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號,世界自閉症日。在此之前你可能並不清楚自閉症是什麼,在今天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了解自閉症,關注自閉症孩子,給予自閉症孩子更多的理解、包容、接納!
這9部自閉症電影 帶你走進這群來自星星的群體。
01
《雨人》(1988年)
影片中,查理發現父親將遺產留給了患自閉症的哥哥雷蒙,便想騙取這筆財富,並計劃利用哥哥超強的記憶力去賭博賺錢。但在此過程中,血緣的親情打破了原有的疏離,真摯動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
影片反映了一個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問題,給人以有益的啟示。原來許多人以為這類患者不能治好,但看過影片後發現他們還是通人性的,如給予關懷和溫暖,便有可能使之從自我封閉的困惑中解脫出來。
02
《一閃一閃亮晶晶》
這是一部紀錄4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林正盛希望透過鏡頭的呈現,提醒社會尊重生命的差異性。同時,電影公司也會將所有盈餘的百分之30,回饋給自閉症兒相關機構,歡迎社會大眾共襄盛舉。
《一閃一閃亮晶晶》是一部記錄了4位包括『阿茲伯格症』在內的廣泛自閉症孩子的記錄片電影,這4位男主角雖然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卻各自擁有不同的潛能和天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努力和這個世界溝通,希望獲得支持和認同。
03
《海洋天堂》 (2010年中國電影)
該片講述了一個父親傾盡所有,守護孤獨症兒子的感人故事。
04
《瑪麗和馬克思》 (2009年 澳大利亞)
電影是一部講述筆友之間20多年友情的動畫作品,同時這也是導演的半自傳式的影片。講述了兩個古怪筆友長達20年的友情,怪異卻純真。
05
《馬拉松小子》 (2005年 韓國)
影片講述了患有自閉症的主人公楚元,在母親慶淑和教練正旭的訓練下自我實現的故事。
影片雖然講述的是一個內容簡單的故事,但卻有著不簡單的人生況味和哲理。影片的整體敘事格調平緩而抒情,細膩的鋼琴伴奏和考究而唯美的畫面交織成一幅美麗生動的人生畫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感動和淚水,還有歡笑和笑臉。導演正是通過這些在人們生活中不經意間忽略的美引領著觀眾完成了一次心靈的洗心之旅。
06
《我的名字叫可汗》 (2010年 印度)
該影片講述了患輕度自閉症的男主角可汗,在母親去世後來到美國,認識了美麗的單親媽媽曼迪婭並結婚的故事。
電影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價值融合,它宣揚了一個印度穆斯林的人文情懷,在說理上又帶有甘地主義的溫情政治色彩
07
《星星的孩子》(2012年 中國)
講述了年輕媽媽梁錚錚獨自帶著患自閉症的兒子到廣東打工,歷盡艱辛與挫折,不堪重負一度產生拋棄孩子的想法,但最終勇敢挑起一個人撫養自閉症孩子的責任。《星星的孩子》不是一部娛樂片,「絕望、希望、愛」三個主題顯示出影片所特有的人文視角與深度內涵,在當下社會中,女性的情感困境、生存動力與母愛的偉大都在女主角梁錚錚的命運跌宕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08
《滄海赤子心》(1979年 美國)
一對年輕的夫婦發現,在生了兩個女兒之後,妻子又懷孕了,這一次,他們將會是一個兒子。然而,這個男孩卻患有自閉症。由於對診斷和治療方法不滿意,他們決定為兒子制定出自己的治療方案。
09
《自閉歷程》又名: 《星星的孩子》
(天寶·葛蘭汀 Temple Grandin,1947年8月29日-)(臺) (2010年 美國)
該片根據美國畜牧學家坦普·葛蘭汀人生經歷改編,講述了她如何戰勝自閉症成為學者的歷程。
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