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年,您最大的感悟和收穫是什麼?| 每周一問

2020-12-27 雲南網

原標題:回望2020年,您最大的感悟和收穫是什麼?| 每周一問

「每周一問」第145期

「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每期話題展示結束後,下期主題將在文末提出,歡迎積極留言討論。每期幸運微友將獲贈最新《人民教育》雜誌,連續5期「打卡」留言,還有專業教育書籍相送哦!

特殊的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這或許是最慢的一年,漫長的居家為我們的生活畫上了延長線,也或許是最快的一年,豐碩的收穫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源動力。回望2020,我們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都想向別人講述自己和2020年的故事。

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老師們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在2020年最大的感觸,有艱辛也有溫暖,有挑戰也有收穫,本期的特邀嘉賓更是為大家帶來一首原創歌曲,讓我們一起回顧不平凡的2020吧~

每周一問

回望2020年,您最大的感悟和收穫是什麼?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新都校區  趙熠:初為人師,渴望成長

2020年最主要的收穫是自律能力的提升,在家這段時間正好趕上畢業,要與導師線上討論論文,適應了圖書館學習的我必須要改變原有的學習習慣。所以在這段時間裡我嚴格要求自己,放下手機,不在家中蹉跎時光。新學期開始,生活步入正軌,從初當班主任到現在已有快4個月,感受到班主任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和做教師的不易,在這期間也在不斷地和優秀教師溝通學習,謹記寶貴經驗,希望自己能在之後的歲月中逐漸成長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 陶琪:多一重身份,多一份擔當

2020年最大的感悟和收穫是我多了一重身份,多了一份作為母親的責任與擔當。在見證女兒一點一滴的成長過程中,我對教師這份職業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家裡的寶寶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會給我新的驚喜,學校裡的寶寶又何嘗不是呢?多一點耐心,等待孩子們的成長;多一點寬容,容許孩子們的錯誤;多一點嘗試,等待孩子們的驚喜;多一點探索,等待孩子們的蛻變!

@克拉瑪依市第一小學  李爽:有你們真好

2020年上半年我的甲狀腺有一個小結節,判斷為癌,醫生要求我最好立即請假住院手術。考慮再三,我決定把事情給孩子們說清楚。剛說完,孩子們都哭了。後來我做了複查,結果不需要手術。我一回來,孩子們高興壞了!這之後,我明顯感覺到孩子更懂事了:課堂上主動性強,課下作業書寫也很用心,平時總是會主動問我要不要幫忙!這個學期,班上37個孩子都給我寫了信,孩子們在信中提醒我要愛護自己的身體,特別是甲狀腺。我邊讀信邊掉眼淚,孩子們長大了,知道體諒並關心感恩老師了!即將跟2020說再見,我想說:有你們這群可愛的孩子一起同行,真好!

@大連市甘井子區利民小學 孔曉妮:教師的激情一一 源於對學生的愛

2020是我工作的第五年,越來越發現教師激情的源頭活水就是對學生、對教育的這份熱愛。有了這份愛,工作時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專心於自己的課堂教學,吃透教材、熟悉教案、了解學生,真正成為教材文本和學生的「知音"。每天精神抖擻、情緒飽滿地走進教室,在課堂上遊刃有餘、揮灑自如、聲情並茂地滋養學生的心靈。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愛的教育下,才能卓越成長。

@江蘇省太倉市沙溪第一中學 陳玲:在艱難中前行

2020年,這一年的大痛大悲依舊讓我心有戚戚,但我們每一位勇士都在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踐行著中華之魂,迎難而上,雖步履沉重卻未停下。我們每一位教師同胞,也通過網絡,安撫學生和家長的焦躁情緒,引導學生向上向善、積極樂觀。這一年,是我們最艱險困難的一年,也讓我們從中生發出堅韌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寶帶實驗小學 陳躋云:2020,妙用信息化新技術

2020年的一場疫情,促使我研究家校溝通的線上途徑,讓我對現代化信息技術運用有了全新的理解。在這一年裡,我學會了用軟體開展雲端「戰疫情」書畫展活動,豐富孩子們的疫情居家生活;我學會了用網絡直播的方式為學生答疑解惑,與學生線上連麥,互相問候。利用假期時間,我繼續琢磨起了錄製微課、分享班級圈、運動打卡的方法,學會了不少新技能並加以運用。我相信,只要合理地運用現代化軟體,一定能夠成為家校協作的巨大助力。

@甘肅省蘭州市外國語高級中學 白彥軍:抗疫,教育人沒有缺位

寒假末尾,我們學校按照上級部署,開始做家校溝通、上報數據等疫情防控的宣傳教育工作。2月底,網上教學已經開始,大家克服困難,開展網上研討、備課、選課走班、總結等工作。為方便學生網上學習,學校聯繫快遞公司,為全校學生郵寄新課本,一切只為孩子們安心學習。陰霾散去,陽光燦爛。我們教育人和全國人民一道,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始終堅守崗位,我們深感自豪。

@陝西省寶雞高新第一中學 秦超:2020年,讓我更加理解教育的意義

回望2020年,我確實對教育有了不一樣的理解。要想過一種高質量的教育生活,應該堅持用工匠精神不斷引領。

一是守匠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精細化的態度,精心研究教材,用心分析學情,要時刻學會以最前沿的課程理念打磨自己的課堂。

二是懷匠情。教師最主要的兩件事就是「教好書和育好人」,這就需要教師鍛造自己對教育的熱愛之情,理解教育的內涵,把教育視作一生為之奮鬥的高尚職業,提高教育涵養。

三是育匠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立德樹人,作為教師,必須要教給孩子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智慧,用自己紮實的專業知識、高尚的教育情懷,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養,實現學生的自我成長和提升。

@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朱夢潔:用情溫暖學生,用愛潤澤心靈

2020為我職業生涯的第一個三年畫下句號。盛夏6月送走第一屆學生,看著他們踏上人生新的徵程,其中喜悅不言而喻。那個曾經言語十分偏激的小男孩,最終竟能寫下一段真誠而有溫度的感謝語;那個總是要被緊盯才能交作業的女孩,最後時刻明白了學習的要義,奮力一搏。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在為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所有這些改變,在9月迎來新的「神獸」時,讓我更加堅定了「要讓學生成為有溫度的人」的教育信仰。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寶帶實驗小學  張華: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段行走,一份經歷,一點感悟。2020,不平凡的一年,行走在教育之路上,不斷挑戰與學習。

走進去,那是一個精彩的世界。曾經怕摸索電腦、手機新軟體,但2020年的疫情,讓我不斷摸索各類軟體,直播授課、剪輯視頻、錄製微課……走進這個世界,奇妙無比,師生、家長隔屏擊掌,身離心不離。

走出去,那是一個學習的平臺。今年開學,我到另一所學校掛職交流,近四個月來,我感悟不同的教學管理氛圍;接觸不同的老師,發現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接觸新的學生、家長,對於我來說都是學習和思考的契機。

@江蘇省崑山市玉山鎮新城域小學 劉佳欣:滿懷「兩顆心」,做努力奔跑的追夢人

「敬畏心」 :今年初春,新冠疫情突然來襲,我意識到加強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疾病面前,人類渺小而脆弱,每個人都應當珍愛自己寶貴的生命,敬畏自然,崇尚科學,因為這是一個民族不能缺乏的優秀品質。

「家國心」:回望2020,感觸良多,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勞動者們忙碌的身影。無論是抗疫先鋒、扶貧英雄還是科技工作者……無數平凡的崗位背後,是不平凡的奮鬥。是這一份份厚重堅實的家國情懷,撐起了這艱辛的一年。

@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王闖:難忘2020,難忘國家功臣!

我最大的收穫是帶著孩子們上了一節精彩的愛國主義教育課。94歲的抗美援朝老兵、空軍一等功臣施光禮來到我校報告廳。我作為會場的主持人,引領孩子們一起觀看了英雄事跡錄像片,近距離對施光禮爺爺進行訪談,為學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最後,我和孩子們一起配樂朗誦《誰是最可愛的人》,向施光禮爺爺致敬!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向偉大祖國致敬!

@竹:讓學生變好是最大的成就

今年最大的收穫還是我改變了兩個學生,讓他們重拾信心,回歸學校。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因為沒有老師和家長隨時的看管,班級裡的兩個小男孩迷上了電腦遊戲,復學後第一次考試,成績由班級的前十落到四十多名,自尊心和自信心備受打擊,甚至產生了輟學的想法。為此,我做了很多工作,不斷疏導,幫助他們戒掉網癮,重拾學習的信心。現在,他們已經很少再上網,學習狀態也恢復正常。真的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

@重慶市璧山區璧泉中學 邱興利:青春是拿來奮鬥的

工作中「走心」。無論教學崗位還是管理崗位,全力做好本職工作才是關鍵。因為喜歡,所以才站上了三尺講臺。工作的事不需要張揚,甚至不需要趕著向人展示自己,它有慰藉自我的價值。

學習中「走實」。人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思想不行走在路上,就要被時代所淘汰。一年安排兩次旅行、讀幾本書、寫幾篇文章、做幾場講座、組織兩場活動。要一直堅信,有信心不一定贏,沒信心一定會失敗!

@江蘇省崑山市玉山鎮振華實驗小學小學 張勻:生命的成長

以前,我只專注眼前一畝方田,顧好學生的教學,確保他們的安全。隨著疫情的來臨,湧現出一群英雄人物,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讓人動容。我和沙龍的老師們一起把一個個感人的事例變成教學內容,用錄播課、班會課的形式,將中國精神傳遞給每一個學生。疫情之下,大愛無邊,我和學生們不再局限書本,通過抗疫這本書,書寫生命的課堂,拓寬成長的道路。

@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 王晴時:精神澄明 思想成熟 生命豐富

熱愛+堅持。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都會遇到困難與煩憂。可以偶爾失落,偶爾挫敗,但請不要絕望,更不要輕易失去對生活的熱愛。要相信:珍惜擁有的人,努力樂觀的人,友善正直的人,終會有收穫。只有用腳踏實地的堅持,才能有淡定從容的應對。

反觀+智慧。作為教師,我們要常常反觀,保持覺察。在此過程中,內心安寧,情緒平穩,努力做勤勉智慧、正直善良的老師,讓學生始終能感受到溫暖的激勵與信任,去成全每一段做為師生的美妙緣分。

@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沈潔:中國強盛 我有責任

因為疫情,孩子和老師都過了一個超長寒假,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的模式對傳統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讓我們對未來教育充滿期待。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這正是教育的最佳契機,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歷程讓孩子們看到了中國的強大,今天的莘莘學子就是國家未來發展之棟梁,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使命感責任感油然而生,中國強盛,我有責任!

@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鎮第二小學 徐文強:奉獻2020

第一次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也是最忙碌的一個寒假。雖然不用到校上班,但是居家辦公的工作量也是大的嚇人,一度讓人崩潰。但是看到電視新聞上,各行各業的人們為了疫情加班加點工作,幾天幾夜不睡覺,甚至大半年骨肉分離,奮戰在抗疫最前線。作為後方陣地的教師行業,做這些能為社會減輕後顧之憂的小事,又怎麼談得上辛苦呢?因此,我想用「奉獻」作為過去一年的總結和感言。

@甘井子區利民小學  周建英:媽媽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2020年,我迎來了第二個寶寶,從此沒有睡過一個整覺,24小時 「待命」……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的父母不也是這樣養育我們成人的麼?她教你呀呀學語,你陪她聽戲聊天,她陪你步態不穩,你陪她蹣跚漫步,她陪你青春年華,你陪她走完花甲白髮……媽媽的世界很小,只裝滿了我們。我們的世界很大,常忽略了她。讓我們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漸漸老去的父母,讓他們晚年開心幸福!

@崑山市花橋集善中學 張培培:感受生命與成長的力量

生命可貴,給家人一些陪伴。持續一年的新冠疫情讓我們見識了生命的脆弱,更讓我明白了陪伴的可貴。過去的一年中,面對種種的悲歡離合,我更加明白陪伴的意義。

強大起來,給學生一些溫暖。初二的同學們各種青春期的叛逆來襲,經常讓我手足無措。但是冷靜下來,把他們當成自己研究的課題,充實自己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才能更好地走進青春期的學生。

挑戰自己,遇見無限可能。在於潔工作室的第二年,跟著工作室的成員們,參加各種培訓表演,嘗試自己的第一次微型講座,全國直播......一次次挑戰自己,發現以前自己不敢做的事現在也可以勇敢嘗試,遇見了自己的無限可能。

@拉拉妞兒:正確認識師生關係

回望2020,作為老師,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要正確認識師生關係,學會有原則卻又不失愛心地處理教學中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同時在班級管理方面也需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可以通過研讀班級管理類書籍,向老教師討教經驗,以及不斷在工作中反思總結等方式不斷加強自己的專業素養,為自己設計自己的專業成長方向,真正成長為專業的、有管理能力的成熟型教師。

@江蘇省崑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 楊雪瑤:在無力和有力之間尋找平衡

今年因為寶寶的降生,我經常感到時間不夠用。在料理完孩子的事情之後,還要備課、批改作業至深夜。腰間盤也在重荷之下鬧起了「罷工」,一種無力感在不知不覺中將我包圍。雖然艱辛,但看到學生發生著令人欣喜的變化;看到班級在充滿儀式感的氛圍中緊緊凝聚;看到兒子在一家人的照料下健康長大……我心中又一次次湧起巨大的力量。我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母親,在雙重角色的演繹下,在無力與有力中努力尋找平衡。

@逆著洋流的魚:2020,我的感悟

凡事要講原則。初一的孩子學習、生活習慣參差不齊,所以要一直狠抓。不能輕易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做到位,不讓步、不妥協。

重視言傳身教。教師要以身作則,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要給孩子們樹立榜樣,要求孩子們能夠做到的一定要自己先做到,這樣才會有足夠的說服力。

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年輕老師一定要多向老教師學習,不斷反思總結,不斷改進。同時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帶班方法。

@北京市海澱區培星小學 徐雪利:立足崗位愛國,抗疫路上有我

今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學生居家自修,缺少學習方法。家長居家辦公,親子關係緊張。作為人民教師,我全心輔助學生自修,用雲端活動助力家長。大年初一起,我先後組織學生開展了「雲班會」「雲播報」「雲祭掃」「雲植樹」等十幾項「雲活動」。用書法、小報、詩歌、畫作等多種方式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轉眼又至歲末,這一年我的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我的國家愈加強大,蓬勃向上。我立足崗位,以實際行動參與抗疫。家好國昌便是我最大的收穫與幸福!

@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錢妤:「最美女主播」

2020年我收穫了「18線女主播」的獨特體驗。從開始調試設備的手忙腳亂,到做成了屬於自己的「直播舞臺」;從開始直播自言自語的不適應,到在雲端和學生互動得不亦樂乎;從只講課文,到號召學生捐獻物資的大愛行動,累計上了近四十節直播課,收穫了和這一屆孩子同甘共苦的獨特師生情誼。孩子們畢業時送給我一張「最美女主播」獎狀,我覺得這是2020年最美的禮物。

每周幸運微友

上期的【每周一問】,有三名留言微友獲得我們贈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雜誌,分別是@趙熠、@朱夢潔、@李爽。恭喜這三位老師,雜誌會在近期寄出,請以上老師注意查收!(也請這幾位老師將詳細郵寄地址與郵政編碼在留言告知,感謝!)

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我們的話題討論,下一次幸運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討論文末下一期的問題,標題醒目、語言精練更佳,請留下您的工作單位和姓名,以便小編與您聯繫噢!)

本周,我們特別邀請劉俐宏老師給大家帶來經驗分享:

(劉俐宏,重慶市巴蜀小學班主任,重慶市劉俐宏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重慶市首批市級骨幹班主任)

2020,我們在雲端溫暖了春天

相見雲端

2020年的春天心有所屬。從1月28日開始,我作為巴蜀小學班隊活動組的牽頭人參與了巴蜀公開課指揮部的第一次會議,我和道德與法治、綜合實踐學科的牽頭人一起組成了道、綜、班團隊,開始了課程設計。我們想要將孩子一天的學習串聯起來,把老師、同學、家長都放進課程裡,將平時學校的傳統項目如大課間、眼保健操、班會、家長會等進行雲上移植。經過連續三天的加班研討,終於打磨出了「一日三會」課程方案。

「一日三會」包括早晨的師生會,下午的同學會,晚上的家會。在早晨的師生會上,由班主任指導教學、帶著孩子們做好自主成長周規劃、日規劃。下午的時間是孩子們的同學會,聚焦同伴共學,分享成長經歷。每晚的家會時間,是家長助學、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我們通過「一日三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成長習慣,實現有效的家校共育。

還記得那一刻,看到孩子們打開攝像頭和同學、老師高興地打招呼時,我忍不住熱淚盈眶。在那段惶恐不安的日子裡,只有孩子們的笑臉才是治癒的良藥,雖然只能通過視頻看到孩子們,但我覺得他們就在我的身邊。

堅守雲端

2020年的春天充滿挑戰。在特殊時期,學校進行雲管理、雲教研,開展教•學工作坊,進行進程課程綜合化教學新形態的實踐探索。以學生學習的方式改變促進教師教的方式的改革。居家學習期間,老師們「翱翔雲端」生活真的是要忙碌很多。

上網課不比學校課堂,它有著大家想像不到的辛苦。想要隔著屏幕呈現生動的教學內容,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備課。課堂的技巧也要不斷地升級,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為了讓孩子們更專注,我們還會使用一些小程序來抽獎互動,老師們紛紛化身「技術專家」,探索不同平臺的隱藏功能。

為了防止雲端聽課出現意想不到的特殊情況,我通過「一日三會」指導學生規範網絡學習行為習慣;在線上教學中巧用手勢,讓孩子遵守紀律的同時又能積極參與討論互動;組織學生一起做眼保健操,儘量保護自己的視力;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商量制定「雲課堂禮儀公約」。不久後,雲教室變得越來越有序,孩子們的居家學習習慣也越來越好了。

愛滿雲端

2020年的春天愛滿雲端。這次不期而遇的網絡雲教育是社會賦予我們的使命,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為孩子們指引方向,讓他們看到背後強大的祖國。我們要讓孩子們端正德行,讓他們學會誠信、學會寬容、學會憐憫。作為教育前線的最美逆行者,相信我們的巴蜀教師沒有辜負「停課不停學」的囑託。

感恩這段有愛的時光,感恩每一個人的相互扶持,感恩我們這一路走來的堅持和信任。真心真情,點點滴滴,聚江成海,愛滿雲端。雲端教學,漸漸融入這個多變的時代,與我們一起律動。

(視頻由重慶市巴蜀小學劉俐宏老師錄製投稿)

回首2020,許多老師都提到了疫情。作為最特殊的記憶點,我們每一個人都被疫情影響,每一個人也都盡己所能給2020交上了完美的答卷。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2020讓我們練就了處理危機時的得心應手,應對變局時的泰然自若,迎接挑戰時的信心滿滿。願今後的每一段艱難時刻,我們腦海中都會浮現出2020年那個不服輸的自己。

感謝劉俐宏老師和參與此次話題的所有老師!期待更多的老師參與到我們【每周一問】的回答中,貢獻您的育人智慧,小編在後臺等著您哦!

【每周一問】等您來答!下面我們進入下周的話題:

2020年還剩下最後6天,我們馬上就要迎來2021年的新年鐘聲。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面對這意義重大的一年,您對個人的規劃、學生的發展、教育的未來都有哪些期待呢?歡迎與我們分享~

每周一問

面對2021,您有哪些「大計劃」?

參與每周一問,請在文後直接留言,長篇分享也可發送至rmjywx@126.com郵箱,註明期數即可

元旦假期,每周一問順延一次。下下周六,我們不見不散!(民小編)

相關焦點

  • 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每周一問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老師們與我們分享了許多法治教育的好方法,快來看看吧~每周一問老師,您怎樣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我們的話題討論,下一次幸運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討論文末下一期的問題,標題醒目、語言精練更佳,請留下您的工作單位和姓名,以便小編與您聯繫噢!)【每周一問】等您來答!下面我們進入下周的話題: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諸多感概。
  • 面對2021,您有哪些「大計劃」?| 每周一問
    原標題:面對2021,您有哪些「大計劃」?|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46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老師,您有哪些期末複習的好方法?|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有哪些期末複習的好方法?|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47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了不起的中國速度!從荒無人煙...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了不起的中國速度!從荒無人煙到發電突破200億千瓦時 央視網消息:「很多人問,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其實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 開學後要接手新班級了,您有什麼好建議?∣每周一問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29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每周一問開學後要接手新班級了,您有什麼好建議?多看教育理論書籍,也可關注人民教育「每周一問」,學習一些帶班技巧,並創新性地運用到實際帶班過程中。四是得到多方助力。接手新班級,要藉助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力量促進班級的發展。
  • 我們幫您問 | 您最關心的事是什麼?
    我們幫您問 | 您最關心的事是什麼? 2020-12-21 1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每周一問」第138期「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 處理學生之間糾紛時,您有哪些小妙招呢?∣每周一問
    「每周一問」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教學技巧心得,討論教育熱點話題,實現共同成長。 每周一問 處理學生之間糾紛時,您有哪些小妙招呢?
  • 回望過往,迎接新年 | 2020年終總結
    2020年,是極其特殊與不平凡的一年,各行各業都經歷了太多不確定性。法律行業同樣在這種不確定性中摸索前行。上海律協同法律行業共擔風雨,始終不忘使命傳遞律師聲音,不遺餘力展示律師風採。青年律師配音大賽、「抖出民法典」青年律師短視頻大賽、「王者榮耀」電子競技大賽,律師們用多彩的文化生活,感染著關注行業發展的每一位粉絲……接下來,跟隨上海律協微信公眾號,看看2020年留下的足跡~2020年,上海律協微信公眾號,訂閱人數141,736人,累計閱讀量388,937次,累計轉發量201,151次,累計在看10,000
  • 中福會少年宮「十一」邀您 回望來時路 說出心中愛
    一起去看一看,訪一訪這些蘊含紅色基因的路名,通過繪製個性地圖,回望新中國的開創之路、發展之路,用這特殊的方式,表達心中對祖國最誠摯的愛!  打卡城市路名,追溯紅色記憶  上海城市路名中體現著百年的紅色基因,十一前夕,中福會少年宮帶領少先隊員打卡紅色路名,回望歷史事件,感悟精神傳承,品讀這些印記鉤織而成的歷史長卷。
  • 2020年,感悟最深的一句話
    2020年,感悟最深的一句話 2020年, 註定是終生難忘的一年。
  • 2020年總結|回望朋友圈,改變一點兒,那怕就一點兒
    一時間不知道說那個好。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到底2020是什麼?2020年,飛速的划過,時間仿佛按下了快進鍵,直接跳到了年底。很多人都感覺時間過的很快,仿佛沒有怎麼樣就過了一年。仔細想來,2020年如果真的讓我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邏輯」。巨大的災難面前,紛飛的消息面前,恐慌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6年一條河...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6年一條河盤活一座城 央視網消息
  • 謝霆鋒問單依純:參加《好聲音》最大收穫是什麼?她的回覆顯情商
    作為音樂類競技節目,《好聲音》真的算是一位「前輩」了,它也不負眾望,通過新賽道、新導師組合、新玩法等不斷挽回口碑和收視,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角逐,節目也是迎來了首輪九強爭霸,李健戰隊的蘇瑋、宋宇寧、單依純,謝霆鋒戰隊的曹楊、傅欣瑤、賈翼騰,李榮浩戰隊的程墨寒、斑馬森林,李宇春戰隊的潘虹也是晉級!
  • 愛恨此消彼長停步回望我陪你同往是什麼歌 晚夜微雨問海棠歌詞
    愛恨此消彼長停步回望我陪你同往是什麼歌 晚夜微雨問海棠歌詞  最近這首「愛恨此消彼長,停步回望,我陪你同往」在抖音很火,成為了很多古風視頻的背景音樂,大家都在問歌名是什麼呀。下面小編帶來:《晚夜微雨問海棠》完整版歌詞。
  • 每周星座運勢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 佔星王 傑米·帕特裡奇
    白羊座每周星座運勢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周一至周三,思想均衡,溝通順暢,這是進行業務交易,學習,社交媒體,討好和自我提升的絕佳時機。您將更容易理解事物,了解目標的細節以及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您可以很好地表達這些想法和計劃。這也是白羊座每周的星座運勢,可以放鬆閱讀或享受娛樂或拜訪朋友。
  • 鄧超問鹿晗:參加《五哈》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鹿晗幽默回復顯情商
    當然在各種充滿偶然性的際遇中,他們體驗到打工人的艱辛謀生和勤奮樂觀的生活態度,可以說是引起了大家強烈反響!近日,鄧超在宣傳《哈哈哈哈哈》採訪時,他也是談到了鹿晗,他也是調侃:鹿晗是一個非常能吃苦的小生,不管面對怎麼樣的壓力都會越挫越勇,嚴格要求,而且非常的謙虛謹慎,不過你和他玩熟了
  • 一路走來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些感悟,都有些什麼收穫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收穫的是果實,也是希望;收穫的地方,是終點也是起點。回頭看看來時的路,是為了前方的路走得更好。一年又過去了,歲月又往前推移了一年,這是你人生的第幾個年頭?無論年長年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些感悟,細細想來,都有些什麼收穫呢?
  • 大S問寧靜:參加《姐姐》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寧靜的回覆全場笑翻
    而表現搶眼的當屬寧靜,不但唱歌實力了得,更是一開口說話就是金句,「靜靜子」被誇搞笑有梗,是節目靈魂! 隨後,大S也是調侃道:不過如今的寧靜改變頗多,我問她是不是因為參加《姐姐》的緣故,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對此,寧靜說「在這個寧靜的夏天,收穫就是認識了好多小姐姐,和小姐姐在一起,自己也成小姐姐了」!哈哈哈,這回復也是讓大家笑翻!
  • 謝謝您,與菲米力一起走過2020
    不知不覺,到了2021年。      回望2020,我們度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舉國上下守望相助、共同抗疫。我們雖不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相約在美麗的幼兒園,但我們更深刻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穩幸福生活。      初夏之時,終於回到了期盼已久的校園,見到了久違的小夥伴、想念已久的老師,我們感動珍惜此刻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