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騰訊對微信文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米球的文章推送才能經常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而且,你們的支持才是我繼續將這個公眾號做下去的動力~
這兩天「四大」的瓜貌似有點多,向來在「娛樂版」頭條非常低調的DTT和KP紛紛爆雷。這不,前者的55頁PPT還沒消化完;就又有了後者員工群發郵件,用F開頭詞怒罵公司管理層,揭露殘酷壓榨員工黑幕……
信件主要內容如下:
「
Dear All,
有緣江湖再見,沒有那麼客套的話。
此封離職信並非傳統複製粘貼。
僅代表個人意見。我是一個真的是一個覺得公平是很重要的人。
從大三的Elito到現在已經過了4年的樣子,見證了公司的「成長」。
從不打卡→籤字→刷卡→沒有刷卡機會→也是實現了蛻變吧。
加入公司的原因→外表靚麗→傳說中四大職業後續發展好→好「跳槽」
一家正常的企業要想激勵員工工作,靠得難道不是工作量/時長越多,工資越高嗎?我的價值觀可能受到了扭曲,我見到周圍的同事,不知道為什麼拿著「固定」的工資要操著合伙人的命,不發加班工資→公平嗎,一直push你幹活。不知道為什麼,人越厲害,就越搶手,越要去做項目,而不能GA,公平嗎,而GA的工資和非GA的工資是一樣的,公平嗎?
由於考完了CPA,某人現partner原head,打電話給我,淡季讓我把休假取消,休假就以charge rate不夠delay我,公平嗎。你說啥就是啥吧,反正我休假,你愛黑就黑吧。本來說10月前就離職(被你delay我很我真的覺得很丟臉,大三我過了司法考試,大四畢業後我一年過了6科CPA,為了重要的人來KPMG,為了友誼我一直沒有選擇離開。但是我覺得你殺雞儆猴是真的厲害)。雖然10月前離開這裡我probable可以去一家四大升個職,但是我答應了我老闆做完SRZ年審之後離職,說到就得做到啊,畢竟誠信而言很重要,工資雖然也重要,每個月損失的不只是4000的工資,還有3000的Qpay。說到這裡我只有一個字,Fuck you!對不起爆粗口了。
交信後,HR找我,給我升職的機會,我又不是看中錢才在這裡。
→現有的頂層職位,已經飽和了,即使再努力,你也需要忍受著加班不拿加班費還有苦無法吐槽的幹活,對不起,有些太壓榨→既然改變不了,那就離職吧→做一個不讓下屬加班的領導,即使加班,加一個小時,拿1個小時加班費。我是一個天蠍座,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但是我充分理解你這樣的目的,我這樣不聽話的出現了,不殺雞儆猴的話,企業文化要倒。所以我沒有cc當事人和KPMG China,算是留了很大的餘地,個人感覺沒有做絕,僅僅發送給了這個呆了幾年的部門。
」
感情這是受了那群發55頁PPT的啟發,也來群發一波郵件???那是不是以後只要不順心離職了,都要群發全公司郵件???
不禁想起曾幾何時看到的一個段子:
「
不同年齡層離職原因
60後:什麼是離職?
70後:為什麼要離職呢?
80後、收入不高我就離職;
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
00後:領導不聽話就離職。
」
相比於逆來順受的60後、70後、80後們,90後的小朋友們顯然更難管理,更別提猶如孫猴子轉世的95後和00後了。但是,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斷碾壓著歲月的印跡,Z世代的新生代們必然會走到前臺,接過老一輩們打下的江山,撐起企業的門面。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管理Z世代的這群猴子呢?米球我願意分享最近讀到的幾篇關於Z世代的調研報告,希望可以給小夥伴們一些啟發。
回復關鍵詞「Z世代管理」,下載相關報告原文:
Meet Gen Z - The next generation is here: Hopeful, anxious, hardworking, and searching for inspiration
Gen Z in the workplace
Monster Multi-Generational Survey - Move over, millennials: What you'll need to know for hiring as Gen Z enters the workforce
根據上圖,你能找到DTT和KP吃癟的原因嗎?在Z時代們看來,BIG NAME又如何?老子不care!老子要的是自由、是尊重、是信任、是上升空間!!!
關於Z世代的期望/特點,我主要想說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與我們的傳統直覺相左,現在的Z世代年輕人們其實認為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在上述調研報告中,有32%的Z世代受訪者表示,他們是有史以來工作最努力的一代人。另外,亦有26%的受訪者承認,如果公司支持彈性工作,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並且更加穩定地留在這家公司。
與此同時,一些Z世代新人們也表達了對於一些苛刻工作安排的不可容忍,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
被迫加班(35%)
不能休假(34%)
頻繁調班(30%)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Z世代希望擁有彈性制工作時間,他們對工作有著強烈的靈活性與自主性訴求,這讓他們相比於前幾代人更難接受一些苛刻的工作時間安排,如加班等。
第二個方面,如果說千禧一代是數字的先驅者,見證了搜尋引擎、移動互聯和即時通訊的崛起;那麼,Z世代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個數位化的世界裡,光速般快捷的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視頻點播、遊戲設備和社交媒體伴隨著他們成長。可以說,Z世代是數字世界的首批「原住民」。
也許是見多了隔著屏幕的冰冷世界,雖然Z時代們是「數字原住民」,但其實他們更渴望面對面的溝通與互動。上述調研報告中顯示,有75%的Z世代受訪者更喜歡直線經理面對面的反饋,而39%的受訪者則表示更喜歡面對面與團隊或管理者溝通。
最後一個方面,我想說個性鮮明的Z世代是不願意接受管理的。如果要使Z世代們更努力、更穩定地工作,直線經理必須給予信任、支持和關心。
對於直線管理者,Z時代們最看重如下三個特質:
他信任我(47%)
他支持我(40%)
他關心我(35%)
在了解了Z世代們的特點後,上面分享的報告給出了很多管理Z世代的建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自行下載閱讀。而我在這裡,主要就總結如下三點。
第一點,企業一定要有清晰明確的員工個人發展機會。相比於老一輩們的談「錢」論,Z世代員工雖然也很渴望有錢(高工資)和有權(職位晉升),但他們顯然更加渴望看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上述調研報告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Z世代員工是根據他們在同事心目中的受尊重程度(34%)和經理對他們的認可程度(32%)來衡量其成功的。因此,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以及不斷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顯然更加重要。
第二點,大公司們,請放低姿態,別太把自己的BIG NAME當回事兒!像「四大」一樣的BIG NAME,對於像我一樣的80後而言,那可是如同聖殿一般的存在啊!絕對是BIG NAME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戀啊!
但這在我們的Z世代身上,貌似就有點行不通了。因為他們本身就極度藐視權威,極度渴望挑戰當下現狀。
我還記得ACCA的專業洞察報告中,曾經有一個調研數據,81%的新生代受訪者希望將來可以開創自己的事業,締造自己的商業王國。CEO、CFO?呵呵,誰愛當誰當。那麼,對於這群小馬雲、小伊隆而言,他會被你的BIG NAME唬住?呃……KOL在他們眼裡,那就是O和Q中間的那個東西。
所以,過度強調自己的BIG NAME,專制式管理,抱著一種「你愛來不來,反正有的是人擠破腦袋想進來」的態度去面對Z世代,那後果可能就只能「呵呵」了。還不如在某些情況下,放低姿態,去了解Z世代的所思所想,去和Z時代們交朋友,從內心深處感化他們,通過你的人格魅力使他們折服。
講到這裡,我就要總結第三點了,那就是積極接納新事物,準備好接受Z世代的衝擊!曾幾何時,80後被人稱之為「垮掉的一代」,但事實是,誰垮掉啦?地球到現在還不是照轉不誤?同理,我們這幫80後也早晚要被Z世代所取代,而到那個時候,地球還是照轉不誤。所以,與其對Z世代抱有成見,倒不如放寬心態,張開雙臂接納他們,接納他們的工作方式,接納他們的不拘小節,接納他們的簡單直接……
另外,Z世代意味著什麼?那意味著朝氣、青春、飛揚、還有創新!這些不拘一格的思維、天馬行空的想法,反而可能會打開我們僵化的大腦,使我們在工作中事半功倍。不是嗎?
好了,講了一大堆有的沒的,今天的微信文就寫到這裡了。最後,借用「每日漫畫故事」的一副漫畫作為結尾吧,大過年的,輕鬆一點才是真的。
===以下漫畫來自:今日頭條「每日漫畫故事」===
====== END ======
大過年的還在辛辛苦苦碼字,請一定務必「點讚+在看+轉發」啊,謝謝各位看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