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於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於某個問題的發言權。這不太野蠻了嗎?一點也不野蠻。你對那個問題的現實情況和歷史情況既然沒有調查,不知底裡,對於那個問題的發言便一定是瞎說一頓。"。……沒有華麗的詞語,讀起來,卻象聽了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那麼愉悅,且振奮人心。
1930年,毛主席針對當時教條主義問題,理論不能聯繫實際,第一次發表《調查工作》,1964年,毛主席,又針對當時的社會,把原來的《調查工作》改名為《反對本本主義》重新發表。今天,我們來再讀《反對本本主義》,因為筆者認為,今天的現象更有別於前兩次,今天筆者定的本本,不僅僅是1930時的教條主義問題,也不僅僅是1965年時的類型書本的「本本",而是今天的所謂「證書"的本本(職稱證,技能證)等,「真金實銀`的「新本本"。這也是筆者確定「新本本"的由來。
一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新本本",我們要作如下調查,它的來源,是不是「真金白銀",新本本的社會作用。
首先,要這些個「新本本"的由來,例如,一級建造師執業證書,此證書,首先要有取得相關專業畢業證(如土木工程大學本科畢業),同時經過一定的本專業的工作經歷(如本科後工作兩年以上),經考試(考四門)合格後,即可取得全國註冊的一級建造師。又如,建設工程職稱證書,大學畢業後一年以後,直接提供相關資料,即可認定助理工程師,認定助理工程師四年後,根據提供的相關資料(主要是相關論文,自己經歷的工程項目及獲得的成果),經過專家認定後,便輕鬆獲得工程師職稱,
提供的論文中,有相當部分並非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來寫的,工程項目及成果,不管是不是自己經歷的,只要是公司的,都可以通過修改成自己的,甚至不是本單位的,也可以通過朋友關係拿來我用,然後再拿著這些「自己完成"的資料,由一些專家認可(僅提些問題),便可順利拿到工程師證書。
由此,可以看到,「新本本"的來源涉及時間,考試,評定,幾個關鍵點。從以上情況看,一級建造師僅僅是個考核的過程,持證人員缺乏應有的實踐過程,而職稱證書的由來,從過程看,是理論與實踐有效的結合,有助於培養和選拔人才,但實際評定過程中,論文的粗糙,甚至有的業績的造假,以及評定過程的不嚴謹,又怎樣保證證書的純潔性呢?
其次,既然已取得「新本本",我們再看看這些個「新本本"是不是「真金白銀"的作用呢?。一級建造師,經考試合格後,經過申請,審核,公示,便可以直接拿到一級建造師註冊執業證書,拿到了證書這個「本本",一些公司(大部分公司)根據規定,給予2000元/月的補助,這個是「真金實銀"之一,拿到了這個「本本",就可以做項目經理(無論你經驗多少,有沒有能力),這個是「真金實銀"之二。再看職稱證書,獲得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職稱的,可直接得到政府相關部門補助,此「真金白銀"之一,獲得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職稱的,同時,也可以進入地方相關行業專家庫,此「真金白銀"之二,被相關企業聘用名譽專家,或其他任職的,此「真金白銀"之三。
這樣,看起來確實是有「真金白銀"之用,但這種作用只對個人,僅僅是有用於自私自利的人,對國家,對社會又有什麼樣的用呢?
不煩我們再回頭看看這些「新本本"的由來,經過考試,評定,或各種論文丶業績、成果的資料的整理,得來「新本本"(即職稱證書或一級建造師證),而得到這一些新本本的人,便有了從事與「新本本"相適當的崗位,這樣的人,「新本本"只能作為他的護身符,並不是他本人真正能力反映,是容易出現狀況的,如沱江大橋現象。這是對社會的危害之一。
危害之二,因為這樣的「新本本"的由來,涉及考試,評定,或「文憑"的因素,現實社會中,真正有實踐經驗的人很難佔據這些重要的崗位(如項目經理,或技術負責人),而現實社會,無論工作或學習,都應該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是操作性,手工性強的工作,更要注重現場與實踐,這樣就會更表現得經驗的重要了,而這些實際有經驗的人的話語權,卻無情地被這些「新本本"所佔有,這樣真是害人害己,禍害整個社會。反對沒有經驗,不注重實踐的「新本本"。
危害之三,己獲得「新本本"的人才,他們在獲得「新本本"已有了經驗,並償到了「甜頭",他們會繼續通過考試,評定,獲得更高更多的「新本本",而不會考慮拿到了己有的「新本本"後,如何為社會貢獻,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何利用已有「新本本"理論知識更好的與實踐相結合,因為要獲得這些更高級的「新本本",就要花費其本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實際工作中很難投入應有的精力,這些人只能是為了「本本」而爭取「新本本」的,卻很難為了有用於社會而的得到「新本本」,試問,這樣的「新本本"於社會有何用?反對為了「新本本"而持有「本本"的人。
反對新本本主義!
二 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你對於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麼,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一切結論產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
既然如此,這些新本本是不是就會一無是處,沒有出路呢,也不是,「本本"的作用是用於人才的選擇和培養,但是,對於人才的選擇與培養來說,只要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工作上注重加強實際調查的理念,排除拿到了本本,就好象拿到了尚方寶劍一樣,一切都會迎刃而解。要使得「新本本"對國家和社會有用,就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
1.在「本本"的獲得上,既要兼顧理論知識,但也不能唯理論知識不行的原則,例如,一級建造師,我們需要現行的考試制度,但是,通過考試得到證書,並不能獲得直接聘用項目經理的資格,而是要經過實踐,考核過程,確屬能勝任後,才能發放一級建造師的證書,同時,對沒有資歷,但確有經驗和能力的人才,也要給予適當的機會,獲得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如沒有文憑或不是本專業,但能通過考試,並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工作經驗豐富)。
2.獲得證書後,建設主管部門,仍然要對證書的落實情況跟蹤,考核,評級等,保證不出現消極,不作為的狀況。同時,這種考核權應為政府主管部門,而非企事業單位。
3.要加強對「新本本"的發證前的真實性的管理,杜絕一切作假行為。
4.強化證後的作用,在拿到證後,各單位或主管部門,要注重對持證人員的培養和使用,如利用師父帶徒弟機制,或新手作為項目副經理成其他主要負責人,參與項目管理機制,這是個重要的實踐過程,這一些實踐過程,要如實記錄在一級建造師執業證上(或網上)。
5.對人證符合性的管理。經過以上過程的持證人,符合項目經理的要求,從事項目經理工作後,政府或相關單位部門對其人證仍要作不間斷的管理或考核,確保人崗相適,避免消極怠工,不作為的狀況。
三 反對新本本主義
「以為上了書的就是對的,文化落後的中國農民至今還存著這種心理。不謂共產黨內討論問題,也還有人開口閉口「拿本本來」"。
現在,許多人以為拿到了「新本本",同樣以為就得到了一切,這同樣是錯誤的,拿到「新本本",並非什麼都懂,對具體問題仍然要調查研究,不可以動不動就以我有「新本本",我有話語權。
「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這是一種嚴重脫離實踐的。而新本本主義,除了脫離了實踐,有些甚至也脫離了書本,是沒有理論,更沒有實踐的主義,以為拿了這樣的本本就比誰都要了不起,這樣的「新本本"真是害人不淺。!
無論是過去的本本,還是現在的新本本,本本的作用是貫穿於生產服務的目的,是有效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拿到了更高一級的新本本,應首先想到的是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拿到了新本本,在實際工作時,要在解決問題前,儘量多提出問題,並進行實際調查,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但現實並非如此,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首先考慮的是拿到了新本本,能得多少收入。這樣的「新本本"怎樣促進社會發展,反對「新本本主義"。
總之,「新本本"是社會對人才培養和認可的一種途徑和結果,這種機制必須遵循正確的「選育留去"的用人原則,才能保證「新本本"對國家和社會有用。
反對「新本本主義"。