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經濟PK:差距在哪?

2020-12-24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是中國四大經濟區域,分別對應東部率先發展、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政策。政策支持下,中國四大經濟區域發展水平如何?

人口:東部地區人口集聚東北人口較少

2019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東部地區人口集聚,人口共計54164.5萬人,佔全國比重為38.6%。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不相上下,人口分別為37246.2萬人、38179.8萬人,佔全國比重分別為26.5%、27.2%。東北地區人口較少為10793.7萬人,佔全國比重為7.7%。東部地區人口規模是東北地區的5.02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鑑、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GDP:東部地區貢獻了全國一半的GDP

2019年全國GDP總量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東部地區貢獻了全國一半的GDP,GDP總量511161.2億元,佔全國比重為51.9%。中部地區、西部地區GDP總量超20萬億元,中部地區GDP總量比西部地區多13552.6億元。東北地區GDP總量較小,僅為50249億元,佔全國比重5.1%。東部地區GDP總量是東北地區的10.17倍。

數據來源:統計年鑑、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結構方面,四大經濟區域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均超50%,其中,東部地區佔比最高達56.5%,中部地區最低僅50.0%。東北地區、西部地區第一產業佔GDP比重超10%,分別為13.2%、11.0%。東部地區第一產業佔GDP比重最低,僅4.6%。中部地區第二產業佔GDP比重最高達41.8%,東北地區最低僅34.4%。

數據來源:統計年鑑、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社消:東部地區消費力強悍

201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東部地區佔據半壁江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182.2億元。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全國比重24%、20.7%。東北地區最少僅19487.4億元,佔比不足5%。東部地區GDP總量是東北地區的10.58倍。

進出口:東部地區貨物進出口規模龐大

2019年全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15505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42億元,增長5.0%;進口143162億元,增長1.6%。貨物進出口順差29180億元,比上年增加5932億元。東部地區貨物進出口規模龐大,佔全國比重為80%,貨物進出口總額253847.7億元。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貨物進出口總額分別為21739.5億元、27779.4億元,東北地區貨物進出口總額較低達12260.7億元,佔全國比重為3.9%。

相關焦點

  • 特區30年:由南及北從東到西 中國經濟多極開花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題:由南及北從東到西 中國經濟「多極開花」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30年前,深圳、汕頭、廈門、珠海等中國首批經濟特區正式成立,向世人宣布了中國的改革意向。
  • 四大區域再定位: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現代化
    西部地區,多數處於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由於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限制,經濟發展水平不如東部,「東西差距」一度成為經濟焦點。最近10年來,西部地區呈現崛起之勢。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的經濟增速多年領跑全國,以重慶、成都、西安為代表的中心城市強勢崛起,西部地區一改軍事工業主導的局面,汽車、電子等行業迅速發展。
  • 中國在西部打造經濟「新動力源」
    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形成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三大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如今,中國正在西部地區打造經濟「新動力源」。新華社記者王全超 攝  「國家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目的是要將地處西部的成渝地區打造成為繼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之後的第四增長極。」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姚樹潔說。  當前,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數據顯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經濟圈用2.8%的土地聚集了約18%的人口,貢獻了約38%的經濟總量。
  • ——從2019年地方經濟看中國未來
    部分地區GDP的大幅調整,既有統計標準規範和調整的因素,更與擠掉多年累積的GDP「水分」有關。因2019年實行地區生產總值年度統一核算,地方合計與全國GDP增速差距縮小為0.4個百分點。實施統一核算後,地區匯總數將實現與全國GDP的基本銜接,但因保密單位、總部經濟等活動僅核算在全國,因此地區匯總數將略低於全國GDP。
  • 2019年,臺灣GDP突破4萬億,經濟相當於大陸哪座省份?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臺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臺灣省人口約2350萬,超過70%集中在臺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臺北市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
  • 東北地區最可惜的城市,曾是中國的直轄市,如今卻跌出新一線行列
    雖然說這幾年東北地區也有在發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東北地區的經濟確實是不如南方。很多建國初期,或者是七八十年代很強的城市,到今天已經漸漸被人遺忘。雖然說至今還有一些知名度比較高的城市,經濟發展看上去好像也還行,但跟南方城市相比,那差距是非常大的。
  • ...區域研究」各地經濟修復加速,多數省份增速轉正——2020年區域...
    分區域來看,東部地區的投資規模最大,東北和西部地區的大部分省份投資規模較小。投資規模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東部地區佔據6席,其中,東部的廣東、江蘇、浙江和山東排名前四,分別為12277億元、10053億元、8537億元和6865億元,自二季度房地產投資規模廣東超越江蘇後,規模雙雙破萬億,廣東進一步領先江蘇,四省佔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的36.46%,與去年同期相比,佔比上升了0.6個百分點。
  • 東北老鄉,別人罵你腦殘,天佑萬分羞愧+為何抵制樂天主要在蘇北和東北?+東北經濟全國墊底+國產手機就是萬國博覽匯 | 沈浪之三十四
    還是說經濟的問題,東北經濟出問題這是有目共睹的,東北所謂的大城市,經濟發展也不咋樣,甚至不如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地級市,所以,上述中國小縣城裡為什麼會有大量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又有點文化的人群這個道理可以推演至東北的所謂的大城市。另外東北人受體制影響比較深,淺層的愛國主義思想比較普遍,他們對國家的認知還停留在中學時代的教科書、各種抗日神劇以及網絡上那些極具煽動性的愛國段子這個層次。
  • 中國東北地區中部——吉林
    它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部,處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的腹心地帶。北接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東西長650公裡,南北寬300公裡。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管轄長春1個副省級城市、吉林、四平、通化、白山、遼源、白城、松原7個地級城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 「西風·東漸——中國西部與中國西部電影」論壇在嘉峪關舉行
    原標題:「西風·東漸——中國西部與中國西部電影」論壇在嘉峪關舉行  中國甘肅網10月30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 全國大部降水稀少 東北地區等地出現降溫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未來三天,西南地區東部、華南西部、江南、江淮將自西向東有小雨,局地中雨。25日至27日,華北中南部、黃淮、汾渭平原、長三角等地大氣擴散條件轉差,將有輕至中度霾天氣。
  •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十四五」中國產業經濟發展...
    記者陸航 實習記者 趙立凡)10月17日,中國工業經濟學會主辦,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承辦的「中國工業經濟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十四五』中國產業經濟發展展望研討會」在西安召開。經過幾代學人的持續努力,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擁有國家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國家級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理論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等一批學科和教學平臺。
  • 豐田的東富士工廠12月關閉 支撐地區經濟半個世紀
    人民網東京12月1日電 據《每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豐田汽車集團旗下、總部位於宮城縣的豐田汽車東日本公司日前針對將於12月末關閉的東富士工廠表示,在2018年7月宣布關閉消息時,約1100名被安排調往東北地區工廠的員工中,約有400人已經離職。
  • 2019年全國年均工資公布,此行業年薪破16萬,西部地區待遇略好?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一些經濟數據公布的不是很快,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本月的15日,國家統計局也正式公布了2019年的全國工資數據,相信這樣的數據是有不少人關心的,因為很多人對於自己一年所賺的錢在國內是什麼樣的檔次是較為在意的,去年,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成功突破了
  • 如何解決南北差距?徐林:建議環渤海灣大灣區納入「十四五規劃」
    環渤海灣地區有中國的東北地區的遼寧,有京津冀,有山東,這是中國北方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創新資源最集中的地區,開放條件最好的一個地區。徐林表示,如果把該地區作為北方經濟開發開放的重點來打造,納入國家戰略,它的起飛是完全有能力輻射帶動整個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甚至向西北擴散。
  • 2020中國東北與西北地區大學排名,哈工大和西安交大雄居第一
    誰是2020年西北地區、東北地區的最好高校?東北與西北地區哪些大學躋身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榜百強? 西安交通大學雄居2020西北地區大學排名第1,蘭州大學第3 報告顯示,在最新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 校友會2020中國東北地區大學教學質量排名,吉林大學第一
    2020年全國各地區高考成績已陸續公布,中國哪些東北地區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最高?哪些東北地區大學的人才培養水平最高、政商學界校友最為傑出?哪些東北地區大學是2020年中國高考優秀考生的首選?  近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編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公布校友會2020年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1200強、2020中國東北地區大學教學質量排名和2020中國東北地區大學傑出校友排名等榜單。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雄居校友會2020年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1200強冠亞軍。
  • 經濟大家談|以「雙循環」保障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所謂經濟「雙循環」是指國內經濟循環與國際經濟循環之間有機聯繫的交互聯繫與溝通,是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利用關係平衡的新意境。在過去一輪的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們較好地實現了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的內外平衡,取得積極成效。現在新的一輪經濟全球化即將開啟,我們需要通過「雙循環」爭取實現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再平衡。
  • 南北差距正在決定年輕人的選擇
    南北經濟差距是不是事實正在引起巨大爭論。必須承認,結果出來之前,僅僅感受就可以影響一代年輕人的選擇。 南北經濟差距確實存在背後是體制、產業、營商環境首先,珠三角地區的思想非常解放。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日前做客《長盛時間》時舉了一個例子——以廣州為例,廣州是一個超大型城市,加上佛山已經是2000萬人的地區,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 東北地區生育率不高,是不願生還是生不起?
    第一,東北城市化程度高東北地區1950年的人口就達到了4000萬,再加上優質的土地、森林、礦產等豐富的資源,為東北發展奠定基礎。後來俄羅斯在東北修建起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建立起了大量的工業基地,帶動東北成為中國較早發展工業的地區之一,早早進入了工業化社會。當時中國還處於積貧積弱的時代,但是東北已有四成人生活在工業化城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