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越雲:《胭脂北投》

2021-02-11 阿豪音樂坊

大家好,我是阿豪,又來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83年2月9日潘越雲發行的專輯《胭脂北投》。

潘越雲的上一張專輯《天天天藍》大獲好評,滾石唱片再接再厲推出潘越雲的第3張專輯《胭脂北投》,仍由李壽全擔任製作,這張專輯源自李壽全收得當年「民風樂府」歌曲徵選佳作《心情》,從而製作了這張以北投歡場情愛為主線的概念唱片。這一次,李壽全卻並沒有在前作文學化、詩歌化民歌的基礎上,再搞一張續篇,而是轉投另一個領域的開拓,來讓流行音樂承擔更多的社會內容,背上更多的文化包袱,像搖滾樂那樣用音樂來針貶時事。可惜如此入世的想法,很快就被當時臺灣的新聞局給否定,以至於在這張專輯已經上市的情況下被緊急叫停,並在監督「加工」後,才能以修訂版的面目重新上市。而這種情況,也在11年後內地出現過,只不過主角換成了崔健和他的專輯《紅旗下的蛋》。

專輯《胭脂北投》,李壽全製作(上圖)

專輯內頁(上圖,以下圖片均來自網圖)

專輯《胭脂北投》前後發行過兩個版本,咱們現在所看到的是第二個版本,歌曲順序是《錯誤的別離》、《心情》、《沉默的你》、《一首心曲》、《「胭脂北投」序》(口白:潘越雲)、《野百合也有春天》、《我不能好好地說再見》、《夜色》、《看星星》、《比翼雙雙飛》、《「胭脂北投」序》(口白:甘儂)。第一個版本的順序是《心情》、《「胭脂北投」序》(口白:潘越雲)、《六條通夜色》、《野雀高飛》、《比翼雙雙飛》、《看星星》、《錯誤的別離》、《野百合也有春天》、《我不能好好地說再見》、《沉默的你》、《一首心曲》。這兩者的主要區別就在於,第一版的《六條通夜色》被改名成了《夜色》,《「胭脂北投」序》黑膠版有了甘儂(簡上仁)獨白的版本,同時第一版的《野雀高飛》也因版權原因而被割捨,而且第一版原本有意識設置的曲目順序,也因為曲目調整後所導致的時序問題而被重新編排(這種卡帶和黑膠唱片的特色,恐怕是聽CD和MP3長大的歌迷所無法想像得到的)。《野雀高飛》是王道、嶽玲、倪淑君、潘越雲主演的電影《野雀高飛》主題曲,由羅大佑作詞、作曲。專輯發行後,《野雀高飛》引起版權之爭,加上專輯歌曲涉及批判社會黑暗面引起當局不滿,導致這張專輯被迫收回,抽掉《野雀高飛》並對其他歌名及排序做了技術處理之後重新發行。雖然這首歌由電影公司另外發行EP《慶祝佳譽影業創業三周年紀念》,終因銷量少後來也沒發行CD而導致《野雀高飛》失傳,人們只能從沒收回的少量第一版專輯中聽到這首歌。

第一版專輯《胭脂北投》(上圖)

歌詞《野雀高飛》(上圖,如果想聽這首歌的話可以去優酷搜索這首歌的視頻)

《錯誤的別離》,梁弘志作詞、作曲,陳志遠編曲,柯俊雄、胡茵夢、王冠雄主演的電影《七步幹戈》主題曲。這首歌也是梁弘志極為經典的作品之一,和隨後寫給蘇芮的《請跟我來》風格頗為相似,用弦樂勾勒並放大人間悲歡離合的手法更是如出一轍。在弦樂的鋪墊下,潘越雲「漫不經心」地唱出了「一切都停了,都停了」,僅此一句就足夠讓人心碎,隨著音樂的展開,高潮迭起,把別離的情緒鋪展開來。

歌詞《錯誤的別離》(上圖)

《心情》,林邊作詞,甘儂(簡上仁)作曲,陳志遠編曲,後來在潘越雲的臺語專輯《情字這條路》裡也收錄了這首歌。這是潘越雲的第一首臺語歌,也是獲得金曲獎最佳作詞的臺語單曲第一首。甘儂(簡上仁)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嘉義大林的民族音樂研究者。他長期致力於臺灣本土音樂之採集、整理、創作及推展工作,於1983年成立「田園樂府」樂團並擔任團長至今。專輯《胭脂北投》原始版本始於甘儂(簡上仁)的《心情》一曲,簡潔但意境深遠的歌詞,配上以「走唱」音樂方式表現的曲,呈現出特殊的風格與豐富的意象。歌曲是由李壽全在策劃《民風樂府》這個工程時發現的一首佳作,描述的雖然是一位女子思念情郎的情緒起伏,卻因為簡單、真實又精準的用詞,而被當成是東方女子情歌的典範作品。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潘越雲的演唱,雖然是用臺語,但是卻毫無其它臺語歌曲那樣流露出濃濃的鄉土味,可見甚至就連語言都難以抵擋住潘越雲演繹魅力的吞噬。曾經覺得臺語歌挺粗糙,但現在想來其實也是種鄉土文化,命運情感線一波三折,充滿著底層的風塵和悲苦。而這首歌它吸取了臺灣本土歌謠裡那種愁,但又有新時代的抗爭,思念不只是深閨裡的等待,而是邁開腿去浮華的城市裡找自己的落腳點。潘越雲唱得鄉土味已經淡化了,簡單有起伏,憂傷但不怨婦,這個民風體現得很有特點。

歌詞《心情》(上圖)

《沉默的你》,小艾(馬兆駿)作詞、作曲,陳志遠編曲。馬兆駿在寫歌時不光用過「小艾」這個筆名,有時也會用「戈登」「隱形人」這些筆名。和《錯誤的別離》同樣是哀怨的別離之歌,這個時期的潘越雲唱來,留了哀而無怨,後來的她怨蓋滿了哀。只哀而無怨是充滿期待的,還是有獨立性格去處理這樣的感情,而過份的怨則連自己的人格都淹沒了。

歌詞《沉默的你》(上圖)

《一首心曲》,潘越雲作詞、作曲,蕭唯忱編曲。每次聽這首歌覺得像是在聽《天天天藍》那張民歌專輯。當然製作人還是李壽全,他會挖出潘越雲潛在的隱秘氣質,有點期望,也有點不甘,還有點羞澀。這樣的歌,風塵女子唱來是種期望自白,稚氣的學生唱來也當是種心靈渴求,很多種人群唱起來都不會矛盾。

歌詞《一首心曲》(上圖)

《「胭脂北投」序》,林邊作詞,陳志遠作曲、編曲,潘越雲口白。北投是臺灣臺北市最北邊、以及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位在此區。北投區自然資源豐富,陽明山國家公園即位於此區及士林區。此區醫療資源亦豐,臺北榮民總醫院及許多醫療中心、醫護院校均位於本區,是故未來本區欲開發之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將以生技醫藥產業為主軸。因為經濟帶來的便利,使得這裡帶動了多種文化的衝擊和改變,原先一個島上小小的山村變成了商業重鎮,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商業和文明衝突迷失的年代,必然要付出一些代價,一些人在這裡迷失,掙扎在紙醉金迷的世界裡,不能拒絕也無法回頭。這首歌用「說白」代替「演唱」是這張專輯的一大特色, 帶出了整張專輯的主題。這樣的作品,和世界上很多資本主義初期的發家一樣,充滿了繁華之下的不堪。所以我聽到,潘越雲在專輯裡有一段口白,一再強調「北投,我的家鄉,回不去了」,很有白先勇筆下六七十年代臺北的感覺。像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不幸的女子,像飄零的葉子一樣,掙扎在煙花糜爛的世界裡沉浮。黑膠復刻版本特別加收甘儂(簡上仁)口白的《「胭脂北投」序》版本放在最後,提供聽者作為版本比較與欣賞。

歌詞《「胭脂北投」序》(上圖)

《野百合也有春天》,

羅大佑

作詞、作曲、編曲,

王道

嶽玲

倪淑君

潘越雲

主演的電影《野雀高飛》插曲,

羅大佑

也翻唱過,也是

羅大佑

編曲,收錄在

羅大佑

的專輯《情歌 告別的年代》裡,粵語版是

鄺美雲

的《寂寞的風》,

小美

作詞,

盧東尼

編曲,

歐丁玉

製作,收錄在

鄺美雲

的專輯《Cally》裡。恐怕很多人都會將《野百合也有春天》當成是一首單純的情歌來對待,其實這是

羅大佑

為電影中

潘越雲

的角色量身定造的風塵女子情歌,而苛刻的

羅大佑

甚至還為了這首歌曲主題與

潘越雲

電影形象的統一,硬逼著

潘越雲

在喝酒之後錄製了一個「音飄版」,取代了之前的「音準版」(《慶祝佳譽影業創業三周年紀念》EP版本就是「音飄版」),因為在他的理解中,充滿風塵味的感化少女,是無法將一首歌曲唱得如此端莊的,有飄的感覺才是真實的感覺。這是一首整張專輯中流行度最高的、極其精緻的小曲,嚴謹工整的歌詞,秀美深情的旋律,都顯出

羅大佑

深厚的創作功底。作為電影《野雀高飛》中的插曲,其實是為電影角色量身定做的風塵女子情歌,呼應了專輯的原始主題概念,後被當作單純的情歌傳唱,

潘越雲

在微醉的情況下詮釋出了歌曲的感傷和深情。

潘越雲

的聲音哀而不怨,平靜穩定的聲音中,湧動著似水柔情、大度與溫情,灌滿了那份清麗純真之氣。

歌詞《野百合也有春天》(上圖)

《我不能好好說再見》,李昂作詞,李壽全作曲,陳志遠編曲。李昂本名施淑端,臺灣女作家,有「文壇怪傑」之譽。筆名「李昂」的「李」字是借用母親的姓氏,「昂」字則是希望可以昂首挺胸的意思,當時臺灣社會認為女作家只會寫愛情小說,寫不了好作品,起這個男性化的筆名也有點挑戰的意味。李昂的小說關心議題廣泛,包括:家庭暴力下的婦女、資本主義下的社會道德問題、大學教育的弊端和現代人的情愛和性愛問題,尤其擅寫具有爭議性的政治及描繪女性情慾的心理小說,對於青年男女在社會轉型期所碰到的性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也多所著墨。並善於運用尖銳敏感的筆觸,打破社會的制約和禁忌,以剖析人物心理來展現時代群象、探討社會問題。李昂的創作過程專注、緩慢,並維持規律的生活習慣。雖然作品充滿爭議,但她個人注重隱私,並不認同讀者將小說內容與作家之間連結、猜測。儘管長期以來被視為成人小說作家而招致抵毀,實際上,李昂小說中的性往往發生在故事人物的生存或精神處於極度壓抑時,以性作為切入點,進入社會與結合歷史,達到「以性言它」的目的,李昂筆下的「性反抗」常常是社會反抗的象徵,是揭露、批判社會黑暗面的手段。《我不能好好說再見》也是專輯中一首必聽的佳作,潘越雲的溫暖嗓音將離愁表現得不慍不火,副歌中弦樂的交迭與潘越雲不斷重複的「不能」,將無奈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歌詞《我不能好好說再見》(上圖)

《夜色》,童安格作詞、作曲,陳志遠編曲,童安格也翻唱過,塗惠源編曲,殷文琦製作,收錄在童安格的專輯《一世情緣》裡。歌曲原名叫《六條通夜色》,由於審核問題後被迫改為《夜色》,童安格特有的書卷氣和青澀感在此蕩然無存,瀰漫著濃鬱的風塵味道,潘越雲獨特的嗓音在爵土編曲的襯映下,唱出了完全屬於她的風格。在爵士編曲的襯映下,由童安格創作的曲子完全沒有了當時創作者本人的那種書卷氣和青澀味,而成了一壇姑婆級的回憶佳釀,寂寞得要死,而且是既美又愁、欲死又不能的那種。而日後童安格在資源回收形專輯《一世情緣》中,雖然也重唱了歌曲,但總覺得是優雅有餘而寂寞風塵之氣不足,所以也就少了許多獨特的韻味。

歌詞《夜色》(上圖)

《看星星》,梁弘志作詞、作曲,陳志遠編曲。由於潘越雲聲音的可塑性極強,李壽全認為其是國內少數極適合演唱爵士風格歌曲的歌者。鑑於潘越雲聲音極強的可塑性,這張專輯特意加人了2首爵士風格的歌曲,除了《夜色》,另一首《看星星》,潘越雲深具磁性的嗓音展現了駕馭爵士風格的深厚功底。童安格和梁弘志創作的爵士風格的歌曲完全跟他們平時那種溫文爾雅的文藝氣質不搭調,寫得出那麼虛空又不甘寂寞的感覺,那樣子的臺北式舊式爵士,也就是三十年代大上海百樂門那種沿襲過來,但又融合了當時的臺灣本土特色,滿滿都是燈紅酒綠的都市味,卻在菸絲背後感覺一張張孤寂冰冷的臉,像「金大班」這樣的女子,被潘越雲唱出來了。她聲音裡有的那種低到沙子裡的潛質,但是不是很有磁性的低沉,很美很寂寞,是獨一無二的東方色調。

歌詞《看星星》(上圖)

《比翼雙雙飛》,沈立作詞,李壽全作曲,陳志遠編曲,臺視連續劇《比翼雙雙飛》主題曲。當初在專輯安排上是接在《野雀高飛》之後,無論唱腔或是意識型態上都有一氣呵成的韻味,然而在最後去蕪存菁的版本中,《比翼雙雙飛》接替在《年刊生星》之後,情緒略顯突兀。

歌詞《比翼雙雙飛》(上圖)

起初我並沒有太在意這張專輯,甚至還因為聽的是早期磁帶轉錄的版本音質粗糙而耿耿於懷,會覺得潘越雲好嗓音不要埋沒在太平淡的作品裡。但是聽多了下來,能感受到的是文化,一種很真實的臺灣曾經存在過的風貌。或許相比民歌年代的其它作品,或者後來的流行時代作品,這不算最精緻的,但思想上卻是無可比擬的。專輯《胭脂北投》無論在文字、創意,還是深度、演繹等方面都無可挑剔,成為潘越雲最經典的一張專輯。

好了,就講到這裡吧,關於這篇文章,如果我講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或者有遺漏的地方大家可以和我講。歡迎大家來關注「阿豪音樂坊」公眾號,阿豪會在這裡向你們講述關於港臺歌曲和藝人的故事,帶你們走進港臺音樂的海洋,再見!!!

相關焦點

  • 老歌時光︱潘越雲風塵味的《胭脂北投》
    這是滾石唱片早年給潘越雲做的一張概念唱片,《胭脂北投》。潘越雲聲音的美美得令人心醉對我本人來講,一開始我並沒有太在意這張專輯,甚至還因為聽的是早期磁帶轉錄的版本音質粗糙而耿耿於懷,會覺得潘越雲好嗓音不要埋沒在太平淡的作品裡。但是聽多了下來,能感受到的是文化,一種很真實的臺灣曾經存在過的風貌。或許相比民歌年代的其它作品,或者後來的流行時代作品,這不算最精緻的,但思想上卻是無可比擬的。
  • 優美音樂——潘越雲
    這個單元的出現促成流行歌曲的大鳴大放,更重要的是它造就了許多巨星的誕生,潘越雲就是第一個以《天天天藍》在該單元內掄冠的歌手。摺疊1983年一月潘越雲新單曲《野百合也有春天》、《野雀高飛》,收錄於電影原聲帶《野雀高飛》。七月專輯《胭脂北投》發行。九月潘越雲得獎了。以專輯《天天天藍》榮獲金鼎獎《最佳演唱》、《最佳製作》、《最佳編曲》三項大獎。
  • 潘越雲的歌聲,教我不想它也難丨夜問
    潘越雲,絕對是華語樂壇的經典女聲。今天,是她62歲的生日。滾石唱片的第一張專輯就有她的聲音。這張《三人展》是吳楚楚、潘越雲和李麗芬三人合輯,作為試水之作。後來也成為臺灣「現代民歌運動」中非常著名的三人合輯之一。這張滾石開山之作,也打開了潘越雲的歌唱道路。
  • 悲慘的「情歌天后」潘越云:17歲父母雙亡,孕期被丈夫按地上灌酒
    《天天天藍》、《野百合也有春天》、《胭脂北投》,一部部優秀作品橫空出世,&34;竟然成為&34;原由。&34;初戀,&34;初戀&34;經常出去喝酒夜不歸宿,就算回來也只會趁著酒勁對潘越雲拳打腳踢,甚至經常問潘越雲要錢,還在她懷有身孕時將她按到地上瘋狂灌她喝酒。
  • 悲慘的「情歌天后」潘越雲:17歲父母雙亡,孕期被丈夫按地上灌酒
    《天天天藍》、《野百合也有春天》、《胭脂北投》,一部部優秀作品橫空出世,"敢怒不敢言"竟然成為"嘲諷"原由。潘越雲是一個一聽就能辨認的聲音,音色如絲如縷,柔韌清冽,兼之寬廣的音域,使得她的歌曲能夠從容出入各種旋律及編曲當中。"這是專業人士對她的評價。
  • 潘越雲:曾與那英齊名,凌晨遭丈夫捉姦在床,被拍下照片賠800萬
    但是,曾經在歌壇上無比深情的唱將潘越雲,早已經消失在觀眾面前很長一段時間了。當年的潘越雲,名氣比肩那英、周華健等華語歌壇歌手。然而對比起其他歌手,她一直以來大概都是處於一種歌紅了,但人沒紅的狀態。潘越雲父母收集的唱片大部分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並且大部分都是周璇和白光這兩個歌手的。潘越雲比較喜歡周璇歌聲中帶來的那份深情,填補了小時候缺乏交往的孤獨,撫慰了她弱小的心靈。對潘越雲來說,音樂成了她兒時的玩伴,從那時起她也萌生了想要當歌手的念頭。
  • 預售 | 三毛·齊豫·潘越雲《回聲》巡迴演唱會福州站,33年後再次相逢
    天使是齊豫,埃及豔后是潘越雲。齊豫的微笑與安靜便如天使,而潘越雲在八十年代就嘗試歐美妝容,宛如埃及豔后。當年,她以一張《胭脂北投》填補了華語樂壇的空白,讓流行音樂承擔了社會內容,反映現實,極具先鋒性。她無需用任何一句言語表達心痛,但齊豫與潘越雲都懂。
  • 歌后潘越雲:17歲父母雙亡,被丈夫索賠800萬,如今被人遺忘
    1980年12月,滾石唱片發行了創業之作,就是由吳楚楚、潘越雲、李麗芬一起的《三人展》。 而潘越雲憑藉其中一首《我的思念》,正式闖入樂壇。 一年後,潘越雲便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再見離別》,同名曲更是成為了大學生的最愛。
  • 從歌壇天后到人人唾棄的「野百合」,64歲的潘越雲經歷了啥噩夢?
    為了成就自己的音樂夢想,潘越雲選擇在酒吧當駐唱歌手,她入駐的第一個站點,就是高雄。當時跟她同臺演出的還有一個叫蘇芮的歌手,那個時候,蘇芮比她出道要早,而且在當時相當出名。不過潘越雲屬於後起之秀,她的演唱方式,漸漸地也得到了很多客人的喜歡與認可。潘越雲獨特的嗓音,吸引了一個人的注意,這個人就是滾石唱片公司的音樂製作人,邰肇玫。
  • 2009年,潘越雲懷孕八個月時,慘遭丈夫拿刀恐嚇,她如今怎樣了?
    在80年代,潘越雲這首《你是不是我最疼愛的人》唱進了無數人的心裡。在之後的幾年,她陸續發行了《胭脂北投》、《相思已是不曾閒》等等一些專輯。以前潘越雲在外辛苦回家,還能感受到丈夫的細心問候。但如今,卻只能聽到丈夫的抱怨和冷言冷語。黃光全越來越無理取鬧,經常借著酒瘋罵潘越雲。而潘越雲心裡明白丈夫的委屈,也就儘量不與他爭執。
  • 三毛·齊豫·潘越雲《回聲》巡迴演唱會北京站|三個女人的壯闊人生33年後再次相逢
    天使是齊豫,埃及豔后是潘越雲。齊豫的微笑與安靜便如天使,而潘越雲在八十年代就嘗試歐美妝容,宛如埃及豔后。當年,她以一張《胭脂北投》填補了華語樂壇的空白,讓流行音樂承擔了社會內容,反映現實,極具先鋒性。後來,齊豫與潘越雲共同演唱了三毛填詞的專輯《回聲》,二人各具特色的聲音演繹了三毛內心的回聲。三十三年後,二人又再次把專輯的概念延伸到了「回聲」演唱會,十分難得。
  • 潘越雲:《世間女子》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85年1月21日潘越雲發行的專輯《世間女子》。《世間女子》是潘越雲的第5張個人專輯,距離上一張專輯《無言的歌》一年多之後,潘越雲發行了專輯《世間女子》。潘越雲離開了曾經合作三張專輯的製作人李壽全的羽翼,之後將自己交付給另一位製作人吳正德的手上,期待能擦出全新的音樂火花。
  • 潘越雲:《純情青春夢》
    了解潘越雲的朋友都知道,她就是臺灣高雄人。潘越雲的外表看似柔順,但個性一向冷靜、堅強,而在錄製這張專輯時,她的心情卻一直不穩,因為有太多童年和父母的記憶浮上心頭。在高雄長大的潘越雲,是家中七個孩子中最小的,幼小的她,常在西子灣的碼頭,看著來來往往的輪船感傷,獨自品嘗輪船的聚散與人事的無常。
  • 潘越雲:埃及豔后養成記
    但這樣的逆境,並沒有阻礙她對美的那種熱愛。她從高中時便開始練芭蕾,因為芭蕾課都會放一些好聽的古典樂曲,她一直喜歡跳舞時那種很藝術很優雅的感覺。最喜歡搜集的是古董,潘越雲說「這些極美的事物都是要價格昂貴的,所以,我一年只買一樣特別喜歡的東西送給自己,今年是一個古董的柜子。」去北京時,她愛去逛潘家園的舊貨市場,從裡面挑出精華來。
  • 「珍愛女人」再度開唱 潘越雲好歌大合唱(圖)
    日前,臺灣四大歌壇天后齊豫、潘越雲、萬芳及温嵐四人組成的「Power Woman珍愛女人」在馬來西亞再度開唱,「情歌颱風」再次點燃當地歌迷的熱情。    「情歌教母」潘越雲    潘越雲最讓人難忘的是她那獨特的嗓音及詮釋情歌慵懶的唱腔,也因此成就了許許多多好聽且膾炙人口的歌曲,此次潘越雲也演唱了《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野百合也有春天》《愛的箴言》《天天天藍》等眾多大家熟知的潘式情歌,也與齊豫一同合唱了《夢田》引發全場大合唱。
  • 高雄市長暗戀潘越雲?好友黃仲崑爆料惹大笑
    韓國瑜被陳文茜爆暗戀潘越雲。網易娛樂3月5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ICRT歡慶40歲生日,由齊豫、潘越雲、黃仲崑等14位歌手和Action等6個合唱團,將於7月13日舉辦「ICRT40周年暨青春旋律」西洋流行音樂演唱會。日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陳文茜爆料曾暗戀潘越雲,潘被問及此事,她笑說:「只是他(韓國瑜)當兵時來聽我唱歌啦。」怎料一旁好友黃仲崑接著玩笑說:「韓冰就是你無緣的女兒。」讓潘越雲無言。
  • 支付800萬才換的自由,潘越雲到底經歷了什麼?
    2008年,凌晨時分,潘越雲家的臥室被一群人衝開了。原來是黃光全帶著6名警察想捉姦,面對黃光全的怒罵,潘越雲淡然回應:我不羞愧,更不後悔!為了擺脫這個牛皮糖,潘越雲支付了他800萬巨款,才獲得自由!潘越雲1957年出生在臺灣,是臺灣女歌手。1980年,潘越雲籤約了滾石正式出道。
  • 那《我是不是你疼愛的人》歌手潘越雲怎麼了?
    之前,在臺灣金曲獎舞臺上,一群天王天后和少數民族流行歌手到場,同樣令人遺憾的是,梁靜茹仍然未能封后——不僅對她,對我們……聽她的歌長大然而瓜姐最想關注的不是梁靜茹,而是一個老的天后-潘越雲。說到潘越雲,年輕的夥伴們可能是無知的,什麼都不知道,搖搖頭,但是如果你問你的爸爸媽媽,誰不會唱《野百合也有春天》,《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如果要說潘越雲的職業生涯還真不好說的話,來在滾石樂隊首演,在專輯《三人展》中,一首《我的思念》震撼了樂壇,明年個人第一專業《再見離別》將火,成為大學生最喜愛的歌手。
  • 80年代"歌后"潘越雲,愛錯一個男人身敗名裂,今"銷聲匿跡"
    於是又去聽了一遍潘越雲版的這首歌。想到潘越雲,似乎有點感覺陌生,很久沒有聽到她的近況了。年7月11日,潘越雲和齊豫現身&34;北京媒體見面會的現場。她說在新婚之後,丈夫就經常在深夜酒後對潘越雲怒吼、暴力,潘越雲無奈之下,只好帶著女兒求助好友投宿,丈夫依然不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