產教融合數位技術創新實踐基地設備捐贈交付儀式在逸夫樓演講廳舉行。我校副校長王慧鋒與巔思智能CEO惲成共同為產教融合數位技術創新實踐基地揭牌。我校教務處處長黃婕和巔思智能副總經理姚欣科分別代表雙方籤署校企戰略合作協議。會議由教務處副處長兼工程訓練中心主任劉金庫主持。
  •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公共實訓基地飛機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航空製造與維修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公共實訓基地飛機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電子設備採購競爭性談判採購項目於2020年12月18日結束,現將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如下: 一、採購項目名稱、編號採購項目名稱
  • 上海杉達學院2018年招生訪談實錄:以行業標準不斷調整優化人才培養...
    面對「十三五」發展的新形勢、新需求和新挑戰,提出「與眾不同,追求品質,塑造未來」的核心發展理念,立足建設多科性、國際化、高水平的民辦應用技術大學,注重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建生態 創模式 夯基礎 育人才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歷經多年磨礪,成功探索出「建生態、創模式、夯基礎、育人才」的人才培養路徑,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重大歷史機遇,順應國家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積極探索與行業、地方經濟及產業互動,以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創新為動力,協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教學、
  • 湖北遠佑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 促進就業和產業發展
    馬伊娜的陪同下,參觀了湖北遠佑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湖北遠佑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遠佑教育,旗下有武漢市洪山區零度外經貿培訓學校、武漢遠佑職業培訓學校,武漢遠佑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遠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遠佑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四川遠佑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湖北遠佑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是一家專業從事職業中專、在職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教育,校企合作,職業培訓及就業為一體的綜合型教育發展集團公司
  • 「十三五」時期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一千萬 高技能人才工作顯成效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圍繞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我們做好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四川綿竹:以人才振興促鄉村振興
    作為四川省首家鄉村振興農民大學,四川鄉村振興農民大學立足涉農人才培訓,服務全省「三農」發展大局,以打造全省鄉村振興農民培訓實訓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為目標,旨在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人才,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人才隊伍。
  • 赴外企實訓、學各國文化……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人才培養提質增能
    人民網上海12月14日電(董志雯)近年來,為適應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秉承「融和創新、合作共享」核心價值理念,堅持以國際化發展戰略為引領、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國際化校園建設為載體,走出了一條職業人才培養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助推學校辦學取得豐碩成果。
  • 「人職匹配」視域下「3+1」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017年創新性提出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3+1」培養模式,並進行了本校、市內和國內全面試點、推廣應用,取得了一系列理論成果和教育教學改革成果。何為「3+1」人才培養模式?「3+1」人才培養模式中的「1」是針對人才培養的環境變量,提出打造「若水文化」育人環境,提升學生生涯發展力,解決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方面「重職輕人」的問題。
  •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上海區域經濟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以「網際網路+」為契機,培養與國際接軌、具有網際網路思維和開拓精神、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獲得物流職業資格認證且符合現代物流業需要的技能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 張家口學院:全力打造冰雪人才培養高地
    2.突出分類施教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辦學中,學校逐漸摸索出了「校企合作,學崗交替,三級進階」的人才培養模式。每年分年級分類組織學生進行冰雪運動訓練和冰雪產業實訓,按照「大一普及化、大二專項化、大三卓越化」的培養路徑,推動冰雪人才培養。  對於體育專業學生的滑雪教學,採用工學結合、學崗交替的培養模式。
  • 曲阜師範大學以「實驗金課」助推人才培養
    曲阜師範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為培養綜合型、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學校傾力創造條件,不斷優化配置資源,努力提升實驗教學建設,打造優質實驗教學平臺。凝心聚力,創設「實驗金課」與「一流課程」。學校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重塑實驗課程內容,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凝心聚力創設「實驗金課」和「一流實驗課程」。在學校的不斷努力下,「實驗金課」和「一流實驗課程」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2018年以來,學校成功建設國家級「實驗金課」2門,省級一流實驗課程5門,進一步促進優質教學資源整合與共享,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條件。
  • 河北打造高素質農民隊伍:新時代 新模式 新農人
    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自2014年開始進行高素質農民培養試點,通過練內功、聚外力「兩條腿」走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政策扶持為支撐,不斷創新培育機制,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不斷取得喜人成績。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培養高素質農民25.4萬人,一大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農村專業技術人才及農業產業脫貧致富帶頭人正在形成規模。
  • ...教育發展巡禮之特色篇】安徽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和合肥一樣,安徽各地均通過積極措施,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發展需求側結構要素的全方位融合。通過積極探索,安徽入選了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建設省份,合肥市成為全國首批20個國家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馬鋼集團入選國家首批產教融合型企業重點培育名單。安徽省教育部門還積極推進安徽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驗區建設,企、校聯合申報產教融合類建設項目 77 個。
  •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西華師範大學培養應用電子技術教育職教師資...
    王元君先後來到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中心、汽車製造與檢測中心、機械工程系匠心樓、電子電氣系實訓實驗室走訪參觀學院實訓基地建設,詳細聽取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整體辦學、規劃發展及職教師資本科層次人才培養工作介紹。在智能製造中心,王元君一行駐足觀看實訓教學,詳細了解實訓設備配置、實訓課程設置、實訓師資隊伍等基地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