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會說話,卻不願意和人交流;他們能聽見聲音,卻不懂得你在說什麼;他們可以看得見,卻害怕注視你的眼睛;他們得世界裡聽到的、看到的不一樣,卻沒辦法把自己的世界告訴你,他們就是患有兒童自閉症的孩子。
他們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與人交流,無法融入社會,甚至無法獨自照顧自己,這些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被人們稱為「星星的孩子」。
為發揮新媒體宣傳力量,普及自閉症相關知識,讓社會各界人士對自閉症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呼籲社會各界關愛自閉症患者,山西廣電新媒體有限公司開展了以關愛「星星的孩子」為主題的公益活動。
2018年10月22日,新媒體公司副總經理郭新春帶領公司部分青年團員前往山西方舟自閉症康復研究院,看望康復研究院的的老師及學生們,並為他們送去關愛。
在康復研究院裡,範院長向志願者們講述了自閉症的知識、康復研究院目前的教學情況以及與孩子們交流互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自閉症患者一般起病於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為語言障礙、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範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智能障礙,所以在與這些孩子們交流時,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用溫和的方式為他們營造一種安全感。
他們所需要的幫助,也不只是一些簡單的玩具,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艱巨康復訓練過程,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家庭的配合,更需要社會的關注和政府的支持。因為目前,我國自閉症診斷、教育還遠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康復研究院同樣面對著特教老師資源缺乏,財力物力不足的狀況。
交流結束後,範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康復研究院的學習環境,在參觀的過程中向我們逐一介紹了感統訓練、音樂療法、腦潛能開發等課程,以及這些課程對於自閉症孩子治療的作用。
參觀結束後,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也參與到課堂中去,與自閉症兒童一起訓練、學習,幫助他們接受訓練。在訓練中,我們充分地感受到特教老師的耐心與愛心,她需要重複地帶領孩子們一起參與其中,而自閉症兒童往往也要付出比正常孩子百倍的努力,以及家長的幫助、配合,才能完成老師的指令。
同時,我們也對康復研究院的閆老師進行了採訪,2018年,閆老師被評為「最美鄉村教師」,而在這個最美稱號的背後,是閆老師13年零6個月的付出與用心。
因為一個的招聘啟事『如果你感到好奇,那我們歡迎你來看一看;如果你覺得你被他們感動了,那我希望你能留下來』她開始接觸自閉症孩子。
在這十幾年間,除了那份最開始對自閉症孩子的情懷,她開需要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具備更嚴謹的教學態度,因為作為自閉症特教老師,沒有系統的教材,她們更多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而面對自閉症的家長,他也希望他們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坦然接受自閉症孩子的不同,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生活。
我們也採訪到了一個18歲的自閉症孩子家長,她的孩子三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從那以後,她帶著孩子開始了不斷地培訓康復,頂著生活和經濟的雙重壓力,她依然堅持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康復環境,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普通人。
同時,她也希望更多的社會群體能夠關注自閉症,接納自閉症患者,為他們提供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
採寫:裴夢
編輯:吳凡
攝像/攝影:陳文浩、鹿佳炎
視頻製作:蘇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