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聽你介紹自然拼讀那麼好,為什麼一直強調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聽說環境呢?
有必要嗎?
嗯,我先說說2個小故事。你有沒有注意到,天生耳聾的人,基本上也是啞巴,其實他們語言器官生理功能是正常的,只是從小沒聽過聲音,話也就不會說了。
還有你有沒有看到或聽過類似的新聞,某某人因為一些事情,逃到深山多年後,偶然間被找到,人已經差不多要失語了,很難正常的語言交流。
學任何語言,你總是要先聽才會說的。那我們來看學自然拼讀為什麼一直強調要營造英語聽說環境呢?
自然拼讀在國外教學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國內引入也就近10多年的時間。國外歐美國家有個先天的語言環境優勢,全年不間斷的都是說英語。國外學習自然拼讀法時,學生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至少1000-3000左右的英語詞彙。就像我們從小會說的方言,聽得懂也會說,就缺落實文字階段了。
我們呢,聽到英語基本上也就是上英語課,看歐美大片的時候。生活中積累的英語詞彙一般大概在500左右,甚至有些小朋友是零基礎的,我們需要加強英語聽說輸入是很有必要的
良好的英語聽說環境為什麼重要,有3個原因,簡單來說
1、自然拼讀有不足
自然拼讀雖然說能有規律的拼讀近80%單詞,但是還有些不規則的呀,有部分不規則單詞它們也是很常見的。比如:have find...
這些明顯是不符合拼讀常見規律的,可是很多剛學自然拼讀的人,拼命的背自然拼讀規律,想以一個規則來通讀所有同類的單詞,這就不大好,遇到不規則單詞很容易有挫折感,氣餒,覺得自然拼讀不管用,感覺被騙了,其實是自己沒有完全掌握自然拼讀。
2、糾正發音
有2點,第一個當我們有大量的語音輸入之後,遇到不規則單詞,我們拼讀的時候,很容易能識別,區分開來,起到一個糾正發音的作用。比如:單詞 have 如果按照自然拼讀規則 輔音+1元音+除r輔音+不發音e, 則a應該發[ei] ,實際情況並不是。
你讀 I have a pen. 讀作 I 」黑「 a pen 明顯感覺不對,之前大腦都沒有這個印象。
第二個是,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體驗,我們心裡默念單詞正確的發音,可是真正開口的時候,聲音又不對了。平時有英語聽說環境的輸入,那就很容易識別、糾正發音。
3、培養語境語感
很多人學完自然拼讀,能正確拼讀絕大多數單詞,但是說英語就不是很順暢。英語口語是要能流利說話的,沒有哪個人說英語像背單詞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這時候就需要大量的英語聽說環境的輸入,進行模仿學習。比如說陳述一段話,疑問句、反問句,這些都是有不同的語氣語調的,單獨的看書看文字,是很難體驗到,也只有在大量的英語聽說環境的輸入,慢慢的才培養出語境語感。
綜上,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營造良好的英語聽說環境的原因。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希望在學習英語學習過程中,自然拼讀能幫到你,我是東源老師,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