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
開在春風裡
在哪裡 在哪裡見過你
你的笑容這樣熟悉
我一時想不起
鄧麗君的這首《甜蜜蜜》,在華人世界可謂家喻戶曉。四十多年裡,它之所以經久不衰,不光因為鄧麗君唱得好,還因其歌詞寫得極好。你可能想不到,這段歌詞的創作只用了5分鐘。它的作者就是有著「詞壇三傑」之稱的臺灣著名詞作家莊奴,而其餘兩位是同樣大名鼎鼎的喬羽和黃霑。
莊奴的成名離不開鄧麗君,就像鄧麗君的成功離不開莊奴。鄧麗君的大部分歌曲都是由他來填的詞,如《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此外,我們所熟知的《冬天裡的一把火》,《踏浪》也均是他的手筆。
莊奴先生成長於大陸,成名於臺灣,早年是一名拿槍抗日的戰士,後來卻成為一位執筆作文的詞人,可謂世事難料。不過最讓人驚嘆的是,作為鄧麗君小姐的御用詞人,他們二人居然只有半面之緣!
鄧麗君大部分歌曲的詞都出自莊奴之手,說是她的御用詞人,毫不為過。如此親密的合作關係,想必二人必定很熟,但事實是他們只有半面之緣。說半面之緣,是因為那時鄧麗君還是個小姑娘,她參加歌唱比賽的時候,莊奴先生正好是評委。也就是說,鄧麗君成名之後,雖然與莊奴先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倆人並沒有見過面。可能是因為莊奴只想簡簡單單做一個作詞人,不喜歡把時間花在其他地方吧。再說君子之交淡如水,見面反倒顯得庸俗。當然這並非說他們之間沒有聯繫,相反他們之間常常有書信來往。可以說雖然只見過半面,但卻有著一生的師生情誼。
1979年,《甜蜜蜜》一經發行,便大獲成功。不久,莊奴收到鄧麗君的來信:
老師:
在這次的來信中,您談到一些演唱方面的問題,也談到錄音時應注意的事宜。這些細微的細節,您都替我操心。由此可見,您和一般老師不同。雖然您和我不見面,其實我覺得不見面,比常在一起還近,您確實是為如同父輩的長者。最後還要告訴您,《甜蜜蜜》這首歌是我錄唱最快的,也是我最滿意的。我這樣講不是誇大我自己,吹噓我自己,我另外的含義是您的詞填得太好太完美。顯而易見,您寫詞填詞的功力已到了極高的境界。
——小麗敬上
小麗就是鄧麗君,儼然她視莊奴如師如父。其實這不光是鄧麗君錄唱最快,也是莊奴平生填詞最快的一次。一揮而就,五分鐘便鑄就了永恆的經典!
很多人以為莊奴先生是臺灣人,其實他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原名王景羲,1921年生於北京,小時候就讀於非常有名的二十五中。抗戰爆發後,他曾更名黃河,就像《黃河大合唱》裡唱的「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拳拳愛國之心,真摯動人。
後來他考取了中華新聞學院。原因是,可以得到一袋面用來養家餬口。日本人佔據北京後,莊奴悄悄離家跑到後方參加抗日。後來他回過家一次,母親只說了一句話「回來了!」,而當他再次離開家時,竟成永別!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兒裡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又見炊煙》,我最鍾愛的一首歌。接到曲子的時候,莊奴先生不知道填什麼。有一天,他看到村子上空的炊煙徐徐升起,往事突然聚上心頭,靈感也隨之而來。「我心中只有你!」你是誰?是大陸,是北京,是逝去的童年,是忘不了的鄉愁!
親愛的老鄉、老師:
您知道為什麼這樣稱呼您嗎?最近我才得知,您的府上是北京。而我的家鄉是河北,這豈不是地地道道的同鄉嘛?所以,我稱呼您是老鄉。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我們是老鄉見老鄉,一同把歌唱!老師,什麼時候來我家,請您吃包餃子,祝老鄉的老師快樂!
——頑皮的弟子小麗敬上
鄧麗君的父親是河北邯鄲人,畢業於黃埔軍校,1948年隨國民黨敗退至臺灣。背井離鄉,親人不得相見,這是時代的悲劇。一個河北人,一個北京人,這份在彼岸的老鄉之情,顯得彌足珍貴。
鄧麗君和父親
上世紀八十年代,莊奴的妻子不幸患上尿毒症,必須通過不斷地洗腎來延續生命。可當時洗一次腎價格不菲,一個普通人工作一年,也洗不了幾次,更別說一個星期洗兩次了。莊奴前前後後堅持了將近十年,不過他的妻子還是走了。期間鄧麗君多次提出要幫助他,但都被婉拒,就像他自己說的:「我窮是窮,但是要窮得有骨氣!」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支氣管哮喘發作,在泰國清邁猝然長逝。從此,世間再無鄧麗君!而彼時,莊奴正在重慶。收到信息後,他慢慢打開錄音機,伴著鄧麗君溫婉歌聲,讀起一封很早之前的信:
親愛的老師:
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想了想送什麼禮物給您好呢?送兩條領帶吧,一條紅顏色的,一條花格子的,還不太俗氣,希望您喜歡!一日為師,一生為父。對您,在我內心就是一位慈父,一位長者。對於您的教誨,除了歌藝,更教導我如何待人,讓我在人生路上進步不少,祝父親節快樂
——小麗鞠躬
讀完信件,淚水從老人臉上默默流下……他失去了一位女兒。
鄧麗君墓
2005年,鄧麗君逝世十周年。已經84歲高齡的莊奴專程前往臺北鄧麗君墓,去看望這位闊別已久的女兒。打開車門的瞬間,鄧麗君的歌聲便似清風撲面而來,熟悉而親切: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淚灑相思帶
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2016年10月11日,莊奴先生與世長辭。於我們是分離,於他們則是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