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021-02-13 易道招生平臺

通過描寫秋風破茅屋的過程,反映詩人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最後表達理想和願望。體現出「天下寒士」的苦難,同時也批判了當時唐王朝的腐朽。下面小編整理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及翻譯,供大家參考。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翻譯

八月秋深,狂風怒號,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低洼的水塘裡。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盜賊的事來,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沒有用,只好回來,拄著拐杖感嘆自己的不幸和世態悲涼。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陰沉迷濛,漸漸黑下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亂踢,把被子蹬破了。(因為)屋頂漏雨,床頭都沒有一點幹的地方。像線條一樣的雨點下個沒完。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溼,怎能挨到天亮!

怎麼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貧寒的窮苦人(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所動搖,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3寫作特點

首先通過秋風破茅屋的過程,反映詩人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先寫狂風破屋,次寫群童搶草,再寫屋破雨漏,最後表達理想和願望,清晰、緊湊。

其次,善於通過有特徵的細節,運用精煉的語言,將他所經歷的生活,繪聲繪形地描寫出來,使人讀了仿佛身臨其境。如描寫秋風破茅屋的情形,先寫秋風怒號,接著寫怒號的狂風一層,一層,又一層揭走屋上的茅草。

最後寫茅草在空中飛舞飄落的情形,有的掛在樹梢上,有的飛過江去,有的落在水塘裡。這樣,僅將狂風吹走屋上茅的情景,而且也把茅屋被吹破的過程寫了出來,寫出受凍的過程,更體現出「天下寒士」的苦難,同時也批判了當時唐王朝的腐朽。

相關焦點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及翻譯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與王安石的話相照應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抒發詩人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句子是: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 鮮于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長卷欣賞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龍靈書道」免費學習海量書法視頻 元代鮮于樞書法長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紙本縱31.54釐米,橫850釐米,為鮮于樞42歲時所書。 鮮于樞的書法成就,主要在於行草。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
  • 訴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而知盛世不易
    今天不聊杜甫寫給李白的詩,挑一個與《將進酒》同樣大家熟悉的詩作,就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國詩詞作品中,有一個季節就如劉禹錫所寫「自古逢秋悲寂寥」,再看一下這首詩名也是在秋季。寫作背景自然也就是杜甫已經入川,剛到成都時的情境。其實現在想想,如今的秋天景色多好,在茅屋裡隱居生活,多好啊。
  •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除《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還為該茅屋寫了首詩,二者天差地別
    又如安史之亂被困長安,親眼看著曾經繁華的都城被戰亂折騰得面目全非,他無法預見自己的未來,更為唐朝的未來勞心傷神,竟一夜白頭,正如他在《春望》中所言,「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正因他多描寫殘酷的生活現實,所以很多人覺得他的詩過於「苦情」,讀之讓人感覺壓抑。
  • 杜甫,詩壇第一苦人,讀一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知道了!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苦的夠味兒,讀後不禁悽神寒骨,讓我們看到了杜甫當時的悽慘的處境和被命運折磨後依然堅硬的初心。成都草堂,折射命運悽慘!杜甫年少優遊,其父是兗州司馬,生活安定富足,「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讓杜甫不知愁苦為何物。
  • 我們都背過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聖杜甫脫離群眾的鐵證!
    與其他尋常天氣所不同的,這次颳風,吹走了杜甫居所——浣花草堂的茅草屋頂。作為一個詩人,名詩人,很自然的,杜甫寫了一篇歌行體古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來記述這件相當平常的事。乍一看,這首古詩是沒什麼問題的,雖偶有評論者懷疑此詩是後人偽作,但並未就這首詩的悲天憫人的本旨作顛覆性的挖掘。直到上世紀,由於一位偉大詩人的橫空出世,這首詩有了新的意蘊。
  • 古詩鑑賞與寫作: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學寫作
    杜甫詩歌繼承了《詩經》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傳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於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巴陵。
  • 讀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感受生活不易,看透人性的善惡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杜甫筆下的一首詩。
  • 【語文大師.八年級下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杜甫
    唐肅宗乾元三年的春天,杜甫來到了成都,在親友的資助下,詩人在成都近郊蓋起了一座茅草屋,自此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詩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忍,狠心。能,如此、這樣。呼不得,喝止不住。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句
    語見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句釋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請手機橫屏欣賞)詩 詞 鑑 賞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範之作。此詩作於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巴陵。
  • |跟著詩詞去旅行NO.15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唐)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背後故事:杜甫一生潦倒原來都是自己作的!
    說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這首詩可謂把杜甫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的情懷描寫得淋漓盡致,但是也引發了大家對杜甫的同情。因為杜甫真的太慘了!「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被風雨所破,大詩人杜甫還有受頑童的欺負,千古文人皆為杜甫不平。但是杜甫得以有這樣的慘狀,其實都是自己作的!
  • 杜甫詩歌音樂會開啟 唱一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活動現場杜甫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被尊為「詩聖」,他的詩歌被譽為「詩史」。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杜甫精神對後世滋養深遠。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三年零九個月,留下了二百四十餘首詩歌。
  • 改寫作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風肆虐,天色灰暗,那所茅屋孤零零地立於山中。蠅簾旁,暗燈下,你在苦苦思索,長鬚已飄飄,心中卻不忍放下。你無顧已被風颳飛的茅草,卻在思索它們會飄轉何處,就像在思索著你自己會同茅草般飄轉何處。就如那安祿山和史思明,如強盜,如狂風,席捲整個大唐國境,如秋風掃落葉般,你欲為國出力,怎奈無人賞識;你悲恨憤槪,卻莫名無奈。長嘆一聲,戍外萬鼓爭鳴,戎邊琵琶聲起。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看住茅屋的窮苦人,如何兼濟天下於己身
    一個應該安享晚年的老詩人,侃侃講述了自己窮苦的現狀,以深邃的意境引發了讀者的共鳴,人們紛紛對他的遭遇表示同情,這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用押韻的手法以「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由淺入深的意象令人扼腕,將作者所處的空間環境所表達出來,極具動作性且富有感情色彩,以「飛」、「渡」、「灑」、「掛罥」、「飄轉」等幾個動詞,描繪出了一幅鮮明的圖畫。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英文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唐)八月秋高風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 說說杜甫的「茅屋」情懷,原來老先生的願望那麼可憐
    詩人隨後寫下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將詩人推己及人,胸襟博大,憂國憂民的情懷淋漓盡致地抒發而出,讀來感同身受,直抵人心,因而傳誦至今。
  • 10首著名秋風詩詞:解讀秋風無限恨,總是玉關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代:杜甫
  • 杜甫草堂:茅屋立身 詩以安心
    導演李文舉和其團隊起意循著杜孟王岑的人生印跡,重歷唐時詩人心境,重撫史料遺痕旅所。而詩人西川、書法大師魯大東、學者酈波以及知名教授楊雨的加入,也令這部紀錄片的期待值愈高,日前已是待播狀態,預計九月內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