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神秘的雪山之王雪豹

2021-01-07 中國科學院

高海拔地區的旗艦動物

雪豹是一種高海拔地區的旗艦物種和重要的食肉動物,被譽為「雪山之王」。主要分布在中亞山地,圍繞新疆的11個國家,如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吉爾吉斯、蒙古等,中國可能擁有世界雪豹總數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甘肅、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等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區域裡。

雪豹喜歡在懸崖、山脊、溝谷等陡峭地形中活動,新疆地貌多變獨特,最為適合雪豹的生存,帕米爾高原、崑崙山、阿克蘇地區(西天山)、博格達山(東天山)、阿爾泰山是它們主要棲息地。

雪豹行蹤詭秘,活動在海拔3100-5700米的偏遠荒僻之處。如今,人類正在逐步侵入它的生活空間,雪豹的棲息地正逐漸退化。有人說,這種美麗的貓科動物正在步華南虎的後塵,瀕臨滅絕。一些研究雪豹的專家,就從來就沒有在野外見到過雪豹。國外著名動物專家喬治·夏勒在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考察雪豹幾十年,也發出「只見皮子,不見雪豹」的無奈感嘆。

雪豹是中亞山地生物多樣性、山地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指示物種,它的存亡與數量多寡,體現著整個地區生態狀況。

雪豹真的將要滅絕了,人類能伸出救援之手嗎?調查雪豹的真實生存現狀,是拯救行動的第一步。

然而,這種高山動物喜歡獨來獨往和夜間活動,加之數量極其稀少,調查起來非常困難。

我所在的雪豹研究小組隸屬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項目的資助者是國際雪豹基金會,這是一個總部設在西雅圖的國際組織。

我們研究雪豹主要有下面幾點:

第一、調查痕跡,就是通過雪豹的足跡、糞便、爪痕等來了解它的活動和分布情況。

第二、用紅外相機去拍攝它,證實它的存在和數量。國際上給出的總數量是3000-7000隻,這麼大的變動範圍說明我們的研究沒有跟上。

第三,我們要知道它的食物狀況,譬如雪豹最喜歡食的北山羊、巖羊、盤羊等動物的生存和種群數量情況。

第四,我們要調查它的環境問題,它究竟面臨哪些危險,我們應怎麼去保護它。另外,我們採集到一些毛髮和糞便,做DNA分析。

在國內,這是開創性的工作,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史無前例。

人類與雪豹曾親密無間

在歷史上,人類與雪豹的關係曾經十分密切。我們在天山就曾看到過一幅遠古時期的巖畫,其中畫著的兩隻尾巴最長的就是雪豹。

雪豹是很溫順可以馴化的物種,跟狼狗是一樣的。實際上在成吉思汗時代,就把豹當狗一樣對待。

到了工業時代,人們開始大量追求毛皮裘皮製品,美麗的雪豹皮尤其受人們追捧,使得它被大量獵殺,數量迅速下降。

1974年,雪豹作為瀕危物種被列入IUCN的紅色清單中。1981年,西雅圖建立了第一個保護雪豹基金組織———國際雪豹基金會(ISLT)。

1984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以保護雪豹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幹自然保護區」。1988年,中國頒布《野生動物保護法》,雪豹被正式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2006年,中國頒布禁止利用豹骨替代虎骨入藥的法規。

利用紅外相機拍攝雪豹

我們這個由國際雪豹基金會資助的新疆雪豹研究項目始於2004年,我們與蒙古、吉爾吉斯、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和美英等國的專家曾組織過多次聯合考察,足跡遍布阿爾泰山、北塔山、東部天山和中部天山,前三次主要是雪豹痕跡調查。

2005年10月,我們和吉爾吉斯、印度、美國等專家開展了第四次聯合考察。這次考察的重點是採用紅外線自動照相機記錄雪豹的活動,在國內屬首次,對掌握雪豹生存現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疆那麼大,在哪個地區架設紅外自動相機最合理呢?通過前期的艱苦踏查,我們已比較清楚知道它喜歡在什麼環境之中活動。比方說它是多棲息在懸崖下還是山脊上,是喜歡河床還是山坡、草地?

最終,我們選擇在天山託木爾峰的木扎特河谷架設相機。我們引進了帶有紅外設備的相機50臺,有數碼的,有膠捲的,但其中有一些有故障,所以真正架設出去的只有36臺。

2005年10月18日,第四次雪豹考察正式展開,外方專家有印度的熱古,吉爾吉斯的庫萬,美國的託畢;中方考察人員有馬鳴、徐峰、艾則孜、朱瑪紅等等。

10月20日。中外考察人員會集在離烏魯木齊有1000多公裡的阿克蘇。

10月21日。我們克服了許多無法預料的困難,隊伍終於在太陽落山後到達天山木扎特谷的盡頭,摸黑在一個叫開依勒克的羊圈附近紮營,這裡海拔2400米。

由於經過多次聯合考察,隊伍已經非常成熟和幹練,很快營地就安頓好了。初冬的天山峽谷已經有積雪,皓月當空,河水滔滔,大家圍坐在一起,喝奶茶,吃饢,異常興奮。

當地的牧民已經在大雪降臨之前退出了木扎特峽谷,因此羊圈成了我們溫暖的營地,牧民搭建的「地窩子」成了我們的廚房,大地是我們的餐廳。

10月22日。清晨,我們在營地兩側的山坡上,統計到30多隻野北山羊,附近還有喜鵲、蒼頭燕雀、小嘴烏鴉、胡兀鷲等。

上午,我們在附近的山脊上安裝了第一批紅外照相機。下午考察隊租的7匹馬也到齊了。營地附近的小河是紅褐色的,兩岸的卵石也是紅褐色的。當地人稱這裡為「鐵鏽谷」。

「鐵鏽谷」歷險記

10月23日。考察隊分成兩組,一組向東過河去對面山坡上布設照相機,另一組則向西進入「鐵鏽河」。

我和庫萬、木拉明,三人騎馬進入險峻的鐵鏽河谷。彎曲的河道,不知道蹚了多少次河,木拉明說有20多次。沿途的雪豹痕跡非常多,因為下雪的時間不長,都是新鮮的痕跡。

第一對相機架設在海拔3000米的山脊線上,已經是雲杉林的上沿,附近有一群北山羊。另外幾對相機則布設在峽谷中有雪豹痕跡的地方。為了拍攝到雪豹的不同側面,自動相機的架設都是成對的。

10月24日。喜鵲總是最早來到營地,吵吵鬧鬧地叫醒大家。庫萬給我們講了許多鄰國的事情。同樣是天山山脈,那裡的植被要比這裡茂盛,野生動物隨處可見。而我們三天考察中沒有見到狼、赤狐、高山雪雞和盤羊,連石貂、石雞和草兔也很少見。

10月25日。還是分組布設相機,只是位置更遠一些,難度更大一些。抵達海拔2800 米處時,發現了幾處雪雞、雪豹的糞便以及一隻狐狸的足跡鏈。

雪豹比較喜歡沿著山脊線行走,這樣可以看清楚兩側的動物,也有利於捕食。對面山坡上有舊的羊圈,夏季有人放牧。奇怪的是探礦尋寶的人絡繹不絕,甚至還有汽車進入玉石礦。

10月26日。溝口濃雲密布,上午一直在下雪。我們去拍攝雪豹的爪痕,它們喜歡在楊樹上磨爪子,實際上也是在標記領地。

在4號機位,上演了一出「懸崖歷險記」。峽谷的風很大,谷底的積雪都被吹上了山坡。下山時我腳底下突然一跘,差一點栽下山谷,驚了了一身汗。

野外調查處處要小心。天山最高峰———託木爾峰(海拔7443 米)是探險家的墳墓,很少有人能夠徵服它。該地區也是中國冰川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區。雪峰環繞,巖石極為陡峭。

10月31日。帳篷內的溫度已經是零下3攝氏度,泉水匯成的小溪結冰了。

懸崖上的野生北山羊非常悠閒,雖然它是雪豹最喜歡的果腹之物,但在陡峭的山坡之上要襲擊它很困難。

我們制定了一整套觀測北山羊的方案,以掌握雪豹與食物之間的關係。行為記錄的方法叫「掃描法」,每隔5-10分鐘觀測一次羊群,內容包括吃草、打架、交配、休息等,掌握其冬季行為分配的規律。

雪豹為什麼發火?

11月1日。相機的架設任務基本完成。紅外照相機的優點是「全天候」,適合惡劣環境,在大風、暴雨、低溫條件下都能正常工作。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當一個移動或者有體溫的個體經過相機前面的紅外線感應器,相機就會開啟快門和閃光器,捕捉動物的身影。當然不一定就是雪豹了,還有本地區的其他動物。

使用紅外相機後,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在夏天,一塊電池能用20天,在高寒地區,電池有時候3天就沒電了。所以經常要去更換電池,更換膠捲。太冷的時候,到了夜間電池就不工作了,要等到了白天,太陽一曬,相機才開始工作。而夜間正是雪豹活動的時候,我們拍下來的雪豹照片,全部是在夜裡拍到的。

11月3日。為檢測紅外照相機,我們經常要足尚過許多寬約二三十米的河流,這些河流,亂石翻滾,水的流動聲音非常大,水深及馬肚,我們每次過河都很害怕。

11月4日。我心愛的棗紅馬因為有傷提前下山了。今天換了一匹黑馬,也很不錯,也就是跑起來不是很平穩,但如果你去檢查相機,它會耐心在一邊等你。

11月5日。我獨自一人去「鐵鏽河」檢查照相機。在一處巨石下發現雪豹噴射的嗅跡(用於標記領地),嗅跡是一種油性的揮發性物質,有點像尿一樣噴射在巖石上,但它不是尿。附近還有明顯的刨痕和足跡鏈。通過對這些痕跡的分析和統計,我們可以勾畫出雪豹的活動規律、分布圖和對棲息地的選擇。通常雪豹在一個月左右光顧一次「鐵鏽河」,其他時間去哪裡了,我們並不知道。因此,照相機可能幫助我們記錄和識別這些個體,徹底解決數量統計的難題。

11月6日。北山羊很早就出來吃草了,全天都在不停地吃,而雪豹可能一周只有一次進食的機會,這是多麼不同啊。現在是北山羊交配的季節,每群羊中都有一隻特大的粗粗彎角朝後舉起的老公羊。有的時候紅嘴山鴉、喜鵲、烏鴉會落在公羊的背上休息,暗腹雪雞和角百靈也會出現在羊群中覓食。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在寒冷的冬季尤為突出。

11月7日。去檢查23號和24號照相機,除了記錄有爪痕、刨痕和糞團外,還發現雪豹咬破了照相機的偽裝殼,留下了明顯的咬痕。雪豹為什麼要發火呢?我們分析一下,這裡不僅有一群北山羊(約11隻)在活動,而且還有北山羊經常光顧的飲水地。這是雪豹伏擊北山羊的最佳地點,雪豹在這裡留下的領地記號痕跡也特別多。雪豹發火了,憤怒了,是因為「居然有人膽敢入侵我的地盤,打我那11隻北山羊的主意,這些可是我餐桌上一年的食物呀」。

首次與雪豹面對面

11月21日。我們衝印出11月上中旬收回的10個膠捲。令人高興的是,我們首次拍攝到3張珍貴的雪豹照片。其中10月25日在闊克奇山谷布設的38號照相機,當天夜裡就拍攝到了雪豹的照片。當天晚上,雪豹就從山上下來了,就來看照相機的,雪豹是一種很好奇的動物,白天,它靜靜地臥在山上,看到有人來的,想是不是帶來了一群羊,是不是垃圾裡扔有一些骨頭,它都要跑來看一看。所以它一看到你架設的相機,晚上就出來圍著轉轉,甚至它還要拿爪子去刨一刨是什麼東西,馬上就被拍攝了下來。雪豹不像狼那麼狡猾,而且沿著固定的路線行走,這非常危險,容易被獵人消滅掉,我們真的很為它擔憂。但畢竟是首次拍攝到雪豹照片,我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最幸運的人了。

11月24日。隊員朱瑪紅和木拉明在下午的時候在營地附近遭遇兩隻雪豹,相距約80米遠。這是幾年來考察隊成員第一次在野外看到雪豹。我們急忙前去測量足跡。成年雪豹的足印比較碩大,直徑在10釐米左右,平地行走時利爪不外露,四趾圍繞肥厚的掌心排列,構成的圖案如同梅花花瓣一樣漂亮。

11月26日。我們向上遊20多公裡以外的吐蓋別裡奇谷布設一些照相機,擴大調查的範圍。

吐蓋別裡奇谷是東西方向的一個大河谷,冬季比較溫暖,有幾戶牧民還在裡面放牧。據維吾爾族牧民馬別特和艾來提說,在這裡經常可以見到母豹帶領小豹活動。母豹不僅伏擊羊群,還攻擊小馬駒和小犛牛。

拍攝到雪豹照片32張

11月30日。我們涉水去東面的瓊色日克蘇,徐峰單獨騎馬去阿克奇谷換電池和膠捲,在返回的途中連人帶馬一起墜入冰窟窿中,渾身溼透,差一點丟了性命。

12月7日。氣溫下降到了零下20攝氏度,白天太陽照射營地的時間非常短,帳篷內的礦泉水都凍得硬邦邦。低溫加上極度無聊的生活,徹夜難眠。有時只能聽著身邊老鼠的吱吱聲、看著伶鼬來回追逐野鼠打發漫漫長夜。

最令我們焦急和頹喪的是,溫度實在太低了,夜裡許多照相機停止了工作,鋰電池和蓄電池的使用壽命都縮短了,相機裡的紅外感應器也變的遲鈍或者完全失靈。

12月11日。上午我去河對岸找馬,在樹林裡遇見四五個當地牧民正在砍樹。冬季的木扎特谷風大寒冷,氣候極其惡劣,過去是沒有人敢在冬天放羊的。最近至少有6戶牧民趕著上千隻羊進到山谷深處。嚴冬的夜晚他們要燒柴取暖,還要不停地驅趕餓狼,非常艱苦。

這裡多數綿羊都穿著外衣,山羊的適應能力強一些,很能爬山,又不怕冷,所以這裡依然提倡養山羊。前面我們曾經疑惑:山裡沒有野生動物,雪豹吃什麼?現在終於有了初步的答案:綿羊和山羊的肉比野生動物的肉更好吃。

12月23日。考察工作已經是困難重重,危機四伏了。考察隊開始回收相機準備撤離。經過清點,沒有丟失和損壞一臺照相機。

12月27日。傍晚,考察隊趕在大雪封山之前安全返回烏魯木齊。

這次野外考察的成果相當喜人。我們累計野外工作71天,收回71個膠捲,在16個地點拍攝到雪豹照片約32張,22部照相機拍到了雪豹。

在拍到的雪豹圖片中,11月23日拍到的一張非常有價值,在同一個圖像裡,居然拍到一隻母雪豹和一隻公雪豹,印證了雪豹實際上都在冬季交配,第二年4月到5月產崽,它的懷孕期只有三個月,非常短暫,和其他的貓科動物基本相似。

還有一張圖片,拍到一隻飢餓的母雪豹帶著兩隻小雪豹,在我們的營地附近徘徊。就是說這個冬天,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沒有什麼食物,母雪豹怎麼去養活這兩個孩子?它看到有人在山谷活動,冬天牧民很少,它就非常著急,下山來,在我們帳篷附近找吃的。

新疆只剩1000隻左右雪豹了

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延伸到阿富汗甚至塔吉克斯坦交界的位置,向東穿越新疆、西藏、青海一直到四川,綿延三千公裡,喀喇崑崙山最高峰K2海拔達8611米。

以前,崑崙山也是雪豹的主要棲息地,但經過多年瘋狂的獵殺,外國專家認為這個地區已沒有雪豹了,當地林業部門也說沒有了。有專家在這工作了20年,沒有任何雪豹的消息。

2008年10月到11月,我們新疆雪豹項目組用了39天的時間對崑崙山做了一個調查。我們主要調查了處於中崑崙的民豐、和田等5個縣。這個範圍裡,我們做了46條樣線,發現其中有8條是有雪豹痕跡的,包括足跡、糞便和刨痕,而其他的樣線,估計雪豹就是滅絕了。

這次調查,說明崑崙山還有少量雪豹存在。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評估,在這片區域,每一千平方公裡有一隻雪豹(比西天山密度低許多)。那麼,按這個概念去推算,新疆適合雪豹生活的環境還不到17%,這樣估算下來,在新疆大概就只有1000隻左右的雪豹。

2010年和2011年,我們的雪豹研究工作向周邊國家延伸,去了巴基斯坦,與他們合作考察喀喇崑崙雪豹。今年,我們在全力編寫雪豹專著,傳播保護理念和知識。

生存前景令人心憂

幾年的考察調查下來,雪豹的生存前景令人心憂。對雪豹活動造成嚴重威脅的主要有———

過度放牧,造成食物枯竭,沒有草了,雪豹的主要食物北山羊和盤羊也隨之滅絕,食物鏈斷裂了,那雪豹肯定也生存不下去。一些地方為了控制鼠疫把旱獺都滅掉了。把旱獺滅了,羊可以多吃點草,實際上在爭奪草場,為了保護草場,去滅掉一個食肉動物的食物鏈,生態平衡被破壞了。

採礦,這種幹擾非常大。很多地方到現在還居然在用烈性炸藥採礦和修路,嚴重驚嚇了動物。在和田,全民採礦的情形更是恐怖,把整個山溝都給掀個底朝天。此外,金礦、鐵礦、鉬礦、銅礦、煤礦的大規模開採,對西部環境和雪豹的生存影響非常大。

旅遊業無度發展,幹擾也非常大。雪山上一到夏天遊客如織,但又往往缺乏管理,這就可能禍害生靈。

再有就是狩獵,上世紀60年代狼非常多,晚上不敢睡覺,徹夜守護羊群。於是,號召大家像「除四害」一樣打狼,放牧的每個人都有一桿槍,突然有一天,狼被打光了。現在牧民家都不養狗了,這也就證明已經沒有豺和狼去騷擾他們了。實際上狼滅絕了,雪豹也跟著一塊遭殃。

相關焦點

  • 追尋雪豹足跡 他用鏡頭記錄珍貴瞬間
    海拔3000米的山上,山頂終年積雪,四處是裸巖和碎石,這是北山羊和雪豹的天堂,沈志君已是這裡的常客。躲在樹杈後,觀察周圍動靜的雪豹。  沈志君是一名攝影記者,酷愛野生動物攝影,2002年開始追尋拍攝雪豹蹤跡,至今他共拍到過5次雪豹,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 雪豹到底在哪?雪山幽靈並非虛名,這些照片會讓你懷疑自己的視力
    雪豹正是這樣的物種之一,它們在高海拔地區深居簡出,行蹤詭譎,被人稱為「雪山幽靈」。圖1:雪豹到底在哪?圖2圖3那些拍攝雪豹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一定認同雪豹是擅長自我隱藏的天賦型選手,畢竟只要你追尋過雪豹的活動蹤跡,你就會知道想要在高山荒原中發現它們究竟有多麼困難。
  • 青海成為名副其實雪豹之省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攝到的雪豹。  雪豹被譽為「雪山之王」,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種起源地,是它的第一故鄉,目前,雪豹在青海的種群數量約1200隻左右。為了加大這一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10月23日,在第八個「世界雪豹日」之際,由省林草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倡議,讓更多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加入保護聯盟,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保護形態和格局,讓青海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雪豹之省。
  • 新疆天山有「二寶」,雪豹、雪蓮比大熊貓還珍稀,守護美麗家園!
    在巍峨挺立的天山,天山雪豹、天山雪蓮共同守護著這片神聖神秘秀美的土地!天山雪豹-「雪山之王」,比大熊貓還珍稀!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
  • 雪豹:遊走在荒野、文明與發展之間
    我是雪山真正的兒子 守望孤獨,穿越了所有的時空 潛伏在巖石堅硬的波浪之間 我守衛在這裡—— ——吉狄馬加,《我,雪豹》 黃河源的阿尼瑪卿
  • 石河子南山藏著雪豹
    3月26日晚,一隻年輕的雪豹觸發了紅外相機,相機第一次記錄了石河子區域雪豹的影像資料。這次布設的相機拍攝到了3隻雪豹出現在一個鏡頭裡通過分析專家認為至少有4隻雪豹在這個區域長期生活雖然長得萌人家可是威風凜凜的「雪山之王」想「吸貓」,先來做好功課雪豹生活在高海拔地區出沒於雪線附近和雪地中因此被稱為「雪豹」資料圖片
  • 雪豹和豹多次出現在同一地點,氣候變暖對雪豹的威脅已不容忽視
    雪豹生活在亞洲中部的高海拔山地,它們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是當之無愧的「雪山之王」。通常情況下,除了人類,野外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會和雪豹形成強烈競爭獵物和棲息地的關係,然而,近些年來科學家發現,另一種我們熟知的大型貓科動物已經開始威脅到雪豹的生存。這種大型貓科動物就是豹,俗稱豹子。
  • 青海發現1隻雪豹,剛捕到巖羊就被6頭狼盯上,只好放棄獵物逃走
    當然是被譽為「雪山之王」的雪豹了。它居於高原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是一個機會主義捕食者,天生就攻擊力強,很少有天敵。可以說,幾乎沒有動物能逃脫它的「雪掌」,山上各種動物,比如巖羊、北山羊、捻角山羊、盤羊等,都是它的口中的菜。但事實上,雪豹在野外還有一個相對棘手的對手,那當然就是野狼。在西藏與青海的高寒地帶,為了爭奪獵物,狼群與雪豹經常會發生激烈的爭鬥。
  • 5種名字帶「豹」的貓科動物戰力排行:雪豹僅第3,第1常秒殺鱷魚
    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提到過,名字帶「豹」字的貓科動物有很多種,但是真正的豹只有一種,美洲豹、獵豹、雲豹、雪豹都不能稱為豹。下面,我們一起比較下5種名字帶「豹」的貓科動物戰鬥力吧!第5名:雲豹雲豹因身上遍布雲塊狀的斑塊而得名,它屬於貓科、豹亞科、雲豹屬。
  • 神秘的國家級反恐部隊,想進"雪豹突擊隊"究竟有多難?
    提起「雪豹突擊隊」,很多人會想到2010年的一部熱播劇《雪豹》。該劇講述了周衛國從富家子弟走上抗日道路,組建了雪豹特戰部隊並最終成長為優秀八路軍指揮官的故事。劇中的雪豹特戰隊運用特種作戰技術保家衛國英勇無比,而在現實中雖與影視劇無關卻也真有一支神秘特種部隊,名為「雪豹突擊隊」。
  • 盜墓筆記之《雪山閻王》騎屍的謎團?
    歡迎來到快樂說世界,今天我們將繼續盜墓筆記只怪物圖鑑的第5期的內容,雪山閻王騎屍之謎。首先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閻王騎士的傳說直都在西藏地區廣為流傳,特別是在很多古代遺留下來的唐卡上都有著關於,閻王騎屍的描述,畫上描繪的示意圖,雪山閻王正騎著一具女屍,在山間穿行的畫面,那麼盜墓筆記小說裡的雪山閻王到底是個什麼怪物他為什麼要騎著一具女屍雪山閻王岀現的位置正是在西藏墨脫的青銅門之後,而且書裡也介紹過設立青銅門的守護者其實是留在西藏的一支張家人,他們在原有的遺蹟上建造出來了一座假的青銅門
  • 《雪豹》裡這幾位演員,你覺得誰顏值最高?
    喬鵬樾在雪豹中演的徐虎,作為從周衛國國民黨軍官時期起便一直跟隨在身旁的戰友、雪豹特戰隊成員之一,喬鵬樾飾演的徐虎堪稱是周衛國最親密的兄弟之一。喬鵬樾更是用我的眼裡只有你來形容他和周衛國之間的兄弟情,其實那個年代一定有很多像徐虎這樣的人,他們一心想要抗日但關鍵是要跟對了人。周衛國無論是軍事素養還是人格魅力都很吸引他,因此無論是做土匪還是共產黨,徐虎都一心跟定了周衛國。
  • 雪豹達娃真的死了嗎?真相比傳聞更毀三觀:根本沒有達娃
    而「達娃之死」也並非野外的真實,而是經過精巧創作和剪輯的故事。那麼,片中到底出現了多少只雪豹?大家關注的達娃,真實的故事又如何呢?要搞清楚有多少雪豹「參演」了達娃,就要用上我們和豹子打交道的老法子:個體識別。原理很簡單,虎、豹、雪豹等貓科動物身上的斑紋和斑點就像人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身份指徵。
  • 新疆天山雪豹——中國職業足球最正常的俱樂部
    不知不覺之間,新疆天山雪豹俱樂部已經成立了有6個年頭。 2014年的2月28日,新疆天山雪豹足球俱樂部正式宣布成立,在過去的6個賽季裡,新疆天山雪豹以新疆之名戰鬥,經歷了兩千多個日夜的風風雨雨,已經在這一片土地落地生根,成為了新疆職業足球的領頭羊,也給予無數新疆青少年追逐足球夢想的土壤。
  • 《一義孤行》今日收官,環喜馬拉雅首站藏北之旅圓滿落幕
    人生經歷頗為豐富的他,一直把探尋未知之境視作多年來的心願。《一義孤行》則記錄了鄭義環喜馬拉雅的探尋之旅:五十五歲的他,駕駛著自己動手改裝的MAN卡房車,與拍攝團隊和老狗大黃一起,踏上了嚮往已久的環喜馬拉雅之旅。《一義孤行》第一季為我們呈現的是這場荒野之旅的始發站,西藏。在八期的節目中,觀眾跟隨鄭義的視角,深入藏北無人區,飽覽極少數眼睛才能看到的風景,共同經歷了一場難以復刻的奇遇。
  • 【生態玉樹】《最美中國第五季》:從牧民到雪豹「御用攝影師」
    昂賽鄉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資源,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雪豹,科研發現至少有40隻雪豹現身於此,昂賽鄉也被譽為「雪豹之鄉」。達傑告訴記者,爺爺年輕時有次在山裡碰到一隻金錢豹,當時這隻豹子試圖攻擊他,爺爺就順手撿起地上的一塊石頭砸向豹子的頭,沒想到幾下之後竟然打死了這隻豹子,這段故事還被改編成小人書,名字就叫《打豹英雄》。
  • 落差7000多米,成都憑什麼與「蜀山之王」同框?
    攝/董磊最貼近人間的「眾山之王」2020年8月的一天,資料顯示所在地為四川省的微博網友一刀cder發布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是在成都拍的,只見晴朗的天空中,綿延不絕的潔白色山峰依次閃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被稱為「蜀山之王」的貢嘎。說起成都,我們的印象大都是天府之國,安逸巴適。而提起雪山,往往感覺都是頗為高冷,很難親近。
  •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雪豹之虎嘯軍魂》真令人失望
    》電視劇的核心,他將一個有血有肉的抗日戰士展現的淋漓盡致,兄弟之情、家國之情、親人之情等處處可見。很多人直接在視頻軟體上預約《雪豹之虎嘯軍魂》,更有甚者開好了會員,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文章飾演的周衛國了。
  • 一隻雪豹的千裡求醫之旅:並非所有的雪豹都像它這麼幸運
    2017年12月9日,雪豹「凌雪」在第一次手術前,接受治療。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凌雪是生活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一隻雪豹,被車輛撞傷後,先是送往省城西寧救助,手術失敗後,又赴京接受第二次手術。截至3月3日,順利完成手術的凌雪已在北京度過了25天,術後恢復良好。
  • 看了這麼多年的《雪豹》,雪豹到底是啥意思?
    《雪豹》是前些年很多人看好的一部電視劇,但是一直搞不懂此片名為何命名為「雪豹」,整部電視劇不記得說過「雪豹」一詞,此片命名為雪豹,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雪豹》的主題精神不明顯,不像亮劍精神這麼明顯!反觀《雪豹》,小編特意從網上查了一下「雪豹」,這是一種雪豹是高原地區的巖棲性的貓科動物,晝伏夜出,其行動敏捷機警,動作靈活,看到這裡明白了,周衛國建立的特戰隊屢建功勳,人數雖然很少但是卻能給鬼子形成致命傷,他們在當時艱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戰,正如雪豹的生活習性一樣,也許導演將片名定為「雪豹」,而是感覺和周衛國的性格很符合吧!《雪豹》精神,觀眾有什麼直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