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自然拼讀還不會讀?掌握四大黃金法則,孩子的英語接近母語!

2020-12-20 美言美語少兒英語閱讀

本文由尹老師自然拼讀專場講座整理而來,以下為講座內容(有刪減):

親愛的家長們、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我們今天晚上的講座六個大群同時轉播,有近 2000 人,非常感激能有這麼多的人同時在線聽尹老師來分享我的教學心得以及研究體會。尹老師把今年定做我的講座年,教研和教學這麼多年之後,我的理論已經形成體系也經得起實踐的考驗,所以我想通過這樣的形式分享給全國的家長,不管你是在南京還是在其他的城市,在大城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還是在縣城都沒有關係,都可以跟著這樣的路線讓孩子的學習和父母不一樣,讓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夠走上一條更加輕鬆、更加自由、更加正確的道路。

前面兩場,尹老師分別講了從自然拼讀到自主閱讀,後來又講了一場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路線,已經在這條路線上父母如何起到支撐的作用。今天晚上咱們是第二場關於自然拼讀的深度挖掘分享。我們第一次深度挖掘自然拼讀,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尹老師講了自然拼讀的前世今生:自然拼讀為什麼這麼神奇?自然拼讀有什麼局限性?在孩子整個英語學習路徑上,在什麼時候出現,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在什麼時候可以退休,讓孩子走上自主閱讀?

我們今天晚上會分享拼讀的四大黃金法則,在這些法則下自然拼讀學習才能更加有意義。

我們來細看這個閱讀金字塔,塔尖是閱讀理解,閱讀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理解,中間有一個環節叫自然拼讀,所以 Phonics 自然拼讀是閱讀的其中一部分,是閱讀的整體技能形成過程當中的一個環節,它不是一個工具,也不是一個方法,是在閱讀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步,是閱讀的一個內容。尹老師總結這第一個法則:無閱讀,不拼讀。

再往下看,其實下面兩個階段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往往被我們家長所忽略。今天下午和一個家長打電話,孩子學了很長時間的自然拼讀,到現在最起碼的短元音都發不準,更談不上閱讀,為什麼呢?我告訴他:孩子在幼兒園之前沒有做過啟蒙,錯過了英語啟蒙的黃金時間,孩子對英語沒有最起碼的認知,沒有音素的積累,就會不能正確的整合信息。上次給大家講過英語是表音文字,它是由一個一個的音構成,而並不是由字母構成,沒有最初音的意識,孩子學自然拼讀就非常的困難,再到流暢閱讀就會更加困難,理解更是無法達成。

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也有很多朋友說:我們家會讀啦,我們會讀很多單詞,實際上讀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都只是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一個單詞一個單詞讀,不會連成句子,沒有連成句子就沒有閱讀的流暢度,他的發音也不是很準確,還有一些孩子能讀,但是根本不知道他在讀什麼,很多孩子在跟著家長做啟蒙,讀到牛津閱讀樹的五和六,興趣就慢慢降下來,隨著難度上升,再也沒有興趣往下讀或者讀到 D 和 E 的時候就容易停滯不前,為什麼?這個時候難度在增加,孩子的理解卻跟不上。

我們來看這三個圈,這是均衡閱讀圈,藍色的圈是 Decoding,Decoding 裡面包含的是 Phonics 部分,怎麼樣讓孩子學會對英語這門語言進行解碼?就是我剛才說的孩子的大腦能夠去解析、去消化、去整合和輸入,能解析出來獲取的音,能去識辨這些音,還能組織這些音,這是解碼的能力,等他具備解碼能力就能比較流暢的把一個句子讀出來而不是一個一個單詞這樣去讀。父母一代的啞巴英語造就了我們對英語的認知,認為英語最小的元素是單詞,這其實是不對的。家長認為學英語首先要背單詞,要積累很多的詞彙量才能開始閱讀,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你的錯誤觀念也在影響你的孩子。很多家長認為首先要能讀這些單詞,能讀這些單詞能理解嗎?能讀的流暢嗎?閱讀流暢性往往被很多家長忽略,但如果沒有閱讀流暢性就不可能到達閱讀理解。

我們培養孩子,希望他能成為均衡的閱讀者,能像走平衡木一樣很順利自然的走過去,而且還是以優雅的姿態走過去,這是我們的期望,我們不希望孩子們永遠晃晃悠悠走在平衡木上面,希望大家把這三個圈還有外面這個圈— Wide range of text types and genres 記住,一定要大量的讀不同體裁、不同文章、不同類型的文章。

在三個小圈、一個大圈的循環之下,我們才能夠培養均衡閱讀者,咱不僅是培養孩子能夠一個單詞 the/ fat /cat /on/ the /mat ,我們要孩子能夠流暢的讀出來 The fat cat on the mat,也要自然有表情、有語速、有節奏的讀出來一個故事、一個文章,同時能準確的理解,在大量的閱讀積累之上孩子對閱讀越來越感興趣,慢慢形成獨立自主的能力。

只有是一個均衡的閱讀者,孩子才是一個自由的英語學習者,才能夠自由使用英語,才能自主獨立的用英語來思考。今天早上尹老師去和一個小朋友聊天,學了那麼多年英語但是對英語提出來的問題沒有任何反應就覺得自己聽不懂。其實並不是聽不懂,而是沒有習慣用英語去思維,沒有習慣去使用英語,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並不是說有沒有背會這些單詞,有沒有會讀這些單詞,而是說孩子的思維已經被緊緊地禁錮。

我們總結一下:無閱讀,不拼讀。雖然自然拼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小的一個環節,但這個環節承上啟下,必不可少。它必須放到閱讀中學習,最後又是服務於閱讀的。如果拼讀學習脫離了閱讀,那拼讀就不是工具,也不是方法,它什麼都不是,它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是毫無幫助的,只去記憶去學習一些單詞是毫無意義的。英語學習必須是建立在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尹老師分享的第二個原則:無聽力,不進步。因為尹老師一直在主張閱讀,所以家長就會說我們閱讀,我們來學讀,但是我又會告訴你聽非常的重要。為什麼呢?聽說讀寫,聽是最先的一步,從語言的習得過程來看,當小朋友出生的時候,母語以聽的形式進入大腦,然後開始慢慢的會說:媽媽,可能到了小學才認識媽媽這兩個字兒,最後再會寫,聽說讀寫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聽必須是第一步先來。

尹老師剛分享的閱讀金字塔的塔底,在自然拼讀前面兩步的Phonological Awareness ,Awareness 是什麼?是覺察度,音的覺察度就要靠聽,自然拼讀前面的階段是覺察度以及對音的敏感度,如果沒有聽那麼就不會建立起來敏感度,在建立音素意識之前必須要開發出來最基本的能力,第一個就是 Hearing(聽)。很多小朋友在一二年級或二三年級的時候,尹老師問:What’s your name?孩子能很流暢的答上來,接下來再問 Do you like English?Do you like reading?孩子就會問:老師你在說什麼?

沒有聽力的耳朵,孩子的英語單詞發音也比較僵硬,上過一段自然拼讀之後,很難有突破,很難有進步,永遠讀起來不在調調上面,你怎麼聽都覺得不是在讀英語,這個時候我就會及時去找家長,說其實咱們孩子們缺的不是讀,而是聽。在啟蒙期沒有大量的聽,沒有建立起敏感度,後面的學習就會非常的困難。在我教學的過程中會給小朋友們做很多定製化的聽的內容,讓他們去聽,去跟讀,去大聲朗讀,這樣形成一個有機的循環。

如果孩子從來都沒有聽到過地道流暢的英語,他們是不知道英語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的,我們經常有在學 x 思、新 x 方的小朋友,一來找我沒聊幾句,我就問你是不是在那上過課?小朋友就會說是的,因為這樣的機構老師只是灌輸性的去教你一些單詞,去教孩子寫作業,教孩子去應試,並沒有去把真正的英語自主學習的道路打通,老師忽略了聽的這一步。現在也有很多機構在帶著小朋友去閱讀打卡,閱讀打卡本身是一件好事兒,但是存在這些問題:老師提供的閱讀內容不真實,比如說只提供一些句型的的素材,沒有建立在真實的語境下,不像故事那麼有趣,這樣的打卡沒有太多的意義,小朋友在聽的過程中,沒有激活大腦的敏感度。

在電子產品盛行的時代,小朋友只是在跟讀,在跟讀的時候為什麼他還沒有很標準的去跟讀呢?因為聽是關閉的,孩子只是鸚鵡學舌,並沒有那個敏感度,我聽的和我讀的不一樣,即使一直在打卡閱讀,但是一直不進步,一直沒有很大的改變,離原版的聲音也越來越遠。

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閱讀的基礎底座下面是音素意識,沒有這個音素意識的敏感度後面的自然拼讀就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前面幾次,我們的小夥伴們也給大家分享了很多尹老師整理的關於自然拼讀、關於高頻詞以及獨家的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裡包含很多很多的視頻和音頻,我希望大家好好的去利用它,去好好的培養孩子的聽力。如果說哪位家長說孩子需要一些聽力資源,尹老師可以專門去和孩子溝通,定製屬於孩子的聽力的路線。

有這樣一個案例:我有個學生是南京拉小的,這個學校在南京算是很好的一個學校,這也是一個學習非常用功、非常認、非常聰明伶俐的女孩兒,四年級。她一直很喜歡英語,但是我去找她聊天,這個音啊。。我說:不行,趕緊上我的一對一課,我給你糾音。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她配好要聽的書,然後我帶著去讀她聽的書,聽和讀同時進行,前段時間這個小朋友順利通過。美國西北大學天才少年項目的面試。

現在再來聽她的發音是非常地道的美國孩子調調,其實只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因為我跟她上課的次數有限,自己的練習也是很重要的,幼兒段的小朋友家長大家慶幸一下,趕緊去注意孩子的聽力。不過我不建議磨耳朵,很多時候大家把磨耳朵這些概念給做偏了,最後把孩子耳朵磨出了繭子,也就沒有形成很好的音素意識。

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還沒有開始聽,就不要嫌棄聽得簡單,不要嫌棄兒歌幼稚,趕緊從耳熟能詳的兒歌 Super Simple Songs 開始聽,因為那些兒歌的編排都是押韻的、有一個一個的音素意識在裡面,只要去聽,音素意識慢慢就會被激活,如果是三四年級、四五年級怎麼辦呢?

起步晚,但是也有挽救的辦法—積極大量的去聽,尹老師兒子的英語已經是達到非常高的母語化程度,他每天無時不刻地放著一個音頻,手機放在邊兒上去聽。他生活在國內,在家裡我的英語是跟不上他的英語的,他講英語的機會很少,怎麼樣去保持這樣的高水平呢?就是不斷的去聽,每天聽一本小說,他喜歡聽的內容會連續不斷聽,直到能把一些故事情節惟妙惟肖的模仿出來,這是他保持英語水平不下降的一個秘籍。今天尹老師也把這個秘籍傳授給大家,大家一定要重視聽,如果忽略了聽,那麼孩子在英語學習加速的時候速度是起不來的。

我們總結一下第二個原則:無聽力,不進步。不是說沒有聽力不能學習,而是說沒有一個穩固的基礎自然拼讀可以帶你起步但是後面的加速度是上不來的,因為沒有內力沒有驅動力,就沒有加速度的能力,所以一定是聽力先行,拼讀跟進,這樣我們的解碼才具備很好的條件和基礎,才能夠很快的前進,大家再可以回頭看一下閱讀金字塔,我希望大家可以把這張圖片列印出來,好好的去研究一下上面的每一個單詞講的究竟是什麼意義。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個原則:無理解,不糾錯。糾錯這個詞大家好像是第一次聽到,也是尹老師第一次和大家分享,糾錯是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具備的一種很強的能力,叫 Self-Correction,就是當他讀錯的時候,能根據上下的意思再讀一遍能把它讀對。糾錯能力在中文的環境下沒有閱讀專家或者教育專家專門對它進行研究,但是英語國家六幾年的時候,就有專家進行研究。

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小朋友發現讀著讀著讀錯了,回頭再讀一遍,或者看看圖或者是前後左右看一下,回頭又重新讀了一遍讀對了、糾正過來了,說明這個孩子自我糾錯能力強,說明具備很強的解碼能力,能用英語去思維。很多情況下尹老師會發現孩子讀書的過程當中,一些常見詞彙容易讀錯,單複數忽略,加不加 ed,加加 ing 都無所謂,還有一些易混淆的詞彙,容易讀錯,這是百分之七八十的一個機率存在。

特別是高年級孩子或者是家長帶領孩子學習過程當中普遍存在,因為很多家長是英語老師,我們群裡也不乏很多英語老師在帶自己的孩子,原諒尹老師這麼說,我們雖然是英語老師,但是我們忽略了英語閱讀過程當中孩子自主能力、準確性和理解能力的培養,所以孩子常常會犯一些小錯誤,如果常犯這個錯誤,語感就很難形成,歸根到底還是我們那一代傳統學英語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雖然我們是老師,但是還是用傳統的方法在教著我們自己的孩子。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例子:Here is the home,他第一次讀錯了,一看旁邊的 house 照片,又回頭讀 Here is the house,他就糾正了,如果這個孩子具備糾正能力,說明他有很強的閱讀策略使用能力,自我糾錯是母語國家做英語閱讀能力測評必須要測評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但這是我們國內的老師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一件事情。

我們在做常規測評的時候,會拿一本書讓小朋友來讀,在小朋友讀的過程當中,我們會記錄他的閱讀準確度、閱讀流暢性、閱讀理解、他的閱讀行為以及閱讀的習慣等等,其中自我糾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一個孩子的自我糾錯能力強的話,就說明他的閱讀理解能力非常強,大家也看過一些書,很多家長有這個困惑:我的孩子老是讀錯怎麼辦呢?一些專家告訴大家:錯沒有關係呀,繼續讀,多了就讀對了。其實這是一個悖論,不一定是讀的多了就對了,有可能是錯上加錯,一直錯下去。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糾錯能力?要大量的去做閱讀理解,理解故事的真正意義,讓孩子能成為一個均衡的閱讀者,只要他是一個均衡的閱讀者,他的理解能力就是到位的。比如說學 Here is the home,基於理解的基礎上孩子一定會讀出來 Here is the house,不讀出 Here is the home。所以說理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基於理解才能夠培養好自我糾錯的能力。

很多小朋友的學習內容,或者是閱讀打卡內容,不在理解的基礎上,只是鸚鵡學舌式讀出來,不去自我糾錯,這會錯上加錯,一路錯下去,到了初中高中語言就不能再進一步的提升,又回到了考試那條老路上了。這個能力我知道很多人是第一次聽,大家是很幸運的,第一次聽到,就要在日常去觀察你的孩子在讀錯的情況下他會怎麼辦?他會不會重新讀,有沒有重新讀一次的意識?如果有,那還是可以的。

我們總結一下第三個原則:無理解,不糾錯。自我糾錯是小朋友具備的非常強的能力。那這個能力怎麼樣逐步去培養?要在他們基於所讀內容的理解基礎上,合適的年齡給到合適的讀本。合適的閱讀指導方法以及合適的閱讀策略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長會說:尹老師,教閱讀就是教認單詞嗎?不是的,我們在教閱讀策略和閱讀技能,只有在閱讀策略和閱讀技能的幫助下,孩子才能形成很好的理解能力,才能不斷的自我糾錯,才能夠形成很強的語感,自我糾錯真的非常的重要。

好,我們進入最後一個原則:無應用,不自主。我們學自然拼讀,支持孩子閱讀,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均衡閱讀者、自主閱讀者,成為英語的自由使用者,應用和自主是一個循環,在應用的基礎上形成自主的能力,自主加強了孩子的應用能力,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我經常會在各種講座當中指導家長,一定要把所學的內容和生活連結在一起,讓孩子產生現實的意義,同時要把所學的內容應用到生活當中去,在具體的現實生活當中,讓英語、讓單詞、字母產生意義,小朋友能夠在適當的場景下使用,他就對英語越來越有興趣,越來越有自信,能夠說出來,能夠自由的表達。

日常的應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來看這個圖,這個圖是非常著名的教育專家— Bloom 的思維金字塔,這個金字塔是我所有的講座當中,每次都必講的,它真的是太有意義和價值了,我們看這個金字塔,它的最下面一層是什麼?Remember(記憶),再往上是 Understand(理解),我剛才提到了是不是,接下來理解以後再往上走是 Apply(應用),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夠形成應用,只有在應用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分析評估,最後才能有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大家想一想咱們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或者是咱們那一代人學英語的環境下,是不是只強調了記憶?記憶是沒有錯的,任何的學習都需要記憶,記憶也是一種本能,只要有有效的輸入,我們就會形成記憶,但是記憶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往上走,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記得我經常講一個例子,一個高三的班主任,他來找我說:尹老師,為什麼一上英語課,80% 的男生就會趴在桌子上睡覺?他們這些孩子數理化學的非常好,完全可以衝刺很好的一本,但是因為英語只能考四五十分最後可能就是個二本。

當時尹老師就拿出來這張圖和這個老師分析,我說:你覺得理解的梯子是不是被我們給抽掉了?我們從小給孩子講第三人稱單數,講定語從句,但是到了高三還是沒有理解啥是定語從句,什麼又是從句?沒有從根本上理解就不會用,考試就是要去用啊,談不上用就沒有興趣,不具備理解能力又怎麼願意去死記硬背呢?我們的應試教育強調記憶,強調重複沒有問題,但問題在於我們沒有打通理解,如果我們能夠打通理解的話,孩子是能夠繼續往上走的。

目前全球大環境是希望 21 世紀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希望人才的思維能夠到塔尖,現在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非常非常熱的關鍵詞。但是,創造和批判必須有下面的底座來支撐,必須要幫孩子們打通理解、打通應用、打通分析和評估的環節,最後我們才能夠達到批判性思維、達到創造性思維,所以說應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你想把英語這門語言學的很活,想讓它成為你自己的,那麼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使用它。

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片:in the garden 是我們老師教學的一本用書,這個小朋友是幼兒園中班,最近在跟著老師上線上課。上完課後媽媽帶著小朋友讀完這本書,就去院子裡找各種蟲子,然後回家再畫下來,配上英語單詞。這個學習方法是多麼的棒啊,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討論,蟲子長什麼樣?它是什麼顏色?它生活在哪裡?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把書本的內容轉化到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件事情。

這樣的做法瞬間把書本上看似有規律的一些單詞,經過使用轉化為孩子自己掌握的內容或者是語言,這樣就能夠形成一個輸出。很多家長也在困惑:我們輸入了兩年了但就是不肯說,就是不開口,我想這是今天在群內 60% 左右的家長存在的一個困惑,因為在學的過程中沒有注意應用,只是在死學,沒有活學活用,又怎麼能夠開口呢?

我們來總結最後一個原則:無應用,不自主。你想要孩子形成自己的語言,去自主的表達,去自由地學習,那麼就一定要去使用,一定要把所有學的內容和日常生活建立連結,然後去活學活用,這樣就會形成有機的循環。在這樣有機循環之下,孩子語感越來越好,發音越來越好,他的自信越來越高,興趣也越來越濃,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心了,老師們也就可以放心啦,你的孩子就可以作為成功的案例去展示了。所以說日常注意日常使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遠遠超過讓孩子去默單詞去翻譯更有意義。

接下來,尹老師給大家幾個視頻展示,就是我們的學生日常一些學習行為,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或許大家會有一些啟發和引導。視頻基本呈現了尹老師的理論。

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最後,尹老師想說:非常的榮幸,有這麼多人在陸續加入尹老師講座大群,也希望大家不斷邀約你的好友加入,我希望我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能夠分享到更多的老師那裡,我們這些群不排斥同行的老師,有全國各地的老師在聽,我是一點都不排斥的。希望我們共同努力,為中國的新一代小朋友的學習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們打造一個更正確學習路徑。

我們的家長不止是南京的家長,希望這樣正確的內容、正確的方向給到全國更多的小朋友們,像星星之火一樣,在大家的積極參與之下形成燎原之勢。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下一代都會像我兒子一樣自由地使用英語,能夠不被英語所困,不被英語所累,英語是孩子的愛好,是孩子感興趣的學科,他們永遠不會放棄,他們不會被英語傷害。這是我的一個美好願望,這應該也是千千萬個家庭的願望,讓我們共同努力幫助小朋友實現這個願望,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景,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英語字母擁有魔法人設 瓜瓜龍英語幫孩子輕鬆掌握「自然拼讀法」
    近幾年「自然拼讀」的概念在英語教育中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重視。許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早日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英語學習水平,或者自主閱讀英文繪本的目標,都將自然拼讀課程的學習為孩子們提上日程。
  • gogokid完善「自然拼讀」教學方法 讓孩子「聽音能寫,看詞能讀」
    近年來,「自然拼讀法」(Phonics)逐漸流行,成為家長眼中孩子學好英語的「法寶」。不過需引起注意的是,「自然拼讀法」雖好,可若運用不當反而適得其反。為幫助孩子們快速、正確的掌握「自然拼讀法」,在線少兒英語學習平臺gogokid踐行科學的教學邏輯,打造了完善的「自然拼讀」課程體系,大幅提高了孩子們的英語學習效率,讓他們像學習母語一樣學英語。
  • 美國孩子這樣學自然拼讀,給你一份詳細強大的母語學習參照
    超雄全家居住在美國,養育了可愛的混血姐弟倆,姐姐6歲,弟弟4歲,都能說一口流利的中英雙語。她畢業於商學院,曾經在海外金融行業打拼,有了孩子後成了全職媽媽,在照顧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學習教育之餘,還開通了自己的原創公眾號「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 什麼是「自然拼讀」?自然拼讀到底有什麼用
    看詞能讀,聽詞能寫?沒錯,就是自然拼讀!近些年,自然拼讀課悄然興起,到底什麼是自然拼讀呢?學了自然拼讀對孩子們學英文有什麼幫助呢?讓我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吧!Phonics,我們國內翻譯為「自然拼讀」,是一種英文發音規則。
  • 音標還是自然拼讀,孩子英語啟蒙選哪個更合適
    近兩年自然拼讀是校外英語培訓機構的熱門課程,主要針對低年齡段的早期英語啟蒙,相關課程推廣信息大致如此:自然拼讀以英語學英語,幫助孩子見詞能讀,聽音能寫。那這個宣傳靠譜嗎?
  • 讓孩子學會自然拼讀,無障礙暢讀英文書
    3歲上幼兒園,在家自學英語(父母都不會外語),進行了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經常有大學生和即將出國的留學生找他練習英語口語。在迎奧運全國英語技能大賽中,獲甘肅省比賽一等獎。7歲讀小學三年級,已經熟練掌握英語。
  • 棒棒英語自然拼讀 簡單有效快捷學英語
    它是美國本土小孩在學習認讀英語文字時必定會用到的方法,猶如中國小孩學的普通話拼音一般,都是用以幫助記認聲音與文字的關係。來來來,我們舉個例子:沒學過自然拼讀:car——c+a+r=car學過自然拼讀:car——c+ar=car二、為什麼要學習Phonics?
  • 自然拼讀 - 輕鬆掌握英文字母的發音規律
    學英語背不住單詞,單詞看著明白意思,但是卻讀不出來?只需要學習自然拼讀,掌握英文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就可以輕輕鬆鬆讀英語單詞啦。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自然拼讀 Phonics 是所有學生的必修課程。
  • 呱呱閱讀:用自然拼讀法夯實兒童英語閱讀基礎
    近年來,自然拼讀開始風靡國內,很多機構開始用自然拼讀法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助力英語閱讀,已經成為英語啟蒙和學習英語閱讀的重要輔助工具。如何用自然拼讀的方式搞定兒童英語閱讀?嘰裡呱啦出品的3-12歲中國兒童英語閱讀智能學習工具——呱呱閱讀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 孩子學英語自然拼讀:元音發音準則!
    本文作者維途國際教育(vicieducation) 之前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什麼是自然拼讀以及自然拼讀的重要性,很多家長看後都特別想知道究竟該如何教孩子自然拼讀
  • 東源老師:自然拼讀和國際音標誰好,有衝突嗎?一起學怎樣?
    自然拼讀和國際音標誰好,有衝突嗎?有朋友問,同時學自然拼讀和國際音標有什麼衝突嗎?國外歐美國家的英語詞典通常情況下是沒有音標的,音標往往是為了方便世界上其他非英語母語國家使用,明確單詞的發音,令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人單詞拼讀發音更接近本真,權威性高。我們目前使用的48個國際音標最廣泛,在詞典上標示單詞的發音音素組成,同時呢,也用重讀符號 「`」 在重讀音節前做標示,多音節詞,如果有次重讀音的話,也會用次重讀符號「,」在次重讀音節前面做標示。
  • 張麥兜說自然拼讀:綜述
    或者就像兜爸的比喻,自然拼讀是一柄玄鐵重劍,大巧不工,內力充沛的孩子,揮動起來,勢如破竹,銳不可當;內力不足,則反為所累,就是說,不僅效果不大,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語言學習興趣。耳詞量就是內力,也是母語式啟蒙中說、讀、寫的最重要前提。
  • 教娃自然拼讀,你不擔心他跟漢語拼音搞混嗎?
    ,很多發音還很接近,孩子一會兒abc,一會兒aoe,會不會學串了,到最後什麼都學不好?尤其是孩子對自己的發音還不太自信的階段,會更傾向於發出強勢語言(母語)的那個音。所以,孩子混淆,不是說自然拼讀幹擾了漢語拼音,還是漢語拼音幹擾了自然拼讀,而是孩子還不熟悉!這種混淆只是暫時的,假性混淆,是孩子在形成穩定記憶之前的正常現象。說明孩子對這二者都還沒有內化。
  • 菲卡教育小課堂:自然拼讀「拍一拍」你
    這兩年在座的家長是不是都聽過「自然拼讀」牛津出版社編輯組的數據研究統計顯示:學過自然拼讀的孩子,詞彙每年自然增長2910-4850個。不學自然拼讀的孩子,要靠強制記憶,學到不超過600個新單詞。按照這個速度,如果要掌握10萬單詞,學過自然拼讀的孩子,在23歲前可以達成;沒有學過的孩子,要到173歲。
  • 呱呱閱讀:助力自然拼讀本土化 提升兒童英語閱讀水平
    兒童英語閱讀「成」也自然拼讀,「敗」也自然拼讀談到為何要把線上英語閱讀本土化,呱呱閱讀表示,自然拼讀是英語國家為學齡前和K12兒童準備的一套語言教學法。它將英語單詞的音素(發音)和字素(拼寫)之間的規律總結出來,幫助孩子更快的掌握單詞規律,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並最終在大量識字的基礎上助力其完成自主閱讀。
  • 兒童英語自然拼讀應該怎麼學?看完這篇就全明白了!
    沒有大量閱讀支撐,學了自然拼讀也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小朋友需要在閱讀中學,在閱讀中鞏固,才能更好地掌握自然拼讀。3.自然拼讀要學多久自然拼讀的學習內容並不複雜,也不需要學很深。一般來說,學80個拼讀的規律就可以了。正常進度的話,3個月差不多就可以學完。
  • 在家如何實現自然拼讀教學法?小方熊貓英語傳授技巧
    什麼是自然拼讀教學法?小方熊貓解釋,自然拼讀教學法又稱Phonics,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它是孩子學習英語發音和拼字的主流教學法。孩子在通過自然拼讀法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可快速掌握英語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且根據這些規則能夠將看到的單詞拼讀出來。
  • 有多少家長連自然拼讀是什麼都不清楚就跟著瞎忙活?
    一、什麼是自然拼讀?自然拼讀法又稱「Phonics」, 它是為:1.英語母語國家有良好英語聽說能力的K班5歲以上兒童。2.英語非母語國家,但英語聽說能力達到美國5歲兒童水平的英語學習者。設計的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字(俗稱「識字」)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
  • 英語啟蒙:如何掌握自然拼讀?只需要一本自拼短句手冊!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44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自然拼讀,英語叫phonics,是英語國家的兒童普遍使用的一種閱讀訓練方法,它通過讓孩子辨識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幫助孩子在英文字母與發音之間建立直接聯繫,最終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 美國人教孩子學26個字母的7個黃金法則,英語啟蒙收藏
    我們對著音標所學到的26個字母只是字母的名稱讀音,而我們真正要學的除了名稱讀音還有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美國有專門的課程體系叫做Letter of Week,一個字母學一周,單就這一項,美國孩子至少要學26周半年以上,這是為了給後面學自然拼讀最終能自主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