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同時學自然拼讀和國際音標有什麼衝突嗎?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下,它們各自都有什麼內容,以及有何不同,我們來看下
01學習內容不同
1、自然拼讀主要是學習26個字母音素和詞組發音拼讀規律。
內容涉及了字母、音素、輕重讀、音節劃分、R音節、元音詞組、輔音詞組,常見變音規則,常見不規則單詞。
2、音標一般我們主要是學習48個國際音標發音。你沒看錯,音標就是學習掌握48個音標的發音,沒有其他的內容。這48個音標學會了,在有音標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拼讀所有的單詞。
我們從學習難度來看,難易程度不同,學音標是最簡單的,但是比較的枯燥。自然拼讀需要學習的內容相對較多,學習周期較長。
02側重點不同
音標最大的作用是明確單詞正確的發音。國外歐美國家的英語詞典通常情況下是沒有音標的,音標往往是為了方便世界上其他非英語母語國家使用,明確單詞的發音,令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人單詞拼讀發音更接近本真,權威性高。
我們目前使用的48個國際音標最廣泛,在詞典上標示單詞的發音音素組成,同時呢,也用重讀符號 「`」 在重讀音節前做標示,多音節詞,如果有次重讀音的話,也會用次重讀符號「,」在次重讀音節前面做標示。基本上都能正確拼讀複雜的多音節詞,不會出現多大的錯漏。
如多音節單詞:rejuvenesce 返老還童
音標為:[,ri:du:vi'nes]
自然拼讀最大的作用是通過單詞的表面字母結構組成來直接拼讀,不需要通過音標來判斷。熟悉自然拼讀規則後,很多的單詞都能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見詞能讀,怎麼理解呢?簡單說,就是你看到這單詞就能馬上大概了解它的發音。為什麼能馬上知道呢?因為學了自然拼讀後,你很容易知道單詞的字母組合結構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聽音能寫,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也是很好理解。就比如我們用的中文拼音來做例子。如:「昨天你去哪了?昨天我dao上海去了。」
很明顯結合上下文,和語境,此時的 「dao」肯定是指「到」。而不會是「道」、「盜」、「稻」、「悼」……
那有朋友說,你能不能不結合上下文,直接就能拼寫出來呢?一般的雙音節以上單詞都比較容易寫出來。單音節詞呢,同音詞較多,中文同音字也是挺多的,你也不一定能寫出來不是。如中文拼音 tian 到底是「天」還是「添」
03兩者關係
我是支持自然拼讀和音標都學習的。說個實際情況,學英語不會音標,遇到有些不規則單音節詞,和多音節不符合拼讀規律的單詞,你就沒法識別它拼讀出來的發音是否正確。這時如果你會音標,查下詞典,具體怎麼發音,單詞音節、輕重讀,你就秒懂了。
雖然學會了音標,查詞典單詞都能拼讀出來,問題是很多我們接觸的英文,基本上都是單詞而已,沒有音標。而且這些單詞肯定也不是第一次見,但就是看著很熟悉的單詞,很多都不會讀,每一次都去查詞典嗎?這也太痛苦了,反正我覺得挺頭疼。學會掌握了自然拼讀的規律,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大大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總的來說,自然拼讀和音標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並不衝突。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希望在學習英語學習過程中,自然拼讀能幫到你,有問題歡迎留言交流探討。
我是東源老師,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