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彩蛋 | 「四大」的加班文化被這幫95後們撕得粉碎,Z世代管理究竟何去何從?

2021-02-14 米球侃事兒

近期騰訊對微信文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

這樣米球的文章推送才能經常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而且,你們的支持才是我繼續將這個公眾號做下去的動力~

這兩天「四大」的瓜貌似有點多,向來在「娛樂版」頭條非常低調的DTT和KP紛紛爆雷。這不,前者的55頁PPT還沒消化完;就又有了後者員工群發郵件,用F開頭詞怒罵公司管理層,揭露殘酷壓榨員工黑幕……

信件主要內容如下:

Dear All,


有緣江湖再見,沒有那麼客套的話。


此封離職信並非傳統複製粘貼。


僅代表個人意見。我是一個真的是一個覺得公平是很重要的人。


從大三的Elito到現在已經過了4年的樣子,見證了公司的「成長」。


從不打卡→籤字→刷卡→沒有刷卡機會→也是實現了蛻變吧。


加入公司的原因→外表靚麗→傳說中四大職業後續發展好→好「跳槽」


一家正常的企業要想激勵員工工作,靠得難道不是工作量/時長越多,工資越高嗎?我的價值觀可能受到了扭曲,我見到周圍的同事,不知道為什麼拿著「固定」的工資要操著合伙人的命,不發加班工資→公平嗎,一直push你幹活。不知道為什麼,人越厲害,就越搶手,越要去做項目,而不能GA,公平嗎,而GA的工資和非GA的工資是一樣的,公平嗎?


由於考完了CPA,某人現partner原head,打電話給我,淡季讓我把休假取消,休假就以charge rate不夠delay我,公平嗎。你說啥就是啥吧,反正我休假,你愛黑就黑吧。本來說10月前就離職(被你delay我很我真的覺得很丟臉,大三我過了司法考試,大四畢業後我一年過了6科CPA,為了重要的人來KPMG,為了友誼我一直沒有選擇離開。但是我覺得你殺雞儆猴是真的厲害)。雖然10月前離開這裡我probable可以去一家四大升個職,但是我答應了我老闆做完SRZ年審之後離職,說到就得做到啊,畢竟誠信而言很重要,工資雖然也重要,每個月損失的不只是4000的工資,還有3000的Qpay。說到這裡我只有一個字,Fuck you!對不起爆粗口了。


交信後,HR找我,給我升職的機會,我又不是看中錢才在這裡。

→現有的頂層職位,已經飽和了,即使再努力,你也需要忍受著加班不拿加班費還有苦無法吐槽的幹活,對不起,有些太壓榨→既然改變不了,那就離職吧→做一個不讓下屬加班的領導,即使加班,加一個小時,拿1個小時加班費。我是一個天蠍座,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但是我充分理解你這樣的目的,我這樣不聽話的出現了,不殺雞儆猴的話,企業文化要倒。所以我沒有cc當事人和KPMG China,算是留了很大的餘地,個人感覺沒有做絕,僅僅發送給了這個呆了幾年的部門。

感情這是受了那群發55頁PPT的啟發,也來群發一波郵件???那是不是以後只要不順心離職了,都要群發全公司郵件???



不禁想起曾幾何時看到的一個段子:

不同年齡層離職原因

60後:什麼是離職?

70後:為什麼要離職呢?

80後、收入不高我就離職;

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

00後:領導不聽話就離職。


相比於逆來順受的60後、70後、80後們,90後的小朋友們顯然更難管理,更別提猶如孫猴子轉世的95後和00後了。但是,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斷碾壓著歲月的印跡,Z世代的新生代們必然會走到前臺,接過老一輩們打下的江山,撐起企業的門面。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管理Z世代的這群猴子呢?米球我願意分享最近讀到的幾篇關於Z世代的調研報告,希望可以給小夥伴們一些啟發。


回復關鍵詞「Z世代管理」,下載相關報告原文:

Meet Gen Z - The next generation is here: Hopeful, anxious, hardworking, and searching for inspiration

Gen Z in the workplace

Monster Multi-Generational Survey - Move over, millennials: What you'll need to know for hiring as Gen Z enters the workforce




根據上圖,你能找到DTT和KP吃癟的原因嗎?在Z時代們看來,BIG NAME又如何?老子不care!老子要的是自由、是尊重、是信任、是上升空間!!!



關於Z世代的期望/特點,我主要想說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與我們的傳統直覺相左,現在的Z世代年輕人們其實認為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在上述調研報告中,有32%的Z世代受訪者表示,他們是有史以來工作最努力的一代人。另外,亦有26%的受訪者承認,如果公司支持彈性工作,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並且更加穩定地留在這家公司。


與此同時,一些Z世代新人們也表達了對於一些苛刻工作安排的不可容忍,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

被迫加班(35%)

不能休假(34%)

頻繁調班(30%)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Z世代希望擁有彈性制工作時間,他們對工作有著強烈的靈活性與自主性訴求,這讓他們相比於前幾代人更難接受一些苛刻的工作時間安排,如加班等。



第二個方面,如果說千禧一代是數字的先驅者,見證了搜尋引擎、移動互聯和即時通訊的崛起;那麼,Z世代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個數位化的世界裡,光速般快捷的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視頻點播、遊戲設備和社交媒體伴隨著他們成長。可以說,Z世代是數字世界的首批「原住民」。


也許是見多了隔著屏幕的冰冷世界,雖然Z時代們是「數字原住民」,但其實他們更渴望面對面的溝通與互動。上述調研報告中顯示,有75%的Z世代受訪者更喜歡直線經理面對面的反饋,而39%的受訪者則表示更喜歡面對面與團隊或管理者溝通。



最後一個方面,我想說個性鮮明的Z世代是不願意接受管理的。如果要使Z世代們更努力、更穩定地工作,直線經理必須給予信任、支持和關心。


對於直線管理者,Z時代們最看重如下三個特質:

他信任我(47%)

他支持我(40%)

他關心我(35%)



在了解了Z世代們的特點後,上面分享的報告給出了很多管理Z世代的建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自行下載閱讀。而我在這裡,主要就總結如下三點。


第一點,企業一定要有清晰明確的員工個人發展機會相比於老一輩們的談「錢」論,Z世代員工雖然也很渴望有錢(高工資)和有權(職位晉升),但他們顯然更加渴望看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上述調研報告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Z世代員工是根據他們在同事心目中的受尊重程度(34%)和經理對他們的認可程度(32%)來衡量其成功的。因此,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以及不斷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顯然更加重要。



第二點,大公司們,請放低姿態,別太把自己的BIG NAME當回事兒!像「四大」一樣的BIG NAME,對於像我一樣的80後而言,那可是如同聖殿一般的存在啊!絕對是BIG NAME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戀啊!


但這在我們的Z世代身上,貌似就有點行不通了。因為他們本身就極度藐視權威,極度渴望挑戰當下現狀。



我還記得ACCA的專業洞察報告中,曾經有一個調研數據,81%的新生代受訪者希望將來可以開創自己的事業,締造自己的商業王國。CEO、CFO?呵呵,誰愛當誰當。那麼,對於這群小馬雲、小伊隆而言,他會被你的BIG NAME唬住?呃……KOL在他們眼裡,那就是O和Q中間的那個東西。


所以,過度強調自己的BIG NAME,專制式管理,抱著一種「你愛來不來,反正有的是人擠破腦袋想進來」的態度去面對Z世代,那後果可能就只能「呵呵」了。還不如在某些情況下,放低姿態,去了解Z世代的所思所想,去和Z時代們交朋友,從內心深處感化他們,通過你的人格魅力使他們折服。



講到這裡,我就要總結第三點了,那就是積極接納新事物,準備好接受Z世代的衝擊曾幾何時,80後被人稱之為「垮掉的一代」,但事實是,誰垮掉啦?地球到現在還不是照轉不誤?同理,我們這幫80後也早晚要被Z世代所取代,而到那個時候,地球還是照轉不誤。所以,與其對Z世代抱有成見,倒不如放寬心態,張開雙臂接納他們,接納他們的工作方式,接納他們的不拘小節,接納他們的簡單直接……


另外,Z世代意味著什麼?那意味著朝氣、青春、飛揚、還有創新!這些不拘一格的思維、天馬行空的想法,反而可能會打開我們僵化的大腦,使我們在工作中事半功倍。不是嗎?



好了,講了一大堆有的沒的,今天的微信文就寫到這裡了。最後,借用「每日漫畫故事」的一副漫畫作為結尾吧,大過年的,輕鬆一點才是真的。


===以下漫畫來自:今日頭條「每日漫畫故事」===


職場上PUA,80、90、00後會有如何應對?

====== END ======

大過年的還在辛辛苦苦碼字,請一定務必「點讚+在看+轉發」啊,謝謝各位看官了!

相關焦點

  • 被「花唄」、「借唄」坑苦的95後Z世代,消費理念正變得提前「老練...
    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這幫在25-30歲之間的所謂Z世代,被花唄、借唄和各種消費概念、各種風口輪番坑苦之後,仿佛曆盡了消費世界的滄桑而提前「老練」了。 我們承認自己是消費世界裡的下一代「金主」,但我們卻不是下一代的「傻有錢」。
  • 誰動了Z世代的「奶酪」?
    B站「後浪」視頻被刷屏,95後的朋友說:「感覺B站讚美的青年並不是我。」「Z世代」一瞬間被所有的商家瞄準,說Z世代就是他們的目標消費群體,95後的朋友說:「天天喊Z世代的一定不是Z世代,我一個95後覺得他們所標榜的Z世代一定不是我。」
  • 這款新年禮,只送給最萌的你!(文末有彩蛋)!
    這款新年禮,只送給最萌的你!(文末有彩蛋)!熊貓系列郵票明信片/雙年版檯曆融入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中國著名大熊貓攝影家周孟棋先生拍攝的24幅大熊貓精美圖片
  • 潮流社區nice:引領Z世代球鞋文化多元發展
    想要了解球鞋文化,必然離不開潮流社區,潮流社區聚集了最多、最全的興趣人群。為什麼是潮流社區,與Z世代不無關係。隨著Z世代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上網主力,垂直社區也迎來了爆發。埃森哲發布的《全球95後消費者調研中國洞察》報告顯示,在這個社交平臺叢生的網際網路環境中,95後相比其他群體對社交平臺的接受度更高。32%的95後青睞豐富多樣的社交媒體,00後更是十分熱衷興趣圈子,通過加入圈子可以很快地找到組織、得到歸屬感。
  • 二次元盛行 揭秘主題餐廳如何「俘獲」95後 ∣ Z世代的餐飲新玩法
    深受95後喜歡的二次元文化開始在購物中心風靡。去年6月17日,「蛋黃哥」中國首展在上海靜安大悅城正式開幕,這個日本Sanrio三麗鷗旗下高人氣IP,從日本誕生便迅速紅遍亞洲,加上懶洋洋的生活態度和軟綿綿的呆萌造型,收穫了一大批真愛粉。
  • 「新港股」煜盛文化面向「Z世代」全面布局
    來源:時刻頭條在12月21日於香港舉辦的"2020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上,煜盛文化(1859.HK)以"新港股"身份獲得關注,其針對"Z世代"用戶的布局被西澤投資管理公司高度看好。
  • 從一匹馬和一個梨,說說「Z世代」音樂
    2020年,「Z世代」人口已經佔到全球總人口的30%,這些深受網絡影響的95後,音樂口味如何? 這要從一匹打敗了鴨子的馬,和一個得了五個格萊美的梨說起。留心觀察華語樂壇,就可以在很多新歌中,找到屬於「Z世代」音樂的融合印記。 洋為我用,古為今用的中國X面「Z世代」 雖然上古先賢曾在戰術後仰的間隙,告誡大家「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胡編。」但相比老外們為新歌的流派爭吵不休,華語樂壇對音樂創作「跨界」的包容性卻高了不少。
  • 【周末讀史】鄧小平得知「四人幫」被粉碎後說了什麼?
    其中,鄧小平在家中聽到「四人幫」被粉碎消息後究竟說了什麼,更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在電視劇中,鄧小平和家人在開著水管的衛生間內,聽賀平帶來的重大消息。鄧小平女兒鄧榕多年後在《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一書中對這一場景有著生動的描述:在那個時候,我們怕家中裝有竊聽器,因此凡有重要的事情,都會用一些防竊聽的方式悄悄地說。
  • nice APP:抵制炒鞋,引領Z世代球鞋文化多元發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想要了解球鞋文化,必然離不開潮流社區,潮流社區聚集了最多、最全的興趣人群。為什麼是潮流社區,與Z世代不無關係。   隨著Z世代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上網主力,垂直社區也迎來了爆發。埃森哲發布的《全球95後消費者調研中國洞察》報告顯示,在這個社交平臺叢生的網際網路環境中,95後相比其他群體對社交平臺的接受度更高。32%的95後青睞豐富多樣的社交媒體,00後更是十分熱衷興趣圈子,通過加入圈子可以很快地找到組織、得到歸屬感。
  • 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
    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時間:2020-12-22 19: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 Z世代是什麼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Z世代是什麼,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吧!
  • 誰是Z世代心目裡的紀錄片「白月光」?
    紀錄片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其受眾已經擴展到各個圈層。尤其在以95後為代表的Z世代的審美興趣裡,紀錄片正成長為極具吸引力的視頻消費門類。  正是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騰訊視頻通過持久的深耕,為國內紀錄片行業的內容升級添磚加瓦。今年以來,《風味人間第2季》《早餐中國第3季》《風雲戰國之列國》等爆款頻出。騰訊視頻在紀錄片領域的多年耕耘,讓其逐漸在業內具有風向標般的意義。
  • 搶佔Z世代:信用卡如何「攻入」B站?
    (註: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為Z世代,由於90後與95後成長的環境極為相似,所以本文將90後統稱為泛Z時代)1B站「破圈」:泛Z世代的集體裂變在B站剛剛發布的2020年度彈幕榜單中,「爺青回」以超過540萬的發送次數成為了年度彈幕NO.1。
  • 9012年都要過去了 我們如何讀懂Z世代?
    9012年都要過去了,我們如何讀懂Z世代?世界之所以有意思不就是因為有無所畏懼、個性張揚能量滿滿的青年嗎?近年來,Z世代總是讓你腦洞大開。還記得兩年前的「拒訂盒飯」事件嗎?劇組主任對一名95後實習生說,麻煩你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我請客。實習生認真地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
  • z世代的後浪們,為什麼還會愛電臺?
    電臺主播們靠篩選音樂和推介,幫助那個時代的音樂偶像們走向更多的粉絲。但現在,Z世代們早已熟稔種種平臺規則,用著Z世代獨特的飯圈話語,以不被外界所理解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於偶像的熱情。不同時代的「粉絲文化」成了觀照兩個時代和兩代人的最好橫切面,兩個世代有著截然不同的追星觀念和星粉關係,但與之前相比,粉絲正在逐漸掌握著偶像與粉絲之間關係的主動權,她們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偶像們完成逆襲,去到她們想要位置,讓更多的人看到。
  • 9012年都要過去了,我們如何讀懂Z世代?
    95後剛露頭角,就不同凡響!權益意識和平等意識是新世代的職場基本價值觀。但Z世代(90/95/00後)特徵遠不只這一點。他們活得最真實,不願受委曲自己,並推崇自由平等,還超級自信。這些,或許就代表一種社會進步吧?
  • 看了這份音樂報告,再也不擔心和Z世代尬聊
    如何獲得「Z世代」的青睞成為每個行業必不可少的新課題。7月28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音樂數據研究品牌由你音樂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Q2《華語數位音樂行業季度報告》,其通過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四大平臺8億月活用戶音樂行為數據為支撐,為我們解讀了「Z世代」對於音樂聆聽、分享和消費習慣等方面,迅速、精準的用數據服務滿足業內外需求。
  • 科普貼:X世代、Y世代、Z世代都是怎麼回事? - 付一夫
    文 | 付一夫在中國,80後、90後、00後的說法可謂人盡皆知,但在美國,人們人更習慣把不同世代的人按X、Y、Z劃分,這就有了所謂的X世代、Y世代和Z世代。參考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戰後的美國大體可劃分為四個世代:(1)嬰兒潮一代(1945-1965年出生)這是舉世聞名的一代人。二戰結束後,許多參軍的美國青年榮歸故裡並組建家庭,隨即掀起了一波生育高峰期,「Baby Boomers」便由此而來。
  • 新加坡難得一見的Les婚禮 | 文末有彩蛋
    支持同志的人們表示:「這不是終點,希望大家繼續努力,迎接未來的彩虹」。今天,讓我們來看看真實世界中那些可愛的LES Couple(文末有「小彩蛋」,不要太喜歡~)。新加坡難得一見的Les婚禮10桌酒席宴親朋好友,一場華人婚禮儀式,主角卻是兩位女生,這在新加坡十分罕見。新加坡女同志情侶Gillyn與Jolyn在家人祝福下完成婚禮。
  • 深度解碼「Z世代」:推動B站前進的洶湧後浪
    這並非B站的第一個「大動靜」,幾個月前的2019年12月31日晚,在各大衛視跨年晚會爭奇鬥豔的焦點時刻,首次試水跨年晚會的B站一鳴驚人地刷下了高達8000萬的在線直播觀看量,讓不少年輕人直呼「最懂年輕人的晚會來了」,更是有網友讚不絕口地稱這場「破圈」的晚會足以「吊打各大衛視」,使得B站一時間風頭無兩。
  • 搶佔Z世代:信用卡如何「攻入」B站?
    (註: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為Z世代,由於90後與95後成長的環境極為相似,所以本文將90後統稱為泛Z時代)1B站「破圈」:泛Z世代的集體裂變在B站剛剛發布的2020年度彈幕榜單中,「爺青回」以超過540萬的發送次數成為了年度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