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竟是否佛教徒?

2020-12-27 重樓逾陀

編輯:儼然

早前看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部紀錄片,影片石破天荒地提出一個驚人論點:耶穌是一名佛教徒!

影片提到一名叫尼古拉斯諾託維奇(Nicholas Notovitch)的俄國探險家,他在十九世紀末曾遠赴印度、西藏、阿富汗等地旅遊,並把沿路所見所聞詳細地記錄下來。有一次,諾託維奇不慎弄斷了腿,寄住於印度Ladakh的Hemis Monastery,那是一座古廟,養傷期間,他發現了一本藏文古籍,那是關於一個叫īa (伊薩)的聖人的故事。īa 在梵文中解作「主」,相當於阿拉伯語中的Jesus(耶穌)。出於好奇,諾託維奇把古書翻譯過來,赫然發現了一個驚人秘密。古書所記錄的那個叫伊薩的靈童,出生於西元一世紀以色列一個貧窮家庭裡,十四歲的時候前往印度修習佛法,直到二十八歲才返回家鄉,此人莫非就是一直以來在西方宗教裡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耶穌?

大家都知道,《聖經》記載了許多關於耶穌的生平事跡,但偏偏對耶穌在十三歲到二十九歲的生平沒有任何記載,這形成了部分史學家所稱的「耶穌消失的歲月」 (The missing years of Jesus)。到底在那十幾年間,耶穌身在何處?他在巴勒斯坦?還是去了什麼地方?他做過些什麼?為何《聖經》對此隻字不提?要知道,一個名人的成長曆程與教育啟蒙相當重要,尤其是他的家庭、社會、教育、個人經歷等等因素,對於如何造就一代偉人至為關鍵。我們無法在《聖經》或巴勒斯坦的歷史文獻裡找到任何蛛絲馬跡。這是一個歷史疑團,耶穌消失的歲月,千百年來無法讓人解開。

諾託維奇嘗試把兩件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干的事情聯繫起來,結果讓他十分震驚。

影片又向我們說了《馬太福音》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其實很多人都會知道,就是在耶穌出生的時候,三個來自東方的智者,透過觀星來到伯利恆,找到聖嬰耶穌,並向這名剛誕生的嬰兒敬獻禮物。

而在藏傳佛教裡,每當「活佛」圓寂之時,弟子會透過上師生前立下的轉世遺囑及特殊事跡,尋找「活佛」的輪迴靈童,由此展開漫長的旅途。當靈童長大了,到了一定時候,便要離開父母,被帶回寺院去接受佛學啟蒙。

一直以來,人們只會對「耶穌降生」和「活佛轉世」兩個分別屬於西方與東方的宗教事件獨立來看。但是,當我們把兩者並列起來,會不會讓人產生懷疑,究竟《聖經》裡所說的三個來自東方的智者,會不會就是藏傳佛教裡的高僧大德?而《聖經》裡的主人翁耶穌基督,會不會就是被藏傳佛教認作為轉世靈童的活佛?

影片因此得出一個結論,耶穌在十三歲的時候離開了以色列Galilee,並由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帶回了去印度,展開漫長的修佛之旅。

當然,這些一切也可能是出於巧合,出於偶然,甚或諾託維奇只是在捏造事實,欺世盜名。我們更需要的是證據。如果耶穌真的是去了印度喀什米爾,度過了一段燦爛的成長歲月,那他有給我們留下任何歷史痕跡嗎?除了諾託維奇所說的那本古書以外,還有別的證據嗎?對此,影片引用大量例證加以說明,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耶穌是佛教徒,在西藏法勝寺修行得道!
    現在西方學術界基本已經確定耶穌是佛教徒的事實。但是天主教的羅馬教廷,作為基督教的分支,對耶穌擁有最終解釋權,永遠不會承認這一事實。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件事情的緣起發展以及結果。
  • 驚人史實,耶穌是佛教徒(BBC 紀錄片)
    揭示耶穌在佛教寺廟中被發現的故事。在佛教體系裡面,聖人或偉大的佛教徒去世後,喇嘛就會尋找他的轉世兒童。一旦這個孩子在父母那裡到達合適年齡,就被帶走,然後受到佛教信仰的教育。許多專家認為,這是耶穌誕生之夜的三位智者在伯利恆訪問的故事的起源和基礎。
  • 當耶穌聖誕遇到彌陀聖誕
    當耶穌聖誕遇到彌陀聖誕 作者:德光法師 1 聖誕節與阿彌陀佛聖誕 每年陽曆的12月25日是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
  • 【恩典見證】從佛陀到耶穌
    在她最絕望時,遇見了耶穌,並經歷到他醫治的大能,最後她先生是用走的出院。這是何等奇妙的事,與我過去所經歷的又是何等大的不同,我深受感動,那一夜我躺在床上默默的想著耶穌,心中獲得很大的平安。我開始意識到耶穌與佛陀不一樣,耶穌似乎就離我很近,我注意到學校附近的一間教會,感覺裡面的人很喜樂,唱的歌也特別好聽,我深深的被吸引,但有好幾次在我想要進去教會時,總有一個意念把我拉回來。
  • 第八課:耶穌是我的良導 | 遇見耶穌
    舊約聖經包含耶穌降生以及在世使命的預言。〈以賽亞書〉9 章6 節中的哪些詞語能夠預示耶穌會是一位良導?拉比是猶太會眾的屬靈領袖。「拉比」一詞源自希伯來文,在耶穌時代,意為「先生」或「教師」。3. 一天夜裡,一個名叫尼哥底母的人來找耶穌。他用了哪兩個詞稱呼耶穌?(約 3:2)4. 他給出了什麼理由相信耶穌從上帝而來?
  • 深度靈修 || 耶穌來了,你是否已被真光照耀?
    不知道,節日的喜慶還能延續多久;不知道,心中的火熱是否漸漸的退去了。耶穌來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歡呼讚美的歌聲唱個不停。主耶穌的到來,如同一束聖潔而又明亮的光輝照進了世界。耶穌把他自己照進了世界黑暗的角落,照進了我們的心坎兒裡。凡是信他跟隨他的人隨著這束光,必會穩渡世海到達光明的彼岸——天主的國度。平安夜過去了,聖誕節過去了。這束光是否還在你心中存留,這束光是否還在你幽暗的生命中照耀呢?
  • 164.對著耶穌的圖片禱告是否拜偶像?
    我不知這是否算拜屬像。還有,我常看到教會裡或信徒家中掛有十字架,這是否也算偶像?答:先要看看什麼是拜偶像的罪。十條誡的第二條說:「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萬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出20:4-6)這條誡命一般常解釋為對異教偶像的禁止,但如果這樣,就只是第一誡的重複。
  • 跟隨耶穌的人,是否能升官發財、一切順遂
    (瑪14:1-12)若翰的致命說明他不僅是在宣講上做耶穌的前驅,而且在真實的命運上,也是耶穌的前驅,若翰的死亡說明跟隨耶穌的基督徒將遭遇相同的挑戰。耶穌帶來的是平安還是禍患若翰不怕黑洛德的權勢,為了婚姻倫理,在舞蹈宴會之後被斬首,如此悽慘。
  • 沙特想打擊什葉派佛教徒
    沙特想打擊什葉派佛教徒,在利雅得的土地上爆發內戰就像在法國的勒萬勒郊區爆發的時期差不多。先把佛教和遜尼派伊斯蘭教徒搞得焦頭爛額,再一起搞反伊斯蘭武裝。不搞佛教什葉派伊斯蘭教徒,我更不會支持沙特。「伊斯蘭遜尼派有正統的支持,伊斯蘭什葉派沒有正統的支持」的真理當然必須永遠正確。這些帝國都會分裂為幾十個宗教國家。
  • 我是耶穌的門徒嗎?
    路加福音 14:25-33那時候,有一大夥人與耶穌同行,耶穌轉身向他們說:「如果誰來跟隨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 「不論誰,如果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能做我的門徒。 「你們當中,誰願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籌算費用,看是否有力完成呢?
  • 耶穌在印度學佛:天主教廷隱瞞千年的秘密
    有人認為當時耶穌與家人前往埃及避禍,但根據新約全書內有關埃及的記載,似乎佐證這個猜測。有人根據耶穌到印度學佛的經歷,拍攝了電影《水徒行紀》。耶穌經過當時屬於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安息王朝的波斯及剛剛統一的貴霜帝國,最終抵達印度及西藏等佛教流傳之地,在那裡居住、學佛約十年,才經波斯返回以色列。
  • 刀郎是佛教徒,而且是一個很低調的佛教徒!
    刀郎是佛教徒,而且是一個很低調的佛教徒刀郎是中國歌手中的特例——2004年的「刀郎年」,憑藉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他一夜爆紅,但他卻選擇了雪藏自己。刀郎是佛教徒,但這卻是媒體很少願意關注的。當然,他同樣是一個低調的佛教徒。
  • 「耶穌禱文」與內在寧靜(1)
    黃神父的這篇文章原載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香港分會十年會刊,經基督徒默禱平臺(微信號:WCCMCN)允許本平臺連載,謹致謝忱,同時向譯者張濤先生深表感謝。我的祖母是虔誠的佛教徒,小時候我看她整天手中轉動著念珠,口中誦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當我跟她打招呼時,她會停下來與我交談幾句,然後繼續誦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後我進了一所公教學校,成為了一名天主教徒。
  • 自察丨基督徒,你是否願意赴耶穌的宴席?
    不要尋找各種理由拒絕耶穌的邀請,因為拒絕了就不能坐耶穌的宴席;也不要尋找各種理由企圖從耶穌宴席裡獲得現世的好處,因為耶穌是洞察人內心的主
  • 麥道衛:《耶穌-神的兒子》
    這個詞乃出自兩個希臘字「不」和「知識」,簡單來說,不可知論就是主張我們不可能知道是否有神,更不用管基督是否是神。此字乃出自兩個希臘字「無」和「神」,他們相信沒有神。耶穌被想成是阿拉(神)的先知,是僅次於穆罕默德的先知,而且不是神。開始乃是釋迦牟尼(佛陀)佛教所信奉的一種哲學,在他死後近二百年,他的一群跟隨者奉之為神,就漸漸成為宗教。佛陀(意即開悟者)被視為救主神,雖然他自稱僅是一位教師。佛教徒認為耶穌乃是次於佛陀的道德教師,祈禱乃是針對佛陀,佛教主要的神乃是非位格化的。乃大衛白蘭貝所建立的團體,他的跟隨者暱稱他為摩(摩西之意),並將他視為先知。
  • 這部動畫講述耶穌和佛陀同居的日子 讓人笑得停不下來
    看來汙汙的東西對神明也很有效啊~~  性格相對跳脫的耶穌也總是弄出一些笑話。  比如有次兩人一塊去洗桑拿,耶穌和旁邊的一個小哥聊得很投緣,還對佛陀說那小哥是個鐵桿佛教徒。  佛陀就很好奇那是個咋樣的人?  結果一看,尼瑪什麼佛教徒啊,那紋身、那刀疤,看清楚那明明是黑道好不?
  • 電影《重審耶穌》引熱議,聽聽作者怎麼說
    原想證明耶穌根本不存在史特博表示,由於身為不可知論者的妻子,竟然在朋友和主管的帶領下接受了耶穌,當下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離婚。但是史特博實在不想因為信仰的衝突就失去妻兒,所以決定發揮自己的記者專長尋找耶穌不存在的證據。原本他以為這個調查任務很簡單,只要一個周末的時間,他就能證明耶穌復活根本不存在,拯救妻子脫離這個迷信圈套。
  • 聖嚴法師說,不要求佛教徒必須吃素,但絕不能殺生
    佛教徒的吃葷吃素與是否殺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比如說,某個佛教徒,一直恪守吃素的守則,從不吃葷,但殺心常有,並不忌諱殺生,那他還是佛教徒麼?當然不是!很多人誤解了殺生與吃葷吃素的關係。佛教徒絕對不能殺生,這是準確無誤的,這也是不可更改的,這是死命令。
  • 刀郎是佛教徒,而且是一個很低調的佛教徒
    刀郎是佛教徒,但這卻是媒體很少願意關注的。當然,他同樣是一個低調的佛教徒。2010年7月,那種痛在刀郎的胸口澎湃已久,終於脫口而出了——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向朋友發露懺悔,為自己親愛的哥哥的辭世,以及自己可恥的詛咒。當然,那是很多年前的故事了——後來,刀郎在他寫的歌曲《流浪生死的孩子》(雲朵版)中,放上了一段親自念誦的《地藏經》,它選自《地藏經》第十二品。
  • 阿姜查的新年開示:正念是佛教徒的護法
    身為優秀的佛教徒,也應該增進我們的心。新穎的科技可使我們的生活更舒適,但卻無法帶給我們生活平靜。我們都喜歡現代化及好的產品,來使我們感到便利,可是,我們卻忘了,有進步就有破壞,例如,在一個村落裡,有造路、設電力和供水等工程,這都是便利上的進步,舒適的生活加上更多金錢對我們而言已是非常誘人,更何況是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