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口碑優質的國產電影層出不窮,讓中國的電影市場在全世界佔據相當大的話語權。勢頭一度有望超越歐美市場,如今看來,這種超越只是時間性的問題。那麼中國電影市場,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巨變呢?
票房神話《戰狼2》
在2012年以前,中國的票房市場大多被國外電影瓜分。如09年的《2012》,10年的《阿凡達》,11年的《功夫熊貓2》。在當時電影產業不太發達的中國,這無疑就是鞭策中國電影文化成長的動力。
時間來到2012年,我國的票房市場突破百億大關。其中國產優質影片《泰囧》更是以無人能敵之姿態,穩登上了第一名的位置。一度超越了進口大片《鐵達尼號》,這也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2012年票房排行榜
在之後上映的電影中,《西遊降魔篇》、《心花路放》、《港囧》、《捉妖記》又將我們電影產業帶入一個全新的高度。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有崛起的勢頭了。而成長過快的速度,也讓我們有了一絲飄飄然。
在當時,電影市場陷入了另外一個尷尬的境地。只論明星的流量,絲毫不談電影的質量。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導演一有劇本,首先聯繫的也是大牌明星。一位大牌明星的出場費甚至達到了2個億。這也對中國的電影產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後來,國家出手限制了明星的高出場費。其實,明星的高薪酬也是大眾捧起來的,但是明星收入過高后,仇富的還是這幫人。相信限薪令也是不得已的手段了,這麼多年明星的高收入不僅是市場決定的,其中還有很多是因為群眾決定的。
中國電影市場需要健康的發展,它的現狀是可控的,但如果盲目地進行無謂的泡沫式增長,就是得不償失。雖然中國電影發展的現狀優良,但唯有不斷取精華,棄糟粕,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電影才能縮小與國外電影的差距。
流量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質量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電影市場的成長,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