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已進入尾聲,這一季的各個作品的確很精彩,但在我心裡,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第一季中,牛駿峰和郎月婷表演的《海洋天堂》,也是在B站播放量最大的cut。
牛駿峰飾演一名自閉症患者,跟郎月婷飾演的姐姐相依為命,但姐姐不幸查出癌症,在確診的那天,她回到家跟弟弟交待她離開後的生活,跟弟弟完成一場告別。
這部作品幾乎是公認的表演巔峰,不僅是因為演員的演技精湛,還因為它把自閉症患者的掙扎和自閉症患者家人的痛苦真實地呈現給觀眾,讓更多人關注到一個似乎總被遺忘的群體——自閉症患者。
正因為他們很難為自己發聲,所以更需要我們的關愛和重視。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細節,姐姐回到家裡,看到患自閉症的弟弟大福在畫畫,而大福身後的牆上,也貼著很多他畫的畫。
這個美術和情景設置非常真實準確,因為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繪畫是他們的生活,也是療愈他們的最好方式,可以說,這些孩子離不開畫畫。
我們都喜歡孩子用童稚天真的話語跟我們交流,希望他們能毫無保留的表達自己,但這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真的很難。
因為職業的緣故,我曾經接觸過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小男孩,他看起來寡言羞澀,躲避跟我接觸,但當我試著把畫筆和沙盤交給他,他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變得更專注,更快樂,雖然沒有跟我說話,但是會把畫好的作品遞給我看。
他遞給我的畫那一刻,我才切身體會到,自閉症兒童有他們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不能用自以為的刻板方式去跟他們交流。
就像有人把自閉症兒童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生來孤獨,像來自遙遠的外太空,不懂得地球的語言。
自閉症兒童確實存在語言和交流方面的障礙,但他們對視覺信息非常敏感,這也是一種補償機制。
像繪畫、演奏音樂這類藝術性表達,能充分調動視覺、聽覺信息,不受語言能力的限制,自閉症兒童幾乎可以和正常兒童一樣無差別的創作、表達自己。
藝術創作不但能刺激多巴胺的釋放,緩解自閉症兒童的抑鬱和焦慮情緒,還能更有效地幫助自閉症兒童去回望自己的思維過程,心理衝突,還有種種念想。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繪畫,就是自閉症兒童通往世界的那扇窗。
所以,很多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教育和治療,都聚焦在繪畫這樣的藝術形式上。藝術對他們來說,比起彰顯天賦,更是起到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穩定和康復的作用,藝術是他們的另一個世界。
藝術療法始於1942年,是由藝術家Adrian Hill的藝術家創建的,後來被臨床心理學家應用在治療中,幫助那些難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人自我療愈。
藝術療愈在國內也逐漸流行起來,最近,國漫平臺「快看漫畫」就做了這樣的一個活動,他們與WABC無障礙藝途聯合舉辦了藝術療愈課堂,讓自閉症兒童嘗試以繪畫的形式溝通。
此次公益活動的主題是「世界與你同創作」,擁有五千位漫畫創作者的「快看漫畫」為此次公益活動邀請了漫畫作者丁冰、清英、子霧啊。他們來到北京WABC無障礙藝途教室,與6名特殊的孩子共同進行繪畫創作。
跟自閉症兒童有過真實接觸,站在他們的「交流之窗」前,才能真的感受到他們雖然「不同」,但跟其他孩子一樣都有相同的生命力和表達力。
WABC北京藝術中心授課負責人這樣說,「大家提到自閉症或者怎麼樣,就會覺得他們是個瘋子,是個傻子之類的,但是我覺得他們跟普通孩子一樣,都是很善良、特別可愛的一群孩子……」
可以想像自閉症兒童的處境是很令人心疼的,一個不善言談的成年人都經常會感到焦慮和失落,會被誤解。更何況是這些沒辦法獨立生活的小孩子,他們在社會體系中不是那麼被認可,甚至會被孤立,很難交到朋友。
所以,「快看漫畫」舉辦的活動把具體的繪畫創作主題確定為「星球上的好朋友」,讓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和老師共同描繪出和朋友們相遇、玩耍的畫面,在繪畫的世界裡表達柔軟的心聲和細緻的感受。
漫畫家子霧啊老師說,「他們可能會更原始的表達自己」。
我把「原始」理解成一種更為直接的方式,在繪畫的世界裡,不需要語言的修飾,也剔除了語境的限制,自閉症兒童也可以「暢所欲言」。
我們常說要走進孩子的內心,走進內心不一定要通過語言啊,畫作就能展現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你看自閉症兒童的畫,星球是色彩斑斕的,小動物是靈動的,濃烈的色彩,粗獷的筆觸,都是他們隱藏在畫面裡的小心思,非常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
我特別喜歡學員東東的這幅畫,星星不是刻板印象中的金黃色,而是粉紅鮮嫩的,這些星星就像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也許他們跟其他孩子有所不同,也許他們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但他們依然有自己獨特真實的美好。
畫畫不僅是在給自閉症兒童提供一種表達情緒情感的途徑,作為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和老師,也可以藉助畫作跟孩子交流,更了解如何與他們溝通,建立聯結。
在活動中,有一位學員小瑋剛開始創作時,並不和老師交流,但清英老師看到他畫火箭後就問他,「想不想我幫你畫一個大爆炸?」小瑋突然提起了興趣,接受了老師和自己合作繪畫。
他們一起畫了火箭爆炸,畫了氣球旁邊的星星,老師還教他用噴濺的手法潑灑顏料形成點點星光,其他孩子們看到了,也興致勃勃地模仿了起來。
解開了自閉症兒童的「心靈密碼」,感受他們所感受的,關心他們所關心的,就是打開了自閉症兒童跟你之間的那扇窗,讓你們照見彼此。
都說做父母的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對於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來說,去理解孩子、跟孩子交流,往往需要付出比普通家長更多的努力,甚至有時會感覺無力。
活動現場,有個叫圓圓的小女孩,她的媽媽說,因為長時間缺乏語言溝通,13歲的圓圓已經遺失了語言表達的能力,講到這裡,圓圓媽媽有些黯然神傷。
畫畫的時候,圓圓經常揮舞著雙手,輕輕搖晃著腦袋,仿佛要創作一幅大作,她用肢體和表情在告訴媽媽「我很快樂」。
圓圓媽媽一直陪在她身邊,有時還自己上陣為圓圓的畫作調色,畫線,雖然沒辦法用語言溝通,但圓圓溫柔可愛、笑眯眯的看著媽媽,也是一種交流,也是情感的相互傳遞啊。
畫畫,就是給孩子和家長之間提供了一種無聲的聯結,原始而直接,家長不需要語言就可以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孩子也能從家長的一舉一動中感受到愛和關注。
這次活動,「快看漫畫」還邀請了作者老師與平臺上的兩億用戶一起進入孩子們的星球,在孩子的畫作上進行二次創作。讓更多人接收到「來自星星的孩子」星球的信號,或許會讓他們不再孤獨。
也許我們來自不同的星球,也許我們跟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不一樣,但通過一幅畫,我們依然能夠心靈相通,依然能夠真誠地交流。用一幅畫,去感受,去溝通,去愛。
雖然把這些孩子叫做「自閉症兒童」,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自閉症」的學術名稱叫「孤獨症譜系障礙(ASD),也有人把它簡稱為「孤獨症」。
我更傾向於用「孤獨症」這個定義去理解這些孩子,他們不是主動地自我封閉,只是在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上,與我們有所不同。
而用「孤獨」作為表徵,更是多了一分共情和理解,每個人都有孤獨時刻,而每一種孤獨都應該有解,都應該被看到,被治癒。
今天是12.3日國際殘疾人日,也是一個提醒我們——有很多需要關心的人,應該被我們看見的日子。
中國殘聯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及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以及心智障礙者的定義推算出,我國心智障礙者大約有1200萬人,佔我國殘疾人總人數的14.1%。
世界統計數據顯示,患自閉症的人群比例已上升至1/100,全球70億人中,自閉症人群可能佔到7000萬。
自閉症患者已經不再是很罕見的群體,他們就生活在我們周圍,需要關注,需要愛,而我們是能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的。
也許一罐顏料,一幅小畫,只是我們生活裡最普通的存在,但對於那些「來自星星的孩子」來說,那是他們的色彩,是他們最耀眼的光芒。
而這些光芒,值得被看見。
點擊左下角「閱讀全文」可看更多孩子們的可愛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