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時期,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生理和心理都逐漸變得成熟起來,精力充沛,荷爾蒙旺盛,會對異性產生一些朦朦朧朧的好感,很容易出現「早戀」的現象。
有一個青春期的小女孩,她寫了一篇關於愛情的文章火遍全網,在這篇文章中,她用平實的手法寫出了奶奶和爺爺的日常拌嘴,字裡行間都洋溢著兩位老人的「愛情」。在文章的最後,她用簡短的話總結了自己對愛情的理解,「愛,是負責任,是長久,是忠誠」。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14歲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滕霏。有一天,老師給正在上初中的滕霏和她的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作文,《原來我們不懂愛》正是滕霏交上去的語文作文。
這篇作文交上去之後,不僅讓語文老師眼前一亮,直接給了滿分,而且還被很多老師在辦公室互相傳閱,有的老師特意拍了照片發在朋友圈裡,受到了無數點讚、轉發、評論。有一位網友這樣評價道:我活了近三十年,還沒有一個正在上初中的小女孩對愛情看得透徹。
在學生時代,很多人眼中的愛情就是整天呆在一起,一起寫作業,一起討論題目,在課下可以牽牽手。但是這位滕霏同學,卻看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徹。她從爺爺奶奶的故事中,看到了愛不僅是現在,更是長久未來。愛不僅是甜蜜,更是一種責任,一種「終其一生對一人忠誠」的承諾。
但有網友評論:初中生就不應該談愛情,過早地思考愛情會導致早戀。對於這種看法,老師們卻不以為然,在我國現有的教育體系中,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太缺乏愛情理念的普及,導致很多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念,反而受到網絡上一些「毒雞湯」影響,才一步一步走入歧途。
滕霏同學從小就對愛情有透徹的理解,她知道愛情是負責任,是長久,這樣的女孩知道自己想要的愛情是什麼,反而更不會「早戀」。即使有人向她告白,相信她也能做出一個最正確的選擇,向自己的人生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為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1、多閱讀課外讀物
無論是天文地理、還是科普讀物,甚至是對聯古詩,都是對孩子文化底蘊的培養。正所謂「有輸入才有輸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孩子還有看得多了,才能真正寫出有價值的作文,才能做到「厚積而薄發」,讓老師眼前一亮。
2、勤下筆摘抄仿寫
有位數學老師說,「光靠看,你是永遠不可能把一道題記在心裡的。要想記在心裡,你得去蓋上書自己練,一遍不行就兩遍。」
這個道理放在作文中也同樣適用,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孩子想要把看到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積累,就一定要下筆去仿寫,去揣摩,去分析積累的內容有哪些能夠用在自己的作文裡。孩子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做會給寫作帶來很大的提升。
3、按時做分類總結
在生活中,不整理抽屜的學生,抽屜裡往往會一團糟。在作文上,不把分類的學生,腦海中的內容也同樣會一團糟。
學生時代接觸到的作文題材是有限的,是寫人的,還是敘事的,是議論文,還是說明文,每種作文都有相關的技巧和竅門。我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養成按時整理思緒的習慣,逐漸形成一種寫作文「套路化」、「模板化」的東西,這樣在語文考試那短短的時間裡,孩子才會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本文編輯: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