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區的旗艦動物
雪豹是一種高海拔地區的旗艦物種和重要的食肉動物,被譽為「雪山之王」。主要分布在中亞山地,圍繞新疆的11個國家,如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吉爾吉斯、蒙古等,中國可能擁有世界雪豹總數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甘肅、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等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區域裡。
雪豹喜歡在懸崖、山脊、溝谷等陡峭地形中活動,新疆地貌多變獨特,最為適合雪豹的生存,帕米爾高原、崑崙山、阿克蘇地區(西天山)、博格達山(東天山)、阿爾泰山是它們主要棲息地。
雪豹行蹤詭秘,活動在海拔3100-5700米的偏遠荒僻之處。如今,人類正在逐步侵入它的生活空間,雪豹的棲息地正逐漸退化。有人說,這種美麗的貓科動物正在步華南虎的後塵,瀕臨滅絕。一些研究雪豹的專家,就從來就沒有在野外見到過雪豹。國外著名動物專家喬治·夏勒在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考察雪豹幾十年,也發出「只見皮子,不見雪豹」的無奈感嘆。
雪豹是中亞山地生物多樣性、山地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指示物種,它的存亡與數量多寡,體現著整個地區生態狀況。
雪豹真的將要滅絕了,人類能伸出救援之手嗎?調查雪豹的真實生存現狀,是拯救行動的第一步。
然而,這種高山動物喜歡獨來獨往和夜間活動,加之數量極其稀少,調查起來非常困難。
我所在的雪豹研究小組隸屬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項目的資助者是國際雪豹基金會,這是一個總部設在西雅圖的國際組織。
我們研究雪豹主要有下面幾點:
第一、調查痕跡,就是通過雪豹的足跡、糞便、爪痕等來了解它的活動和分布情況。
第二、用紅外相機去拍攝它,證實它的存在和數量。國際上給出的總數量是3000-7000隻,這麼大的變動範圍說明我們的研究沒有跟上。
第三,我們要知道它的食物狀況,譬如雪豹最喜歡食的北山羊、巖羊、盤羊等動物的生存和種群數量情況。
第四,我們要調查它的環境問題,它究竟面臨哪些危險,我們應怎麼去保護它。另外,我們採集到一些毛髮和糞便,做DNA分析。
在國內,這是開創性的工作,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史無前例。
人類與雪豹曾親密無間
在歷史上,人類與雪豹的關係曾經十分密切。我們在天山就曾看到過一幅遠古時期的巖畫,其中畫著的兩隻尾巴最長的就是雪豹。
雪豹是很溫順可以馴化的物種,跟狼狗是一樣的。實際上在成吉思汗時代,就把豹當狗一樣對待。
到了工業時代,人們開始大量追求毛皮裘皮製品,美麗的雪豹皮尤其受人們追捧,使得它被大量獵殺,數量迅速下降。
1974年,雪豹作為瀕危物種被列入IUCN的紅色清單中。1981年,西雅圖建立了第一個保護雪豹基金組織———國際雪豹基金會(ISLT)。
1984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以保護雪豹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幹自然保護區」。1988年,中國頒布《野生動物保護法》,雪豹被正式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2006年,中國頒布禁止利用豹骨替代虎骨入藥的法規。
利用紅外相機拍攝雪豹
我們這個由國際雪豹基金會資助的新疆雪豹研究項目始於2004年,我們與蒙古、吉爾吉斯、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和美英等國的專家曾組織過多次聯合考察,足跡遍布阿爾泰山、北塔山、東部天山和中部天山,前三次主要是雪豹痕跡調查。
2005年10月,我們和吉爾吉斯、印度、美國等專家開展了第四次聯合考察。這次考察的重點是採用紅外線自動照相機記錄雪豹的活動,在國內屬首次,對掌握雪豹生存現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疆那麼大,在哪個地區架設紅外自動相機最合理呢?通過前期的艱苦踏查,我們已比較清楚知道它喜歡在什麼環境之中活動。比方說它是多棲息在懸崖下還是山脊上,是喜歡河床還是山坡、草地?
最終,我們選擇在天山託木爾峰的木扎特河谷架設相機。我們引進了帶有紅外設備的相機50臺,有數碼的,有膠捲的,但其中有一些有故障,所以真正架設出去的只有36臺。
2005年10月18日,第四次雪豹考察正式展開,外方專家有印度的熱古,吉爾吉斯的庫萬,美國的託畢;中方考察人員有馬鳴、徐峰、艾則孜、朱瑪紅等等。
10月20日。中外考察人員會集在離烏魯木齊有1000多公裡的阿克蘇。
10月21日。我們克服了許多無法預料的困難,隊伍終於在太陽落山後到達天山木扎特谷的盡頭,摸黑在一個叫開依勒克的羊圈附近紮營,這裡海拔2400米。
由於經過多次聯合考察,隊伍已經非常成熟和幹練,很快營地就安頓好了。初冬的天山峽谷已經有積雪,皓月當空,河水滔滔,大家圍坐在一起,喝奶茶,吃饢,異常興奮。
當地的牧民已經在大雪降臨之前退出了木扎特峽谷,因此羊圈成了我們溫暖的營地,牧民搭建的「地窩子」成了我們的廚房,大地是我們的餐廳。
10月22日。清晨,我們在營地兩側的山坡上,統計到30多隻野北山羊,附近還有喜鵲、蒼頭燕雀、小嘴烏鴉、胡兀鷲等。
上午,我們在附近的山脊上安裝了第一批紅外照相機。下午考察隊租的7匹馬也到齊了。營地附近的小河是紅褐色的,兩岸的卵石也是紅褐色的。當地人稱這裡為「鐵鏽谷」。
「鐵鏽谷」歷險記
10月23日。考察隊分成兩組,一組向東過河去對面山坡上布設照相機,另一組則向西進入「鐵鏽河」。
我和庫萬、木拉明,三人騎馬進入險峻的鐵鏽河谷。彎曲的河道,不知道蹚了多少次河,木拉明說有20多次。沿途的雪豹痕跡非常多,因為下雪的時間不長,都是新鮮的痕跡。
第一對相機架設在海拔3000米的山脊線上,已經是雲杉林的上沿,附近有一群北山羊。另外幾對相機則布設在峽谷中有雪豹痕跡的地方。為了拍攝到雪豹的不同側面,自動相機的架設都是成對的。
10月24日。喜鵲總是最早來到營地,吵吵鬧鬧地叫醒大家。庫萬給我們講了許多鄰國的事情。同樣是天山山脈,那裡的植被要比這裡茂盛,野生動物隨處可見。而我們三天考察中沒有見到狼、赤狐、高山雪雞和盤羊,連石貂、石雞和草兔也很少見。
10月25日。還是分組布設相機,只是位置更遠一些,難度更大一些。抵達海拔2800 米處時,發現了幾處雪雞、雪豹的糞便以及一隻狐狸的足跡鏈。
雪豹比較喜歡沿著山脊線行走,這樣可以看清楚兩側的動物,也有利於捕食。對面山坡上有舊的羊圈,夏季有人放牧。奇怪的是探礦尋寶的人絡繹不絕,甚至還有汽車進入玉石礦。
10月26日。溝口濃雲密布,上午一直在下雪。我們去拍攝雪豹的爪痕,它們喜歡在楊樹上磨爪子,實際上也是在標記領地。
在4號機位,上演了一出「懸崖歷險記」。峽谷的風很大,谷底的積雪都被吹上了山坡。下山時我腳底下突然一跘,差一點栽下山谷,驚了了一身汗。
野外調查處處要小心。天山最高峰———託木爾峰(海拔7443 米)是探險家的墳墓,很少有人能夠徵服它。該地區也是中國冰川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區。雪峰環繞,巖石極為陡峭。
10月31日。帳篷內的溫度已經是零下3攝氏度,泉水匯成的小溪結冰了。
懸崖上的野生北山羊非常悠閒,雖然它是雪豹最喜歡的果腹之物,但在陡峭的山坡之上要襲擊它很困難。
我們制定了一整套觀測北山羊的方案,以掌握雪豹與食物之間的關係。行為記錄的方法叫「掃描法」,每隔5-10分鐘觀測一次羊群,內容包括吃草、打架、交配、休息等,掌握其冬季行為分配的規律。
雪豹為什麼發火?
11月1日。相機的架設任務基本完成。紅外照相機的優點是「全天候」,適合惡劣環境,在大風、暴雨、低溫條件下都能正常工作。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當一個移動或者有體溫的個體經過相機前面的紅外線感應器,相機就會開啟快門和閃光器,捕捉動物的身影。當然不一定就是雪豹了,還有本地區的其他動物。
使用紅外相機後,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在夏天,一塊電池能用20天,在高寒地區,電池有時候3天就沒電了。所以經常要去更換電池,更換膠捲。太冷的時候,到了夜間電池就不工作了,要等到了白天,太陽一曬,相機才開始工作。而夜間正是雪豹活動的時候,我們拍下來的雪豹照片,全部是在夜裡拍到的。
11月3日。為檢測紅外照相機,我們經常要足尚過許多寬約二三十米的河流,這些河流,亂石翻滾,水的流動聲音非常大,水深及馬肚,我們每次過河都很害怕。
11月4日。我心愛的棗紅馬因為有傷提前下山了。今天換了一匹黑馬,也很不錯,也就是跑起來不是很平穩,但如果你去檢查相機,它會耐心在一邊等你。
11月5日。我獨自一人去「鐵鏽河」檢查照相機。在一處巨石下發現雪豹噴射的嗅跡(用於標記領地),嗅跡是一種油性的揮發性物質,有點像尿一樣噴射在巖石上,但它不是尿。附近還有明顯的刨痕和足跡鏈。通過對這些痕跡的分析和統計,我們可以勾畫出雪豹的活動規律、分布圖和對棲息地的選擇。通常雪豹在一個月左右光顧一次「鐵鏽河」,其他時間去哪裡了,我們並不知道。因此,照相機可能幫助我們記錄和識別這些個體,徹底解決數量統計的難題。
11月6日。北山羊很早就出來吃草了,全天都在不停地吃,而雪豹可能一周只有一次進食的機會,這是多麼不同啊。現在是北山羊交配的季節,每群羊中都有一隻特大的粗粗彎角朝後舉起的老公羊。有的時候紅嘴山鴉、喜鵲、烏鴉會落在公羊的背上休息,暗腹雪雞和角百靈也會出現在羊群中覓食。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在寒冷的冬季尤為突出。
11月7日。去檢查23號和24號照相機,除了記錄有爪痕、刨痕和糞團外,還發現雪豹咬破了照相機的偽裝殼,留下了明顯的咬痕。雪豹為什麼要發火呢?我們分析一下,這裡不僅有一群北山羊(約11隻)在活動,而且還有北山羊經常光顧的飲水地。這是雪豹伏擊北山羊的最佳地點,雪豹在這裡留下的領地記號痕跡也特別多。雪豹發火了,憤怒了,是因為「居然有人膽敢入侵我的地盤,打我那11隻北山羊的主意,這些可是我餐桌上一年的食物呀」。
首次與雪豹面對面
11月21日。我們衝印出11月上中旬收回的10個膠捲。令人高興的是,我們首次拍攝到3張珍貴的雪豹照片。其中10月25日在闊克奇山谷布設的38號照相機,當天夜裡就拍攝到了雪豹的照片。當天晚上,雪豹就從山上下來了,就來看照相機的,雪豹是一種很好奇的動物,白天,它靜靜地臥在山上,看到有人來的,想是不是帶來了一群羊,是不是垃圾裡扔有一些骨頭,它都要跑來看一看。所以它一看到你架設的相機,晚上就出來圍著轉轉,甚至它還要拿爪子去刨一刨是什麼東西,馬上就被拍攝了下來。雪豹不像狼那麼狡猾,而且沿著固定的路線行走,這非常危險,容易被獵人消滅掉,我們真的很為它擔憂。但畢竟是首次拍攝到雪豹照片,我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最幸運的人了。
11月24日。隊員朱瑪紅和木拉明在下午的時候在營地附近遭遇兩隻雪豹,相距約80米遠。這是幾年來考察隊成員第一次在野外看到雪豹。我們急忙前去測量足跡。成年雪豹的足印比較碩大,直徑在10釐米左右,平地行走時利爪不外露,四趾圍繞肥厚的掌心排列,構成的圖案如同梅花花瓣一樣漂亮。
11月26日。我們向上遊20多公裡以外的吐蓋別裡奇谷布設一些照相機,擴大調查的範圍。
吐蓋別裡奇谷是東西方向的一個大河谷,冬季比較溫暖,有幾戶牧民還在裡面放牧。據維吾爾族牧民馬別特和艾來提說,在這裡經常可以見到母豹帶領小豹活動。母豹不僅伏擊羊群,還攻擊小馬駒和小犛牛。
拍攝到雪豹照片32張
11月30日。我們涉水去東面的瓊色日克蘇,徐峰單獨騎馬去阿克奇谷換電池和膠捲,在返回的途中連人帶馬一起墜入冰窟窿中,渾身溼透,差一點丟了性命。
12月7日。氣溫下降到了零下20攝氏度,白天太陽照射營地的時間非常短,帳篷內的礦泉水都凍得硬邦邦。低溫加上極度無聊的生活,徹夜難眠。有時只能聽著身邊老鼠的吱吱聲、看著伶鼬來回追逐野鼠打發漫漫長夜。
最令我們焦急和頹喪的是,溫度實在太低了,夜裡許多照相機停止了工作,鋰電池和蓄電池的使用壽命都縮短了,相機裡的紅外感應器也變的遲鈍或者完全失靈。
12月11日。上午我去河對岸找馬,在樹林裡遇見四五個當地牧民正在砍樹。冬季的木扎特谷風大寒冷,氣候極其惡劣,過去是沒有人敢在冬天放羊的。最近至少有6戶牧民趕著上千隻羊進到山谷深處。嚴冬的夜晚他們要燒柴取暖,還要不停地驅趕餓狼,非常艱苦。
這裡多數綿羊都穿著外衣,山羊的適應能力強一些,很能爬山,又不怕冷,所以這裡依然提倡養山羊。前面我們曾經疑惑:山裡沒有野生動物,雪豹吃什麼?現在終於有了初步的答案:綿羊和山羊的肉比野生動物的肉更好吃。
12月23日。考察工作已經是困難重重,危機四伏了。考察隊開始回收相機準備撤離。經過清點,沒有丟失和損壞一臺照相機。
12月27日。傍晚,考察隊趕在大雪封山之前安全返回烏魯木齊。
這次野外考察的成果相當喜人。我們累計野外工作71天,收回71個膠捲,在16個地點拍攝到雪豹照片約32張,22部照相機拍到了雪豹。
在拍到的雪豹圖片中,11月23日拍到的一張非常有價值,在同一個圖像裡,居然拍到一隻母雪豹和一隻公雪豹,印證了雪豹實際上都在冬季交配,第二年4月到5月產崽,它的懷孕期只有三個月,非常短暫,和其他的貓科動物基本相似。
還有一張圖片,拍到一隻飢餓的母雪豹帶著兩隻小雪豹,在我們的營地附近徘徊。就是說這個冬天,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沒有什麼食物,母雪豹怎麼去養活這兩個孩子?它看到有人在山谷活動,冬天牧民很少,它就非常著急,下山來,在我們帳篷附近找吃的。
新疆只剩1000隻左右雪豹了
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延伸到阿富汗甚至塔吉克斯坦交界的位置,向東穿越新疆、西藏、青海一直到四川,綿延三千公裡,喀喇崑崙山最高峰K2海拔達8611米。
以前,崑崙山也是雪豹的主要棲息地,但經過多年瘋狂的獵殺,外國專家認為這個地區已沒有雪豹了,當地林業部門也說沒有了。有專家在這工作了20年,沒有任何雪豹的消息。
2008年10月到11月,我們新疆雪豹項目組用了39天的時間對崑崙山做了一個調查。我們主要調查了處於中崑崙的民豐、和田等5個縣。這個範圍裡,我們做了46條樣線,發現其中有8條是有雪豹痕跡的,包括足跡、糞便和刨痕,而其他的樣線,估計雪豹就是滅絕了。
這次調查,說明崑崙山還有少量雪豹存在。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評估,在這片區域,每一千平方公裡有一隻雪豹(比西天山密度低許多)。那麼,按這個概念去推算,新疆適合雪豹生活的環境還不到17%,這樣估算下來,在新疆大概就只有1000隻左右的雪豹。
2010年和2011年,我們的雪豹研究工作向周邊國家延伸,去了巴基斯坦,與他們合作考察喀喇崑崙雪豹。今年,我們在全力編寫雪豹專著,傳播保護理念和知識。
生存前景令人心憂
幾年的考察調查下來,雪豹的生存前景令人心憂。對雪豹活動造成嚴重威脅的主要有———
過度放牧,造成食物枯竭,沒有草了,雪豹的主要食物北山羊和盤羊也隨之滅絕,食物鏈斷裂了,那雪豹肯定也生存不下去。一些地方為了控制鼠疫把旱獺都滅掉了。把旱獺滅了,羊可以多吃點草,實際上在爭奪草場,為了保護草場,去滅掉一個食肉動物的食物鏈,生態平衡被破壞了。
採礦,這種幹擾非常大。很多地方到現在還居然在用烈性炸藥採礦和修路,嚴重驚嚇了動物。在和田,全民採礦的情形更是恐怖,把整個山溝都給掀個底朝天。此外,金礦、鐵礦、鉬礦、銅礦、煤礦的大規模開採,對西部環境和雪豹的生存影響非常大。
旅遊業無度發展,幹擾也非常大。雪山上一到夏天遊客如織,但又往往缺乏管理,這就可能禍害生靈。
再有就是狩獵,上世紀60年代狼非常多,晚上不敢睡覺,徹夜守護羊群。於是,號召大家像「除四害」一樣打狼,放牧的每個人都有一桿槍,突然有一天,狼被打光了。現在牧民家都不養狗了,這也就證明已經沒有豺和狼去騷擾他們了。實際上狼滅絕了,雪豹也跟著一塊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