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豪,又來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92年8月7日潘越雲發行的專輯《純情青春夢》。
《純情青春夢》是潘越雲在滾石唱片的第14張錄音室專輯,也是她個人、在滾石唱片的第2張臺語專輯,也是她在滾石唱片的最後一張專輯,由陳昇、小蟲(陳煥昌)製作,江建民吉他演奏,楊昭榮手風琴演奏,黃顯忠打擊樂器演奏,黃秀禎、李琳、李寶琦和聲編寫,黃秀禎、李琳、李寶琦、薛忠銘、黃卓穎、黃連煜、李正帆、陳昇和聲。在製作人陳昇追尋創意的概念之下,塑造這片土地,新時代中的新臺灣女人的風格。潘越雲的歌聲為這個時代的女子找尋新的定位,唱出現今臺語歌的風貌。專輯《純情青春夢》的平面設計是李明道,可能是設計男性歌手印象深刻,當初不少企劃並不看好他設計女歌手,然而這張的視覺卻創造了臺語人文的新視野,如果你們手中有羅大佑的臺語專輯《原鄉》的話,你會看到裡面所用的字體和專輯《純情青春夢》都用的是粗楷體。
專輯《純情青春夢》,陳昇、小蟲(陳煥昌)製作(上圖)
專輯內頁(上圖,以下照片均由許哥提供)
《純情青春夢》,陳昇作詞、製作,鄭文魁作曲,李正帆編曲。這是一首女子送別心上人,決定追隨自己內心的故事。自古送別最是傷情,何況送別之後,更是從此分別。我常想,漢魏古詩和樂府詩,之所以動人纏綿,多是因為天下離亂,眷侶離別,人生無常,才有淚落沾我衣的長嘆。歌曲體現了現代女性的價值觀,不是不願意等待(不是阮不肯等),而是「時代已經不同」,女性也有屬於自己的追求和願望(查某人嘛有自己的願望),不再是一味的等待和依靠,現在看這個觀念可能很普通,但在當時是概念上的改變。後來陳昇也翻唱了這首歌,收錄在新寶島康樂隊的專輯《衛生紙》裡。陳昇算是正式演唱了回這首歌,很多人評論說這首歌只有他演唱起來才真正「夠味」。頗為幸運的是,陳昇在以後的演出或活動中都多次演唱了這首歌曲,這無疑是讓人驚喜的。
歌詞《純情青春夢》(上圖)
《西子灣之戀》,陳昇作詞、製作,徐嘉良作曲,李正帆編曲。徐嘉良是臺灣的音樂人,1984年進入娛樂圈。他創作的曲子多達千餘首,100多位歌手都曾與他合作過,創作發表的千餘首歌曲如今仍是流行樂市場所為人喜愛的音樂作品。代表作有溫兆倫的《說謊》、劉德華的《木魚與金魚》、鄭少秋的《笑看風雲》、王傑的《心醉》、趙薇的《情深深雨濛濛》、江蕙的《難過情關》、黃乙玲的《愛到才知痛》、陳雷的《往事就是我的安慰》、蔡秋鳳的《雨水我問你》等。西子灣為位於臺灣省高雄市的一個風景區。 西子灣的位置在高雄市的西隅,位於高雄市西側,高雄港旁、壽山西南端的山麓下,距市中心車程約二十分鐘。了解潘越雲的朋友都知道,她就是臺灣高雄人。潘越雲的外表看似柔順,但個性一向冷靜、堅強,而在錄製這張專輯時,她的心情卻一直不穩,因為有太多童年和父母的記憶浮上心頭。在高雄長大的潘越雲,是家中七個孩子中最小的,幼小的她,常在西子灣的碼頭,看著來來往往的輪船感傷,獨自品嘗輪船的聚散與人事的無常。如此早熟的心靈與日後的家變,使她在17歲那年開始獨自生活:反映在歌聲中沉穩而富磁性的生活詠嘆,不由得讓人想疼惜她。她的聲音並不清亮,但厚度的凝聚力卻讓人覺得,她並不是靠「想像」在唱歌的,聲音的背後是整個生活的歷練。
歌詞《西子灣之戀》(上圖)
《茶室春秋》,
陳昇作詞、作曲、製作,
李正帆編曲,後來被
陳昇拿來與
張艾嘉重新演繹,就是《M.B.T.L》,收錄在
新寶島康樂隊的專輯《歡聚歌》裡。巧合的是
張艾嘉就是電影《春秋茶室》的女主演,不知道是不是
陳昇有意而為之。茶室是一種臺灣流行,以茶室等為名的色情行業,店名通常為飲茶室、清茶店、茶藝館等,俗稱茶桌仔,由於坐檯小姐大多是四、五十歲以上,客群大多為六十多歲男子,故臺語黑話稱為阿公店,以區別坐檯小姐年輕、消費高的摸摸茶、護膚店與酒店。臺灣的「阿公店」以臺北市萬華一帶最為盛行,阿公店大多也設有卡拉OK設備,供客人歡唱。通常坐檯小姐陪客人喝酒唱歌、聊天,或是泡茶、吃花生、啃瓜子。一部分讓客人摟摟抱抱、上下其手、吃吃豆腐。消費二至三小時,頂多新臺幣兩千元上下,消費水準低廉。店家一般不提供性服務,色情成分相當低。但店家通常會默許由客人與坐檯小姐私下邀約,「帶出場」性交易。由於社會型態轉變,也常見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印尼、緬甸、寮國、柬埔寨、泰國等不同國籍的三、四十歲的女子,被俗稱為「八國聯軍」。她們有時為了炒熱氣氛,還會跳脫衣舞。《茶室春秋》是講了一個煙花女悲慘人生的故事,而《M.B.T.L》歌詞內容被改編了,編曲用了電子琴伴奏,歌詞國語臺語混雜,講一個煙花女子與兩個男人之間的三角關係,真的是頗令人玩味。但這首歌其實是由兩首歌嫁接一起的,主歌部分是
陳昇寫給
潘越雲唱的《茶室春秋》。另外那首一直不知道,直到有一回聽到
Mary Mac Gregor的《Torn Between Two Lovers》時候猛然覺得好熟悉。再對照《M.B.T.L》歌詞最後部分才最終確定是把《Torn Between Two Lovers》移花接木進來,至於前奏、間奏、尾奏,那就不用說了,是採用《舞女》的曲子。
歌詞《茶室春秋》(上圖)
《春嬌和志明》,潘越雲和陳昇演唱,陳昇作詞、作曲、製作,李正帆編曲。歌詞內容大致是描述春嬌和志明高中時代的純純戀情,最後因為志明離開家鄉失去音訊,春嬌只好嫁給其他人,兩人的愛情無疾而終,再次相遇只能給予祝福。整首歌以春嬌的角度描寫這段愛情,因此為《春嬌和志明》,這首歌讓春嬌和志明的連結走向愛情故事。
歌詞《春嬌和志明》(上圖)
《貓》,這是一首純音樂,陳昇作曲,江建民編曲。作家三毛曾經說過,潘越雲像埃及人轉世,潘越雲相信三毛,也信宿命。她找了很多關於埃及豔后的資料,開始給自己畫濃重的扇形眼線,一畫便是這麼些年。埃及人把貓當作神,她也一直迷戀貓身上那種優美的姿勢,家裡也養了兩隻貓。後來潘越雲發行了臺語專輯《鏡》,封面上也出現了貓,可見貓和潘越雲的淵源還真不少。
純音樂《貓》(上圖)
《看見船就流眼淚》,陳昇、翁家銘作詞,陳昇作曲、製作,黃韻玲編曲。翁嘉銘筆名「瘦菊子」,臺灣棒球評論者、音樂評論者、文字工作者。翁嘉銘早期主要任職於新聞媒體,曾任《中時晚報》編輯、味全龍運動雜誌《龍族雜誌》總編輯、5超級電視臺新聞部研究員 、《臺灣日報》體育組組長。翁嘉銘離開新聞媒體後轉換跑道,曾擔任滾石唱片網絡文字內容負責人,但投入流行音樂領域之後仍持續以筆名「瘦菊子」撰寫棒球球評,同時跨足棒球與流行樂領域,除了曾受邀電視、廣播媒體擔任大型棒球賽評論,也曾受邀擔任金曲獎評審,為資深球評人與資深樂評人。寫作之餘,翁嘉銘以業師(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身份,在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新媒體書寫應用與流行音樂歌詞寫作。可惜在2017年一次在學校課堂授課時突發心肌梗塞,昏迷入院,之後就去世了。「寂寞的海岸,聽見悽迷的船螺聲,趕快抹粉梳妝換新衫,怎樣擱再給阮白白等一趟。」每次到達都是下一次流浪的預示,這個世界太飄蕩了,歸航也苦澀。
歌詞《看見船就流眼淚》(上圖)
《歸鄉》,陳昇作詞、製作,殷文琦作曲,黃韻玲編曲。殷文琦是臺灣音樂作曲家,出道作品是李翊君的《珍重再見》,他還與張清芳、張學友、周華健、陳淑樺、趙傳、張鎬哲、譚詠麟、鳳飛飛、劉德華、楊林、蔡幸娟、孫耀威、李克勤、陳明真、郭富城、王傑、呂方、孟庭葦、蘇慧倫、趙詠華、陳慧琳等歌手合作過,可惜在2019年因病去世了。《歸鄉》是陳昇當年坐在錄音室的麥克風前,用閩南語緩緩對潘越雲說著一首歌的內容,潘越雲靜靜地聽著,是根據潘越雲所說的自己的往事寫下的。有意思的,後來1996年陳昇又作詞、作曲了一首《歸鄉》,是給葉璦菱的,收錄在葉璦菱的專輯《相信》裡。再後來2017年,陳昇的一張專輯的名字,也用了「歸鄉」這個名字,裡面也有《歸鄉》這首歌,三首《歸鄉》同名不同曲,你們覺得哪一首好聽呢?
歌詞《歸鄉》(上圖)
《舞池》,董家銘作詞、作曲,李正帆編曲,陳昇製作。這首歌有很多人都說原唱是白冰冰,但是我看到白冰冰的版本比潘越雲的版本晚發行一年,也說不好哪一個才是原唱了。我看到過後來陳昇、潘越雲、王識賢演唱這首歌的視頻,從未合作過的王識賢和潘越雲,首度合作演唱潘越雲多年前的臺語歌《舞池》、《茶室春秋》,隨著歌曲的律動意境,以往較端莊演唱的兩人,難得扭起身體,挑戰少見的動感演出,讓現場彷佛置身舞廳氛圍。王識賢除了是夜市一哥,也在賣座電影《艋舺》中演出兇狠的黑道大哥,頗受好評,並曾以《流氓教授》入圍金鐘獎男主角,身為金曲獎臺語歌王的他,其實是很會唱歌的,王識賢在滾石唱片有一張臺語專輯《酒醉的恰恰》,陳昇也參與了製作,為王識賢寫了《退伍煙》《頭殼疼》《運動員》。
歌詞《舞池》(上圖)
《再會夜都市》,陳昇作詞、作曲、製作,李正帆編曲。專輯裡有送別、有等待、有背井離鄉的都市夜、有人頭湧動的老舞廳。潘越雲是滾石唱片籤約的第一個歌手,雖然她要跳槽了,專輯還做得這麼平衡、完美,不過,這首《再會夜都市》直接結尾大概會更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歌詞《再會夜都市》(上圖)
《紅娘》,武雄作詞,小蟲(陳煥昌)作曲、製作,塗惠源編曲,國語版是潘越雲的《紅娘》,小蟲(陳煥昌)作詞,收錄在潘越雲的專輯《春潮》裡,粵語版是鄭秀文的《情牽千裡》,湯正川作詞,Dave Packer編曲,江港生製作,收錄在鄭秀文的粵語專輯《Never Too Late》裡。《紅娘》有著東方古典韻味的小調,充分體現了潘越雲瞬息萬變的唱腔,深具巧思。不過我倒是覺得,國語版比閩南語版的情緒更飽滿,更能引起聽眾的共鳴。
歌詞《紅娘》(上圖)
這是
潘越雲在滾石唱片的最後一張作品,事實上專輯尚未錄完,合約就已到期,
潘越雲自己也說過不能為這張唱片做宣傳,是她最遺憾的事。「新臺灣女人」鬥大的五個黑體字映入眼帘,天然去雕飾的濯水清蓮霎時幻化出白玉蘭那樣的馥鬱雍容,音樂風格上又大相逕庭,呈現出嶄新的臺語歌風貌。剪短了頭髮的
潘越雲不再是素衣裹身的鄉村少女,唱腔也盡展熟女的磁性魅惑,唯獨聲音裡的那份嬌柔哀悽是早已沁入骨髓,怎麼也改變不了的。
感謝許哥所提供的照片。好了,就講到這裡吧,關於這篇文章,如果我講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或者有遺漏的地方大家可以和我講。歡迎大家來關注「阿豪音樂坊」公眾號,阿豪會在這裡向你們講述關於港臺歌曲和藝人的故事,帶你們走進港臺音樂的海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