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綜藝給的酬勞究竟有多高?這位臺灣藝人說了他的經歷

2021-01-11 八卦先生

隨著內地娛樂工業的發展,投入內地綜藝的資金可謂是越來越多了。以至於,從前綜藝比我們發達的港臺地區,如今他們的綜藝咖都會選擇來內地發展。前不久,一位臺灣綜藝咖在節目上說出了讓他震驚的經歷。

這位臺灣綜藝咖名叫大愷,他說第一次看見內地的錄影棚時,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還感嘆這麼大型的舞臺他從小到大都沒見過。

大愷來內地參加過多少綜藝八先生不太清楚,八先生只找到他參加《笑聲傳奇》時模仿洪金寶的片段。然而《笑聲傳奇》只是一個熱度一般的綜藝,常駐嘉賓是白凱南,相信看過這檔綜藝的人應該比較少吧?但這種規模的綜藝,就已經能讓臺灣藝人驚訝,可想而知內地和臺灣的製作差距已經很大了。

但比起舞臺,更讓大愷驚訝的是內地綜藝給藝人的酬勞,讓他覺得內地綜藝的製作費似乎是無上限一樣。

大愷有一位常去內地參加綜藝錄影的大哥朋友,那位大哥有一次給內地製作人報完價之後,製作人一口答應了。

製作人甚至覺得這位大哥人太好了,給出的價錢一點都不高。然而,大哥給製作人的報價,其實已經是臺灣報價的5倍了。可想而知,在內地錄綜藝,拿到比在臺灣高10倍的價錢也是可能的。

其實,臺灣藝人到內地參加綜藝,基本上酬勞都能翻很多倍。比如說吳宗憲吧,近年來在內地參加綜藝當嘉賓,一集就能拿到50萬。但在臺灣,作為頂級主持人的他一集最高不過30萬新臺幣(6.4萬人民幣)。而歐弟錄《天天向上》一集的酬勞也有50萬,但後來回到臺灣發展,一集就只剩15萬新臺幣(3.2萬人民幣)了,差距非常大。

至於臺灣的普通綜藝咖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在臺灣錄製節目,按火紅和能說會道的程度,酬勞從3000元至5萬新臺幣不等。而帶著宣傳目的上節目的明星就更低了,每集只有1350元新臺幣(291元人民幣)的車馬費,管你是五月天還是SHE。

這樣一對比,臺灣藝人自然願意多到內地錄綜藝了。

而我們內地的明星,參加綜藝就更能賺錢了。像大張偉、宋小寶、嶽雲鵬、賈玲等比較能帶動氣氛的搞笑藝人,單集酬勞可以高至每集100萬。如果一年接十幾檔綜藝的話,年收入過億不是問題。

曾經有爆料表明,鄧超錄製第一季《奔跑吧兄弟》一集的酬勞大概100萬,而韓國《Running man》主持人劉在石一集收入才6萬。雖然這個明顯的差距曾經遭到很多網友吐槽,說中國明星拿的酬勞太高,但鄧超參加第一季跑男的酬勞,其實已經是友情價了。

因為如今的綜藝越來越多,你不給多點酬勞,就請不來明星。2015年一個準一線的明星報價,就已經高達2000萬/季,更不用說三年後的今天了,分分鐘破3000萬。

而站在娛樂圈頂端的範冰冰,2015年參加綜藝的酬勞更是高達6000萬一季。吳宗憲曾說,內地能給出的酬勞通常是臺灣的100倍,所以範冰冰一季6000萬他一點也不驚訝。

錄一季綜藝不過12期,佔用的時間並不多,但幾千萬就到手了,難怪如今的電視劇都要5-8千萬甚至上億才能請得起一位當紅明星了,畢竟要明星們「犧牲」那麼多上綜藝賺錢的時間來拍戲,不容易啊。

相關焦點

  • 田馥甄拒絕內地綜藝,酬勞過億還有私人飛機接送,工作室稱未聽說
    田馥甄是臺灣知名藝人,從SHE組合解散單飛後,是三人組合中唯一在音樂發展上還保持上升勢頭的。但近日,臺媒曝出田馥甄拒絕了內地一檔綜藝,綜藝開出的條件是酬勞過億,還有私人飛機接送!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臺媒還報導稱節目組最終開出了兩大條件:一是出入有私人飛機,二是一集價碼850萬臺幣,一季下來超過一個億臺幣。可以說是相當高了,但田馥甄竟然不為所動,拒絕了。
  • 大陸綜藝節目酬勞高 臺灣節目只剩二三線通告咖
    鄧超跑一季=劉在石跑200集陶晶瑩主持《華人星光大道》一季酬勞僅260萬據臺灣媒體報導,一線明星加入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的一季酬勞高達千萬人民幣(約5000萬臺幣),以鄧超為例,一季13集酬勞抵得上韓版《Running man》劉在石錄200集(劉一集約25萬臺幣)!相
  • 臺灣綜藝節目沒落 內地逆襲
    與此同時,利菁等綜藝老將也有節目停播,臺灣綜藝圈「三王一後」(張菲、張小燕、胡瓜和吳宗憲)時代終結。此後,隨著大批人才的北上撈金,曾經風光一時的臺灣綜藝圈已「崩塌」大半。新節目收視不好馬上被砍除了《康熙》,觀眾還能數得上名字的臺灣綜藝節目已經寥寥無幾。曾在《康熙》和《國光幫幫忙》兩檔節目做過製片人的陳冠廷,目前正在跟內地洽談合作。
  • 臺灣本土綜藝全面敗落,內地綜藝受追捧,奇葩說竟被抄襲
    而與此同時,內地的綜藝節目《極限挑戰》、《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卻在臺灣取得高收視,引發熱議。臺灣八大電視臺買下《極限挑戰》一、二季,臺灣觀眾打開電視機即可同步追雞條。節目中的景點,甚至勾起臺灣人對內地的興趣和旅遊之心。
  • 臺灣藝人現擔任內地某綜藝的評委,遭爭議,只因過去多次詆毀內地
    在內地的娛樂圈很有發展前景,現在臺灣的藝人來大陸內地發展的越來越多,像《極限挑戰》中固定嘉羅志祥,還有蔡依林,張惠妹等一些大牌明星深受我們的喜愛。而且他們還給我們帶來的很多的歡聲笑語,而這位臺灣藝人多次稱自己不會到內地工作,還多次詆毀內地,說內地的怎麼樣的不好,在一檔節目中說內地音樂人胡彥斌創作能力差並且全程白眼,這讓很多吃瓜群眾對他厭煩。
  • 港臺藝人內地撈金百科全解(上)|小S|爸爸去哪兒|夏克立|黃國倫|TVB...
    單丹霞回應,在內地知道夏克立的人確實不多,但夏畢業於加拿大名牌大學,曾做過《侏羅紀公園》的特效師,在臺灣也曾有自己的少兒節目,「很多小朋友喜歡他。而且他的老婆是黃嘉千,一位臺灣有很有名的藝人。他的身上有太多不同尋常的特質,有很多招數搞定女兒,總覺得他會給我們很多驚喜。」「他(夏克立)運氣好,可能會因為這樣紅一陣子。」臺灣年代電視臺節目部副總常立欣如此評價夏克立的內地首秀。
  • 臺灣綜藝你怎麼了?藝人紛紛北上製作人離職
    十年前的製作環境與現在有著天壤之別,曾任《國光幫幫幫》製作人的陳致遠說:「以前的節目預算比現在多很多,你想在飛機前面做開場秀,或者想把四隻老虎運進攝影棚都不是問題。但現在的老節目,都以嘉賓訪談為主,節目預算也只夠你發藝人通告費和製作費,外景都能省就省了。」對此,陳致遠很無奈,他指出這是目前臺灣綜藝節目的現狀。
  • 大陸封殺臺灣藝人?國臺辦回應:正人先正己
    現狀:臺灣藝人為何競相來到內地發展?臺灣藝人內地「吸金」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是最近幾年勢頭更甚。現在隨便打開一期綜藝節目,60%都有臺灣藝人參與;影視劇中,自然也少不了臺灣藝人的獻藝;即便打開一個直播平臺,都可以看見各種臺灣藝人的身影,其中多是曾經常出現在內地觀眾最喜歡的臺灣綜藝《康熙來了》中的通告藝人。
  • 臺灣綜藝走入寒冬
    B2說,不算電視臺的硬體(攝影棚),製作費要包括主持人和通告藝人的酬勞、化妝、服裝及後期剪輯、甚至盒飯等。「以前我們吃飯無上限,想吃什麼叫過來就好。現在,預算越來越少,工作人員的便當不超過70臺幣(約14元人民幣),是我們的上限。」臺灣有這個奇怪的現象,綜藝節目主要「賣主持人」。原因是,沒錢的時候能做的事就會少,當你會發現所有綜藝都變得很像的時候,看什麼?
  • 臺灣綜藝告別「黃金時代」,製作人轉戰內地開始新一輪掘金
    蔡康永擁抱《奇葩說》,小S牽手《姐姐好餓》,陳漢典進出內地各類綜藝,昔日的「康熙」鐵三角,各自有了各自的忙碌。不知不覺,從2016年年初開始,《康熙來了》停播已將近一年。要知道,當年,《康熙來了》憑著大膽、犀利的風格橫掃兩岸訪談節目,且牢牢佔據臺灣綜藝收視榜首,最高時曾一度達到2.01。
  • 臺灣綜藝節目你們怎麼了?
    你以為僅僅是內地觀眾大力追捧這兩檔節目?其實臺灣中天電視臺,早已引進節目版權,並掀起了島內收視風暴。臺灣已故知名藝人高凌風曾斷言「大陸綜藝至少落後臺灣綜藝二十年」,這句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兩地電視人的共識。然而短短幾年時間,兩者之間,已悄然經歷了一場身份轉換。
  • 臺灣綜藝節目預算緊張 一集製作費最多僅10萬元
    10年前,蔡康永和小S第一次進棚錄完影,他們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可不可以不錄了」,蔡康永說「這是因為布景太爛了」,時間來不及就先拿倉庫裡的東西拼一下,「我看到都傻掉了,好可怕。」  在製作經費只是內地大型綜藝節目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情況下,臺灣寶島還是出品了《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一眾傑出綜藝節目。
  • 康熙來了停播2年 臺灣搞笑藝人今何在?
    4早前,臺灣的綜藝節目曾經報導過吳宗憲闖內地的處境,說憲哥可以放下「臺灣綜藝天王」的身份接受各種被整,要不被噴霧、要不就做伏地挺身,甚至有一次直接被扔進了水裡,狼狽不堪的樣子讓人心疼。07年的時候,內地綜藝不景氣,各種節目組紛紛學習臺灣綜藝的製作經驗,那時的吳宗憲已是如日中天。
  • 臺灣藝人Echo:內地選秀節目的評委講話很厲害
    Beatbox的經歷,總有講不完的趣聞。  作為2006年臺灣Beatbox大賽冠軍、2012年臺灣第一屆超級模王大道的亞軍,Echo是臺灣選秀節目中被「淘」出的精幹選手,曾加入吳宗憲旗下,算是周杰倫的同門師兄弟和Beatbox老師。他也多次參加臺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是難得不被小S「損」的模仿藝人。
  • 臺灣藝人導演北上之路:起點與終點,是三千元與三千萬的差別
    》,臺灣頭部綜藝節目面臨的窘境已經人盡皆知,嗅覺靈敏的臺灣的藝人和導演早已將內地作為發展的重點。這是繼2015年臺灣綜藝《康熙來了》停播之後,又一檔因「收視不佳」而被停播的大型臺灣綜藝節目。臺灣某知名製作人說:「《小燕有約》已經約不到明星專訪了」。
  • 大S綜藝酬勞2000萬,章子怡出場費半億,明星酬勞居高不下?
    對於現在的明星藝人來說,上綜藝是比拍戲更好的選擇,只要稍微注意點就能輕鬆拿到高酬勞。哪怕你已多年未拍戲,只要能在綜藝上製造話題,就能成為第二天的熱門,也難怪會有「明星賺錢就是快」的說法。當時,雖然已出臺了限薪令,但只是規定了拍戲的片酬並未對綜藝的酬勞提出規範,兩人拿到如此高酬勞也不違規。
  • 內地綜藝節目逆襲 港臺藝人組團北上吸金
    內地綜藝節目的火爆躥紅速度讓人驚呼,在內地電視螢屏上,各路明星展示十八般武藝,如此氣勢自然也吸引了大批趕來撈金的港臺藝人。如今他們連北上撈金都是組團而去,選手、評委、嘉賓,製作單位擺出所有能想到的位置給前來撈金的港臺藝人,參與內地綜藝儼然成為「鍍金」的絕佳方法。  近年來明星真人騷、選秀節目充斥內地電視綜藝市場,引得無數明星為之競折腰。這其中不乏大批北上的港臺明星。
  • 臺灣藝人2018收入排行出爐 小S1.5億居第一
    說到這個胡瓜,可能大陸觀眾稍微沒有這麼熟悉,但是人家在臺灣名氣可大著呢,所以今年在臺灣有4個節目的他,能排行第二也就不稀奇啦。而排在第一位的小S和排在第三位的蔡康永,年收入分別高達1億5320萬元(單位:新臺幣,下同)和1億1538萬元!
  • 臺灣綜藝節目為何不斷沒落?
    作為有著臺灣綜藝教父之稱的王偉忠曾手握諸多臺灣重量級綜藝節目,近來旗下藝人卻頻頻出走,本質上說也正是臺灣綜藝式微的縮影。  臺灣綜藝有著輝煌的過往,在全島只有四個無線臺和少數有線臺的時代,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和製作人地位之高需要仰視,更有某大哥主持人一天酬勞足以在臺北買套房子這樣近乎傳說的故事。
  • 觀察丨臺灣藝人導演北上之路:起點與終點,是三千元與三千萬的差別
    這是繼2015年臺灣綜藝《康熙來了》停播之後,又一檔因「收視不佳」而被停播的大型臺灣綜藝節目。臺灣某知名製作人說:「《小燕有約》已經約不到明星專訪了」。 從《康熙來了》到《小燕有約》,臺灣頭部綜藝節目面臨的窘境已經人盡皆知,這樣的現狀讓我們不禁發問,臺灣的明星都去哪裡了呢? 答案當然是「內地」,久違露面的言承旭選擇在內地市場全面復出,周渝民接連出演兩部內地電視劇,還有藝人陶晶瑩、Ella陳嘉樺、黃子佼等等已然成為內地節目刷臉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