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立冬」了,空氣乾燥、陽光還比較充足,這個季節是甜曬魚乾的最好時節。小編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甜曬這個詞,甜曬不是指不用鹽,而是用的恰量,下面還有介紹。小編今天到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積米崖漁港碼頭,剛好遇到有漁民在製作和晾曬魚乾。下面就隨小編的鏡頭來一起學習製作甜曬魚乾。圖為積米崖漁港市場,晾曬的鼓眼魚魚乾。
甜曬魚乾的第一步就是將買來的新鮮海鮮魚進行剖開處理,在剖開前,還要將魚肉厚的部分斜切一下,以便鹽分能夠進入、容易晾曬。圖為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漁港市場,一位漁民在製作晾曬的紅頭魚魚乾。
這是剖開的紅頭魚,除去內臟,這時不用清洗。記住,剖開魚時一定要從海鮮魚的脊背剖開,那個部位厚實,如果從魚肚子剖開晾曬時魚肚子曬乾了而脊背部位還不幹。
剖好的新鮮海鮮魚可以放入一個塑料盆中或者塑料桶中,能盛水的容器即可。圖為曬魚乾的大姐將剖好的魚放入盆中。
放入盆中的海鮮魚剖面向上,擺滿一層後,撒上粗粒的食鹽,用來暫時醃製海鮮魚,這是為了給魚肉殺板,用鹽量大約是海鮮魚分量的四分之一。剖好一層撒一次鹽,讓所有的海鮮魚剖面都能撒到。
所有的海鮮魚都剖好撒鹽後,就可以加入海水,記住是海水而不是淡水,醃漬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了,時間長了,鹽分進入魚體多了,魚乾在吃的時候就鹹了。
醃製和晾曬魚乾還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看,但觀看的過程還主要是看製作的過程。
醃漬一個小時左右後,魚乾就可以撈出來用淡水衝洗乾淨,去掉多餘的鹽和海水,這樣曬出來的魚乾就是甜曬魚乾。鹹曬的魚乾一般是海鮮魚不新鮮或者是天氣不好時才不得已而為之的,甜曬魚乾的價格也比鹹曬的要貴很多。圖為正在晾曬的鮁魚乾。
為什麼要在秋冬季才晾曬魚乾呢?很簡單,春夏季溫度高,海鮮容易變質,再就是蒼蠅比較多,被蒼蠅叮過後會生蛆的。秋冬季空氣乾燥、沒有蒼蠅叮了,像圖中這樣大、厚實的海鮮魚一天就能曬到3成幹,2天多就可以曬出成品魚乾來。
這是當天製作的鼓眼魚乾,不到一天的時間基本曬的半乾了,今天天氣不錯,明天再曬一天就可以了。7成幹的魚乾最好,太幹了像樹皮一樣就不好了,不太幹的容易變質發黑。
這種鋪開在漁網上曬的需要給魚乾翻邊,讓兩邊都能曬到,幹的更快。魚乾曬的時間越短,質量越好,好魚乾曬出來時呈淡黃色,有海鮮魚的特有香味,帶有腥臭味的是鹹曬的或者是不好的魚乾。
小夥伴們購買魚乾時最關心的還是價格。小編替大家打聽了一下,鮁魚乾一般在2-3斤曬一斤,價格在30多塊錢一斤。像圖中的鰻鱗魚乾要2-3斤才能曬出一斤魚乾,價格要高一些,新鮮鰻鱗魚價格在40塊錢左右,魚乾價格就過百了。
圖中最上面一層是墨魚乾。墨魚水分大,要5斤以上才能曬出一斤魚乾,圖中大小的新鮮墨魚得30多塊錢一斤,那麼魚乾的價格就得200以上,人家曬魚乾還得要有人工和利潤,但個頭小的可能會便宜一些。如果小夥伴購買時價格與小編提供的差異太大,就要注意辨別了,再多就不好說了。看完這些,你學會做魚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