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盛世美顏,我無論如何想到的就是劉亦菲小姐姐啦。
都知道,劉亦菲早期一直被稱作「天仙」,後來因為穿西裝的造型爆火,就立馬收穫了「天仙攻」的稱號。
實際上,從「天仙」到「天仙攻」的轉變,除了本身的穿搭足夠帥氣以外,也是由劉亦菲面孔的變化所決定的哦。
早在2006年的《神鵰仙侶》中,就已經看得出劉亦菲已經完全褪去了嬰兒肥,臉部的骨骼線條愈發明顯。尤其是側臉,看起來堅定又清冷。
通過對比能看出,劉亦菲早期的臉蛋,是逐漸向「線條感」發展的。這使劉亦菲在挑角色時更多是「仙」「冷」氣質。因此,劉亦菲版的《倩女幽魂》沒有受人詬病太多。
可是到了2012年,《銅雀臺》中劉亦菲,卻常常被人說發福了,沒有以往那麼仙了。實際上,這是由骨骼發育導致的。
比起《仙劍奇俠傳》時期,劉亦菲的臉蛋越來越顯得顴弓向外擴、下頜骨變寬。
這樣的變化持續了大概三年左右,直到2015年《時尚芭莎》封面照上,劉亦菲的骨骼變化已經非常明顯。
對比之前類似角度的照片,此時劉亦菲已經算不上是非常標準的橢圓臉了,反而是臉頰的一抹小小的凹陷,使得她十分符合西方的性感審美。
其實,顴弓發育和下頜骨變寬,可謂是一個人骨骼發育的必經之路。很多童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長大後沒有小時候那麼驚豔。比如金銘和林妙可。
但當同樣的變化發生在劉亦菲身上時,她很幸運地將路線從「天仙」轉變成為「天仙攻」:簡潔的西裝,利落的姿勢,外加不輸西方人的立體側臉,使她「一踢成名」。
自從打出「天仙攻」的名號後,劉亦菲每次令人驚豔的亮點,也不僅僅只是漂亮的皮相了,而是皮相骨相兼具。
拍攝雜誌的時候,也是稍微側一側45度,會將她立體的五官凸顯得最完美。
偶爾出鏡,一張側臉圖就能美得上熱搜。憑藉優越的顱骨和頭身比驚豔眾人。
會發現,比起早期,如今劉亦菲化妝時,眉眼的修飾會更弱一些,突出了高挺的鼻骨和鼻梁。
眉毛呢,從平直眉變成了微微鋒利的劍眉,和利落的面部骨骼線條相呼應。
顴骨下方的凹陷沒有做過多的修飾:即便打陰影,也只是微微修飾了下頜。同時,還要注意陰影和脖子之間的差別不能太過明顯哦。
從「天仙」到「天仙攻」,表情上,劉亦菲也儘量減少了小動作的出現~
《金粉世家》時期的劉亦菲,雖然還是小包子臉,但是對於角色的「跋扈」和「可愛」卻把握得很好:
生氣卻還下意識想要講道理的時候,眉頭有一個明顯的下壓趨勢。不是皺眉,反而給人一種胸有成竹能夠辯論成功的感覺。
而說話說到動怒處,整個人的眉眼都是同步上挑。但是要注意,儘管這個時候火大,可是除了眼珠和眉頭,劉亦菲的整個面部還是鎮定的狀態。
生氣時容易面部失控的姑娘,可以試試一個辦法:眉眼的動作幅度可以加大,但減少抽鼻子和搖晃下巴這樣的小動作。這樣既能表達憤怒,同時又不至於太痞。
揚下巴和小幅度挑眉,也是表現內心得意洋洋的好方法。但這個動作一不小心就會看起來非常嘚瑟。
劉亦菲對於這個情緒處理的妙處在於:嘴角有微微下壓的趨勢。別小看這個下壓,一下就消減了可能出現的「眉飛色舞」,把胸有成竹的可愛勁,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這些表現「可愛勁」的表情,在劉亦菲後期就很少出現了,越往後表情越發沉穩有力。想必,這也是她能接連勝任小龍女與花木蘭這樣角色的原因吧。
看得出來,即便美如劉亦菲,也照樣要面對骨骼發育、轉變路線的問題。
因此,對於每個人來說,長相上的變化實在是太正常不過,只要能及時察覺到變化,並發掘出新的閃光點,就依舊能夠快速地找到自洽感,繼續美下去。
很多人喜歡感嘆「歲月不曾敗美人」,把「美到老」歸功於恩賜和基因。但是其實,在漫長的歲月中,這些美人們早就學會了與不斷變化的自我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