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宜家樣板間不是打工人逛得起的

2021-01-13 砍柴網

遠在老家的閨蜜想要一隻宜家大鯊魚,北漂 iris 被迫做了無償代購。

在這個 -22 度的好日子,她把家裡所有能套在一起的衣服都穿在身上。

從天通苑出發,在五號線和專線 8 路公交之間輾轉了近一小時,又跟著地圖導航步行五分鐘後,終於來到位於四元橋的宜家。

為什麼我越來越不喜歡逛宜家了?

一個字," 累 "!

對多數單身租房青年而言,去宜家之前,總是要做好 " 舟車勞頓 " 的心理建設。

雖然宜家的目標用戶是 " 想用高格調,但付不起高價格 " 的年輕人,可布局在一線城市近郊,顯然對有車一族的中產家庭更友好。

擠地鐵的時候,iris 曾試圖找到 15 分鐘逛完宜家的攻略,未果。進入宜家後,光尋找大鯊魚就浪費掉她人生中寶貴的 20 分鐘,下樓找到收銀臺又花了 15 分鐘。

宜家的商場是出了名的 " 迷宮式 " 單動線,據說快速走完全程只需 15 分鐘,但多年來一直沒人能夠挑戰成功。

每個來宜家的人,都只能跟著宜家地面的箭頭指示,花費一個多小時,走過這條精心設計的 " 從入口到收銀臺 " 的最長路線,被迫路過宜家的所有產品。

宜家通過這種遊樂園路線設計,試圖為顧客帶來 " 外出遊玩一天式的購物體驗 "。

但這種強制最長路線,對買完東西想快速離開的人來說,糟糕極了。2019 年,羅永浩就吐槽過宜家的迷宮賣場,惹得一眾 " 苦宜家久矣 " 的網友紛紛附和。

為了留住逛到一半精疲力盡的顧客,宜家自帶餐廳,甚至憑藉一己之力成為全球第六大連鎖餐飲品牌。

但想在宜家吃飯,排隊是必然的。

2016 年,宜家全球共接待 9.15 億人次,其中餐飲接待量為 6.5 億人次,約佔 7 成。北京四元橋宜家食堂能同時容納 700 多人就餐,在新冠疫情出現之後,縮減到了 210 個。

來這裡排隊點餐的每個人,都會在 " 猶疑、否定、推翻重塑 " 的內心戲中艱難抉擇。

有的人在瑞典肉丸還是煙燻三文魚之間糾結,有的人本想通過大眾點評做個經驗的 " 拿來主義者 ",卻又迷失在讚美蝦餅的評論和推薦牛肉粒蓋飯的吶喊之中。

終於來到點餐窗口的眾人,往往餓得前胸貼後背,之前的盤算全都被放在一邊,伸手指了指 " 看起來更好吃 " 的那個菜後,接杯無限續杯的咖啡,四下張望,飛快搶座,餐盤一放,先拍照,再動叉。

排隊半小時,吃飯十分鐘。

飽餐一頓後,想離開宜家,依然得按照宜家的指示前行,穿過樣板間展示區。

儘管裝修風格各異的樣板空間人來人往,但幾乎每一張床上都躺著進入夢鄉的 " 遊客 "。

即便你不是那個 " 逢床就躺 " 的人,也一定見過熟睡在宜家沙發、床、椅子上的男女老少。這樣看來,洛杉磯時報《北京人愛宜家,但不是因為購物》的報導,倒也恰如其分。

但在宜家睡覺,並不是北京獨有的風景,發生在宜家的新鮮事,總是層出不窮。

兩年前,上海徐匯區的宜家就曾因為一封《告顧客書》將老年相親群體送上了熱搜。

宜家方面稱 " 這個群體佔用了宜家餐廳舒適的就餐環境,長時間佔用座位,自帶食品及茶水,大聲喧鬧,隨地吐痰,吵架及鬥毆。對其他顧客和我們的員工做出不尊重甚至暴力行為 "。

中年人在宜家睡覺,老年人相親打架,年輕人在宜家幹啥?

拍照!

都說宜家拍照有三寶:燈光、倉庫、購物車。比起逛街購物,拍照打卡才是他們來宜家的終極目標。但當你搜索 " 宜家倉庫拍照 " 的關鍵詞,不難發現,那已經是三年前的潮流了。

年輕人的審美偏好,正悄悄發生著變化。隨著民族自信心和本土認同感的加強," 國潮崛起 ",新中式審美成為主流,不少人對宜家主打的 " 北歐風 " 審美疲勞。

圖源:CBNDate

" 不潮了 " 的宜家,線下店的社交功能正在減弱。

比起遠在四元橋的宜家,國子監街的四合院梵幾客廳帶著 " 禪意 " 和 " 國粹 " 的高級感,顯然比倉庫更出片,朋友圈 social 起來逼格也更高。

圖源:小紅書 @jessica

Harbor House 線下店、造作新家體驗店等開在市中心的家居體驗館,同樣也承擔著 " 更時髦,逼格更高 " 的社交功能。

宜家意識到了遠離市中心帶來的 " 社交不便 "。

在北京五棵松和上海靜安寺,分別設了體驗中心和迷你城市門店 IKEA City,這兩家都臨近地鐵,比起傳統的宜家商場,更適合路過時順手買些小物件,或是和朋友一起逛吃逛吃,拍照社交。

但大家還是 " 更想去新出現的家居體驗店打卡,當然如果在市中心就更好了,還能順帶逛別的。"

" 又遠又累,逼格不高 ",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逛宜家了。

雖然在此之前,每個厭倦宜家的年輕人,都曾深深愛過它。但是

宜家造的廉價美夢,買完就碎

試問哪一個剛剛走出校園宿舍的年輕人,沒有幻想過獨自租房的美好生活呢?

哪怕他們很快發現,微薄的薪水支付完獨居的費用後連吃飯都不夠,五環外 4 居合租中,隔斷的租金都要高於自己工資的 1/3,依舊對生活充滿期待。

而宜家的一切,對剛剛開始獨立生活的青年來說,都是這樣廉價而迷人。

身處宜家的樣板間,總能讓人忘記蝸居的窘迫。

即便狹窄如樣板間,也可以如此溫馨,原木質感的桌椅、暖光的吊燈、足夠大的書架,包括這些商品上掛著的價籤,都在給年輕人編織著 " 在這座城市有個家也不是那麼難 " 的美夢。

而衛浴樣板間,則可以成功激起年輕人的鬥志。

當他們看著整潔而有設計感的洗手臺,乾淨的馬桶,腦海裡浮現出出租屋公共衛生間已經發黃的瓷磚、沿著下水道竄出的難聞氣味、以及室友洗完澡後遺留在地板上成團的黑色毛髮," 有自己的家 "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成為他們奮鬥的動力。

樣板間,也確實是宜家的 " 獲客法寶 ",被奉為 " 場景營銷 " 的典型案例。通過自由產品組成各種功能房間,建立使用者情境,讓顧客直接看到商品被買回家以後的樣子,以此勾起 " 我要擁有它的 " 念頭。

三年前,第一次來宜家購物的 iris 也是這樣想的。

直到她滿心歡喜地推著購物車來到收銀區,慶幸排隊結帳的人沒有搶沙發的多時,收銀員一句 " 你需不需要袋子 ",成為 iris 宜家美夢破碎的開端。

iris 買的東西很多,一個袋子雖然裝得下,但是提不動。打車回去要一百多,可買的日用小家具算起來一共都不到二百。猶豫再三,iris 還是打開了百度地圖,搜索公交線路後,奮力拖起宜家包裝袋,半搬半抗地踉蹌到了公交站。

在這短短 300 多米的距離裡,她遇到了三個往同樣方向前行的年輕人,他們瘦弱的身軀,和碩大的藍色宜家袋形成鮮明對比。

這隻售價 4.5 元的藍色編織袋,有一個難記的名字—— FRAKTA 弗拉塔購物袋,毫不費力地裝下 3 桶 20L 的飲水機桶裝水後還有富餘空間,人送外號 " 宜家最硬核的移動廣告 ",同時也是時尚界的寵兒,無數潮牌的靈感繆斯。

2017 年宜家為慶祝 "FRAKTA 弗拉塔購物袋 " 的 30 大壽,特地拍了一支名為《The Blue Bag》的短片,介紹藍袋子的一百種妙用。

但對 iris 而言,藍袋子的肩帶有些窄,提著勒手,挎著硌肩。從宜家到公交站的這 300 米,因為袋子裡的沉重負擔,漫長無比。

她出門前精心挑選的穿搭早已經被汗水浸溼,散發出溼熱的味道,和著粉底到汗滴順著下頜線流到脖子上。

等公交的間隙,她翻出包裡的紙巾,看著手裡皺巴巴沾滿汗漬,已經變色的紙巾,好像第一次明白了 " 打工 " 和 " 漂泊 " 背後的辛酸,也依稀看到了 " 體面的生活 " 背後,都有不為人言的苦痛。

但 iris 沒有時間悲傷,公交來了,她帶著這個碩大的袋子,需要拼盡全力,才能搶到一個座,三站後,她需要在夏家園下車,到四號線太陽宮地鐵站換乘後,再輾轉到五號線。

好不容易擠進公交的 iris 沒能如願,她不好意思和老太太搶座,只得靠著門口的金屬杆,盡力整理放在地上的戰利品,既怕它們被人踩到,又怕擠公交的人被它們戳到。心力交瘁間,用她滿是紅色勒痕的顫抖雙手,給朋友發微信抱怨這疲憊的一天。

但那時候的 iris 只是苦於接下來換乘的艱難。萬萬沒想到,這一切只是個開始,路途遠、逛著累、難搬運只是宜家為她設置的第一個門檻。

宜家帶給她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如果你也曾關注過宜家,那你一定看到過關於宜家組裝難的吐槽,甚至在 INS 上關注過 #IKEAFail 的話題,被下面的截圖逗得笑出眼淚。

iris 也是。但她堅信這一切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看著戰利品裡唯一需要組裝的網紅小方桌,拿出手撕快遞的蠻力,把紙箱撕成碎片,還沒把板材拿出,就已經精疲力盡。

她沒有螺絲刀,徒手將連接桌腿和桌板的螺絲擰入孔中,發麻的手指幾乎失去了知覺,但裝好的桌子還是有些搖晃。" 差不多得了,明天再說吧 "。

圖源:宜家

和自己打著馬虎眼,iris 把小桌子放在床上,開始幻想周末坐在床上看書、刷劇的美好時光。

幻想是短暫的,為了不讓地上的紙箱殘骸絆倒,iris 披上外套,深夜下樓,把從各式宜家用品上拆下的包裝裝到藍袋子裡,往小區的垃圾回收區走去。

回來後,她立馬癱在了床上,目光停留在剛剛組裝好,但還有些搖晃的方桌後,她想 " 我永遠不會扔掉這張桌子。"

這個由 iris 手提肩扛,徒手組裝的 49 塊小方桌,因為承載了她的勞動和汗水,而變得珍貴起來。iris 對小方桌產生感情的過程,是典型的 " 宜家效應 ",自己參與創造的產品,價值更高。

不過宜家效應並沒有讓小方桌陪伴 iris 多久,半年後,那張桌子已經傷痕累累,四角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和浮皮,當初沒擰緊的螺絲則更加鬆動。

後來,再次搬家的 iris,沒有選擇宜家。" 去宜家實在太累了,我再也經不起那樣的折騰了。"

當 " 家 " 只是個睡覺的地方,還需要宜家嗎?

" 家 " 的概念,在 iris 心裡也悄悄發生著變化。

最初那個覺得哪怕是狹小的隔斷,也意味著自己獨立生活打開新篇章的她,在開始工作後的第二周突然發現,新媒體編輯的工作很是忙碌,996 是尋常,太忙的時候 " 肝到 " 十二點,完成推送已經是萬幸。

iris 是個 " 怕黑的人 ",小時候一個人去廁所,都得媽媽幫忙開燈,但在北京哪怕凌晨下班,她也不覺得害怕,公司在望京," 十二點左右是打車高峰期 ",有時候得排半小時的隊,才有司機接單。

回到房間的 iris,往往倒頭就睡," 房間的利用率很低,只是個睡覺的地方 "。

對除了睡覺都呆在公司的 iris 來說,"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 這句話也曾擊中過她的內心,不過很快她就發現,自己只有工作,沒有生活。而辭去工作,生活只會變得更糟。

可一年又一年,新聞裡在 996、007 中猝死的打工人越來越年輕。

直到 2021 年,23 歲的年輕打工女孩跨年夜加班猝死的新聞出現之前,26 歲的 iris 還覺得, " 自己還年輕,就算要猝死,也得過幾年 "。

忙碌的工作消磨著年輕人的生活熱情,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顯示,抑鬱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四大疾病,預計到 2020 年在全球範圍內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疾患。

疲於奔命,心力交瘁的年輕打工人們,對 " 家 " 的渴望在增加,可越漲越高的房價,則讓 " 有個家 " 的目標離他們越來越遠。

根據《2019 年輕人租房大數據報告》顯示,85% 以上的年輕人會選擇合租方式,狹小的空間、公用衛生間和廚房,都在消耗著年輕人的生活熱情,除了上廁所、拿外賣,大多數合租青年不會使用公共區域。

忙碌的打工人們的時間,被工作無限擠壓," 租房 " 成為北漂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長租公寓裝修因風格統一,家具齊全,能直接拎包入住,備受青睞。

從《2020 中國青年租住生活藍皮書》公布的數據來看,即便蛋殼暴雷,2020 年仍有 56.55% 的城市租客選擇長租公寓租房。

圖源:艾媒諮詢

長租公寓的屋子裡自帶桌椅和衣櫃,不再需要宜家的家具,偶爾想點綴生活的年輕人們,也更傾向於在軟裝方面下功夫。

而比起遠在郊區的宜家,分布在市區各商場,平價的 miniso、中高價位的 muji、野獸派、zara home,顯然更具競爭力,而這些品牌也都入駐了電商平臺。

當懶人經濟興起,超過一公裡的餐廳都要叫外賣的年輕人,又怎麼會願意花半天的時間去買一隻抱枕,或一個水杯呢?

為了方便夜裡喝水,iris 在橙色軟體上花了 29 買了一個雙層小床頭櫃,包郵,還送螺絲刀。

買小件家具,比起宜家,iris 更傾向於網購。

事實上,送貨上門,便宜便捷的電商平臺,越來越成為年輕人改善租房條件時購買家具的首選,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分別有 43% 和 38% 的網民選擇在電商平臺購買軟裝和家具。

線上家具品類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85 後和 90 後成為消費主力,並且交出了漂亮的 " 成績單 "。

圖源:CBNDate

2020 年雙 11 期間,在天貓 "3D 家裝城 " 雲逛街的人次超過 6000 萬,歐派、尚品宅配等家裝家居品牌聯合 KOL,通過 "3D 樣板間 + 直播 " 的形式,引導下單的整體成交金額比 618 翻了 4 倍。

電商家居的崛起,分走了原屬於宜家的蛋糕。

圖源:銳裘

2018 年起,宜家營業收入的增速便明顯放緩,淨利潤跳水式下滑。

中國市場同比增長緩慢,前中國區總裁朱昌來被迫卸任,波蘭人安娜 · 庫麗佳臨危受命,開始在中國實行 " 未來 +" 戰略,數位化是重中之重。

圖源:銳裘

2020 年 3 月,宜家入駐天貓。

就在宜家愛好者們以為即將告別宜家代購,可以躺在床上從天貓旗艦店放肆選購的時候,點開商品連結,他們驚訝地發現自己所在的城市居然不在配送區域之內。

只配送四個省市的部分地區," 像個笑話 "。

懶人經濟某種意義上是勤人經濟,那些用外賣和快遞節省下來的時間都用來賺錢了。

想做人上人的打工人,需要靠 " 原木 " 做夢,拼合板只能叫醒他們,並在他們臉上狠狠煽一個巴掌," 你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這麼貧窮!"

年輕打工人們雖然喪,嘴上天天喊著 " 不愛生活 ",但事實上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圖源:日劇《我要準時下班》

宜家也有實木高端系列家具,但它的全線產品都深陷質量差、性價比低的差評之中。

2018 年,宜家就因水杯爆炸導致消費者受傷而被起訴,北京二中院判決宜家賠償傷者逾 4 萬元。此外,宜家的兒童桌椅等產品多次質量抽檢不合格。在美國評論網站 Consumer Affairs 上,差評率更是高達 94%。

也無怪宜家只能靠著瑞典肉丸、1 元冰淇淋、藍色編織袋找補,玩著十年如一日地營銷老梗了。

在消費升級大潮裡,止步不前就是降級。

時代的車輪碾過,宜家瞄準的年輕人們 " 卷了又卷 ",每天都在夾縫中努力做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二十三年前,宜家初入中國,一度成為斯堪地那維亞生活的象徵,可今天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稀罕拿宜家來 show off 了。

租房一族們每每看到宜家,就會想到自己是個累死累活 " 替房東還房貸,為老闆都買豪車 " 的窮鬼 " 慈善家 "。

這樣的他們,即便做夢,也更願意在 " 原木打造的新中式 " 裝修營造出的治癒溫暖中尋求慰藉,哪怕是 " 無欲無求,樸實無華 " 的侘寂風,也比宜家能彰顯 " 佛系 " 的精髓。

打工人們拿出 " 用命換來的錢 ",關於生活的每次消費,都是對人生態度的表達。

在這個絕望與欲望交織的檔口,把錢用在和 " 廉價、租房 " 息息相關的宜家上,總有些花錢買痛的悲涼。

來源:Vista氫商業

相關焦點

  • 宜家為何把「第一次」給了中國,給了天貓?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全球領先的家具及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IKEA)日前宣布正式入駐天貓,這也是宜家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在第三方平臺上開設線上官方旗艦店。77歲的宜家把「第一次」給了中國,給了天貓,這無疑意味著宜家正在加快腳步,全面布局中國的線上市場。
  • 今天,宜家家居快閃體驗店在青島開張啦!
    主城君現場探訪發現,在這片大約100多平米的空間裡,設置了宜家歷史展示區、樣板間展示體驗區、互動打卡體驗區、會員活動區等不同的板塊,每一個角落都是滿滿的創意感。青島宜家快閃店有哪些好玩的?01逛宜家樣板間
  • 中國首家IKEA City入駐上海,在市中心也能逛宜家
    記者 | 劉雨靜 編輯 | 牙韓翔 1 瑞典家居巨頭宜家過去大多把門店開在郊區,你常要走過好幾層的樣板間、產品陳列區和倉儲提貨區才會走到結帳處結帳。
  • 宜家《家居指南》謝幕,數字營銷從2D邁向3D時代
    於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一幕,宜家開始在天貓旗艦店通過躺平設計家打造的3D樣板間,滿足年輕人在線上實景逛宜家的需求;也開始在中國市場推行城市店的理念,不再像過去那樣自己買地建商場,而是租賃3000平大小的店鋪,配合數位化解決方案,打造集購物、休閒、社交為一體的家居零售新體驗。
  • 宜家被「逼」上天貓
    來源:電商在線原標題:宜家中國「戰事」:開出第33店,目標8.24億用戶文/崔恆宇宜家中國第33店,落址天貓。這是宜家首次在第三方平臺開設線上官方旗艦店,合作方並不是美國的亞馬遜,而是中國的阿里巴巴。到目前為止,宜家已經形成「自有購物網站+天貓官方旗艦店+宜家APP+小程序」的線上渠道矩陣。多渠道帶來的不只是流量入口。天貓上的宜家,解決的不僅僅是商品流通。
  • 宜家今起入駐天貓 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楊潔)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消費者躺在家裡也能逛宜家了。宜家天貓旗艦店首期上架3800餘款產品,包括客廳、臥室等品類的暢銷商品,初期首先服務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消費者,後期將逐步拓展至全國。據介紹,宜家家居和天貓已經打通了會員體系,消費者在宜家天貓旗艦店和門店可使用同一帳號,且價格一致。宜家天貓旗艦店在3月10日還開通了淘寶直播首秀,其淘寶直播間變身宜家樣板間。
  • 宜家家居上線天貓旗艦店,再也不用跑去宜家賣場了
    3月10日,瑞典知名的家具品牌IKEA宜家宣布,正式擁抱電商,正式上線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宜家家居官網購物APP也同時推出。宜家賣場內的樣板間但是在電商橫行的中國市場,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離開網際網路。2016年開始,宜家以上海為試點開啟中國的電商業務。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也正是中國第一家宜家賣場的所在地。
  • 中國首家IKEA City入駐上海,在市中心也能逛宜家|上海買吃逛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牙韓翔1瑞典家居巨頭宜家過去大多把門店開在郊區,你常要走過好幾層的樣板間、產品陳列區和倉儲提貨區才會走到結帳處結帳。但如今,你能在市中心逛宜家、買到絕大多數宜家產品、還能在這家店裡吃一人食的套餐或是和朋友聚會。
  • 網曝宜家不雅照 女子赤裸被拍揭事件全過程
    昨晚開始,兩組出現在宜家商場和樣板間內女子不雅照片在網上熱傳,引發廣泛爭議,網帖將拍攝地點指向北京宜家門店。
  • 曝宜家門店現女子不雅照 下身赤裸逛商場
    宜家現不雅照?回應稱非北京門店 已報警   昨晚開始,兩組出現在宜家商場和樣板間內女子不雅照片在網上熱傳,引發廣泛爭議,網帖將拍攝地點指向北京宜家門店。今天下午,針對此事宜家回應稱,北京兩個宜家店內都沒有發生此事,並否認為新店開業炒作,稱已向國家有關部門報警。  兩組涉宜家不雅照網上傳播  昨晚,一條「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北京人這麼喜歡逛宜家了……?」的微博熱傳。該微博兩張配圖,均為一位女子下身赤裸逛宜家的現場圖。其中一張圖片中,女子前方兩三米處,還有四名顧客。
  • 宜家中國城市店開業滿月 當初火熱的場景如今還在嗎?
    外觀上,城市店告別了傳承多年的宜家「藍盒子」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大大的落地窗,宜家的logo和主色系在其間並不明顯。進入內部,玻璃帶來的通透加上以夏季為主題的各色家居單品,倒給整個空間帶來不少清涼的溫馨感。   一樓包含的是一個完整家庭樣板,很多單品按照相關性進行擺放,從沙發到地毯,甚至連旅行時的行李箱、背包都陳設在內。據了解,這個陳設會根據月度主題不同而進行調整。
  • 孩子們在宜家也有一片天地
    提示:在停車庫入口處,即有明確標示註明家庭車位的位置,方便尋找。 愉快的購物之旅,就此開啟!手推車如果你的寶寶還需要你抱在手中,而今天你卻忘記了帶著你的手推車出門,別想著立刻離開商場回家去。宜家俱樂部兒童附屬卡來,給自己的寶貝一個宜家小會員的尊享體驗,我們還為小朋友們特別設計了宜家俱樂部兒童附屬卡,讓寶貝們從小就感受到自己是宜家小小會員。
  • 樣板間的「誘惑」:再華麗,也要冷靜!
    文章來源:安居客公眾號 買新房,樣板間通常是實地接觸的第一站 作為樓盤的「顏值擔當」 樣板間承載著購房者對新家的美好期待 精心的打造,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展示新房風採
  • BOBO | 親歷 宜家2018新品發布會
    朋友萵苣,也是宜家控,多年前上海剛開第一家宜家的時候,十年前吧,他們家就是宜家風。後來,我們成了朋友,還約著去南京宜家去吃熱狗,買家用。再後來,無錫宜家也開了,陰雨天,我們就會二家人約著在宜家度過,吃熱狗,喝咖啡,吃瑞士肉丸,還有那個蔬菜沙拉,都是我們的大愛。
  • 不要過度神化妖魔化宜家:瑞典家居賣場帶給福州更多的是一種體驗
    其中,二層為商品自提區、家居用品區等;三層為家具展示區(家居樣板間)與餐廳。宜家標準店內包括1萬種全系列產品、樣板間以及可容納800人的宜家餐廳,面積接近北京、深圳、上海門店。關於福州宜家的最大賣點是:福州宜家項目是宜家在中國設立的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宜家綜合體,宜家目前在中國有30家標準商場,大部分以獨店形式經營,少部分是在30萬立方米以上體量的地產綜合體中,配建宜家商場。
  • 宜家「雙11」號已到站,連打工人看了都會心動的優惠到底有多低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  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  就會有100%的痛苦源於沒有錢  但是小編來的這一波安利  就連打工人看了都會心動  最低5折!+會員滿千返百+」免單「  宜家的活動折扣也太太太大了吧!這一波,白嫖嗎?
  • 宜家宣布停止發行《宜家家居指南》國內8月發行目錄冊是最後一版
    為了吸引更多人並與之互動,宜家將繼續以新的方式用我們的家居解決方案激勵大眾。」全球宜家特許經銷商Inter IKEA Systems B.V. 的總經理 Konrad Grüss 表示。告別《宜家家居指南》的決定與正在進行的轉型緊密相連,宜家將變得更加數位化,更加可觸達。這一轉型已經在順利進行中。
  • 9個宜家樣板間收納技巧,沒有你學不會的,全是你想不到的
    要說現代的家具品牌,那宜家一定上榜,其簡約又高級的色調和設計不僅吸引無數高端人士嚮往,普通的上班族也能在其中尋找到「小確幸」。不過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在宜家逛的時候,時常會在轉角處或者牆壁邊發現一本質地高乘的冊子,如果你打開看就會知道,這冊子裡沒什麼明星,也沒什麼讓人感動到哭的故事,這裡面是一張接著一張的家居設計圖,這就是——《家居指南》。
  • 宜家入駐天貓 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
    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的一個重大商業合作,宜家入駐天貓,也標誌著商業世界的活力在回歸,全球品牌在加速布局中國市場。首期,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3800餘款產品,包括客廳、臥室等品類的暢銷商品。
  • 遠雄風華園樣板間開放
    遠雄風華園樣板間開放     近日,位於城南肖家河的遠雄風華園會所、樣板間正式開放。這是臺灣市場排名第一的開發商遠雄集團在成都的第一個作品,融合了臺灣與成都的風情文化,傾力打造出歐式新古典主義精裝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