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宮365"實驗進行換班 第二批志願者"入宮"200天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 第二批志願者入「月宮」 將生活200天

  「月宮365」實驗進行換班,將打破密閉空間生物系統實驗人員獨立生活時間世界紀錄

  即將進入月宮一號的第二乘員組在國旗下宣誓,他們將在月宮一號內生活工作200天。

即將進入月宮一號的第二乘員組與老師告別。

月宮一號第一乘員組成員在艙內與外界通話。

  在首批志願者進入「月宮一號」實驗艙60天後,昨天上午,第二批志願者進去「月宮一號」實驗艙,接替首批志願者的工作,進行為期200天的艙內實驗。如果成功,就將創造人類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中密閉生存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

  昨日早上9點多,第二乘員組成員劉光輝、伊志豪、褚正佩、王偉在國旗下宣誓後進入「月宮一號」 實驗艙,與第一組進行約10小時的工作交接。在此時間段內,系統為8名乘員同時提供生命保障,檢驗了短時間內抗高負衝擊的能力。第二乘員組將連續密閉生活200天。這將打破密閉空間生物系統實驗人員獨立生活時間的世界紀錄。接著,第一乘員組再度接棒,生活105天,至明年5月,完成為期365天的「月宮365」實驗。

  換班儀式上,月宮一號總設計師、首席科學家劉紅介紹,自5月10日第一乘員組4人入艙開始密閉實驗以來,進展順利。四人的各項生理指標均被準確記錄,艙內各項設備運轉正常,大豆、油莎豆、小麥、芋頭等作物長勢良好。同時,研究團隊還對志願者長期在幽閉環境中的心理變化進行了記錄和研究。

  據劉紅介紹,「月宮一號」即「空間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地基實驗裝置」。目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掌握該技術,這項研究針對保障中國載人月球基地建設及實施載人火星探測等航天計劃開展,將保障航天員長期在太空中生存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

  「『月宮365』實驗如果能很好地完成密閉空間中的各項實驗,能讓我們在解決地外環境中生存時間和資源保障問題上邁出一大步,對人類載人深空探索事業將提供很好的支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院士說。

  2014年1月-5月,3名志願者曾在「月宮一號」中進行了105天密閉試驗。劉紅介紹,此前在這類系統中駐留生存時間最長的紀錄由俄羅斯保持,為180天。「月宮365」實驗順利完成後,將成為人類在再生生物保障系統中密閉生存時間最長的一次實驗。

  ■ 焦點

  1

  「關窗期」試驗最具挑戰

  據劉紅介紹,第二階段實驗將重點考察三方面內容。首先,不同於第一乘員組「三女一男」的組合,第二乘員組由「兩女兩男」組成。根據前期的測試和實驗設計,第二乘員組的代謝將高於第一乘員組,實驗將研究在不同代謝水平的乘組變換時系統的穩定性,驗證和發展系統長期運行調控技術。

  昨天10個小時換班過程中,共有8名志願者同時在艙內。劉紅說,這種超高負荷可以考驗系統平衡能力,驗證系統調控技術是否可行。

  其次,200天密閉生活將嚴重挑戰人的耐受度,實驗團隊將系統研究長期密閉系統中人的心理變化規律、心理變化和腸道微生物變化規律的關聯,以及不同種類的植物對人的情緒調控作用等。

  此外,在第二階段試驗中,實驗室還將選取一段時間關閉窗戶,讓志願者處在恆溫、失去自然光節律的環境中。在「不見天日」的環境中,人的生物鐘將產生變化,實驗團隊將據此研究自然光節律對人的情緒影響。

  劉紅說,「關窗期」將是本階段試驗中最具有挑戰的部分。

  2

  艙內種植作物為主要食物

  「月宮一號」由1個綜合艙和2個植物艙組成,總面積160平方米,總體積500立方米。「月宮一號」中一共培育著34種糧食、蔬菜等作物,它們是志願者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我們的主食是小麥,還有土豆、大豆、辣椒、茄子、西紅柿等等,進艙前帶進了一些雞肉和豬肉,飲食結構非常合理。」昨天上午,出艙前的「月宮365」實驗第一乘員組艦長劉慧通過艙內電話告訴記者。

  劉慧介紹,艙內作物的產量非常高,所有作物都已經可以採摘食用。除了一日三餐,他們每天下午4點還可以享用下午茶。

  劉紅告訴記者,此次試驗培育的作物比2014年第一期試驗多了13種,充分考慮到志願者的均衡飲食。

  3

  尋求機會開展太空搭載試驗

  劉紅透露,「月宮365」實驗完成後,將會尋求機會開展太空搭載試驗。

  「我們在地球上已經進行了大量試驗,但太空中還有重力、電磁場、輻射等問題,它們對生物系統和生物之間的關係都有影響。」劉紅說,未來科研團隊將設計兩個「迷你系統」,一個藉助相關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另一個放在地面,通過對比兩者運行中產生的差距,矯正地面大系統的參數和模型。

  未來10-15年,通過一系列搭載試驗,劉紅認為,科研團隊有望弄清再生生物保障系統的一系列問題,在這一領域取得明顯進展。

  ■ 現場

  「60天生活忙碌而充實」

  「謝謝大家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參加我們的參觀儀式。回顧60天的生活,是非常忙碌的,也是充實的。」

  昨天上午,劉慧隔著玻璃與艙外通電話,她所在的植物艙籠罩在紅色的燈光下。科研團隊人員介紹,紅色是植物光合作用主要需要的顏色,因此使用紅色燈光,可以在保證植物生長前提下,最大限度節省能源。

  劉慧向記者介紹,他們每天的主要時間用來做各類試驗,以及寫文章、看材料。工作之餘,也有些娛樂活動,比如健身、騎動感單車、比賽扔飛鏢。

  當劉慧和小夥伴們晚上熄燈睡覺的時候,科研團隊還有人在監控室值班。記者在監控室看到,監控屏幕上有至少50項數據,包括各個艙室的溫溼度、壓力、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一旦數據超過警戒線就會啟動報警,研製團隊和志願者將通過相關措施進行調節。

  昨天下午,艦長劉慧與其他3名志願者走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一號」實驗室,順利完成「月宮365」實驗第一階段任務。據悉,出艙後,第一乘員組成員將進行為期3天的醫學觀察。(見習記者倪偉 攝影吳江)

相關焦點

  • "月宮365"模擬太空生存
    他計劃通過種植僅存的12顆土豆,度過等待救援的400多天。  電影《火星救援》中的這個情節,如今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簡稱「北航」)的空間基地模擬實驗艙「月宮一號」裡上演。1月26日,第二組4名志願者結束了連續200天的密閉隔離生活,走出了這個名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的密閉艙系統,另一組志願者接替進入,繼續完成總共365天的全部實驗,因此,這次實驗項目也被叫做「月宮365」。
  • 創辦「月宮一號」的女教授:「月宮365」實驗時天天做噩夢
    今天(3月7日)上午,在「女教授的北航故事」活動中,劉紅講述了科研歲月的酸甜苦辣,分娩當天在實驗室忙到半夜,出了月子立馬投入工作,為了贏得項目支持故意扮老十歲,「月宮365」實驗一年多,幾乎天天做噩夢……非凡成就背後暗藏非凡付出。
  • 98%、100%、8、365+5...關於「月宮一號」的這些數字你得知道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李江濤)15日上午,隨著4位志願者走出「月宮一號」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365」實驗成功結束,再次刷新了北航人此前創造的人類密閉生存世界紀錄。  這次實驗「牛」在哪裡?最後4名志願者為何延遲5天出艙?他們的「月宮」生活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月宮一號」總設計師、北航教授劉紅和學生志願者。
  • 史上最黑暗心理學實驗告訴你
    1971年津巴多教授好幾個學生把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學樓地下室改成了一個監獄的樣子,然後開始徵集志願者,當時給志願者的報酬是每人每天15美金,最終挑選出來了24個心裡完全健康的人。這些人裡大部分都是一些學生,他們被隨機分為了兩組,一組演獄警,一組扮演囚犯,這個實驗正式開始了。
  • 老梅城「月宮酒家」的往事
    ▲月宮酒家舊址位於仲元西路和月宮巷交匯處。        深諳廣告效應,又受濃厚的家族文化薰陶的廖對揚、廖模揚兄弟,特意從蘇東坡的字帖中揀選出「月宮酒家」四字作為店名,又按照月宮天界的傳說,分別題寫了廣寒宮、紫薇宮、清華宮、玉虛宮、至聖宮、逍遙宮、北鬥宮、東嶽宮、凌霄殿、文華殿、無極殿、神農殿、昭儀殿等廂房的名字。
  • 天梁星入紫微十二宮詳解
    當天梁星落入紫微十二宮都會有怎樣的現代意義,而錯誤的古代宿命論又是怎麼說?天梁入命宮錯誤的宿命論:● 主人穩重,廟旺貴福壽,陷地平常。● 主相貌厚重,循直無私,臨事果決,有壽。女命,廟見諸吉,有男子志,富貴,陷見諸兇,克夫傷子,或賤淫。● 形貌厚重清秀,行事大方,看起來很成熟、閱歷豐富的樣子。
  • 求姻緣去廣州4號線客運港,天后宮很霸氣,寓意365天得庇佑
    今天介紹的這個地方叫做南沙天后宮。這個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媽祖廟,建築依山層疊而上。不僅有北京故宮的風格,還帶有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正文1:天后宮布置現狀。門票20元,登殿是有順序的。順序是大門-山門-獻殿-正殿-寢殿。在這個獻殿上供奉蹈海天后,四海龍王兩旁站立。
  • 「斯坦福監獄真人實驗」證明了什麼?結果為何讓人感覺毛骨悚然?
    津巴多教授與他的助手在史丹福大學的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監獄,招募了一批大學生志願者來參與實驗。當時津巴多給出的待遇是每天15美元,但志願者必須要完成為期14天的實驗,中途不得退出。在當時,15美元/天的酬勞非常誘人,很多年輕的大學生紛紛前來報名。
  • 復學記|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新「校工」歡迎第二批學生返校
    復學記|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新「校工」歡迎第二批學生返校 2020-05-12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狀元岙港區順利完成國際航行船舶中國籍船員首次換班
    狀元岙港區順利完成國際航行船舶中國籍船員首次換班2020年06月30日 15:46:08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6月27日下午,國際郵輪「紫銅娘子號」靠泊溫州狀元岙碼頭。該船自越南山陽港出發,途經香港,在船人員23人(中國籍19人,緬甸籍4人),此次抵達洞頭狀元岙港區碼頭,順利完成中國籍船員19人次換班(9上10下)工作,這是海港疫情防輸入以來,首次國際航行船舶靠洞頭狀元岙港區實行中國籍船員換班。
  • 大學生志願者陳海倫:一天站三崗 全力做好後勤保障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大學生記者 叢海潤)消毒車間、清理垃圾、為工人測量體溫更換口罩……3月3日這天,大學生志願者陳海倫忙碌了十多個小時,「只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而這樣的工作節奏,已經持續了一月有餘。陳海倫是武漢學院大三學生,原本打算結束寒假實習,就回老家海南過年。
  • 斯坦福監獄實驗:每個人的心裡住著惡魔
    ,每人每天可以得到十五美元報酬,但是必須完成十四天的實驗。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十二個人充當警察的角色,另外十二個充當囚犯的角色,實驗時每組只有九人,三人後備。實驗模擬真實監獄環境,囚犯分別被「警車」押送到監獄,然後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連衣裙一樣的罩衫),右腳戴腳鐐。和真實監獄類似,囚犯志願者被關在監獄後就不能自由行動,三個人住一個小隔間,只能在走廊放風,每個人沒有名字只有一個編號。
  • 舟山港換班離境的外籍船員可免辦停留證件了!
    12月14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出臺服務促進長三角航運樞紐建設十項新舉措,舟山市公安局對外籍船員隨服務船舶抵達舟山港,持24小時內自寧波、上海航空口岸聯程客票換班離境的免辦停留證件,憑邊檢機關籤發的臨時入境許可出境,為外籍船員通關提供「最便利服務」。
  • 夢幻西遊手遊:戰鬥平衡調整,月宮緣何再難高冷?
    那麼月宮緣何再難高冷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月宮調整詳解。此次戰鬥平衡調整,對月宮的調整有削弱也有增強,至於增強的多還是削弱的多每個玩家就各有不同的看法了,那麼我先來談一談我的看法嘍。此次調整提高了月宮在非滿月狀態的傷害結果,增強了月影搖光的守屍能力,於此同時藍耗量也增加了不少,以勇武為例,月刃和飄原先藍耗58點,現在則需要88點,相當於增加了一倍左右的消耗,這裡就有很多玩家產生了疑問,這一波左手增強右手削弱,增加幾何?削弱幾許?別急,有大神給我們進行了測試:首先上下弦月的傷害提高了5%,而藍量消耗則增加30點。比齊其他門派。
  • 志願者汪勇:不可思議的76天
    2020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同走近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讀一讀他們不凡的青春故事—— 五四獎章|志願者汪勇:不可思議的76天 @文/本刊記者 陳敏 上了《新聞聯播》、火線入黨、被順豐公司破格提拔為分部經理
  • 紫微鬥數飛宮四化,出於入及所入之宮的細微差別
    是宮+星的論法。比如:命宮在巳坐天梁,那麼就直接以天梁的星性解,並參考其三方四正(南派的三方四正,為命財官遷)。那麼性格來講,天梁表示隨性,清高,喜歡誇誇其談,對自己要求寬鬆,對別人要求嚴格。因為對宮天同的影響,所以可能很有童趣,也喜歡些小動物,比較懶散。天梁在巳,那麼父母宮為七殺,所以多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而致使兩者的關係較為冷淡。
  • 斯坦福監獄實驗全評價(上):實驗介紹
    1971年夏天,史丹福大學年輕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們在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的監獄,並且徵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志願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報酬,但是必須完成14天的實驗。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12個人充當獄警的角色,另外12個充當囚犯的角色,實驗時每組只有9人,3人後備。實驗被試皆為男性,他們的角色是隨機分配的。
  • 武漢女跑者勇當新冠疫苗志願者 全馬最好成績330
    前幾天,跑圈大神任超成為首批新冠肺炎疫苗臨床實驗的志願者。然而在首批108名志願者中,還有一位女性跑者,她叫莫詩琦。莫詩琦是中國電信湖北客服中心的一名客服代表,90後的她在生活中是一個運動女孩,經常會參加馬拉松比賽。有一天,她在一個跑步群中看到新冠疫苗接種招募信息,群裡有好幾個小夥伴都報名了,而且目前缺女性志願者。
  • 斯坦福監獄實驗:凡人墮落囚徒僅需6天,人性之惡淋漓盡致的展現
    而本文要介紹的就是這麼一個歷史上出了名的考驗人性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他以每天15美金的報酬招募願意參加實驗的志願者,當時有近百人前來報名,基本都是美國的大學生,最後通過心理測試,選定了24名「心理健康,沒有疾病」的學生,參加一個為期兩周的監獄模擬實驗。這些學生有些出於自願,有些出於為了能掙零用錢,有些則是為了打發多餘的課外時間,可令他們都沒想到的是這場所謂的實驗,竟成為令他們永世難忘且令人揮之不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