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中「旋律」的重要性

2021-01-08 紅哥洞簫教學

#最會cos的明星TOP#

一、前面的課程,我們已經將G調簫中的緩吹指法基本上學完了。這節課,我們來重點來講一下「旋律」。

(1)有同學就要問了?旋律是什麼東東?

答:旋律即曲調,也就是大家說的「調子」。比如一定音高、時值、調式和音量有機的聯繫起來的單聲部進行稱之為「旋律」。因為它是樂曲的基礎,而且,更是音樂實踐中最主要的表現手段。旋律在聲樂曲和器樂曲中還是各有特徵的。聲樂曲中的旋律,它的曲調要符合語言的規律,曲調常受歌詞的影響和制約。而器樂曲中的旋律,曲調要符合某一特定樂器的性能,要能充分發揮該樂器的演奏技巧和某一種特點。自從鍵盤樂器被重視和發展以來,分解和弦的進行已成為曲調構成的一種手法,進而成為曲調的骨幹而進行變化和發展。此外,樂器製造技術的革新和樂器演奏技術的進步都促使器樂曲調發展而變化。同時:為使曲調人性化和更加柔美動聽,要向聲樂曲調靠攏。例如在器樂上就標有「Cantabile」(意),中文譯為「如歌地」。另有不少作曲家,如浪漫派作曲家孟德爾頌(1809——1847)創作的48首《無詞歌》鋼琴獨奏曲,其中少數幾首如《紡織歌》、《春之歌》、《威尼斯船歌》、《搖籃曲》等有歌名,其餘都只標作品編號。18世紀中期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來說,他所創作的音樂比較細膩、華貴、含蓄,旋律也是非常的優美,具有古典色彩。

但在19 世紀的旋律中,大多數都具有聲樂特點,作曲家們都非常的想讓樂器會「唱歌」。而20世紀的旋律主要以器樂的概念為基礎,不追求唱歌性,不以人聲來構思。因此,在旋律中會有大量的大跳和不諧和音程,例如: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交響曲》,就表現出了20世紀旋律的特點。21世紀的作曲家們極大的擴展了旋律的概念,將曲調中幾個基本構成要素。例如:(音高、節奏、調式、音量等),根據需要在質、量、表現方式等方面加以變化和延展,如廢棄了調式;特別強調節奏,或將節奏變得十分複雜;也有以音色點描替代音高的進行,構成音色曲調等。

其實,給大家講了這麼多關於旋律的知識。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是要大家知道「旋律」在樂曲中的重要性。

二、民族樂器「洞簫」同樣有它自己的特色。比如幽靜徐緩柔和細膩的旋律特色。所以:在練習下面這三首曲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旋律。

練習曲

(圖一)
(圖二)
(圖三)

基本樂理知識:4/4拍在前面已經講過了,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四拍。現在來說一下4/2拍:其實就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大家在打拍子的時候一定要用節拍器,調好對應的拍子和速度,跟著節奏打。多練習一下就好了。由於,圖文可能沒法更好的表達簡譜視唱的內容。所以,後期我會給大家上傳這些練習曲的簡譜視唱教學視頻,請大家及時關注我。

好了,咱們這節課就說這麼多,下節課再見!

相關焦點

  • 《王國之心:記憶旋律》中文預告 收錄樂曲超140首!
    近日,SE旗下《王國之心:記憶旋律(Kingdom Hearts:Melody of Memory)》宣布將推出中文版,同時還放出了中文版預告片,一起來看看吧!
  • 殺人樂曲----《黑色星期五》
    這首殺人的樂曲與《第十三雙眼睛》《懺魂曲》並稱為世界三大魔曲,也是世界三大禁曲,於1945年被歐美各國聯手銷毀。現在能聽到的其實是冒牌貨《憂鬱的星期天》。《黑色星期五》是由一群音樂大師聯合創作,原名叫《魔樂》,主要由鋼琴伴奏,時長為47分13秒。這首樂曲的次聲波和其它手段深深刺激了大腦皮層神經,人的腦部和頻率20HZ的次聲波能產生共振,這根本就不是能用意志力來克制的。
  • 《愛的羅曼史》吉他譜及樂曲賞析
    這首主旋律取材於西班牙傳統民謠的樂曲,最初出現在1952年法國影片《被禁止的遊戲》的主題音樂裡。《被禁止的遊戲》上映以後,該影片的主題曲《愛的羅曼史》廣為流傳。樂曲優美純樸的旋律與清澈的分解和弦完美地溶為一體,充滿溫柔的氣息和淡淡的憂傷,成為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
  • 告別靈感作曲,這份旋律創作指南你一定要收好!
    有人說,旋律(melody)是音樂的靈魂,這句話不無道理。作為被聽眾最直接感受的部分,旋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來的作曲家們,都嘔心瀝血地雕琢他們心中最為完美的旋律,銘刻下一個又一個千古流芳的音樂傳奇。
  • 單簧管樂曲示範《單簧管波爾卡》
    《單簧管波爾卡》的旋律來自民間,經波蘭單簧管演奏家卡普羅修斯卡改編,成為一首單簧管獨奏曲,受到人們歡迎。從技巧上看,它並不難,但能收到很好的演出效果。因此,不論是專業或業餘的單簧管演奏者都喜歡演奏它。《單簧管波爾卡》是一首深受人們喜愛的單簧管獨奏曲。「波爾卡」是起源於捷克民間的一種快速圓圈舞,英文名為polka。
  • 值得單曲循環的十首「最美樂曲」
    當然,還可以全然放鬆下來:播放一些,這個世界上最好聽的樂曲,獎賞自己。因此,田老師特別挑選了她心目中值得單曲循環的十首「最美樂曲」,與大家分享。文章:田藝苗的田 | 圖:BAIDU編輯 | 田藝苗的田1.
  • 來自四國的四首樂曲,是文化萬花筒的綻放
    他往往能將旋律的靈感、節奏的多樣化,與主題的發展,很有技巧地緊密結合起來。他的音樂素材除採用德國和奧地利的民間音樂,還廣泛採用斯拉夫和匈牙利的民間旋律。勃拉姆斯創作《學院節日序曲》時已名成利就,他的第一、第二交響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等,已為他建立很高威望,名揚各方。
  • 笛子 |《姑蘇行》旋律輕快,沁人心扉
    樂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奏輕鬆明快,結構簡練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樂曲之一。 此曲在旋律創作手法上採用了崑曲音調素材和富有民族調聲的音階,在曲式結構上又吸收了西洋音樂所採用的復三部曲式的創作方法,在當時的民族器樂作品中頗具新意。
  • 音樂常識——不同體裁樂曲的分類
    不同體裁的器樂曲的形成,都是同它們各自的應用和表演的目的、演出的場合、樂曲內容的傾向性、音調和節奏的特色、音樂風格的特徵等等有關。  【前奏曲】  (Pre1ude)原文是「序」、「引子」之意。它是一種單主題的中、小型器樂曲。
  • 論副歌旋律對歌曲定位的重要性
    旋律中最打動人心的元素旋律線,如果你選擇使用旋律線記憶點進行創作,那你的挑戰,就是讓你的歌曲中至少有一個樂段可以讓人聽了之後立即哼唱起來。而不管他配的歌詞是什麼?這個樂段,就是所謂的旋律線記憶點他應該在歌曲結束很久之後仍然縈繞在聽眾的腦海之中。
  • 舒曼對克拉拉的表白,就是把她的名字寫進樂曲裡
    這是這首《A小調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可以說是舒曼對克拉拉的一場盛大表白,因為他把克拉拉的名字寫進了樂曲裡。樂曲開頭,雙簧管與鋼琴一先一後,分別奏出一句如同長嘆一般的旋律——「dol si la la」,而在德語中,"dol"音恰好對應字母"C","si"音對應字母"H"(與其他語言不同),"la"音既可對應字母"A",也可用其本身唱名"la" 。
  • BBC出品的兒童古典音樂動畫片,讓孩子在奇想中聽懂古典、暢遊美妙旋律!
    我特別喜歡的是,這些動畫,生動地把大師的音樂作品視覺化了,因而激發出孩子對音樂的想像、體會到樂曲中的情感與思緒,並記住作品的名字。媽媽在接受訪談中說從女兒6個月起就要每周去醫院,上學後她要通過學習盲文和盲打完成學業。Angharad被推薦到BBC的「Melody」節目參加選角試鏡,後來成為了電視明星,媽媽的輕描淡寫中洋溢著自豪之情。
  • 學笛子好方法,專業教你5分鐘演奏優美樂曲
    笛子是中國絲竹管樂一種樂器,其音色優美動聽,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無論演奏舒緩、平和的 旋律,海曙歡快的樂曲,表現都各具特色。笛子也擅長模仿演奏自然的鳥語,流水等意境。那麼學好笛子方法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用短的時間學習下吧。
  • 分享一篇電子琴練習樂曲心得體會
    1 選好適合自己又特別喜歡的樂曲後,可以在識譜、唱譜階段,先去聽一下這首歌曲的原版和翻唱的至少兩個版本,是器樂演奏的樂曲,就去網上儘量找一下跨界不同的兩種樂器演奏的兩個版本 ,這樣你對曲子節奏和音色就有了一個初步的整體感覺。
  • 流淌在樂曲聲中的古風古韻
    三味線夏川裡美 [夏川りみ] 以其濃濃的特殊鼻音唱腔搭配三味線,溫柔地道出這首具有南島海洋風情的歌曲,深具穿透力的轉音技巧及透明直達心靈深處的旋律,感染著聽者的心。夜聲 - Main Title Theme - David Byrne(電影《末代皇帝》配樂)04:01來自唯聞中規中矩的中國鼓點
  • 樂曲中常見的節奏型歸納與舉例
    實際上,由於人們關注的音樂領域不同,因此對節奏型的定義和解釋也就不完全相同——有的是從旋律進行的角度研究節奏型;有的說的是伴奏的節奏型(如鋼琴、吉他等樂件伴奏);有的說的是打擊樂的節奏型(如爵士鼓)。本節我們要說的是樂曲中(旋律進行中)常見的節奏型。定義:在樂曲中,那些具有典型特徵的、並且反覆出現的節奏叫做節奏型。我們把它分為基本節奏型與複合節奏型兩類。
  • Disney Music Parade預約開始 盡情挑戰迪士尼樂曲關卡
    Disney Music Parade預約開始 盡情挑戰迪士尼樂曲關卡 來源:www.18183.com作者:曉鏑時間:2020-12-20 分享到: 本作為一款讓玩家們隨著迪士尼動人的音樂旋律,一起在各式透過奇幻燈光呈現出迪士尼作品經典場景畫面的 3D 空間舞臺上,來進行關卡挑戰的音樂節奏動作遊戲。
  • 氣息在薩克斯演奏中的重要性
    所以說演奏者如何控制好氣息在薩克斯的演奏過程中對音色的體現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可以說,氣息直接影響了演奏者演奏水平的發揮。氣息對薩克斯的演奏具體重要性,注意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顫音是薩克斯演奏過程中的一種常用表現手法。顫音的產生來自腹、喉、唇和顎的整體結合,因而就出現了這相關的四種顫音形式。
  • 節奏在音樂中的重要性(二)
    節奏也可以成為旋律音樂的骨架.一、對於拍子的錯誤,我們要從實際練習和彈奏中常常會影響拍子準確的情況:1、樂曲中的一些的音。往往沒演奏夠其時值,便匆匆接下去了,這樣就會出現缺拍子的現象。在樂曲中,最容易確定的是漸慢之後的延長記號的時值。只要在思想上把延長記號的那幾個長音繼續漸慢即可。也就是說,用不著增加時值的倍數,這樣,延長就成為在它之前的漸慢或更慢的合科邏輯的結束。這中是延長的一種類型。如果延長突然出現,沒有先前的減慢或加速,那就應當按基本的,正常的速度來數拍子。
  • 旋律中閃耀的光與火
    音樂的記憶能力在現代文化中仍然很重要。我們許多人對歌曲和詩歌的記憶,比記得的散文更準確。一些對古典音樂最感興趣的人發現,他們複述流行歌曲的歌詞,比記住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音樂更容易。這是因為流行歌曲相對來說旋律和調性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