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糖葫蘆
編輯 | 阿筆
757.4萬!
這是網劇《陳情令》OST在QQ、酷狗、酷我三個平臺上的累計銷售額,且數字還在不斷上升中。
7月8日,《陳情令》正式推出專屬的OST數字專輯,同時在QQ、酷狗、酷我三個平臺上線。專輯除了劇中主演肖戰、王一博,還專門邀請周筆暢等實力歌手獻唱。專輯中一共16首歌,20元一張,目前在QQ音樂上的銷量高達295129張、酷狗音樂76487張、酷我音樂7098張(時間截止7月18日19:30)。不過,上線一周多,能聽到的僅有四首。
雖說影視OST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像《陳情令》這樣特意打造專屬OST,並且以付費數位音樂專輯推出的成功案例,確實不怎麼多見。
銷售額破750萬,《陳情令》OST憑什麼?
《陳情令》這張《國風音樂專輯》,上線1小時內便獲得酷狗「白金唱片」認證,解鎖咖啡振鈴宣傳、LED宣傳等福利。隨後,官方放出數據,專輯上線4小時,三大平臺累計銷售額突破265萬,霸榜數位音樂暢銷榜日榜/周榜No.1。
能有這樣的戰績,其實也並不奇怪。《陳情令》本身作為玄幻IP的衍生物,此前已有《魔道祖師》的同名動漫和廣播劇等衍生作品,有著紮實的粉絲基礎。雖然一直秉承低調原則,連開播也沒有太多宣傳,但架不住作品精良「實紅破圈」,《陳情令》過去一周內同期劇制裡各指標第一名。根據AI MAN中國娛樂指數統計,自開播以來,肖戰以90萬熱度貢獻收穫在播劇榜冠軍,王一博居亞。
除卻電視劇本身的爆紅,以及粉絲們兢兢業業的打榜,這張專輯本身實力也絲毫不弱。由中國頂級音樂家、製作人林海操刀親制,以及litterzy、windbell project 等眾多音樂人加持,專輯將溫柔古風與現代氣質完美融合,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也都堪稱上乘。專輯以《陳情令》人物為主題,根據五大世家不同人物個性與情感分別進行了詞曲創作。曲調方面,專輯通過大量運用中國傳統樂器構建了一個雅致、飄逸的古風音樂體系,無論歌詞還是旋律,每個細節都有著「陳情美學」的印記。
主演「忘羨組合」分別演唱的主題曲《無羈》,在編曲上採用了古琴和笛聲兩種韻味十足的傳統樂器,當肖戰清澈透亮、王一博寬厚沙啞的歌聲一同傳來,配上盪氣迴腸的國風旋律和古韻十足的歌詞,角色歷經種種艱險卻保持初心的心境便被生動演繹出來。這首單曲上線後,火速收割4000+熱評,評論區一片大型「真香」現場。
此外,主題曲《無羈》也邀請了著名歌手周筆暢演唱(目前還未正式上線),不同的版本,凸顯劇情的起伏和角色微妙的情感變化。
除了《無羈》,專輯中由其他主演親身演繹的角色歌曲也加分不少,人物歌曲和故事情節的完美融合,成功地讓劇粉在音樂中跟著不同人物走進神秘莫測的跌宕故事,感受小說中的少年意氣和生死情義。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和劇情的結合,主題曲《無羈》的卡點和節奏,插曲《意難平》下面的評論,緊貼《陳情令》內容。從專輯音樂內容本身來說,確實走心了。
如何共贏甚至多贏?
曲折的劇情,豐滿的人物個性,以及精緻的OST專輯,都使得《陳情令》當前的熱度只增不減。公開數據顯示,《陳情令》全平臺評論位列第一,並盤踞月、周、日三榜第一。可以說,從追劇到追OST,從影視作品的口碑沉澱到影視金曲的傳播效應,《陳情令》OST與爆款劇做到了互相成全。
近幾年,OST(影視原聲)概念愈發火熱,除了作品預熱的推廣曲之外,OST還包括較為常見的片頭片尾曲、插曲以及逐漸演化出來的概念單曲、角色曲等。因為一首歌愛上一部劇,或因為一部劇愛上一首歌,正在慢慢趨於常態。換句話來說,影視和影視OST,也從兩條平行線逐漸靠攏。通過數字專輯、衍生品等,兩者之間又了一個或多個交叉點。當然,不論是哪一方,最終目的一定都是希望共贏,產生1+1>2的效應。
一首影視OST的誕生,需要經歷寫詞、編曲、錄音、混音、母帶幾個環節,沒有充足和規範的製作流程,很難產生精品。有時甚至導演自己對於音樂創作的表達需求也不明確,加之音樂鑑賞能力不足,可能直接導致OST成色差,難以反哺劇集。
在《陳情令 國風音樂專輯》這張由各方精心打磨的唱片裡,音樂與劇情之間「化學反應」被成功激發,不僅圈粉無數讓大眾聽歌時產生情感共鳴;更是影視作品本身的靈魂所在,折射出專屬OST的正確打開方式。
誠然,快餐OST時代,真正能「聲」入人心的OST作品,不僅要具有營銷價值,更要和作品高度相關,令觀眾和聽眾有代入感、畫面感。
關於如何創作出能助劇作的影視OST,知名作詞人陳曦曾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文字,更容易抓到劇作和OST的核心,這是純音樂的部分沒辦法直接完成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能寫很好聽的流行歌,但把握不好OST創作,因為歌詞上是要有協助劇作的能力,創作在劇作思維下展開。」她認為,相比於了解劇作,擁有協助劇作的能力,單獨思考詞曲的立意和韻律韻腳「都是周邊的事情。」
音樂和劇情的把握、流量的加持、上線的時間節點...如今看來,《陳情令》OST一經上線,便取得較好成績,也不無道理。但也不難看出,《陳情令》這把影視OST的火,明顯有些後勁不足,想來和音樂推出的節奏有關係,距離專輯上線已經過去一周多了,16首音樂僅上了4首。
國內影視OST的生意經正在打通
放眼當前國內影視OST市場,像《陳情令國風音樂專輯》一樣結輯上線的影視OST作品越來越多,但售價和銷售額表現出來優異的則寥寥無幾。
近期剛完結的《動物管理局》專屬OST,歷時兩年精心完成的18首歌曲免費上架;網劇《無法擁抱的你》OST則10元一張;而大部分影視OST還只是停留在單曲階段,僅被用來作為影視營銷的工具,並未直觀或多渠道實現商業價值。
相比之下,美韓OST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商業模式,「企、制、宣、發」的產業鏈條也更為完整。通常,國外的OST製作預算一般要佔到大片總投入的8%-10%左右,其原聲大碟的營銷周期也可以長達1—2年。韓劇OST不僅資金投入較高,還會配備音樂導演,領銜整個OST和BGM的製作團隊,根據不同的劇情、人設、人物關係來創作。
此前,知名音樂製作人董冬冬曾透露,目前國產劇對音樂的投入,「很多都沒到1%呢。把OST單拎出來賺取額外收益更是天方夜譚。」只不過,這種局面目前似乎有在改善。
根據《由你資料庫·新歌榜Q1季度報告》顯示,在2019Q1中,上榜OST佔比達33%,這代表有眾多優質新歌都以OST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上。此外,音樂與電影配合的宣傳效果也確實不錯,據《報告》呈現,《流浪地球》相關歌曲或MV每次發布都對「想看電影的用戶數」有正面拉動,反過來看,電影相關內容也為歌曲的推廣效果起到作用。如此看來,雙向傳播效果良好的OST必然會越來越被重視,成為新上線歌曲中的一大可持續類型。
雖然,要完善影視作品OST產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從近期的市場來看,國內影視OST的生意經正在打通。無論電影或電視劇都已然看到了影視OST的商業價值,越來越傾向那些以影視劇OST版權收益為主體商業模式的音樂定製公司。這類公司依靠強大的詞曲版權體系以及音樂人資源,從歌曲創作、製作到發行,已趨向一個完整的「生產線」體系。
無疑,影視作品音樂產業的市場未來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伴隨著近幾年OST音樂產業的完善與發展,日後成為影視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盈利環節也並不會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
-END-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13752255077
轉載 | 加入社群 | 投稿
請聯繫微信 1381021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