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性的長髮,舒展爽朗的笑容,儘管隔著屏幕,但當莫文蔚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出現在節目中時,還是有不少粉絲忍不住喊一句「爺青回」。
這是她時隔多年上節目宣傳新歌,新歌《呼吸有害》亦是久違了的粵語歌,更何況這一次是在「電臺」宣傳,對莫文蔚的粉絲而言,意義不言而喻。有粉絲在論壇上寫道:「她以電臺的方式再次出現,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總覺得自己又回到了那個不開燈的房間,好像又回到了從前。」
她的《電臺情歌》曾經是無數音樂電臺的保留曲目,通過電波影響了無數人,電臺DJ一度成了那些年最為熱門文藝的職業。粉絲與偶像,青春與回憶,命運轉折與關聯,突破了時間和距離的限制,就這樣一瞬間微妙地被聯繫在了一起。
電臺,這個在不少人看來頗有些懷舊的名詞,並沒有隨著傳統時代舊音樂介質的沒落而被淘汰,反而在大浪淘沙中,用日漸升級的技術手段、不斷創新的創意規則、紮實的內容創作和敏銳的審美理念,在Z世代裡依然能乘風破浪。當曾經主宰了一代人音樂品味的電臺,碰上了渴望用自己的聲音為偶像正名的年輕人們,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在電腦還沒有普及,一切還未賽博化的過去,音樂電臺的榜單,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獲取音樂資訊以及表達喜愛為數不多的渠道。電臺主播們靠篩選音樂和推介,幫助那個時代的音樂偶像們走向更多的粉絲。
但現在,Z世代們早已熟稔種種平臺規則,用著Z世代獨特的飯圈話語,以不被外界所理解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於偶像的熱情。不同時代的「粉絲文化」成了觀照兩個時代和兩代人的最好橫切面,兩個世代有著截然不同的追星觀念和星粉關係,但與之前相比,粉絲正在逐漸掌握著偶像與粉絲之間關係的主動權,她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偶像們完成逆襲,去到她們想要位置,讓更多的人看到。
如果你最近路過北京CBD世貿天階,你肯定會發現那塊著名的空中巨幕,從8月10日起已經連續一周,每天晚上7點半和8點半,都會準時出現偶像陸思恆的影像。除此之外,在這段時間,打開QQ音樂都能在音樂館焦點圖的位置看到陸思恆的身影。
這一系列宣傳都是陸思恆的粉絲為她們的偶像爭取來的福利,但與我們熟知的「粉絲斥資購買大屏幕廣告位為偶像宣傳」的故事套路不同的是:這一切無關瘋狂,也無需粉絲買單,需要的只是粉絲參與《見面吧!電臺》周榜助力,用自己的熱情將偶像送上高點。而當周的榜單競爭相當激烈,面對趙品霖粉絲勢在必得的氣勢,陸思恆粉絲緊追不捨,雙方粉絲在各自超話中隔空battle的緊張空氣讓局外人都暗自捏汗,當陸思恆電力值超過的那一剎那,超話裡到處都是粉絲的歡呼和慶祝,字裡行間都是自豪和興奮,她們的熱情讓人感到動容。
這檔音樂節目顯然洞察到了這個時代粉絲的心理訴求,節目不僅把直播間搬到了人流量密集的世貿天階,讓粉絲能夠近距離接觸偶像,還特地設置電臺主打歌榜單助力環節,為偶像爭取更多資源。
這些資源的加碼賦能,依賴於粉絲的能量。粉絲們的存在感被不斷放大,這種參與感也將粉絲真正地納入到節目核心裡。類似於遊戲中的打怪升級,粉絲們要竭盡所能,送自己pick的主角通關成功。這種情感付出是種雙向傳輸,粉絲和偶像之間通過這種方式加強羈絆,不斷修正彼此之間的關係。
在發生全網譁然的被職場pua事件後不久,身在輿論漩渦的歌手Yamy選擇了以最為積極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她將個人的首個活動現場定在了QQ音樂《見面吧!電臺》。在節目中,主持人不失犀利和禮貌地問及最近一系列的變動時,Yamy從容地表示「還在和過去的自己battle,但勝利在望」。令人動容的是那天在現場為偶像Yamy應援吶喊的粉絲們,她們無懼在節目裡出鏡為偶像發聲,這也讓一向酷酷的Yamy忍不住淚灑現場。
這一刻,隔著臺上臺下遙望呼應的,不再是粉絲和偶像,她們是朋友是共患難的知己,甚至是互相扶持相互打氣的戰友。
三年以來,這樣的場景在QQ音樂《見面吧!電臺》節目中出現了無數次:李鑫一在連線粉絲時,看到寒風中玻璃房外為他而來的粉絲,當場淚流滿面;吳克群有一位資深女粉絲,因和偶像通話過於激動始終語帶哽咽,沒想到吳克群卻一直都記得她:「最開始見你的時候是個瘋癲少女,沒想到現在是個瘋癲少婦」,這大概便是對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最好註解。
在傳統的節目中,偶像和粉絲始終恪守著仰望著和被仰望著的身份紅線,粉絲只是旁觀者。而《見面吧!電臺》裡,偶像和明星的關係,更像是朋友、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彼此青春最堅實的一路同行者。
過去,粉絲只能在電波另一端被動等待收聽偶像的音樂,但現在有了電臺主打歌的助力,粉絲可以自主選擇為偶像爭取到哪個位置,解鎖哪些資源,偶像的音樂能否「C位出道」取決於與粉絲之間的同心協力。現在,粉絲不再只是疏離的旁觀者,而是互動關係的另一方參與者。這也滿足了Z世代年輕人們的情感剛需: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係是對等的,粉絲努力地為偶像助力吆喝,而同樣的,偶像用自己的作品回饋粉絲們的情感付出,才是一種良性的模式。
一個出道僅幾年,還處於事業上升期的年輕音樂偶像,為著熱愛在幕後默默付出努力和汗水,然後憑藉著粉絲的力量被更多人看到和認可。在粉絲文化被不斷曲解的當下,這些例子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人與人間羈絆的美好。這種「美好」有著極其珍貴的意義。因為此前屢屢發生的粉絲過激行為,追星文化一度被主流質疑為亂象爛殤。
但一味地禁止和抹殺追星文化,只會給Z世代年輕人的帶來挫敗和逆反。如何合理且正向地引導年輕人們的熱情和表達參與欲望,或許QQ音樂《見面吧!電臺》給出了一個不錯的示範:電臺主打歌榜單讓粉絲有了可以揮灑熱情的地方,也讓粉絲得到了極為滿足的參與感,同時在合規正向地引導粉絲方面,做到了十足誠意。
粉絲們的熱情和參與,能夠在合理範圍內被量化,被接受。同時,她們的付出也將得到相應的回報,讓她們的偶像得到更多的機會,音樂也得到更多關注,而藝人在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後,回饋給到粉絲更好的舞臺。
粉絲用選擇的力量撬動節目的超強資源助推好音樂,而節目也通過引導粉絲與偶像之間的良性互動,撇去泡沫,洗盡鉛華,讓真正好的作品更加出色,這無疑是QQ音樂《見面吧!電臺》一直不斷升級的意義所在。在這種良性循環之下,無論是對節目還是對粉絲,都是一種雙向的互利成長。「電臺」自傳統時代承襲而來,又在新的時代找到了意義,留存美好,創造美好,這或許才是它能一直被喜愛和需要的原因。
*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